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月围城观后感1 好久之前,就有人推荐我看看十月围城,包括老师也说过。一直没挤出时间看这部2个多小时的影片。但是,昨天我下定决心了,贪黑看完了。 泪水擎在眼中,看着一个个人物死去。好痛心,我反问了自己:“他们都为了保护孙中山而死去值得吗。”但是心里不知不觉中又帮我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是为孙中山而死的,更是为整个中华民族存在与尊严而死,他们都是民族英雄。 电影讲述了在清朝末期,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山率领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背景下,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行
2、为等等,在保护孙中山体现爱国之情的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为了老板,为了兄弟,为了爱人,为了子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存在或者说是幸福。我想,也许正是这种不愿让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受到伤害的心愿,使他们所有人都难逃厄运,死在那个可谓水深火热的年代。成为一个值得所有人仰望和铭记“革命分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重光,他抓到了那个做孙中山替身的阄,他毅然的选择了面向死亡,虽然他害怕死亡的到来,但是,这是他的荣耀,因为他为了四万万中华儿女, 死而无憾。可是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爱国的仁人,他不想让重光这个鲜活的生命死去,他哭泣,宁可自己死在血泊中,也愿意。但是他没有
3、避免这个白发人送黑发鬼的命运,在他哭泣的时候,我也哭了。为这对父子的感情哭了,为了孙中山胜利讲话激动的哭了。 其实,我不能说清朝军官阎孝国怎样怎样不对,他也是为了一个信念保护清廷,力杀孙贼。他的故事虽说后来给我的感觉是很愚昧,很无知。但是过程中我感受到他的努力。 历史总是成者为王。我们现在说清朝如何如何,但是这是历史,无法改变。我们也应该承认那段历史,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此,为了发展,为了历史进步,死人是在所难免的。 通过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着要有目标,要有信仰。有了目标,生活便有了动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奉献,小了说为了自己的家,自己的人际,大了说,为了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4、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的年代,虽说为国家殉情有些不现实。但是,我们真的还可以为国家做好多,听从指挥,努力生活、学习,就是在为国效劳啊。而且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献身,这是我们的责任。 2011年6月2日 第二篇:十月围城观后感1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 纵观20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
5、窃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我们眼里,辛亥革命一直被视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走向共和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自辛亥革命后,标榜爱国、民主和正义的激进洪流便势不可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关闭激进主义洪流的那扇门,但是每一次运动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之下却无足轻重,这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可以说以往的任何讲述革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上面的主题,从而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正反对立,主旋律式的剧情,影视作品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传合为一体。最近的十月围城毫无疑问有着传统的主旋律式的色彩,却也让我看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革命的主角以往任何讲述革命或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
6、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叱咤风云,带领着人民群众赢得了胜利,即使是运动失败,那些伟人们最后也是为人民而死铁骨铮铮。但是在十月围城这部片子中,孙中山被罕见的屏蔽了如此之久,几乎是到了最后一刻我才见到了他的尊荣,十月革命的焦点是属于底层的平民,不是伟人们的英明神武,底层民众的选择和代价才是电影所关注的。正因为如此,革命不再被简单化,革命的更多细节得以披露,看到了如此之多的生与死,我们难道不动容吗。生命的价值与革命是天平的两端,十月围城就是这部衡量的天平。 革命的对立面胡军所塑造的“反派”阎孝国是本片的有一个亮点,以往关于革命的影视作品中,反派总有几个特点: 1、反派必
7、然是反动的,他的立场和观念都是反革命的; 2、反派的反动立场赋予了他卑鄙无耻、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等性格; 3、反派的长相也是非常猥琐的,要不肥头大耳,一副贪官鱼肉百姓的样子,要不就是鼠头鼠脑,一副奴才的模样。这样的安排的必要性在歌颂革命的主流剧情中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仅仅是立场上的反动不足 以让观众感觉反感,作为观众我们都是感性直观的,只有后两点上做足文章,反派才会符合我们心中“坏蛋” 的形象,总结一下就是,立场和人格挂钩,立场决定人格。但是在十月围城里,导演却让阎孝国却仅仅在第一点上符合了要求,也就是说,阎孝国只是一个立场上的反派,但是人格上他并不坏,这种立场和人格的剥离,在中国的革命电影中确
