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3601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 2016 年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 年)的通知(农办农20169号)要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普及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升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加快推进全区水肥一体化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由于地形起伏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广西年降水量较多,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二是水分生产效率偏低。虽然我区降雨量大,但山地丘陵比重大,储水设施不足,降低

2、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径流损失大,造成农业生产供水的不匹配。三是化肥利用率偏低。2015年,我区化肥施用量261.53 万吨,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 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个百分点。水肥资源约束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在新形势下,推进水肥一体化工作已成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措施。(二)可行性。从政策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要求,“一控”就是控制农业用水总量,这为发展水肥一体化指明了方向。从国外发展看,在70 年代

3、,由于廉价的塑料管道大量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细流灌溉的发展,推动了细流灌或微灌系统包括滴灌、微喷雾灌等技术的进步。在过去的 40 多年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世界迅猛发展。从国内实践看,近年来,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开展系列试验研究,全国形成了多种适用技术模式,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精确调控水肥用量奠定了基础。从我区实践看,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区已有十多年示范应用历程,探索出了各种有效的推广模式,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总体思路以节水节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树立节水增效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深

4、入推进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结合、水分与养分耦合,加快水肥一体化的应用,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目标任务到2020 年,全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200 万亩,新增150万亩。预计实现节水1.35亿立方,节肥3.3 万吨,增加作物产量15 亿公斤,节本增效9.5 亿元。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和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生产力,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发挥项目资金带动效应。开拓资金渠道,积极鼓励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2.坚持

5、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和紧密配合,争取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项目资金用于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快速发展。 3.坚持以经为主、经粮并重。以水果、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兼顾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集成节水农业及其他配套技术,促进抗旱减灾和高产稳产,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作物生长特点,按照耕地土壤类型、气候特点、作物需水规律等,选择适宜技术模式,加强试验探索,实行分类指导,增强节水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坚持集成应用、示范带动。加强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管理等措

6、施有机结合,促进设施设备与农业技术配套,加强试验示范,集成各项技术,发挥综合效应。三、推广重点和技术模式 按照“以水带肥、以肥促水、水肥耦合、高效利用”的技术路径,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农业种植方式及水肥耦合技术要求,在桂北、桂中、桂南、桂东和桂西五大区域,以玉米、马铃薯、甘蔗、蔬菜、水果、茶叶六大作物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其中桂北地区重点推广蔬菜、水果、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桂中地区重点推广甘蔗、玉米、蔬菜、水果、马铃薯、茶叶水肥一体化技术;桂南地区重点推广甘蔗、玉米、蔬菜、水果、马铃薯、茶叶水肥一体化技术;桂西地区重点推广玉米、水果、蔬菜、马铃薯、甘蔗、茶叶水肥一体化技术

7、;桂东地区重点推广水果、蔬菜、马铃薯、茶叶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甘蔗 技术模式: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甘蔗种植行上铺设滴灌管,利用滴灌系统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甘蔗根系,保证甘蔗生长对水、肥的需求,实现甘蔗增产和水肥养分高效利用。 应用效果:甘蔗亩节水80-100方,节本增收600 元以上。 适用区域:适合有灌溉条件的规模连片种植的甘蔗地区。 (二)水果 技术模式:推广水果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微灌和施肥为一体的灌溉施肥模式,每行果树沿树行布置一条灌溉毛管,借助微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果树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为果树生长创造良好的

8、水、肥、气、热环境。 应用效果:果树亩节水80-100方,节本增收600 元以上。 适用区域:有水源条件的规模连片种植果园。(三)蔬菜 技术模式:推广蔬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机井或地表水为水源,通过建立新型微灌系统,集微灌和施肥于一体,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供应,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应用效果:蔬菜平均亩节水80-100 方,节本增收500 元以上。 适用区域:有灌溉条件的规模连片种植的蔬菜种植基地等。 (四)玉米 技术模式: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玉米种植行上铺设滴灌管,利用滴灌系统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玉米

9、根系,保证玉米生长对水、肥的需求,实现玉米增产和水肥养分高效利用。有条件的石山地方,推广玉米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开挖集雨沟,建设集雨面和集雨窖池,配套安装小型提灌设备和田间输水管道,采用滴灌、微喷灌技术,结合水溶肥料应用,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实现高效补灌和水肥一体化,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解决降雨时间与玉米需水时间不同步、季节性干旱严重发生的问题。 应用效果:玉米平均亩增产10-15%,省工20%以上,亩节本增效150 元。 适用区域:桂南、桂西南、桂西、桂西北地区,农业示范项目区,农企、合作社种植基地园区。 (五)马铃薯 技术模式: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地膜覆盖、微灌、施肥

10、为一体的灌溉施肥模式,利用微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马铃薯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通过覆盖地膜,降低水分蒸发,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覆盖地膜或秸秆。 应用效果:与常规相比,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亩均可增产马铃薯300-400公斤,节水80-100方。适用区域:有灌溉条件且规模连片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包括桂西、桂中、桂南地区。 (六)茶叶 技术模式:推广茶叶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茶树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为茶叶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条

11、件。 应用效果:茶树亩节水80-100方,节本增收1000 元以上。 适用区域:有水源条件的茶园。 四、重点工作 (一)集成技术模式。依托各种示范基地、大户园区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筛选,集成各项先进技术,重点开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养分配比、水溶肥料等试验研究,摸索技术参数,形成本区域主栽作物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研推关键产品。引导相关企业研发新型水溶性肥料,根据区域主栽作物的需肥特性,优化肥料配方,方便群众应用,降低生产成本。配套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开发自动灌溉施肥系统,提升智能控制水平。根据不同用户的投入能力,选配适宜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做到经济实用、操作方便。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