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6119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B 0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20282022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 105A 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2022 - 03 - 10 发布 2022 - 04 - 1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028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国永、柳海东、赵志、尚国霞、李开祥、姚艳梅、林建荣。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

2、实施。 DB63/T 20282022 1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 105A 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种子生产的产量指标、选地与隔离、备耕、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种子检验、包装与贮藏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甘蓝型油菜不育系105A在海拔1800.00 m2300.00 m区域水浇地里生产种子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

3、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二部分:油料类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DB63/T 943 甘蓝型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63/T 1447 甘蓝型春油菜青杂11号制种技术规范 DB63/T 1764 春油菜油菜跳甲、茎象甲农药减施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不育系 雄性器官退化,无花粉或花粉没有生活力的品系(常用“A”表示)。 注:不育系的雄性器官发育异常,不能自花受精结实;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具有受精能力,可以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 3.2 保持系 雄性器官仍能

4、正常发育并自交结实, 又能作为父本与不育系杂交, 使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不断遗传下去的品系(常用“B”表示)。 4 产量指标 DB63/T 20282022 2 4.1 高肥水和中等肥水条件下产量指标 高肥水条件下1.80 t/hm21.95 t/hm2(120.00 kg/666.67 m2130.00 kg/666.67 m2);中等肥水条件下1.50 t/hm21.65 t/hm2(100.00 kg/666.67 m2110.00 kg/666.67 m2)。 5 选地与隔离 5.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至少一年未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5.2 隔离 按照DB63/T

5、 1447执行。 6 备耕 6.1 灌溉 日平均气温降至-5 5 时冬灌,未进行冬灌的田块播前8天12天春灌。 6.2 整地 前作收获后深翻,耕深25.00 cm30.00 cm。春季解冻时进行旋耕,耕深12.00 cm15.00 cm,及时耙耱,清除残茬。播前用低毒、低残留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使用方法按照DB63/T 943执行。 6.3 施肥 6.3.1 秋季施肥 结合秋翻整地,施腐熟农家肥30.000 t/hm245.000 t/hm2(2000.00 kg/666.67 m23000.00 kg/666.67 m2)或商品有机肥6.000 t/hm27.500 t/hm2(400.00

6、 kg/666.67 m2500.00 kg/666.67 m2)。 6.3.2 春季施肥 结合播前整地施五氧化二磷0.120 t/hm20.135 t/hm2(8.00 kg/666.67 m29.00 kg/666.67 m2)、纯氮0.06 t/hm20.075 t/hm2(4.00 kg/666.67 m25.00 kg/666.67 m2) 、 氧化钾0.075 t/hm20.09 t/hm2(5.00 kg/666.67 m26.00 kg/666.67 m2)、纯硼0.015 t/hm20.023 t/hm2(1.00 kg/666.67 m21.50 kg/666.67 m2)

7、。 6.4 覆膜 施肥整地完成后,全田覆黑膜,黑膜厚度大于等于0.01 mm,一次性完成平地、镇压、膜侧膜面压土。 7 播种 7.1 种子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7.2规定,包衣按照DB63/T 1764执行。 DB63/T 20282022 3 7.2 播种期 当气温稳定通过5 时播种,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 7.3 播种量 保持系105B播种量0.00075 t/hm2 (0.05 kg/666.67 m2),不育系105A播种量0.00225 t/hm2(0.15 kg/666.67 m2)。 7.4 播种方式 用穴播机播种,每穴播种2粒3粒,不育系行距20.00 cm25.00

8、 cm,株距16.00 cm20.00 cm;保持系行距40.00 cm,株距16.00 cm20.00 cm。保持系播种2行,不育系播种6行,间隔进行;播后镇压膜面。 8 田间管理 8.1 间苗定苗 幼苗5叶6叶时进行间苗和定苗。 不育系保苗每公顷19.50万株30.00万株 (每666.67平方米1.30万株2.00万株) ; 保持系保苗每公顷12.00万株15.00万株 (每666.67平方米0.80万株1.00万株) 。 8.2 取杂 生育期间共取杂5次,分别在苗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进行,取除与保持系和不育系性状不一致的植株。保持系和不育系性状参照附录A。 8.3 追肥