8、实是少有的,而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反派,他以自己的见解,他同样心系国家百姓,他和那些革命人士一样铁骨铮铮。具体就阎孝国这个人物说来,第一,他认为革命推翻王朝是不能拯救这个垂危的国家;第二,他接受西学,但是他也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的观念,无论他批判的过程是否科学,至少他没有盲从;第三,他采用暴力手段镇压革命,但别忘了,当时那个时代,革命党同样宣传使用暴力推翻王朝,从手段而言,以暴制暴,没有谁比谁更加正义。去除了人格上的刻意诋毁,去除了简单的好与坏,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在用有色眼镜去审视他,我们也更能够去倾听阎孝国的观点,愿意去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换做是以前的反派又会有谁愿意去倾听
9、和理解他呢。倾听和理解就会慢慢的产生认同,当然未必是完全的认同了,但是我们不禁会想:“革命真的对了吗。”可以说,阎孝国的角色无疑是成功的。 十月围城视角的转变提高了电影的可解读空间,革命主角从伟人到平民的转变,使我们能够更深的去了解什么是革命。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群众运动,这是革命的主体,因此我们常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拿十月围城而言,官方意识形态或许会发出这样的评价:“你看,老百姓们都支持孙中山呢。他们为了孙中山不惜牺牲自己,辛亥革命是向着民心,是进步的。”但革命的主体并非仅仅是无数个人简单的相加从而形成的集体运动,简单的个人不通过引导和组织,是不会形成集体力量的,因此对于革命主体的讨
10、论,仅仅停留在无数个人这一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集体行为,这才是重点,而导致集体行动产生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上革命的主体。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或许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人早已给出了回答:因为政治上的正确,通俗的说就是:孙中山的暴力革命是正确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是简单的按照政治标准而划分善恶,而把人民单一的归纳为某一群体也只是探讨问题上的偷懒,无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现象。试问,他们都能理解革命的目的和他的纲领吗。十月围城中,沈重阳、伙夫阿 四、小贩王复明、流浪 浪汉刘郁白、被通缉的军人方天和他的女儿方红等
11、人,他们都是因为理解了同盟会革命党人才选择了义举吗。正如后面一个情节所讲的:阿四告诉他的未婚妻阿纯,他明天要去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却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谁,可见,政治上,他们都是政治上无知的普通人,在当时香港是如此,在中国大陆更是如此。单单是政治上的动员,是无法发动一场运动的,因而仅仅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是无法成为革命的主体。正如朗读者里面的汉娜,我曾经在一篇 影评写道。一个读不懂书的女子,你叫她又如何能去理解纳粹事业对自己正确性的宣传呢。又怎么会因此献身于罪恶的纳粹屠杀呢。让我们来看看十月围城里面涉及的人的诉求吧,通过诉求,我们往往能知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曾经联合义和团参加国与八国联军的作
12、战的将军方天,后来由于战争失败,清廷向联军妥协,方天由于协同义和团,因此被清廷通缉,逃亡香港,而方天的愿望便是以合法的身份回故乡;而当方天死后,方红的诉求则是为父报仇。小贩王复明,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的正义感除了来自自己的感性判断之外,还有他对侠义人士的崇拜,愿意惟命是从。流浪汉刘郁白,他受到商人李玉堂的知遇之恩,愿意报答李玉堂。伙夫阿四,他的诉求就是老板满意我就开心了,是一种很简单有很纯真的主仆之间的效忠纽带。沈重阳的愿望则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女儿,为自己以往的过失赎罪。这些诉求,本质上都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但又都是乡土的,朴素的。虽然他们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离不开我们的传统社
13、会的情结,阿四对李玉堂的效忠不亚于臣民与皇帝的关系;王复明和刘郁白,则是一股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息;方天和方红,表面上是恩怨情仇,实际上对故土的眷恋才是他们的最大的动力;沈重阳希望能够做会一个爸爸该做的事;甚至是维护清廷的阎孝国,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理,即使是面对陈少白这位他眼中的“叛党”、“敌人”,师恩的远远高于政治利益上的生死,让他放走了其关键作用的陈少白(试问,如果陈少白和阎孝国的位置颠倒过来,陈少白会放过阎孝国吗。),这种乡土情结,这种传统观念,它们并非为了革命而生,然而在革命当头,它们确能够为革命凝聚力量,或者说革命党人利用了这股力量,而不是他们通过政治宣传而产生的群众
14、依附,比起后面这股力量,前者不可谓不强大。所以传统观念才是革命的真正主体,是传统观念让他们做出了这番生与死的选择。而孙中山的 辛亥革命,目标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清廷,取消帝制,然后建立新政权之后进行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在陈少白和阎孝国之间的争论中,陈少白认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等级最大的象征帝制,是导致国家衰弱的原因。暂且不讨论这种结论是否正确,如果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将封建秩序连根拔起,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痛苦(19111949)或许已经有了它的必然性。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哲学的悖论:上帝会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同样的悖论是,革命会为了它的宗旨而毁灭了自己吗。事实上,革命所针对的对象
