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暑的急救护理,中暑的定义,中暑(Hyperthermia)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整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总称,中暑的有关原因,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应等状况有关,据有关资料显示,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相对湿度85%,气温30-31;相对湿度50%,气温38;相对湿度30%,气温40,中暑的有关原因,诱发中暑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重要原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a.干热环境: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内高5-15
2、,相对湿度常在40%如下,b.湿热环境:高气温,高湿度,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假如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哪些人易发生中暑,青壮年 盛夏从事高温或野外作业者,老年人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糖尿病等久病卧床患者,孕、产妇中、晚期妊娠妇女 由于体内代谢增长,热适应能力减少,婴、幼儿 由于体温调整功能不健全,皮肤散热功能差,不注意喂养,水分摄入少和中暑防护措施差,哪些人易发生中暑,慢性病患者 能引起汗腺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囊性纤维化、硬皮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的瘢痕形成病人),长期服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安坦、
3、颠茄等)和利尿药或 受体阻断药者 由于药物克制汗腺分泌和影响血液循环功能,可促发或加重中暑,中暑的临床体现,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可将中暑分为如下三级:,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期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迅速等体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热射病的临床体现,高热(,41,以上),无汗,意识障碍,热射病的临床体现,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在持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
4、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大,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浅快,后期呈陈-施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DIC等,热射病的试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出现尿蛋白和管型,血尿素氮、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增高,,血pH减少血钠、钾减少,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体现,热痉挛的临
5、床体现,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的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试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减少,尿肌酸增高,热衰竭的临床体现,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试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的重要发病机制和临床体现虽有所不一,但在临床上可有二种或三种同步并存,不能截然区别,资料证明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在临床未出现中暑症状前,如出现反应机体受应激的血清急相反应蛋白(a
6、cute phase response proteins)-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兰蛋白和-抗胰蛋白已经有升高,提醒机体已受热影响,中暑的院前急救,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有条件时,可用风扇通风或空调降温,增进散热 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按摩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加速外周血液循环,增进散热,物理降温 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30%40%的酒精擦洗全身,必要时可将重者除头部外全浸在4水中浸浴1530分钟,中暑的院前急救,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通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口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如感到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时,可予以十滴水
7、、藿香正气水等口服,严重者需拨打120 对伴顽固性高热、痉挛、抽搐、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经上述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中暑的院内急救,中暑先兆和轻症中暑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现场休息,口服含盐凉爽饮料,重症中暑患者的护理:置患者于2225室温的急救室,取平卧位,松解或脱去衣服,亲密观测其体温变化,因直肠温度稳定而精确,故一般采用肛表测温,中暑的院内急救,有效降温,环境降温:可使用空调或室内置冰块、风扇吹凉风等,机体物理降温:,a.冰水、酒精敷擦:可在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在降温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以防止周围血管收缩及血液淤滞,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
8、速散热,b.冰水浸浴:患者取半卧坐位,浸于1516的冷水中(水中置冰块),水面与患者乳头连线齐平,并用力按摩患者颈、躯干及四肢的肌肉,使皮肤潮红,同步严密观测其脉搏、呼吸及血压,随时控制水温。浸浴1015min 即抬出水面,测肛温1次,如温度降至38左右即停止浸浴,c.头置冰帽、冰氯化钠溶液保留灌肠,10左右冷液静脉输入等措施降温,中暑的院内急救,及时补液,在室外高温环境作业导致中暑患者的脱水,一般为高渗性脱水,先予葡萄糖液迅速滴入,后予以林格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从而纠正脑细胞缺水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中暑的院内急救,高流量给氧是保护脑组织及其他脏器免受损坏的重要手段,氯丙嗪的应
9、用氯丙嗪可克制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使体温减少,同步又有镇静作用。当患者出现抽搐、寒战、烦躁情绪症状时应用氯丙嗪效果最佳,中暑的院内急救,病情监测,严密观测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对心、肺、脑、肝、肾等重要器官进行了有效的监护,并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采用有效的措施尽早使受损脏器功能恢复,防治也许出现的DIC,及时控制感染,这是提高疗效的主线措施,中暑的防止,夏季要注意室内通风,工作服宜宽松,浅颜色为宜。高温作业车间应加强降温、通风、湿度调整和隔离热源等措施,(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早出工,晚收工,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打阳伞,中暑的防止,(3)合理供应饮料,如含盐凉爽饮料,多吃具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水果,如桃子、香蕉、苹果、葡萄、西瓜等,可提高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防止中暑的作用,(4)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有发热及精神系统疾病史者都轻易发生中暑,在气温31以上时这些高危人群应加以防止,(5)大面积烧伤经植皮或瘢痕愈合者,由于皮肤汗腺大量破坏导致排汗功能局限性而极易中暑,更需重视防止,END,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