9、幼苗5叶6叶期进行。 不育系用纯氮0.021 t/hm20.028 t/hm2(1.40 kg/666.67 m21.87 kg/666.67 m2),保持系用纯氮0.028 t/hm20.035 t/hm2(1.87 kg/666.67 m22.33 kg/666.67 m2)。 8.4 辅助授粉 初花期至盛花期采用蜜蜂辅助授粉,每公顷配蜂箱不少于3箱。 8.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按照DB63/T 943、DB63/T 1764执行。 8.6 灌溉 5叶6叶期、蕾苔期、绿熟期各灌水每公顷 1800.00立方米2250.00立方米(每666.67平方米灌溉120立方米150立方米)。

10、9 收获 9.1 种子收获 全田角果80 %呈黄色时进行人工或机械割晒,在田间晒干后脱粒;全田角果95 %呈黄褐色时机械联合收获。 DB63/T 20282022 4 9.2 残膜回收 适时回收残膜。 10 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按GB/T 3543规定执行、种子质量按GB 4407.2的规定执行。 11 包装与贮藏 11.1 包装 种子包装袋内外附种子标签,标签按照GB 20464规定执行。种子包装按照GB/T 7414规定执行。 11.2 贮藏 种子贮藏按GB/T 7415规定执行。 A DB63/T 20282022 5 A B 附 录 A (资料性)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 105A 及保持系

11、105B 特征特性 A.1 不育系 105A和保持系 105B来源 199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双低油菜品种马努中选株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 1994年在青海和云南各回交一代,获得BC2,1995年春季在青海种植BC2,花期调查育性,发现代号为105株系的回交组合表现彻底不育,因而用105株系作保持系继续回交,获得BC3,1995年冬季和1996年春季再回交两次后获得稳定的不育系105A和相应的保持系105B。 A.2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特征特性 A.2.1 植株性状 子叶呈心脏形、幼茎绿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苔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色绿、叶脉白色,长柄叶,叶缘锯齿

12、,腊粉少。苔茎叶披针形,无叶柄,叶基半抱茎,苔茎绿色。单株主茎上绿叶数8.80片11.20片。最大叶长29.45 cm30.55 cm,宽7.70 cm8.70 cm。有效分枝部位23.24 cm33.24 cm,一次有效分枝数6.60个7.70个,二次分枝数9.68个10.88个,主花序长66.65 cm73.50 cm植株呈帚型,匀生分枝。株高172.68 cm183.68 cm。 A.2.2 花和角果性状 A.2.2.1 不育系花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形状辐射、皱缩(不育系花序上有闭蕾死蕾现象) 。雄蕊彻底败育成三角形、长1.81 mm2.21 mm,雌蕊色泽淡黄色,长5.80 mm6.

13、20 mm。 A.2.2.2 保持系花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形状侧叠、平展;雄蕊色泽金黄,长5.60 mm6.00 mm,雌蕊色泽淡黄、长5.90 mm6.10 mm。 A.2.2.3 不育系和保持系成熟角果黄绿色、斜生,角果长6.43 cm8.43 cm,果喙长1.10 cm1.52 cm,籽粒节较明显。角果密度每厘米0.80个0.99个。 A.2.3 种子性状 种子黑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 A.2.4 经济性状 单株有效角果数310.28个370.84个,单株产量21.22 g23.62 g,每果粒数25.22个25.78个,千粒重4.26 g4.74 g,容重 675.00 g/L,经

14、济系数0.36,籽粒中含油量45.00 %,油中芥酸0.30 %0.70 %,饼粕含硫代萄葡糖甙26.00 mol/g28.50 mol/g。 A.2.5 生育期 春性、中晚熟。出苗至五叶期28天30天,期间大于等于5 的积温402.00 404.00 ;;五叶期到开花40天42天,期间大于等于5 的积温665.00 670.00 ;开花至成熟期63天65天,期间DB63/T 20282022 6 大于等于5.00 活动积温925.00 928.00 ;生育期130天132天,期间大于等于0 的积温1992.00 2002.00 。 A.2.6 抗逆性 抗旱性、耐寒性、抗倒伏中等。 A.2.7 抗病虫害性 田间菌核病发病率3 %5 %,茎象甲危害率为3 %5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