15、便是它自己,它的主体,它所要推翻的,恰恰是它赖以发动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帝制所要求的君君臣臣,恰恰是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伦理等级向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帝制的存废,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上帝是聪明的,对于那个他是否能创造出他搬不动的石头,他没有给出回答,更不会去实践;而革命却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而更加可悲的是,革命的人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它一直到导演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这也就是革命所面临的最大悖论。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实现一个强国的梦想,这种梦想也能凝聚千千万万的人投身革命,但是我们不禁要反问如果说孙中山、陈少白他们胸怀强国的理想,那么清廷以及阎孝国就不是
16、如此吗。以往的作品里以立场为界,立场让 所谓的反派连诉求上都是投降卖国的,而十月围城却给了阎孝国很大的空间,他让我们看到事实上没有所谓的正和反,陈少白与阎孝国的争论或许事关生死,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只是在为如何能强国而争论而已。而在这场争论中,阎孝国的观点值得让我们深思,他是电影里唯一一位批判的看待西方观点的人:“列强愿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他们当然不希望,只有一个弱小的中国,他们才能够继续维持在中国的现状,那么假如西方不愿意中国的强大,那么另一方面那些西方的政治观点真的能够使中国强大,那么这不是矛盾吗。这不是狼子野心又是什么呢。”阎孝国的批判确实值得商榷,但不乏有道理之处,而
17、更值得重视的是,虽然他的结论是否定的,但是他的逻辑起点却仅仅是怀疑,对乌托邦的怀疑,对理想世界的怀疑,对简单的政治模式的怀疑,只有这种怀疑,才会产生出批判。这种怀疑是难能可贵的,试问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的舶来品不总是尊为真理吗。即使所谓的“中国化”,也没有在根本上对这些舶来品进行本质上的思考。阎孝国的眼里,社 第三篇: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讲述着一个沉重的故事。1905年10月15日,孙中山先生抵达香港召开秘密会议,清政府组织杀手前去刺杀,一群来自四方的义士保护孙先生,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与反劫杀”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忠魂悲歌最终,孙先生安全离境,身后的街
18、道上已染满保镖和杀手们的鲜血。 十月围城是由陈可辛监制,导演陈德森十年磨一剑拍摄而成的佳作。这部片子,以写实的手法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运,最终书写成了一个宏伟的命题,成就了一个悲壮又哀婉的故事。 剧中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成功刻画了一群小人物,一群三教九流的市井小民,他们手无寸铁,并不知道什么叫革命,更不知道将要保护的人是谁,只是临危时刻受人之托,容不得反复掂量与比较,就此扛过了重任,明知路途险恶,就这般一去不回头,短短四天在刀丛剑林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一张张鲜活的笑脸慢慢融入泥土。这部影片并没有单方面地歌颂革命,也不是简单的正邪之战或者好坏之争。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清廷杀手,却都具备一腔精忠报国
19、的热血,各怀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直至死亡。 十月围城演绎着牺牲,剧中那逝去之人,都算是死的其所,各为所爱,无论是对革命的爱,对女儿的爱亦或是对恋人的爱,结局是那么地令人为之动容,而心生感慨。当尘埃落定,那些仙去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后人去仰望和铭记。 看完电影,依然沉浸在那份惨烈中,胸中那一腔热血正在沸腾,只因那颗刚刚被震撼的心,还久久的未能平静 第四篇: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之观后感 清朝末年,朝廷腐庸,外强入侵,民心散乱,一代伟人孙中山带领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该片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刻画了一群为走向共和蹈死不顾,引领中华民
20、族向民主共和迈进的英雄革命积极分子。 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赶赴香港,本着探望母亲之机,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意在规划中华民国的美好蓝图。为保护孙中山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朝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示了一场殊死较量。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百姓,在良知与正义的呼唤下,放弃了家庭、爱情、事业、友情,义无反顾走向保护孙中山的血腥十里长街。那一幕幕血腥般镜头,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的真实写照。感动于他们的壮举,感动于他们的那份信念。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和铭记。 该片以保护孙中山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线索,用一群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作为主题群像,讲述他们如何卷入其中,又如何为孙中山
