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第一分册,第一章 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用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
2、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针刀疗法,-,基本操作方法,定位,出针,消毒,麻醉,进针,松解,针刀疗法,-,基本操作方法,定位,:,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消毒: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麻醉: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进针,:,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松解,:,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
3、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出针,:,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
4、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操作步骤,】,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下棘突间及两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破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针后
5、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针孔。,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2,、手法辅助治疗,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45,。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于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棘突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下有轻度移位感。,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复位力
6、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特别提示,】,1,、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伤椎动脉和脊髓。,2,、摸索进针,小心剥离。,针刀疗法,-,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二)肩凝症,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治则治法,】,舒筋活络,
7、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松解。,【,操作步骤,】,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疗程。,针刀疗法,-,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2,、手法辅助治疗,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
8、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附着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此时患者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锻炼。,【,特别提示,】,1,
9、、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2,、冈上肌进针点要避开冈上切迹,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松解,勿横向切割。,第二章 铍针疗法,铍针是针对软组织高张力状态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特点设计研制的器具。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铍针采用钛合金材料研制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无痛感等特点。,铍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定位
10、:触诊寻找压痛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快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对筋膜层的松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点式松解、多点式松解、线式松解。,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
11、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铍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松解,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5,次。,线式松解:适用于疼痛范围较大,病程较长,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线式松解其实就是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一条,0.5,0.7,厘米的筋膜裂隙。,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一)项痹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多
12、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操作步骤,】,1,、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颈肩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窝等处。,2,、消毒。,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酌情采用一点式或多点式松解手法。,5,、出针。,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二)腰痛病,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肌筋膜炎。因腰部过度疲劳,导致肌肉、筋膜、韧带持续
13、牵张,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本病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操作步骤,】,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腰臀部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旁、髂后上棘周围、腰大肌外缘等处。,2,、消毒。,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用一点式松解或多点式松解或线式松解。,5,、出针。,【,特别提示,】,治疗期间患者要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铍针疗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1,、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2,、有出血倾向者
