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老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王婕 给老师的100条建议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一名言从小就听过,读过,甚至背过。可是直到今年的暑假,才真正的明白了里面所蕴含的意思。 今年暑假放假前,学校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看给老师的100条建议,完成一篇读后感。听着挺简单的,况且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挺喜欢看书的人,就更不是问题了。 可是初读这本书得时候,真是看不下去,这么厚的一本书,100条建议,看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可是不看的话读后感怎么写了。没办法,耐着性子看下去,这一看,上瘾了,这才发现这是一本生动的实际事例与精辟的理论相结合的书。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饱含教育学和
2、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品味。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如同书中刚开始所写的一样:“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我相信这句话一定会引起每位老师的共鸣。后进生,每个班都有,有时甚至不止一个。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是智力问题,无论我怎么教,怎么补都是无济于事的。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我错了,也更加让我相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书中的“费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的相似,甚至和我们班的个别学生也有的一比,只是不同的是我们对待后进生的方法
3、不一样。我平时对待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是采用补差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默写该会默的单词,反复的读,反复的默,有时却不见得有大的效果。最后是我累学生更累。而苏霍姆林斯基却和我大不一样,他给学生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学生搜集了一套有关智力训练的书籍供他们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从来没采用过补差的方式,但是,结果却大不一样。费加的学习成绩上来了,并成为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此时我深刻的意识到:“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我也懂得了,对费加这类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练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为他们今后不断的学习提供动力。此外,整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有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和热爱。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需要而引发的,让 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灵活运用书中好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教育好学生,让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