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我县第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使全县3万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农业人45万人,区辖面积16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1万亩。通过对全县普查的统计,我县尚有贫困户14673户、31378人。其中农村特困户2613户、6339人,农村五保户(含孤儿)1553户、1887人,低保户4117户、8019人,优抚对象636户、1479人,因病、因灾造成生活临时困难的一般户有5754户、13654人。经调查了解到
2、,造成其家庭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突发灾害频繁,损失严重,因灾缺粮。这是造成灾区群众缺粮的直接原因。二是连年受灾,群众家底薄弱,缺乏自救能力。三是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交通、信息方面闭塞;四是部分家庭主要成员属痴、呆、残,缺乏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需要长期救济。五是一些农户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举债治病,因病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这些贫困群体只依靠自身的努力根本无法摆脱贫困,他们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解决贫困群众
3、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政府扶持和部门帮扶为主导,以社会互助和自身努力为补充,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构筑以城乡低保、灾民救济、五保供养等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对口帮扶、社会捐赠等救助制度为辅助,全民一体化、制度规范化、组织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领导干部包户、社会企业参与、个人自强自立”的原则,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根本脱贫,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帮扶措施 (一)政府主导 首先,成立农村贫困人
4、口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李文阁任组长,副县长杨志友任副组长,民政、农业、林业、劳动、教育、科技、交通、水利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协调调度机制。其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使五保供养、低保及救灾救济等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力争各项配套预算资金能够足额列支。最后,多措并举,使贫困群众从根本上受益,一是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努力提高保障标准, 推行分类施保,动力管理;二是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范围,降低起付门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患有重大疾病且家庭无力承担的实施重点救助;三是采取自然灾害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5、四是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不断提高五保供养率和供养水平。 (二)部门联动 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制定优惠的富民政策,采取政策倾斜方式,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农业部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贫困户技术培训、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查,为贫困户提高优抚高产的优良品种。 林业部门,支持贫困户发展速生丰产的经济林以及各种林副产品,并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技育林技能。 劳动部门,为贫困户中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外出就业门路,做好就业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扩大合理有序的劳动力输出规模。 教育部门,帮助贫困户中适龄儿童入学,积极扩大贫困学
6、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规模。 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进户活动,帮助贫困户建立沼气池等行之有效的开发工程,努力实行科技脱贫、科技致富的目标。 工商税务部门,制定优惠政策,为贫困户实现商品致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免费办照、免税等。 交通部门,优先为贫困户相对集中的村修建公路,并提供资金保障。 卫生部门,为贫困户办理医疗保险,建立切实可行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体系,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病有所医。 水利部门,改善生产基本条件,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为贫困户实现农业脱贫提供保障,如打集水窖、打机井等。 其他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范围对贫困户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 (三)领导干部
7、包户 本着“县级领导干部包特困户,科级干部包低保户,党员联系一般户”的原则,通过科技帮扶、生产帮扶、岗位帮扶等有效手段,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使全县3万余名贫困人口都能得到确实帮扶。同时,为每户贫困户发放一张帮扶卡,具体帮扶情况登记在册,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社会参与 采取经常性社会捐助和临时性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和互助互济的美德,倡导邻里互助,提高“一家有事、大家相助”的意识,做到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形成全民支持和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强大合力,捐在危难时,赠在关键 处,真正使受灾群众感受
8、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全县各企业和工商个体户都要积极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扶贫困户重点解决危房和大病救助等问题。 (五)个人自强自立 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其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必须把贫困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培训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实行农业科教相结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次,组织贫困人口进行劳务输出,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就劳务输出结成对子,开展劳务协作。在转移就业方面,采取县内转移和向外输送,长期就业和短期就业相结合等手段,实现输出一个人,脱贫致富一家人的目标,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使其自强
9、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勤劳致富,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领导干部包户、社会企业参与、个人自强自立等措施,到2008年完成全县5754户一般户和1553户五保户的脱贫任务;到2009年完成全县4117户低保户和636户优抚对象的脱贫任务;到2010年完成2613户特困户的脱贫任务,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县农村贫困人口有饭吃、有衣吃、有房住、有学上,使其生活水平达到全县脱贫出列的标准。 第二篇:2018贫困人口体检实施方案2018年头站中心卫生院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卫计局XX县区精准扶贫卫生计生政策和X
10、X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措施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体检单位 头站中心卫生院及各村级卫生室。 二、体检对象、原则、时间、项目。 (一)体检对象 头站镇辖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共计251人107户,以名单为准。 (二)体检原则 免费健康体检活动采取自愿原则。 (三)体检时间 2018年4月12日-2018年4月15日。 (四)体检项目 1.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2.辅助检查,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心电图。 四、实施
11、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4月5-10)。根据本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10-11)。各村诊所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贫困居民进行摸底登记。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2日-4月15日)。根据体检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和设备,认真开展体检工作。 第四阶段(完善分析阶段)。各村卫生所将每天体检的纸质档案材料上报卫生院,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五、体检方式 体检方式采取集中预约和走村入户相结合,10个村分两组进行,每人每天根据自己的人数计算好工作量。 六、工作流程 1.摸清底数。 2.准备材料。准备好体检所需设备,如体重秤,心电图机,试管,所需
12、生化试剂等。 3.告知。村医上门预约体检时间及交代注意事项。 4.登记体检。体检包括体格检查和部分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同时对体检人留取血样,将每天采取的血样,连同名单于当天送回卫生院。每天送取的血样交卫生院张世中化验,听通知到卫生院领取检验结果,村医生负责将检查结果返给备检者,并签字存档。 5.填表。认真填写档案中的体检表,认真填写登记单,认真粘贴心电图和检验报告单。 6.转诊。医务人员按照体检项目要求实施体检。对出现需转诊症状的疾病,及时转上级医院或急诊。 7.整理归档。由乡卫生院协助村医生将体检信息归档。 8.汇总。 9.补充。1),体检当天,填写档案中的“体检表”,将体检登记表,登记表和