14、。,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注意事项:,1,、最好采用适合的体位接受铍针治疗,同时避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质极度虚弱、较长时间未饮水等情况下接受治疗。如果出现晕针反应,及时处理。,2,、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3,、在治疗时如果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及时压迫止血。,4,、铍针的进针深度达到深筋膜即可,不宜过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第三章 带刃针疗法,带刃针疗法是中医针法微型外科的一项实用治疗技术,对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易操作、见效快、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该项技术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常用于治疗骨关节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15、,带刃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1,、刺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垂直,针刃在治疗平面上下反复往返运动形成的切割操作称为刺切。,2,、推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平行,针具向前推进完成组织切割的操作称推切。,3,、铲切:针刃紧贴骨面,与骨面成,20,30,角向前推进,将附着于骨面的软组织与骨面分离,称铲切。,4,、划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摆动,使针刃在治疗平面滑动,造成治疗平面的组织切开的作用称划切。,5,、撬拨: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之间,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撬动,使针头在组织深部撬动治疗平面的作用称撬拨。,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
16、,上述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分别单独或复合运用,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带刃针疗法,-,常用器具,带刃针疗法所使用的器械是系列带刃针具,有以下几种(见图,-1,):,1.,圆头针:针头顶端圆利光滑,针体直径有,1.2,毫米和,1.4,毫米两种。可用于软组织的钝性分离。,2.,凹刃针:针刃锋利,中间向内凹入,针刃端状如月牙铲型,直径,1.2,毫米,刃宽,1.2,毫米。用于软组织的连续切割,以刺切手法操作。,3.,剑形针:针形状如宝剑,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组织划割。,图,-1,带刃针具示意图,(,1.,圆头针;,2.,凹刃针;,3.,剑形针;,4.,斜刃针;,5.,平刃针;,6.,推切针;,7
17、.,手柄),带刃针疗法,-,常用器具,4.,斜刃针:刃口顶端的刃口线与针体长轴呈,45,的斜角,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对软组织的划割。,5.,平刃针:刃口顶端与针体长轴垂直,刃口锋利,直径和刃口均为,1.2,毫米。用于骨面与软组织的分离、软组织的减张手术。,6.,推切针:刃口向内凹入,刃口两端呈针状一长一短,长侧针尖较圆钝称作引导端,短侧针尖刃口锋利为切割端,针体直径,1.2,毫米。用于与筋膜平面相平行的组织推进切割。,7.,侧刃针:斜侧方有刃,刃口锋利,刃略向内凹入,直径,1.2,毫米。用于与组织平面的平行划割。,8.,圆尖针:针头尖而无刃,形同锥状。无切割作用,用于深部组织的探
18、测。,9.,凹刃注射针头:注射针头顶端针口状如凹刃针。用于腱鞘或表浅的筋膜切割治疗,可与注射器同时使用,故可使手术与药物注射同步完成。,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一)肩凝症,肩凝症初发表现为肩部弥漫性疼痛,日轻夜重,晨起稍微活动后可减轻。伴随肩部疼痛加重出现保护性肌肉痉挛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最后肩关节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关节的活动功能丧失,形成,“,冻结肩,”,。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治则治法,】,疏通经筋,滑利关节,活血化瘀,解痉定痛。松解粘连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达到镇痛及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19、操作步骤,】,1.,患者根据需要取坐或侧卧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2.,确定患者体征明显的压痛部位。通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三角肌或肩关节后方可找到明显压痛点。,3.,采用,0.5%,利多卡因溶液在确定的治疗部位行局部麻醉。,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4.,依次在确定的不同治疗部位行带刃针治疗,如做喙肱韧带的松解,可选用斜刃针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刺入皮下,直至抵达喙突外缘的喙肱韧带附着处,进行骨与韧带联接处的刺切、撬拨,分离松解;再做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的松解,可垂直或稍微倾斜进针至肱骨结节间沟处,用斜刃针沿肱骨长轴方向切割数针,手术完毕后拔出针具,用创可贴覆盖针孔。(见图,-2,)
20、,图,-2,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二)偏头痛,主要症状是偏侧头痛,呈持续性钝痛或发作性剧痛,还可伴随搏动性跳痛。检查可于枕后腱弓部位找到明显压痛,压迫后可诱发症状加重。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解痉通络,祛风止痛。松解枕后腱弓以解除对神经的嵌压。,【,操作步骤,】,1.,患者取坐位,颈部屈曲低头位。,2.,枕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3.,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4.,使用凹刃针或平刃针,经皮垂直刺入,,直达枕后腱弓,使针的刃口与枕后腱,弓的横行纤维垂直,进行适度刺切,以,松解枕后腱弓,减轻其下骨纤维管内
21、的,图,-3,压力,使得枕大、小神经的嵌压得到解,除。(见图,-3,),5.,退针、创口加压止血,敷料覆盖。,带刃针疗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1,、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的患者。,2,、有出凝血障碍的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注意事项:,1,、实施该项治疗必须熟悉微型外科解剖学,否则操作不到位,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可能造成损伤。,2,、对于病程早期患者不宜实施该项方法治疗。,3,、带刃针治疗同时要配合手法治疗或其它适宜的物理治疗效果会更好。,4,、手术后创口三日内避免污染。,第四章 钩活术疗法,钩活术疗法是在新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骨关节特定穴、阿是穴、十二
22、正经腧穴、奇经八脉腧穴、经外奇穴等全身穴位点,利用钩鍉针,采取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等五法并用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常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软组织退变性疾病的治疗。,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一)定位:新夹脊穴(见图,-1,)的定位是在华佗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新夹脊穴的定位规律:新夹脊穴是根据脊椎的发病规律而命名的,穴位计数为解剖体位自下向上升序排列。例如:颈椎的第七椎在颈椎排列顺序中在最下方,是载荷量最大的椎体,易发病,故将颈一穴定为此处。顺延向上颈二、颈三穴处椎体载荷量逐渐减小,发病的几率亦随之降低,但在治疗操作上的难度却逐渐增大。胸椎和腰椎及骶尾椎处的
23、定位规律也是如此。,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如:,颈一穴:第七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颈二穴:第六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颈三穴:第五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胸十二穴: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胸十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胸十穴: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腰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
