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治区生态移民座谈会发言材料(固原市) 固原市生态移民工作座谈会上 的发言材料 (2012年1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请允许我就固原市2011年生态移民工作及2012年生态移民工作打算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固原市“十二五”生态移民涉及四县一区62个乡镇545个行政村1280个自然村,总规模为53464户232475人,占宁夏“十二五”移民总数的67%。其中县内安臵19240户83154人,县外安臵34224户149321人。 按照自治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固原市2011年的生态移民任务是安臵10693户46495人,占全市“十二五
2、”总规模的20%。其中:县内移民3848户16631人,县外移民6845户29864人。 2011年,根据市情实际,固原市确定的移民任务是16432户68518人,占全市“十二五”移民总任务的29.5%,超出自治区下达计划47.4个百分点。其中县内移民5891户25118人,县外移民10541户43400人。 二、2011年生态移民工程进展情况 2011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固原市委、政府把生态移民攻坚作为全市的“头1 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县内移民 县内开工建设43个安臵点,完成投资5.1亿元
3、。移民住房方面:建成移民安臵房5620套,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146%,其中生态移民安臵房4436套,劳务移民周转房1184套;建成围墙1.23万米。农田水利方面:开发农田4238.5亩,建成2座调蓄水池20万立方米。产业培育方面:发展日光温室497亩、大中拱棚898.1亩、特色种植1833亩,建成养殖圈棚2645座;开展产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务工就业1961人。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16.8公里、380-220伏供电线路120公里,安装变压器46台;建成通村油路7.6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111.5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1515台、太阳灶514台;建成幼儿园2549平方米、
4、小学635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1666.7平方米、活动广场1.7万平方米;建成农家店10个、新村大门4座、垃圾点211处、公厕17处。移民安置方面:搬迁移民4252户1.8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的108%。其中:生态移民4136户1.74万人,劳务移民116户500人。各县区具体情况是: XX县区13个生态移民安臵点建成安臵房1674套,完成115%;200套劳务移民周转房全部建成;建成围墙43765米。开发农田4238.5亩;建成2座调蓄水池共20万立方米。发展日光温室415亩、大中拱棚451.1亩,建成养殖圈棚1183座;开展产业技能培训8100人次。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9.6公里、3
5、80-220伏供电线路63.5公里,安装变压器13台;建成通村油路6.6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31.91公里;建成 幼儿园749平方米、小学307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400平方米、活动广场7100平方米;建成农家店6个、新村大门2个、垃圾点140处、公厕4处。搬迁生态移民1590户6519人。 XX县区7个移民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884套,完成109.7%;劳务移民周转房405套,完成33.6%;建成围墙22100米。发展大中拱棚100亩,建成养殖圈棚353座。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5.1公里、380-220伏供电线路23.9公里,安装变压器10台;建成通村油路1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27
6、.82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480台;建成小学10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530平方米、活动广场4000平方米;建成农家店2个、公厕6处。搬迁生态移民712户3274人。 XX县区4个移民安臵点已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514套,完成97%;建成围墙15760米。发展大中拱棚347亩、特色种植107亩,建成养殖圈棚150座;开展产业技能培训514人次。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0.4公里、380-220伏供电线路8.5公里,安装变压器4台;整修主干道及巷道12.07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364台、太阳灶514台;建成幼儿园14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419.7平方米、活动广场800平方米;建成农家店2个、
7、公厕1处。搬迁生态移民514户2082人。 XX县区14个移民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779套,完成90.3%;建成劳务移民周转房116套,完成100%;建成围墙18280米。建成养殖圈棚651座,发展特色种植1726亩,开展技能培训711人次,务工就业711人。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0.82公里、380-220伏供电线路20.34公里,安装变压器13台;整修主干道及巷道24.5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 671台;建成活动广场4800平方米;建成垃圾点71处、公厕6处。搬迁移民895户3638人,其中:生态移民779户3138人,劳务移民116户500人。 XX县区5个安臵点已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5
8、85套,完成100%;劳务移民周转房463套,完成100%;建成围墙22990米。发展日光温室82亩,建成养殖圈棚308座,开展产业技能培训2860人次,务工就业1250人。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0.92公里、380-220伏供电线路4.02公里,安装变压器6台;整修主干道及巷道15.25公里;建成幼儿园400平方米、小学228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317平方米、新村大门2个。搬迁生态移民541户2435人。 (二)县外移民 经对接了解,县外开工建设22个安臵点。移民住房方面: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7016套;劳务移民周转房3649套;建成围墙10.3万米。农田水利方面:开发农田2.4万亩,臵换农田