13、血样一起送卫生院。2),体检同时为体检者建立档案,档案必须准确真实,是慢病的要纳入慢病管理。3),反馈单交体检者手中,签字,将签字的反馈记录单交卫生院。4),化验单返回后,贴到健康管理档案上。并且完善管理档案体检表、整理好后上交卫生院,按照合格数量兑现绩效补助。 七、绩效分配 1,各村完成情况纳入年末绩效考核评分。 2,根据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分配指导方案,经我院公共卫生服务站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完成的质量主要为体检和档案的规范填写,在保证质量完成的同时,按照完成的数量给予绩效,完成一人体检补助31元,其中体检10,心电18,采血3,检验科提取2元/人。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高
14、度重视此次健康体检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组建工作队伍,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分工,加强协作。组建体检工作队伍,组织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体检结果进行审核,出具健康体检评估报告,收集、核对、录入健康体检数据。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发动村利用横幅、标语、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此次健康检查的相关政策信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氛围。 头站中心卫生院 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2018.4.1 第三篇: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方案XX县区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 困群体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
15、州发改委关于编制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XX县区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XX县区戈奎乡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有幸被列入2011年度脱贫发展的范围之内,按照“年度一次性规划,年度实施完成”的原则,为确保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特制定XX县区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瞄准贫困地区的深度贫
16、困群体,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深度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统一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实现好州委提出的脱贫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原则 1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摒弃“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搞好深度贫困群体道路、水利、农田、安居、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确保深度贫困群体受惠。 (二
17、)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重点,依托现在州委给予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大好机会,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就我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方面下功夫。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深度贫困群体多投工、投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群体在脱贫发展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深度贫困群体的积极性
18、,引导深度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家园,合力推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民俗,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 2 (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和各村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村庄,适度有序集聚,充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居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千村一面。在此基础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期分批,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建设。 (六)坚
19、持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奖惩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俄马村委会布都、格马、腊咪新寨四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使受益的村寨实现“十有”目标,即:有通村公路;有干净整洁的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室或活动场地;有卫生公厕;有公共沐浴室;户有内外整齐干净的住房;有收入提高;有稳定可靠的产业;有好的管理制度。 四、戈奎乡情及深度贫地区自然村村情 (一)XX县区戈奎乡位于XX县区东北部,东面与XX县区沙拉托乡、俄扎乡毗邻,西南与
20、本县大兴镇相连,北面与XX县区阿扎河乡、洛恩乡隔河相望,距县城4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乡共有4705户,20830人。居住着哈尼、彝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9.85%,彝族占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受 3 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乡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2010年,全乡人均有粮仅309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7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 (二)布都自然村:布都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1
21、64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大豆,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38.27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175.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格马自然村:格马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668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
22、274.72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242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户,有乡村人口404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人,劳动力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腊咪自然村:腊咪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 4 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83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
23、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新寨自然村:新寨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89.43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1442.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1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
24、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五、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1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覆盖231户,1420人。 (一)项目建设内容 5 项目建设按安居房、基本口粮田、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通电建设、自然村内道路、自然村通行政村道路、劳动技能培训、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建设十个部分进行。总投资1345.22万元。 1.安居房建设工程。民房改造231间(投资231万元)。 2.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1420亩(投
25、资142万元)。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节柴灶231口、大阳能231个(投资38.12万元)。 4.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水工程4件(投资80万元)。 5.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6.通电工程。通电工程往年建设完毕(投资0万元)。 7.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8.自然村内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41公里(投资480万)。 9.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劳动技能1112次(投资44.5万)。 10.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249户(投资99.6万)。 (二)资金筹措总方案 项目预算总投资1345.2
26、2万元。 6 六、时间安排 (一)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3月上旬至3月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 (三)建设实施阶段:2011年6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七、工作职责 (一)县级领导小组职责。统揽示范村建设全局,审核建设规划,协调、整合、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督促、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 (二)县发改委职责。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收集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宣传,收集档案资料,组织项目验收,做好总结和资料归档,推广工作经验。 (三)县级