21、、为中国的未来事业浴血拼搏、视死如归的感人场景。这部影片虽然人物众多,但在该片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勾勒了一个个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小贩”王复明,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打女”方红,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乞丐”刘郁白,因为恋上父亲的女人而堕落于街头,为了救赎也为了解脱而加入此次行动;“少爷”李重光,稚嫩与天真,却拥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车夫”阿四天性纯朴、忠诚;“革命党”陈少白,坚定不移的革命党积极分子;“商人”李玉堂,守旧但爱国,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言犹在耳;“赌徒”沈重阳,嗜赌如命,但心本向善;“刺客”阎孝国的愚忠、顽固和病态,入木三分。 本片不仅在人物塑造方面大有成就,在情节方
22、面更是独具一格,那一个个细微的情节足以让你落泪。一介赌徒沈重阳,为了让自己的女儿知道他是她的父亲,绝然答应其妈妈保护她的继父李玉堂。是他女儿离开时留下的布娃娃支撑着他,他甚至用自己微弱的身躯阻止阎孝国前行的奔马,而救了李玉堂一命,直到最后找到李玉堂而留下最后的遗言“把这个(布娃娃)交给念慈”。“卑贱”车夫阿四,他拼命地抱住坏人的腿,任由他们奸狠踩踏,却誓死不让他追赶重光(孙中山),那时他想的是“明天后,我娶你”的阿纯。没有明天了,阿四。你没有明天了,明天过后,只有一个崭新的中华民国。看到此画面,真是叫人深感万分。 还有臭豆腐王复明,临死前大喊。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是的,我们记住了,历史也将
23、铭记你。一介书生李重光少爷,他还是死了,当其父亲李玉堂抱着已逝的17岁的年轻儿子时,他多么希望死的不是他的儿子,这是作为父母的私心,可是重光太年轻了,才只有17岁。 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即便细微,但它们饱含感动。 他们,虽然身份卑贱,但却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他们的心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中华民国。为了中华民国,为了明天,他们在同一天献出热血 在此,我谨以最真诚的态度向你们致敬。谢谢你们,为中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今天。历史的进步必然有人流血牺牲,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了解历史、谨记历史,更应该好好珍惜
24、现在的美好生活。 第五篇:十月围城观后感观十月围城有感 一口气将十月围城看完后,眼泪就没停过。对于我来说,从未在一部这么短的电影中同时看到了这么多人物的人生故事,在我看来,在这部电影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是一群怀着不同信念的可爱的人们,李重光是这样,阎孝国也是这样。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带给了我很大的感动,憨厚老实快要结婚的车夫阿四,为革命四处奔走的陈少白,想要追求幸福最后弃暗投明的沈重阳,手持铁扇的翩翩公子刘郁白,惨烈拼死的小贩王复明他们有些人并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一个承诺,就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王复明就是这样,尽管没有想到任务如此艰难,但他却用生命信守着自己
25、的承诺,最终他扳倒牌楼的柱子,那一句句“快走”喊得撕心裂肺;陈少白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任务竟会将好友年仅17岁的独子的性命搭进去,在阎孝国举起大刀时,惊慌失措的“他不是孙文”显得是那么歇斯底里而又苍白无力;李玉堂更没有想到,明明交代儿子“别出门”,却只能抱着儿子满是鲜血的尸体喃喃低语“我叫你别出门,你不听话啊” 整部电影感动我的不光是那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牺牲,更多的还是与其他同类电影所没有的人物形象丰富感和人性化。李玉堂算不上是一个纯粹的革命党人,在他看来,支持革命只是为了完成好友的遗愿而已。他和许多中国旧时的父亲一样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却暗暗关心着孩子,他支持革命却不希望儿子因革命遇到
26、危险,一边交代儿子不要出门一边四处为保护孙中山找人手,这自私的背后也体现出了他身为人父的矛盾。尽管每个去保护孙中山的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儿女,然而,儿子只能是他的儿子,哪怕牺牲掉别人的儿子,至少他李玉堂的儿子一定要活着。这个想法虽然有些残酷,但这的确是事实,没有哪个父亲会把自己的儿子往死路上送的。这减少了一般革命剧的圣洁,增添了许多人情味。 阎孝国在剧中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尽管接受过西方的新式教育,却还是一个对清王朝忠心耿耿的清朝人。他奉命捉拿孙贼,与老师陈少白对立。尽管过程很艰辛,他却一直都没有放弃。可他是坏人吗。我认为不是的。他是一个有着强大的内心坚定的信念的忠仆,他内心的力量十分坚定,抱定
27、的也是赴汤蹈火、殒身不恤的信念。他的意志不亚于笃信三民主义的革命志士们。我想,在一开始,他就已经知道车内坐着的人并不是孙中山,然而,在追杀孙中山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心灵的震撼与他的使命让他痛苦纠结,他知道也许杀了孙中山并不能使国家安定,可他又不得不去杀,这就是身为小人物的悲哀。也许在他决定追那辆车时心中已经下了一个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决心,他不想杀孙中山,可他必须要给朝廷一个交代,于是他只能举起手中的大刀向车内刺去。他连车帘都没有掀开确认是不是孙中山,因为他在就知道车内是一个代替孙中山的年轻的生命。在倒下时,他说了一句“孙贼已死,学生报国了”,因为他知道他为这个国家的重生已经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除了李玉堂和阎孝国之外,还有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正是由他们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构成了整部影片精彩的故事,让人永远地记住了那些为革命,为自己的信念而悄然逝去的生命。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