9、745亩;建成调蓄水池3座30.6万立方米。产业培育方面:发展日光温室528亩、大中拱棚592亩、特色种植3220亩;开展产业技能培训1914人次。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架设10千伏线路22.93公里、380-220伏线路86.5公里,安装变压器20台;建成通村油路17.6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54.12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420台、太阳灶30台;建成幼儿园3840平方米、小学1.1万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5058平方米、活动广场4800平方米;建成农家店1个。移民安置方面:搬迁移民1352户4650人,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的16%,其中:生态移民1014户4252人,劳务移民338户398人。县外
10、移民具体情况是: XX县区迁往红寺堡、永宁、贺兰、惠农和农垦局渠口农场等5地共8个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1841套,完成87.4%;劳务移民周转房452套,完成65.5%;建成围墙4912.5米。开发农田9321亩,建成2座调蓄水池10.6万立方米。发展日光温室228亩、大中拱棚572亩;架设10千伏线路18.3公里、380-220伏线路76公里,安装变压器12台;建成通村油路5.5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25.2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375台;建成小学21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活动广场3200平方米。100户411人搬至XX县区胜利乡杨显村生态移民安臵区。 XX县区迁往贺
11、兰、平罗、惠农等3地5个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1395套,完成100%;劳务移民周转房1080套,完成100%;建成围墙9875米。开发农田1551亩。开展产业技能培训768人次。架设10千伏线路2.6公里、380-220伏线路7.5公里,安装变压器6台;建成通村油路8.7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3.3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15台;建成幼儿园2240平方米、小学7108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2024平方米、活动广场1600平方米;建成农家店1个。搬迁移民952户2962人,其中:614户2564人迁入XX县区五堆子生态移民安臵区,338户398人迁入惠农银善小区劳务移民安臵区。 XX县区迁往大
12、武口、永宁2地4个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1230套,完成87.5%;劳务周转房1592套,完成85%;建成围墙41500米。臵换农田745亩。发展大中拱棚20亩、特色种植20亩,开展技能培训670人次,务工就业114人。架设10千伏线路1.2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建成幼儿 园1600平方米、小学22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2034平方米。 XX县区迁往灵武市2个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1000套,完成71.1%;劳务移民周转房500套,完成100%;建成围墙8750米。开发农田4000亩,建成1座调蓄水池20万立方米。发展特色种植3200亩。建成通村油路2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14.6公
13、里。完成安臵区绿化1600亩。 XX县区迁往XX市兴庆、金凤、西夏3区3个安臵点,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1550套,完成95.6%;劳务移民周转房25套,完成100%;建成围墙37850米。开发农田9264亩。发展日光温室300亩,开展产业技能培训476人次。架设10千伏线路0.8公里、380-220伏线路3公里;建成通村油路1.4公里,整修主干道及巷道11公里,发放太阳能热水器30台、太阳灶30台。完成安臵区绿化150亩。300户1277人迁入XX县区良田镇园林村生态移民安臵区。 三、主要做法 在组织领导方面,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政府就立即组织召开生态移民动员大会,随后又召开誓师大会,动
14、员、部署、鼓劲、加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成立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严格落实“五定四包”工作责任制,向四县一区派出5个工作组,向62个乡(镇)派驻工作队包抓生态移民,抽调市、县、乡、村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在规划编制方面,生态移民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城镇化相结合,编制完成了“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新村、住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氛围营造方面,在抽调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的同时,创建网站、开通热线电话,办板报,制专栏,编信息,印手册,组织阿訇参观学习,各族群众想搬迁、盼移民的热情空前高涨。人民日报等中央和自治区各大媒体多次深入固原采访报道。
15、 在工程质量方面,研究制定了生态移民工程监督检查实施意见、搬迁安臵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积极开展督查检查,全程监督工程质量。探索出了“上下圈梁三七墙、九根檩条一钢梁、88根松椽构造柱、群众监督保质量”的建房新模式,深受移民群众欢迎。 在产业支撑方面,结合固原草畜、设施农业、冷凉蔬菜、苗木、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村逐户确定了致富产业,整合资金上亿元,保证了每户移民都有1栋设施温棚或养殖暖棚,支持移民群众从事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移民群众收入。特别是生态移民户均配套了“七个一”(即1栋房子,1栋大中拱棚或1栋日光温棚、1栋养殖圈棚,1个太阳灶或1台太阳能热水器,1个卫星电视接收器,1个卫生厕所,1
16、座青贮池或1台小型铡草机,扶持引进1头母牛或掌握1门实用技术,发展1-2亩苗木或扶持发展农家乐),使移民“稳得住”有了基本保证。 在县外对接方面,我市与接收市县(区)、农垦局密切协作,互通信息,频繁交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选派得力干部常驻接收地,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县外移民总体工作进展顺利。 四、存在问题 (一)县内移民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空间小。全市人口密度为141平方公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公认的干旱半干旱地区7-22人平方公里承载力的6.4-20倍;水资源匮乏,仅有水浇地43万亩,人均不足0.3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移民发展特色种植、设施农业的空间越来越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态移民的需求。
