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3511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高中历史-1.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5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A秦朝和西汉 B西汉和东汉C秦朝和唐朝 D唐朝和宋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左图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右图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由此可判断出两图分别出现在秦朝和唐朝。答案C2(2011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政治制度。由题中示意图可知,西汉设立了“中朝”机构,即称为“内朝”,原有的“三公九卿”称为“外朝

2、”,两者相互制约,目的是加强皇权。故选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与图中信息相矛盾。答案A3(2011河南省毕业班调研)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概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解析北宋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行政权、监察权、财政权),也给

3、予地方一定的行政权和财政权;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由此可知B正确。答案B4(2011安徽省巢湖质检)1735年,法国有位学者说,在中国“一位学者,尽管是农夫之子,也很有希望达到高位,并且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因为孩子都是平等的。”这表明()A中国当时的官员选拔农学、经学并重,强调人才的素质培养B他看到中国官员产生方式的公平性,但夸大了它的作用C平等的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产生并影响人才选拔D当时“东学”“西学”相互交融,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解析1735年的中国属清朝前期,清朝以八股取士,只考经

4、学,不考农学,故A项不正确,法国学者看到了中国官员选择的公平性,但封建社会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故B项正确,C、D两项由所学知识,可排除。答案B5(2011揭阳市二模)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A政治民主化出现 B皇帝大权已旁落C三省体制存在弊端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材料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答案C6(2011南平市毕业班适应性考试)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

5、举官员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尤其是后来只看门第高下,不论人品才德,故被称为“世袭社会”。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并被历代所沿用,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答案D7(2011广东珠海期末)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体制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解析根据所学,材料中“隋唐政治制度”指在中

6、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A项中“独立施政”和B项中“地方分权”都不符合三省六部制说法,D项“皇权顶峰”是指清雍正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答案C8(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赵匡胤一日内罢免了三位宰相,以至于出现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只得暂时作罢。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赵匡胤皇权专制思想浓厚B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没有约束作用C宰相对皇权具有牵制作用D赵匡胤想临时改变宰相的任命程序解析材料中说赵匡胤因为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里没有在任宰相的“署敕”,结果无法对赵普进行任命,可见

7、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是有制约作用的,因此答案为B。答案B9(2011山东潍坊高三质检)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理解正确的是()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了“人性”君主专制有害无利A BC D解析马克思认为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具有残暴性、极大地压制“人性”。但是,君主专制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建设、防止分裂割据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故“君主专制有害无利”说法错误。答案A10(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

8、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B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C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D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解析从材料中宗人府“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可知其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皇室宗亲触犯国法,由宗人府按皇帝家法处置,说明A项错误;“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说明宗人府不是政府机关,B项错误;明清时皇权至上、皇帝独尊,说明D项错误。答案C11(2011广东深圳高三一模)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9、“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解析材料的含义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因此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12(2011湖南永州模拟)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

10、方的叛乱解析从汉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但是也造成了地方行政效率不断降低的恶果,钱穆实际指出了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答案A13(2011广东南海高三模拟)故宫养心殿有一对红漆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有()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 BC D解析“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大意是“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地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

11、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说法较片面。答案B二、非选择题14(2011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

12、,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材料一说

13、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问题:丞相位高权重。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3)同意。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

14、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5(2011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二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材料三清廷为了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

15、职、降秩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斩考官7人,流放100余人。惟其如此,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公”。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政”。宋元强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2)试从唐朝吏部选官考试的标准,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3)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据材料三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解释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第(

16、1)问“察举制”的内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变化”要从选官的依据、方式入手分析。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但回答时必须结合材料,从唐朝选官制度上升到对唐代政治制度的评价。第(3)问由材料可知,魏源和梁启超都赞同科举制的公正性;依据材料说明理由即可。答案(1)内涵:“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变化: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2)唐代吏部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重视被选者的仪表气质和语言表达、书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选官标准反映了当时国家和社会对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很高,对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唐代的政治制度已相当完备并趋于成熟;但选官标准中没有关于人的品德方面的要求,应该是其不足的地方。(3)有道理。理由:清政府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7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