24、,腰二穴:第四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腰三穴:第三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图,-1,新夹脊穴示意图,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二)选穴原则: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穴。,(三)钩鍉针针具:钩鍉针有钩头、钩身、钩柄、钩尾四位之分(见图,-2,)。,针具四位:,钩头:是钩鍉针最顶端的弧形结构,由钩尖、,钩刃、钩弧、钩板四位组成(见图,-3,),在,各型中有弧形和大小的变化。,钩身:是指钩鍉针钩头与钩柄之间的结构,,在各型中有粗细长短的变化。,钩柄:钩柄为钩身与钩尾(定位椎)之间的,结构,在钩鍉针中为最庞大部分,柄乃手柄,,是操作医师手持部分。,钩
25、尾:位于钩鍉针的尾部,又称定位锥,是,一个圆锥形结构,最末端是一个小圆平板,,结构特殊,功能特别,在各型中有所变化。,图,-2,巨颈胸型、微类,1.2cm,钩鍉针,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图,-3,钩鍉针最顶端的弧形结构,(四)体位:俯卧位、俯伏坐位(见图,-4,),图,-4,俯卧位、俯伏坐位示意图,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五)操作方法:,以钩提法为主。钩提法指钩鍉针按所使用的进针法进入皮肤(真皮)后,施治时先钩后提拉、再钩再提拉,循序渐进,达到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五法并用的操作手法。使用的钩鍉针主要是巨类的腰型、颈胸型、穴位型、钩鍉针和中类内板型、微类内板型钩鍉针。进入
26、皮肤(真皮)后,其再操作的方法又分为垂直钩提法、扇形钩提法、菱形钩提法、倒八字钩提法。另外还有钩割法、强刺法、画圆法、鸟啄法、旋转法、钩划法、分离法、捣碎法。,(六)操作步骤,根据不同的病种采用相应的体位,确定钩治穴位点。,1,、局部消毒,常规局部消毒,常规铺盖洞巾。,2,、局部麻醉,用,0.25,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视钩治部位的深浅,每处注射,2,4,毫升,,2,3,分钟后即可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钩活术疗法,-,基本操作方法,3,、进针钩治,包括钩治、割治、挑治、针刺四法。左手固定腧穴局部皮肤,确保刺入位置的准确,右手持钩鍉针,钩鍉针钩尖垂直于皮肤,根据具体穴位的解剖
27、位置调整角度。钩治进入的方向,是本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做钩提动作,边钩提边深入,进入筋膜层,使局部筋膜张力、压力降低,术者手下感到基本畅通,即达到治疗目的。,4,、出针:手法完成后,沿原路径缓慢退出皮肤。,5,、局部放血,即放血法。钩治后术者双手挤压腧穴周围的组织排出局部瘀血,达到祛瘀生新的目的。,6,、局部注药,将神经妥乐平,3,毫升、,250,微克的维生素,B12,注射液,1,毫升、红花注射液,1,毫升混合后行针孔内局部注射。每一针孔内注射,1,毫升,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7,、无菌包扎,对针孔进行无菌包扎,4,天,防止感染。,(七)疗程,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每周一次,,3
28、,次为一疗程。,常见疾病的钩活术治疗,(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本病多由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颈部疼痛、兼上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甚则影响正常活动为临床表现。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祛风除湿,舒经活络。采用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颈一穴,+,颈二穴。配穴:天髎、秉风、臑俞、手三里、曲池。,【,操作手法,】,钩提法。,【,特别提示,】,1,、钩治手法轻柔,严格控制钩治范围。,2,、钩治时,严格控制
29、深度,以达到浅筋膜层为度。,3,、在钩治程度上,达到基本畅通即可停止操作。,常见疾病的钩活术治疗,(二)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采用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腰一穴,+,腰二穴。配穴:环跳、承扶、殷门、足三里。,【,操作手法,】,钩提法。,【,特别提示,】,钩治后,相对卧床,4,天。,30,天内
30、,避免弯腰负重。,钩活术疗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1,、脊柱感染性疾病患者。,2,、出血性疾病及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3,、脊柱及脊髓肿瘤患者。,4,、局部皮肤有破损及感染者。,5,、孕期、哺乳期妇女。,注意事项,(一)针具注意事项,1.,一人次一消毒,规范灭菌。,2.,注意保护钩尖,防卷刃及变形,如果变形,切忌再用。,(二)钩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钩治的方向与神经、肌。腱、肌肉、经络的走行一致。,2.,手法轻柔,切忌用蛮力,以免损伤正常组织和钩针折断。,3.,应该严格掌握钩治在筋膜层。,4.,排除针眼里的渗血,并进行有效止血后,方可包扎。,5.,用无菌棉球放在针孔上,加盖无菌敷
31、料或敷贴,4,天,第五章 头针疗法,“,头针,”,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部进行针刺的一种疗法,适用于中风等病症的治疗。,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分区定位,为了便于分区定位,设两条标定线(见图,-1,)。,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图,-1,标定线示意图,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1,、运动区,(,1,)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交处,两点连线即是(见图,-2,),图,-2,运动区示意图,(,2,)治疗:,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
32、,2/5,(言语一区),治疗运动性失语等。,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2,、感觉区,(,1,)部位:运动区平行后移,1.5,厘米。(见图,-3,),图,-3,刺激区侧面示意图,(,2,)治疗:,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感觉异常等;,中,2/5,,治疗对侧上肢痛,感觉异常等;,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痛,感觉异常。,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3,、足运感区,(,1,)部位:在感觉区上点后,1,厘米处,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向前引,3,厘米长的平行线。,(,2,)治疗:治疗对侧腰腿痛、感觉异常、瘫痪等。,4,、晕听区,(,1,)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后各引,2,
33、厘米的水平线。(见图,-3,),(,2,)治疗:治疗头晕等。,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二)针具及操作方法,针具:选用直径,0.30,毫米,长,40,50,毫米的针灸针。,操作:,1,、快速进针:包括飞针刺入及快速推进两个步骤。,(,1,)飞针刺入,即用一手拇、示指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10,2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掌侧屈曲,使针尖冲刺进头皮下或肌层均可(见图,-5,)。,(,2,)快速推进,即在飞针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再沿刺激区,不捻转,快速将针推到一定深度(见图,-6,),图,-5,持针、
34、进针示意图,图,-6,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2,、快速行针,图,-7,行针示意图,要求快速捻转不提插。在捻转时要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以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在固定针体的前提下,示指呈半屈曲状,用示指第一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示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快速旋转(见图,-7,)每分钟捻针,200,次左右,每次针体向前后各旋转两圈,约持续捻转半分钟。每间隔,15,20,分钟再行针,1,次,行针,3,次后出针。,少数患者在进针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即不需要再行针,仅留针,1,小时即可。,头针疗法,-,基本操作方法,3,、快速出针,一手持棉球对准针孔附近,另一手的拇指