27、有关部门职责。按照县级领导小组的安排,整合、调节、安排建设资金及物资,督促资金、物资落实到位,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参与各项建设,完成部门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四)戈奎乡党委、政府职责。制定建设规划,宣传发动群众,管理资金物资,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各项任务,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7 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戈奎乡被列为全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乡镇之一,项目来之来易,机遇千载难逢。
28、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将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作为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用项目攻坚的决战态势,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做出亮点,树好样板。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由县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戈奎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为切实抓好戈奎乡贫困地区
29、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戈奎乡成立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联系扶贫工作的人大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技、林业、水管、民政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并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人。为项目8 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整合资金,统筹使用。县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涉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村倾斜。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加强协调沟通,尽量把建设项目安排在这几个
30、村,发挥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县领导小组做好项目申报的把关、审查。县发改委加强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项目申报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金,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 (四)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深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掀起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新高潮。 (五)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县发
31、改委定期组织开展对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保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9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十有”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可有效培植后续财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选择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度贫困群体人均5亩的经济林果,进一步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开发
32、中药材产业,突破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发展壮大畜牧业,种养殖业并举,把畜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粮食产量可明显增长,通过对茶叶、八角、紫胶产业增加科技投入,可促使茶叶改造升级,增加产值,使八角、紫胶产业规模化进入盛产期,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通过对核桃产业增加管护投入,可巩固提高核桃成活率,从而为把核桃培植成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新兴的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可改变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长期以来“养鸡为换盐,养猪
33、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同时,每个村寨拥有几个卫生厕所可减少疾病传播机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发病率减少,可节约就医费用。 (二)社会效益 10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改善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整治,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基层组织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显著改善,农业增收、贫困群体致富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将得到明显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将深入推进,有利于大幅提
34、高村民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村新气象。 (三)生态效益 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环境。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将大大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结构,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改善项目村寨地质环境。由于实施卫生路、排水沟、改厕、改厩工程,建立了科学的村寨排水和排污系统,可有效保持村寨及周边原生态的地质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地下土层11 的腐化,能有效预防项目村
35、寨地质灾害的发生。 改善局部气候。由于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通过光合作用,造成地物形态的结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通过各种过程传递到大气中,影响原有的大气底层结构,形成与植树造林前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创造了农业生态的有利环境。 戈奎乡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四月十日 附:XX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 展2011年实施方案项目表 第四篇。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36、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
37、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
38、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
39、,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
40、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
41、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四)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
42、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5000万人左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抓紧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重点县退出,由县提出申请,市(地)初审,省级审定,报国务
43、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重点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抓紧制定攻坚期后国家帮扶政策。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
44、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探索水电利益共享机制,将从发电中提取的资金优先用于水库移民和库区后续发展。引导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主要用于吸引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 (六)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
45、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进一步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县乡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好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鼓励地方对跨省务工的农村贫困人口给予交通补助。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
46、持力度。对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输入地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帮扶责任,并优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七)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紧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安置搬迁群众,帮助其尽快实现转移就业,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助标准。积极整合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林业生态等支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修复。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为符合条件的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