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渔家傲》教案范例
初中语文《渔家傲》优秀教案范例
教学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的诵读全词;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依据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生平,体会思想感情。
难点:
赏析词作,感悟词作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历史,闻名诗人、词人比比皆是,但说到女词人你会想到谁呢?蔡文姬:蔡琰,东汉末年闻名才女、文学家,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写下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唐婉:自幼文雅,才华横溢。陆游第一任妻子,陆游曾以一只精致无比的家传凤钗做信物与唐家定亲,但后来被母亲无情拆散,也因此写下闻名的《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和了一首同名作品《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最闻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但却写下了唯一一首豪放派作品,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渔家傲》。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状况
知人论世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闻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进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也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这首词依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本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 殷勤 嗟 谩(解释) 蓬
2、指导朗读:(PPT)
(1)、留意断句,读出节奏,词有节奏,句有停顿,留意划线局部。
(2)、读诗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范读,学生总结教师在轻重上有什么规律,留意黑体字。
(3)、体会音韵,找出押韵的字,体悟心情,投入自己情感。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精读课本,贯穿全文
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看到了一幅宽阔、壮丽的海天一色图:
【板书:海天一色图】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美,其中又精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接、连”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充满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一种瑰奇宏伟的境地。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视天空,天上的银河好像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很多的舟船在风浪中飘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更有意境。
2、看到了天帝: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梦中见到慈爱的天帝。在梦想的境地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柔的天帝。是词人流离失所的苦闷,不知所归的茫然。
“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始终飘泊无依,如今日帝给了她诉说的时机,她的内心应得暖和的、感动的!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上阙:宽阔壮丽、瑰奇宏伟
3、看到了自己答复天帝的垂问: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知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上句 “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长”“日暮”仅用四字,就写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苦痛感受。借此表达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幸,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谩有”一词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剧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逆境。
【板书:天帝对话】
4、既然有这样苦衷,她盼望怎样解脱呢?
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鸟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
“休”表现出愿望的剧烈。
“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表示了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奇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板书:大鹏高飞】
下阙:抒发胸臆、慨叹不幸、寻求幸福
(四)细读课文
品读领会词之韵
1. 从炼字角度赏析词中 “接” “连” 。
明确:1. “接” “连”二字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充满的云雾自然组合在一起,形成浑茫无际的境地
2. 赏析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运用典故,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黑暗的社会。风千万别停息,把她的小舟吹到仙山去,在那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抱负社会的憧憬。
3. 为什么幻想到三山去?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明确】虽然她有才华,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施展,找不到出路。她幻想仙境,表现她对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哀痛,没有孤凄和苦痛的仙境去,表现她对抱负境地的憧憬追求。
(五)研读。
归纳本词主旨。
这首词意境开阔,气概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郁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拓展延长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爽、含蓄、缠绵的。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月满西楼》。我们不妨读一读,会唱的哼一哼,和《渔家傲》比拟一下。
教师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覆盖了一层浪漫主义的颜色。意境开阔、气概磅礴。通过对梦境的描述,书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布置作业
积存李清照的词,誊抄在积存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