35、和示指,或拇指、示指、中指捏住针柄快速往外拔出(见图,-8,)。起针后,如有明显出血,应持续按压,40,秒,1,分钟。仅微出血者,只需按压,3,5,秒即可。,图,-8,出针示意图,中风病的头针治疗,本病多由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而导致,主要表现为昏仆、肢体瘫痪、言语謇涩、口眼歪斜等。本病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治,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操作步骤,】,根据临床体征和症状,分别选相关刺激区。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基本操作方法。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头针疗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1,、囟
36、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孕妇。,2,、高热,心衰,病情危重者。,3,、头皮有感染、溃疡、创伤、瘢痕者。,注意事项,1,、血压不稳定者,必须等血压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2,、脑出血患者,需在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后,开始头针治疗。,3,、行针捻转时应注意观察,防止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4,、头皮血管丰富,注意防止出血。,第六章 火针疗法,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
37、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火针疗法,-,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毫米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毫米,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毫米或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二)基本操作方法,1.,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确定好穴位或针
38、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根据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一般情况下不留针,特殊情况需留针时,可以配合行针手法。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火针疗法,-,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对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用斜刺法。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胸背部一般不超过,3,毫米,四肢可刺入超过,10,毫米。,(三)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
39、、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等。,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表现辨证选穴,在经穴上施以火针。本法主要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2.,痛点刺法(即点刺法):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该点上施以点刺。本法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神经痛,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度较经穴刺法可以适当深一些。,火针疗法,-,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3.,密刺法:是一种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刺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趋于密,每针相隔,1,厘米;病情轻趋于疏,每针相隔,1.5,厘米。主要适用于增生性、
40、角化性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等。针刺深浅要适度,一般以火针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刚接触到正常组织的深度为宜。,4.,围刺法:是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刺法。其进针点多选择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间隔距离以,1,1.5,厘米为宜。针刺的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有时可直接刺络脉出血,以祛除瘀滞,可促进局部红肿消退。,火针疗法,-,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5.,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多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和痛证。一般每隔,1.5,厘米刺,1,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刺激以较浅为宜。,亦可分为快针法和慢针法:,1.,快针法
41、: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最常用的刺法,即进针后不停留迅速出针。,2.,慢针法: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留针,1,5,分钟后出针。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淋巴结核、痈疽、囊肿等各种组织坏死和异常增生等疾病。,火针疗法,-,常见疾病的火针疗法,(一)肩凝症,本病多因外伤劳损,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外感风寒湿邪,脉络拘急所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周围有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外展功能明显受限。本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治则治法,】,散寒除痹,活血通经。,【,常用取穴,】,取局部阿是穴、
42、条口,火针点刺。,【,操作步骤,】,选取局部疼痛点,以中粗火针加热烧红后局部点刺不留针,疼痛面积较大者,可予局部多针点刺。条口以细火针直刺,深度约为,40,毫米,不留针。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火针疗法,-,常见疾病的火针疗法,(二)腰痛病,腰痛病是以自觉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多因感受外邪、跌仆损伤或劳欲过度等引起,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活动障碍,或见痛连臀腿,或因咳嗽、喷嚏等使疼痛加剧。本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等。,【,治则治法,】,驱寒除湿,通痹止痛。,【,常用取穴,】,以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
43、主。取穴为肾俞、大肠俞、委中和局部阿是穴。,【,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以中粗火针快刺,深度约为,20,毫米。局部阿是穴可以重复点刺,每次深度,6,10,毫米。刺后可加火罐以除瘀血。每周,2,3,次,,5,次为一疗程。,【,特别提示,】,注意针后防止受凉,减少腰部过度活动。,火针疗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三、禁忌症,1.,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醉酒者。,2.,严重的心脏病患者。,3.,患有出血性疾病者。,4.,孕妇。,5.,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禁用或慎用。,四、注意事项,1.,操作时注意避开大血管、内脏以及重要的器官。,2.,防止烧伤或火灾等意外事故。,3.
