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XX年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材料【5篇】 深刻理解了对省情的新判断,才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准确认识和把握全会对省情的新判断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我省省情作出了六大优势潜力六大短板不足的新判断,准确认识和把握全会对省情的新判断,意义重大。 一、实事求是对省情作出新判断,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省委立足省情,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优势潜力和短板不足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出了现阶段省情特征:六大优势潜力六大短板不足,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
2、、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厚的底蕴是资源、最强的动力是改革、最佳的路径是开放、最宝贵的财富是精神;地处高原是青海的区位短板、发展不足是青海的现实之困、区域差异是青海的协调难题、转型缓慢是青海的发展瓶颈、人才短缺是青海的最大制约、社会治理是青海的压力所在。六大优势潜力六大短板不足,是省委科学决策一优两高战略的前提条件。 二、深刻理解对省情的新判断,是提高执行力的坚实基础 好的战略决策,要用强的执行力来落实。深刻理解对省情的新判断,是提高一优两高战略决策执行力的基础。深刻理解了对省情的新判断,才能自觉地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才能主动地在一切工作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
3、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生态报国。深刻理解了对省情的新判断,才能切实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做好区域协调高质量、产业布局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融入国家战略高质量。深刻理解了对省情的新判断,才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让一优两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施一优两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标,七大战略是其逻辑延伸和关键支撑。一优两高及七大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任务,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这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的重要历史关口,为一优两高打基础。第二阶
4、段从2021到2025年,2025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构建起一优两高格局。第三阶段从2026到2035年,是党的十九大两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一步历史关口,全面实现一优两高。 1.绿色产业战略。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经济之本。青海要发展,必须将绿色产业作为现实选择。 2.城镇带动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共建兰西城市群战略机遇,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3.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 4.生态报国战略。把建设良好生态体系上升到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高度,以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为核
5、心,不断满足省内外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5.投资于人战略。把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大部分财力投向民生事业,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促进七个有所。 6.幸福民生战略。在基本解决有没有矛盾后,加快解决好不好矛盾的步伐,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保障,使人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便捷、舒心舒畅。 7.创新支撑战略。紧抓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机遇,全面强化经济体制、开放体系、创新能力、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财政金融等软实力支撑。 3. 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开创一优两高新
6、局面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长远大计上升为千年大计,到今天再次提升为根本大计,充分说明了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的关键在于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青海的大责任
7、 西部大开发以来,XX省委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始终抓住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条主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意志,一届跟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功打响了保护生态这张王牌。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理念演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生态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第二阶段是以生态保护优先统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潜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正在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推进一优两高融合联动是大智慧 一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亮化省情底色。要坚持生态报国战略,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
8、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要通过增加环保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加严环境法规标准和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等各项措施,实现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打好四张牌。三是以生态环境保护美化人民生活。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原则,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 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并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强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必须处理好八个关系。 处
9、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处理好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的关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坚持五个符合,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实现路径。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挥好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激发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动员引导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处理好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关系。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同时
10、,实施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和三北防护林、湟水河、柴达木盆地等重点生态工程。处理好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关系。坚决摒弃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遵循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守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处理好制度建设和行动自觉的关系。建立务实管用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生态补偿、监管、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生态文化,让保护生态成为行动自觉。处理好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不断立足当下,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功效。 上述八个关系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主线突出、主旨明确、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处理好这八个关系,是坚
11、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内在要求,也是我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要结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安排部署一体把握、一并落实。 5. 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研讨会发言稿:新时代新青海怎样树立新精神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新青海精神充分体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精气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登高望远是新青海精神的灵魂,自信开放是新青海精神的主题,团结奉献是新青海精神的核心,不懈奋斗是新青海精神的品格。这四者之间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青海精神的有机整体。 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新青海精神,要把握登高望远的大局意识。要突破小视野联入大世
12、界,立足前沿,胸怀大局,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以开放的姿态来成就自己。要冲破小圈子融入大格局,找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结合点,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新青海精神,要秉承自信开放的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战略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变化、变革、创新,以更加现代、前瞻和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开放和包容的胸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新青海精神,要激发团结奉献的责任担当。就是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信仰,建设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和谐青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继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为促进民族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与社会和谐,激励青海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新青海精神,要永葆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高扬起奋斗的精神,坚定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念,把握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凝聚人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