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语 文 试 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制卷珠晖一中刘家平)一、基础整合(26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阔绰(Chu) 谄(chn)媚 彬(bn)彬有礼B诓(kung)骗 给(j)事 涸(g)辙的鱼C楠(nn)木 泮(pn)宫 恹(yn)恹欲睡D秀颀(q) 校(jio)正 锲(qi)而不舍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是(2分)( )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 它们的人许多本领。我一直 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不断地显现出现它崭新的远景。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 的水分。A观察 沉迷 充足B观看 沉醉 充沛C观察 沉醉 充足D观看 沉迷 充沛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节选自鲁迅全集的第一卷和第六卷。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收诗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泛指河流。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
3、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5.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10分) (1)_,长河落日圆。 (2)_,野渡无人舟自横。 (3)商女不知亡国恨,_。 (4)但愿人长久,_。 (5)子曰:“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高到丈许,两丈,_,_,对抗着西北风。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 (8)李商隐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赞美至死不渝的爱情或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歌咏的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 。试着说
4、一个跟他有关的故事: 。(2分)7、本学期,你一定读过不少中外名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一部的主题。(3分)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一书赞扬了勇于开拓,不畏艰险,敢于跟困难作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 8、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列示例,仿写两个句子: (3分)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2) “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仿写:(1) 。 (2) 。二、阅读理解(44分)(一)(1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5、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6、2分)A.故患有所不避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C.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10.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二者不可得兼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B.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C.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吾妻之美我者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11.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B.本文选自孟子,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
7、这一理论出发,来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的。D.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而“失其本心”。12.翻译(4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 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译: (二)读永恒的书 (15分) 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
8、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
9、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
10、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13在文中,(1)“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6分) 答 (3分) (2) (3分) 14结合全文看,(1)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6分) 答 (3分) (2) (3分) 15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3分) (三) 绝 唱 (15分) 我每
11、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
12、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
13、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
14、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16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亭亭: 17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分)18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从修辞的角度: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赏析: (2)从含义的角度: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赏析: 19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3分) 2
15、0文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文言文阅读(4分)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八岁,诵孝经、诗和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诵书,夜则然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2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父使驱田中雀: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B、无遗忘者:没有漏掉的。C、躬耕诵书:(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读书。D、见而异之:用奇怪的眼神看他。22、对短文分析
16、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的主题是顾欢勤奋好学。B、顾欢的父亲和同郡的顾恺之都是阻拦顾欢学习的人。C、顾欢“于舍壁后倚听”的结果是“八岁,诵孝经、诗和论。”D、短文启示我们:只要勤奋学,任何困难都克服,终会有所成就。三、作文。(50分)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已一个微笑!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请以
17、“给自己一个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1、围绕话题,可以记叙经历,叙说故事,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情感;2、文体不限;3、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语 文 试 题 答 案1.B 2.B 3.D 4.D5.(1)大漠孤烟直(2)春潮带雨晚来急(3)隔江犹唱后庭花(4)千里共婵娟(5)见贤思齐焉(6)参天耸立不折不挠(7)舍生而取义者也(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诸葛亮 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博望坡、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7.(略) 8.仿写句例: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小小电脑把我们
18、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9.D 10.B 11.C 12.(略)13(1) 它是千百年流传的不朽之作:它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2) 从一个人的读物中(阅读兴趣)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质(是什么人)。也可答“读不同品位的书籍的人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 14.(1)读书要读永恒的书 (2) 要有非最好的书不读的信念,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 15. 本题是开放性的,但答题要扣住“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内容” 这一要点。 例:论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至今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品,其中许多关于治学、修身、治国的学说在现代社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16:这里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样子。
19、17外在形态(形象) 议论、抒情18(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示例: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 19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只答后两句,大意对即可。如果从文章中摘取“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20“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大意对即可) 21.D 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