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研专题注重情感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摘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达到忘我的境地。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愿。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兴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
2、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基础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需要的事情优先给以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兴趣又分两种,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容易使学生满足,却难以持久,不利于学生的意志力和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它情感性强,吸引力大,短期效果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而且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创造,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教学效果。在诸多学科中,语文学科以其形象性、情感性和语言感染力,是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
3、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法,在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 巧用导语,扣“生”心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开始时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得好,就能迅速吸拢学生放纵散漫的思想,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神情贯注,兴趣盎然,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且为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千方百计地做到先声夺人,一鸣惊人。英国教育家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揭示了巧用导语的特点。我们只有博学多识、苦心构思、精心酝酿,才能
4、使导语成为“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达到扣“生”心弦、撩生心智、激“生”思维的功效。二 展示意境,激发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所限,初中生对课文意境感受较弱,有些文章,学生简单的预习一下,看不出课文的好处,教师可以运用展示意境、激发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我首先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末年,由于朝廷腐败,爆发了“安史之乱”。有一年,杜甫被叛军掳掠到长安,他看到连年战争,人民遭难,真是撕心揪肺啊!为了和家人取得联系,他奋笔疾书。但是,那时通讯条
5、件落后,又值兵荒马乱,通讯是何等的困难啊!面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现实,诗人百感焦急、思绪万千,不由自主地用手一次次挠那满头的白发,最后头发少得连簪子也别不住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于是杜甫怀着满腔悲愤,提笔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千古流传的光辉诗篇。这样简短的故事把学生带入1000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中,带到了诗的“意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诱导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理解这首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诗时,不妨向学生展示一下“藕花深处”的情景: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田田,清香飘溢。这优美适意的境界,使人流连忘返,又怎全舍得让“回舟”早早地去唤醒游人,寻路而归呢?所
6、以,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意境的理解感受能力,教师上课时应努力展示意境,激发情感,竭力尽智的引导学生融于景,感于情。三丰富教法,活跃思维要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教师还必须丰富自己的教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把各种教法结合起来运用,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机智灵活,大胆创新,使自己的教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彩。我在教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就综合运用了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在讲授百草园美好的景物和有趣的捕鸟生活时,我首先采用了诵读法,让学生领略百
7、草园那趣味无穷的景物和体会儿童捕鸟时那种兴奋欢乐的心情,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提问法,针对写景这一节,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词组把它们连缀起来?(2)“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3)“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4)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针对雪地捕鸟这一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在写捕鸟之前,作者写了什么?有何作用?(2)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通过以上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让学生逐步明确:观察需要从事物的
8、形、色、声、态等几个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细,然后才能把这些感受具体地写到文章里。对于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我采用了讨论法,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请你谈谈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他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最后我明确: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教法,突破了“由讲到讲“的窠臼,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新鲜活泼,趣味无穷。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僵死的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丰富自己的教法,
9、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给语文学习增添无穷的魅力,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四善用教具,激发情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提高,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具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录音和挂图,加上先进的电视录象、投影等电教手段,为课堂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语文教师如根据所授课文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情趣,就能大大提高授课效果。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我放了课文录音,那优美的音乐、轻快的旋律加上播音员动听的朗诵,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课堂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在教安塞腰鼓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安塞腰鼓那伟大、雄厚、激昂、粗犷的气势和力量,我特地从电视上录了一段腰鼓表演的场景,在授课时
10、,先播放了这一段电视录象,看着那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忘情的表演,同学们不由得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从而兴趣高涨,意气昂扬。这一段电视录象的播放为这篇课文的成功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展示课文中涉及到的画面、情节及音响,给学生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量地学到新知,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教活教好,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达到事半功倍、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