44、,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4.,须向病人交待以下内容:针后针孔可能发红、发痒,或有高出皮肤的红点,属于正常反应。针孔瘙痒时,勿搔抓。当天不要洗澡,保护针孔。穿宽松衣服,避免摩擦患处。,第七章 平衡针灸疗法,平衡针疗法是通过针刺体表的特定反应点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临床常用于颈肩腰腿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安全简便、一穴多病、快速见效的特点,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取穴原则,1.,特异性取穴,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2.,交叉性取穴,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
45、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平衡针灸疗法,-,基本操作方法,3.,对称性取穴,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治疗右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病变取对称的左侧肩关节相应部位平衡针穴位。,(二)持针方法,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临床多选用,75,毫米毫针。,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三)针刺方法,1.,提插手法
46、,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部分。操作中通过改变针尖的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主要适用于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降压穴、降脂穴、肩痛穴等。,平衡针灸疗法,-,基本操作方法,2.,强化针感手法,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捻转手法。通过拇指与示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并出针。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偏瘫穴、面瘫穴、胸痛穴、胃痛穴等。,3.,一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1,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出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如明目穴、牙痛穴、踝痛穴等,症状较重时可给予轻度提插、捻转。,4.,两步到位手
47、法,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到要求的深度。进针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如耳聋穴、过敏穴、痔疮穴、胸痛穴等。,平衡针灸疗法,-,基本操作方法,5.,三步到位手法,指针刺深度在,3,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1,2,寸,第三步再将针体刺入达,2.5,寸左右即可。不提插,不捻转,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如臀痛穴、肩背穴、抑郁穴、偏瘫穴等。,(四)针感说明,1.,触电式针感,指针刺后出现的类似电击样感觉,向远端放射。,2.,放射性针感,指针刺后出现的由局部向上或向下的放射性麻胀针感。,3.,局限性针感,指针刺后在
48、局部出现的酸麻胀痛感。,4.,强化性针感,指针刺后未出现以上针感,运用滞针手段,迅速获得局部酸麻胀痛的针感。,平衡针灸疗法,-,常见病的平衡针疗法,一)项痹病,本病多因肝肾不足、外伤劳损、感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骨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上肢无力等症状。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颈椎病。,【,取 穴,】,颈痛穴,【,定 位,】,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见图,-1,)。,【,取穴原则,】,一侧颈椎病采用交叉取穴,双侧颈椎病采用双侧取穴。,图,-1,颈痛玄示意图,【,操作步骤,】,患者取仰
49、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三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出现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后即可出针。,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平衡针灸疗法,-,常见病的平衡针疗法,(二)肩凝症本病,多因外伤劳损、肝肾阴虚、感受外邪,致气血凝滞、筋脉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医学炎。,图,-2,肩痛穴示意图,【,取 穴,】,肩痛穴,【,定 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连线的上,1/3,处,相当于足三里穴下二寸偏于腓侧一寸(见图,-2,)。,【,取穴原则,】,一侧肩周炎采用交叉取穴,双侧肩周炎采用双侧取穴。,【,操作
50、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步到位手法或提插手法,出现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放射后即可出针。,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平衡针灸疗法,-,常见病的平衡针疗法,三)腰痛病,本病多因感受外邪、跌仆损伤、肝肾不足,致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并伴有麻、胀感觉,腰部活动受限等。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图,-3,腰痛穴示意图,【,取 穴,】,腰痛穴,【,定 位,】,位于前额正中,【,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两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右侧腰痛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