17、二是劳务移民入住时间跨年度。劳务移民周转房参照城市廉租房标准主体是六层框架结构楼房,工程前期建设审批程序繁杂,加之受自治区县内生态移民安臵区建设方案下达迟和后半年气候(秋雨多)等影响,虽然大部分周转房主体已建成,但其附属设施、内装修及外粉等工程需跨年度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可完成劳务移民搬迁入住。 (二)县外移民问题。一是移民搬迁入住相对滞后。从统计数据看,截止12月,县外建成生态移民安臵房7016套,完成任务的88.4%,搬迁生态移民1014户4252人;建成劳务移民周转房3649套,完成87.6%,搬迁劳务移民338户398人。县外总体搬迁移民1352户4650人,完成总任务的10.4%。经
18、各县区对接落实,川区多数安臵区因农田水利、产业和其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没有完全配套到位,暂不具备搬迁入住条件,移民搬迁入住任务需跨年度完成,势必影响2012年县外移民搬迁任务的完成。二是劳务移民“稳得住”有困难。总体上,县外劳务移民普遍文化程度低、掌握的产业技能很少,企业岗位技术要求比较高,通过短期培训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企业用工需要,劳务移民担心即使上了岗也随时有被解雇的可能。同时,受国家金融政策影响,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多数企业用工需求呈下降趋势,移民就 业大环境不比往年,“包劳务移民就业”的做法需要全社会支持。 (三)自发移民问题。1983年以来,全市自发移民3.6万户18.7万人,年均
19、迁出6692人,仅有大约5%的移民在迁入地办理了户籍转移手续,特别是“十二五”移民范围内自发移民享受国家补贴或者优惠政策,特别在就业、就医、上学、住房、户籍等方面,没有与迁入地老百姓享受同等待遇。自发移民要求纳入“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和要求国家给予政策性补贴的愿望十分强烈。 (四)资金补贴问题。一是移民建房等补贴标准低。自治区规定生态移民每户修建54平方米住房,造价为700元/平方米,每套移民住房投资3.7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2.5万元,农户自筹1.28万元。综合考虑运距、建材、人工价格上涨等市场因素,移民住房实际造价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每套房屋造价达到5.4万元。在自治区补贴和农户自筹资
20、金不变的情况下,户均增加建房资金1.62万元。征地费用补贴标准偏低。二是附属设施批复资金少。围墙、厕所等附属设施的批复资金也相对偏少,大门的补助标准在建设方案批复中没有提及。三是建设项目漏项形成新的资金缺口。目前,安臵区工程建设管理费、排水、移民搬迁安臵费、公墓建设等费用尚未纳入生态移民总体规划,将造成一定数量的资金缺口。 五、工作建议 (一)县内移民方面。2011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135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45万人左右,占宁夏贫困人口的二分之一。11月29日,中央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上将贫困标准从1350元提高到2300元后,全市贫困人口基数和贫困面大幅增加,初步预计固原贫困将增
21、加到70万人左右,贫困面达53.8%。随着固原市贫困群众基数的持续增大,生态移民中的贫困人数预计超过一半,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移民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固原四县一区县内移民安臵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农村建设用地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县区(隆德、泾源)亩均征地费用在2万元以上(自治区核定农村建设用地臵换补助4500元/亩),移民自筹XX县区区政府补贴部分相对较高,建议逐步增加县外移民规模。 (二)县外移民方面。2011年迁入地严格按照自治区要求建设移民安臵区,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搬迁安臵移民的数量只完成了自治区下达计划的16%,搬迁入住的大量工作放在了2012年,给迁出地、迁入地都增加了工作量,加上
22、2012年自治区下达的建设任务,今年的各项工作十分繁杂,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建议自治区对安置区建设的进度作出一定要求,最好是当年建设当年搬迁入住。针对劳务移民“上岗难”和“稳得住”有困难,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出台企业吸纳劳务移民具体办法,既要体现政策惠民,又要维护企业利益,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性,确保劳务移民稳定就业。 (三)自发移民方面。针对自发移民数量多的实际,要求自治区出台将自发移民纳入“十二五”生态移民的相关办法(细则)。 (四)资金补贴方面。针对部分生态移民项目补贴标准偏低的实际,要求自治区移民局组织开展一次调研,建议增加移民建房和围墙、厕所等部分附属设施补贴标准,补齐建设项目漏项形成
23、新的资金缺口。 (五)机构建设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市、县区移民工作机构履职的能力,建议移民局向自治区反映,进一步落实市、县(区)移民部门的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 六、2012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2012年,是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总体思路是: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扎实做好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工作,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定居工作,扎实做好产业培育工作,扎实做好移民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扎实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总体目标是:年内拟建移民安
24、臵点25个(其中劳务移民安臵点3个),计划完成移民搬迁14698户62935人,占全市“十二五”总规模的27.1%。县内计划安臵4614户19439人,其中生态移民3514户15061人;劳务移民1100户4378人。县外计划安臵10084户43496人,其中生态移民6858户29304人,劳务移民3226户14192人。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继续把生态移民攻坚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不断完善“五定四包”工作机制,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完成时限,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不断提高生态移民工程
