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启东市吕四中学2013-2014高一数学学案
根式
根式定义
根式的性质
根式与方程关系
根式的运算
第三章 第一课时 分数指数幂(1) 总序20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理解n次方根及根式的概念;
2.掌握n次根式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化简,求值;
3.提高观察、抽象的能力.
自学评价
1.如果,则称为的 ;如果,则称为的 .
2. 如果,则称为的 次实数方根 ;的次实数方根等于 .
3. 若是奇数,则的次实数方根记作; 若则为 数,若则为 数;若是偶数,且,则的次实数方根为 ;负数没有 次实数方根.
4. 式子叫 ,叫 ,叫 ; .
5. 若是奇数,则 ;若是偶数,则 .
【精典范例】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4)
追踪训练一
1. 的平方根与立方根分别是
2. 求值:.
例2:设-3<x<3,化简
变式:若
追踪训练二
1.成立的条件是
2.在①;②;③;④()各式中中,有意义的是
3.若,则 .
4.计算:
5.化简:
例3:解下列方程(1);(2)
追踪训练三
解下列方程(1);(2)
课后作业:
1.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2.计算: 的值是
3.化简:的结果是
4.求值(1) ; (2) ; (3) .
5.当时, .
6.化简: .
7.求值:.
8.化简:) .
9.化简:.
10.化简:.
11.化简.
根式
分数指数幂
有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性质
运用
分数指数幂与方程
第三章 第二课时 分数指数幂(2) 总序21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进行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2.熟练地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并能进行运算和化简.
3.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4.培养学生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自学评价
1.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
(2)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2.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即 , ,
.
3.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无理数指数幂 指数幂同样适用.
4.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
【精典范例】
例1:求值(1) ,(2)(3), (4) .
例2: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
(1) ;(2) ;(3).
追踪训练一
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xy2··)· (2)· (3)化简:
例3:已知a+a-1=3,求下列各式的值:(1)-;(2)-
追踪训练二
1. 已知,求的值.
2. 已知,求的值.
3.设a>1,b>0,ab+a-b=2,求ab-a-b 的值。
例4: 利用指数的运算法则,解下列方程:
(1)43x+2=256×81-x (2)2x+2-6×2x-1-8=0
课后作业: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 () ()
2.下列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中.正确的是( )
() ()
() ()
3.式子化简正确的是( )
4.化简
(1) .
(2) .
(3) .
5.若,则 .
6.求值: , ,
7.已知,化简: (1) (2)
8.计算:
9.化简.
10.已知,, .求.
第三章 第三课时 指数函数(1) 总序22
指数函数
定义
图象
性质
比较大小
不等式的解
复合函数的性质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2.能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指数值的大小.
3.提高观察、运用能力.
自学评价
1.形如 ________________ 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自变量是 ,函数定义域是 ,
值域是 .
2. 下列函数是为指数函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② ③(且)④
⑤ ⑥ ⑦ ⑧.
3.指数函数恒经过点 .
4.当时,函数单调性为 ;
当时,函数单调性是在 .
【精典范例】
例1:比较大小:(1); (2); (3).
追踪训练一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关系:
(1) (2) (3)
(4) (5) (6)
例2:(1)已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追踪训练二
解不等式:(1) (2)
例3:设是实数, ,
(1)求的值,使函数为奇函数(2)试证明:对于任意在为增函数;
追踪训练三
1.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求实数的值;
课后作业:
1.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2.函数的定义域为
3.若,则的范围为 .
4.已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都有,且有,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函数是 .
5.将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6.函数的图象过定点 .
7.已知,确定的范围,使得.
8.实数满足,则 .
9.若函数为奇函数,
(1)确定的值; (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10.已知,当时,有,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第三章 第四课时 指数函数(2) 总序23
【学习导航】
指数函数的图象
图象间的变换
图象的应用
平移变换
对称变换
图象与方程、不等式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2.初步掌握函数图象之间最基本的初等变换。
3.提高观察、抽象的能力.
自学评价
1.已知,与的图象关于 对称;与的图象关于 对称.
2. 已知,由 的图象 向左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 向右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 向上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 向下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
【精典范例】
例1: 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1); (2). (3); (4).
变式:画出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它的单调区间:
(1); (2)
追踪训练一
1. (1)函数恒过定点为___________.
(2)已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 怎样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
3. 说出函数与图象之间的关系:
例2: 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
追踪训练一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 (2)
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课后作业:
1.如图指数函数①②③④的图象,则
()
()
()
()
2.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要将函数的图象向 移 个单位()向左移个单位
3.若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的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将函数图象的左移2个单位,再下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 ;
5.(1)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2)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6.已知函数,
(1)求的定义域;(2)讨论的奇偶性;(3)证明:.
7.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时,.
(1) 求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
(3)写出函数单调区间及值域;(4)求使恒成立的实数的取值范围.
8.已知指数函数,根据它的图象判断和的大小(不必证明).
第三章 第五课时 指数函数(3) 总序24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巩固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2、掌握由指数函数和其他简单函数组成的复合函数性质;
【精典范例】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2)y=; (3)y=
追踪训练一
求下列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1)y=; (2)y=
例2、求函数y=的单调区间。
追踪训练二
1、求函数y=的单调区间.
2.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例3、已知f(x)=(ex-a)+ (e-x-a)(a0)。
(1) f(x)将表示成u= 的函数;
(2) 求f(x)的最小值
追踪训练三
已知f(x)=(a>0且a)
(1)求f(x)的定义域和值域; (2)判断f(x)与的关系; (3)讨论f(x)的单调性;
课后作业:
1、 已知x=4,那么x等于
2、 函数f(x)=(1+a)a(a>0且a1)
A、是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 B、是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C、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 已知:0<a<1,b<-1,则函数y=a+b的图象不经过 象限
4、 设2<(0.5) ,则x的取值范围是
5、 若a、b为不相等的正数,则ab ab(填“>、<、、、=”)
6、 函数f(x)=a+m(a>1)恒过点(1,10),则m=
7、 已知a>0,x=(a— a),求(x+)的值.
