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B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25344 上传时间:2024-1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B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B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数学(文科) 2013.1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则( ) (A)(B)(C)(D) 【答案】B 【解析】,所以,即,选B. 2.复数( ) (A)(B)(C)(D) 【答案】A 【解析】,选A.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 (A)(B)(C)(D)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循环,满足条件,;第二次循环,满足条件,;第三次循环,满足条件,;第四次循环,不满足条件,输出,选C. 4.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B)(C)(D) 【答案】B 【解析】由,得,令,在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交点为一个,即函数的零点个数为1个,选B. 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高为2,底面为直角梯形ABCD.其中,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选C. 6.过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为切点,则( ) (A)(B)(C)(D) 【答案】D 【解析】设切线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所以,,,所以,选D 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若,显然不成立。由得,即,所以。若,则,满足。当时,满足,但,所以“”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选A. 8.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常数,对,有,则称函数具有性质.给定下列三个函数: ①; ②; ③. 其中,具有性质的函数的序号是( ) (A)① (B)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时,恒成立,若对,有。①若,则由得,平方得,所以不存在常数,使横成立。所以①不具有性质P. ②若,由得,整理,所以不存在常数,对,有成立,所以②不具有性质P。③若,则由得由,整理得,所以当只要,则成立,所以③具有性质P,所以具有性质的函数的序号是③。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已知向量,.若向量与共线,则实数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向量与共线,所以,解得。 10.平行四边形中,为的中点.若在平行四边形内部随机取一点,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几何概型可知点取自△内部的概率为,其中为平行四边形底面的高。 1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离心率为______. 【答案】,; 【解析】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 12.若函数是奇函数,则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即。 13.已知函数,其中.当时,的值域是______;若的值域是,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若,则,此时,即的值域是。 若,则,因为当或时,,所以要使的值域是,则有,,即的取值范围是。 14.设函数,集合,且.在直角坐标系中,集合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由得,即,它表示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面。由得,即,整理得,即或,显然的交点为,且两直线垂直,所以对应平面区域为二分之一个圆周的面积,所以集合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如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Ⅰ)求角的值; (Ⅱ)若,,求△的面积. 16.(本小题满分13分) 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某校随机抽取了一批学生测量体重.经统计,这批学生的体重数据(单位:千克)全部介于至之间.将数据分成以下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3,4,5组中随机抽取6名学生做初检. (Ⅰ)求每组抽取的学生人数; (Ⅱ)若从6名学生中再次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复检,求这2名学生不在同一组的概率.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直三棱柱中,,,,分别 为,的中点. (Ⅰ)求线段的长; (Ⅱ)求证:// 平面; (Ⅲ)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说明理由.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其中. (Ⅰ)若是的一个极值点,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是椭圆的两个顶点.,直线的斜率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平行于,与轴分别交于点,与椭圆相交于.证明:△的面积等于△的面积.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设是由个实数组成的行列的数表,其中表示位于第行第列的实数,且.记为所有这样的数表构成的集合. 对于,记为的第行各数之积,为的第列各数之积.令. (Ⅰ)对如下数表,求的值; (Ⅱ)证明:存在,使得,其中; (Ⅲ)给定为奇数,对于所有的,证明:.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高三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B; 2.A; 3.C; 4.B; 5.C; 6.D; 7.A; 8.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10.; 11.,; 12.; 13.,; 14.. 注:11、13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若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正确者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由已知得 , ………………2分 即 . 解得 ,或. ………………4分 因为 ,故舍去. ………………5分 所以 . ………………6分 (Ⅱ)解:由余弦定理得 . ………………8分 将,代入上式,整理得. 因为 , 所以 . ………………11分 所以 △的面积. ………………13分 16.(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第,,组的学生人数之比为. …………2分 所以,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第组:;第组:;第组:. 所以从,,组应依次抽取名学生,名学生,名学生. ………………5分 (Ⅱ)解:记第组的位同学为,,;第组的位同学为,;第组的位同学为. ………………6分 则从位同学中随机抽取2位同学所有可能的情形为: ,共种可能. ………………10分 其中, 这11种情形符合2名学生不在同一组的要求. ………………12分 故所求概率为. ………………13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Ⅰ)证明:连接. 因为 是直三棱柱, 所以 平面, ………………1分 所以 . ………………2分 因为 , 所以 平面. ………………3分 因为 ,, 所以 . ………………4分 (Ⅱ)证明:取中点,连接,. ………………5分 在△中,因为 为中点,所以,. 在矩形中,因为 为中点,所以,. 所以 ,. 所以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 ………………7分 因为 平面,平面, ………………8分 所以 // 平面. ………………9分 (Ⅲ)解:线段上存在点,且为中点时,有平面. ………11分 证明如下:连接. 在正方形中易证 . 又平面,所以 ,从而平面.…………12分 所以 . ………………13分 同理可得 ,所以平面. 故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平面. ………………14分 18.(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 ………………2分 依题意,令,得 . ………………4分 经检验,时符合题意. ………………5分(Ⅱ)解:① 当时,.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6分 ② 当时,. 令,得,. ………………8分 和的情况如下: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11分 ③ 当时,的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恒成立, 故的单调减区间为,,;无单调增区间. ………………13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Ⅰ)解:依题意,得 ………………2分 解得 ,. ………………3分 所以 椭圆的方程为. ………………4分 (Ⅱ)证明:由于//,设直线的方程为,将其代入,消去, 整理得 . ………………6分 设,. 所以 ………………8分 证法一:记△的面积是,△的面积是. 由,, 则. ………………10分 因为 , 所以 , ………………13分 从而. ………………14分 证法二:记△的面积是,△的面积是. 则线段的中点重合. ………………10分 因为 , 所以 ,. 故线段的中点为. 因为 ,, 所以 线段的中点坐标亦为. ………………13分 从而.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 所以. ………………3分 (Ⅱ)证明:(ⅰ)对数表:,显然. 将数表中的由变为,得到数表,显然. 将数表中的由变为,得到数表,显然. 依此类推,将数表中的由变为,得到数表. 即数表满足:,其余. 所以 ,. 所以 ,其中.……………7分 【注:数表不唯一】 (Ⅲ)证明:用反证法. 假设存在,其中为奇数,使得. 因为, , 所以,,,,,,,这个数中有个,个. 令. 一方面,由于这个数中有个,个,从而. ① 另一方面,表示数表中所有元素之积(记这个实数之积为);也表示, 从而. ② ①、②相互矛盾,从而不存在,使得. 即为奇数时,必有. ………………13分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