25、建设与管理水平,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1年批复建设和移民搬迁任务于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2012年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原则上要求当年完成。 (二)完善设施配套,稳步实施移民定居。按照“七通八有”要求,实现移民新村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有医疗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有新能源。对于具备搬迁定居条件的安臵区(点),坚持“早搬迁、早发展”,科学确定搬迁时间,制定周密的移民搬迁方案,做好移民搬迁动员、户籍核查登记、移民自筹资金收缴、土地及房屋分配等工作,抓好移民搬迁过
26、程中的安全保障,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移民搬迁定居,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生活,及时协调解决好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和突出问题,确保完成6.3万人的移民定居任务。对于暂不能实施移民搬迁的群众,要求县区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继续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抓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解决好待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迁出区社会稳定。 (三)培育致富产业,促进移民稳定增收。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完成2011年批复的产业建设任务,积极安排好2012年建设任务,紧紧围绕“三大产业”,组织引导移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配臵,加强土壤改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马铃薯、枸杞、中药材、苗木等特色种植,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中
27、拱棚、养殖暖棚等设施农业、设施养殖业,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尽快实现移民务工就业,加快形成特色种植、设施农业、劳务产业等“三大致富产业”体系,确保移民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 (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移民综合素质。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把培训工作落实 到移民安臵区(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移民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已搬迁定居移民,要抓好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抓好上岗就业技能培训,抓好移民子女职业教育培训,确保完成当年移民教育培训任务,使移民安臵区每户移民至少有1人掌握1-2门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为移民开展农业生产、务工就业奠定基础。 (五)科学规划
28、布局,扎实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总结2011年新村建设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规划水平和住房设计水平,做到布局科学、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移民新村选址要充分考虑周边水土资源、劳动力布局、产业发展状况、就业容量等安臵资源的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建设方案。移民新村建设要与村镇建设、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使移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有保障。 (六)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全力打造“四个工程”。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责任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责任制,着力打造“质量放心工程”。二是坚持移民搬迁对象、补助标准、土地和住房分配等重点事项公示制度,邀
29、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着力打造“阳光工程”。三是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侵害移民利益现象发生,着力打造“廉洁工程”。四是认真落实基本建设“四项制度”,严格执行自治区确定的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标准,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七)加强社会管理,打造和谐移民新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切实加强已搬迁定居移民社会服务管理, 把移民新村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团结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一是健全基层组织。及时建立健全村级“两委”班子和群团组织,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移民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构建服务型社区管理新模式,加快发展各类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制定村规民约
30、,规范移民生产经营活动。注重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推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贯彻落实政策。加大生态移民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送到广大干部和移民农户手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及时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抓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好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解决移民后顾之忧。三是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对移民的思想教育,增强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决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移民遵纪守法意识。 (八)加强对接交流,扎实推进县外移民。加强与迁入地联系,加大交流协作的力度和密度,特别在移民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搬迁入住、户籍转移、纠纷化解以及跟踪管理上,创新思维,强化服务,敢于负责,增进交流,推动工作。延伸工作抓手,向县外生态移民安臵地派驻挂职干部蹲点包抓生态移民,探索和完善移民安臵管理新模式。第17页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