8、设F(x)=(1+)·f(x)(x0)是偶函数,且f(x)不恒等于零,试判断f(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9、设a是实数,f(x)=.
(1)证明:不论a为何实数,f(x)均为增函数;
(2)试确定a的值,使f(x)为奇函数成立。
第三章 第六课时 指数函数(4) 总序25
【学习导航】
指数函数应用
剩留量问题
复利问题
增长(降低)率问题
选用函数模拟数据
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能运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评价
1.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有关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平均增长率为,则对于时间的总产值,可以用公式 表示.
【精典范例】
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这种物质剩留的质量是原来的84%.写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例2:某种储蓄按复利计算利息,若本金为元,每期利率为,设存期是,本利和(本金加上利息)为元.
(1)写出本利和随存期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
例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8%左右.按照这个增长速度,画出从2000年开始我国年国内生产总值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通过图象观察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00年的多少倍(结果取整数).
追踪训练一
1. 年月日,美国某城市的日报以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消息:”市政委员会今天宣布:本市垃圾的体积达到”,副标题是:”垃圾的体积每三年增加一倍”.如果把三年作为垃圾体积加倍的周期,请你完成下面关于垃圾体积与垃圾体积的加倍的周期(年)数的关系的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数
体积
…
…
(1) 设想城市垃圾的体积每三年继续加倍,问年后该市垃圾的体积是多少?
(2) 根据报纸所述的信息,你估计年前垃圾的体积是多少?
(3) 如果,这时的表示什么信息?
(4) 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横轴取轴);
(5) 曲线可能与横轴相交吗?为什么?
2.(1) 一电子元件厂去年生产某种规格的电子元件个,计划从今年开始的年内,每年生产此种规格电子元件的产量比上一年增长,则此种规格电子元件的年产量随年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__
(2)一电子元件厂去年生产某种规格的电子元件的成本是元/个, 计划从今年开始的年内, 每年生产此种规格电子元件的单件成本比上一年下降,则此种规格电子元件的单件成本随年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
例4: 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分别是1万件、万件、万件,为了估测以后每个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品数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与月份的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函数或(其中为常数).已知4月份该产品的产量为万件,请问用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较好并说明理由.
追踪训练二
1.某人承包了一片荒山,承包期限为10年,准备栽种5年可成材的树木。该树木从树苗到成材期间每年的木材增长率为,以后每年的木材增长率为,树木成材后,既可出售树木,重栽新树苗,也可让其继续生长至承包期满。问:哪一种方案可获得较多的成材木材量?(参考数据:).
课后作业: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
2.某商场进了两套服装,提价后以元卖出,降价后以元卖出,则这两套服装销售后不赚不亏 赚了元 亏了元 赚了元
3.某商品降价20%后,欲恢复原价,则应提价
4.某新型电子产品2002年初投产,计划到2004年初使其成本降低36%,那么平均每年应降低成
本 .
5. 据报道,年底世界人口达到亿,若世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到年底全世界人口为亿,则与的函数关系是 .
6.某工厂的一种产品的年产量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则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是 .
7. 某地区今年1月、2月、3月患某种传染病的人数分别为。为了预测以后各月的患病人数,甲选择了模型,乙选择了模型,其中为患病人数,为月份数,都是常数,结果4月、5月、6月份的患病人分别为74,78,83,你认为谁选择的模型较好?
8.甲、乙两人于同一天分别携款1万元到银行储蓄。甲存五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88%(不记复利);乙存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并在每年到期时将本息续存一年期定期储蓄。按规定每次记息时,储户须交纳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若存满五年后两人同时从银行取出存款,则甲与乙所得利息的差为
元。(假定利率五年内保持不变,结果精确到0.01元).
9.某种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在开始爆发后的个小时内,每小时有台计算机被感染,从第小时起,每小时被感染的计算机以增长率为50%的速度增长,则每小时被感染的计算机数与开始爆发后(小时)的函数关系为 .
10.现有某种细胞100个,其中有占总数的细胞每小时分裂一次,即由1个细胞分裂成2个细胞,按这种规律发展写出细胞总数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
指数函数复习(1) 总序26
一、 填空题
1、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 的值是 __
2、已知函数且的图象恒过定点,则
3、
4、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5、要使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6、已知函数(且,且,则的取值范围
7、方程9x-6·3x-7=0的解是
8、函数的值域为
二、解答题
9、(1)计算
(2)已知,求的值.
10、已知:函数f(x)=ax(0<a<1),
(Ⅰ)若f(x)=2,求f(3x);
(Ⅱ)若f(2x-3x+1)f(x+2x-5),求x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函数y=f(x)是R上的偶函数,且x≥0时,f(x)=()x-1.
(1)求f(x)的解析式;
(2)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12、设函数(1)解不等式; (2)求函数的值域.
指数函数复习(2) 总序27
一、填空题
1、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2、当且时,函数的图像必不经过第 象限
3、指数函数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m的取值范围是
5、若是奇函数,则 .
6、函数的值域为 .
7、若 (x∈[a,b])的值域为[1,9],则 b-a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方程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二、解答题
9、已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0、已知函数f(x)= (a>0且a≠1).
(1)求f(x)的定义域和值域;(2)讨论f(x)的奇偶性;(3)讨论f(x)的单调性.
11、已知函数;
(1)若,求的值,并作出的图象
(2)当时,恒有,求的值
【教学后记】:
第25页 第2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