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 东城区实验学校 翟小会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一定也听说过诗人为了这个“绿”字进行了反复推敲的典故,可见古人是多么注重对文章的修改。但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许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文中错误,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改得满纸通红。但事与愿违,往往是教师认真批,学生马虎看。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文能力总是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甚至下次作文仍然重犯上次作文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
2、。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一、示范修改、指点门径1、统一修改符号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
3、故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教师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教给学生修改的知识和方法 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前,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等。这样,让学生在感性地品读文章背后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助于领悟写作的规律。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一是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
4、、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看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等;三是看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3、范例启发,习作引路 学生初次修改时,往往出现较多的随意和不合理,甚至感到无从下手。然而写作的技巧大多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巧的范例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选,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本次修改的重点。然后,选择一二篇典型文章,复制在电脑上,展示在教室大屏幕上,引导学生集体修改。示范的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批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先让学生把作文浏览一下,根据
5、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地方为什么改,为什么删,为什么调,为什么添,并要讲出原因。如:如一位学生写的我的妈妈一文:“那天晚上正下着雨,我发起了高烧,妈妈背着我就往医院跑,她浑身淋透,还不小心摔了一跤。 ”结尾是“我的病好了,可妈妈的头上却多了许多白发。”当时许多学生都找出了问题,“妈妈背着你摔倒了,那你是不是也摔倒了呢?”还有人觉得内容“老掉牙”、有点假。通过和小作者的谈话,大家了解到事情是真实的,但妈妈是坐着车带他到医院的,而且他没看见妈妈的白发,只是知道妈妈很着急,一晚上守着他。于是,我和学生讨论后一起将“妈妈摔跤”那部分删去,着重描述了当时妈妈
6、着急的神态和语言;把“妈妈头上多的白发”改为“憔悴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并告诉大家作文不能言过其实,说空话假话,应该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修改方法,还可以了解更多的写作知识。二、自改互改,共同提高 经过前面的训练,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了。学生自改前,教师也要规定修改目标,并要求学生静心思考,反复推敲。 1、长期坚持、善始善终。示范性修改,每学年都要安排几次,因为每学年作文训练的重点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若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反复朗读、多次修改。“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借助
7、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写好后,可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推敲、揣摩,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进行全面修改,使之达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最后,再次让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借助语感,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样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或用上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提高性修饰、润色,这是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经历这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 3、结合阅读课文教
8、学,促进自改。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渗透自改意识,加强训练。比如:有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因此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我就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时,让学生知道这段话是描写作者面对好友邱少云被大火活活烧身时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我有意识地把其中一些词句删掉,换成“我想看他,又不敢看他,只好让火在他身上燃烧。”请学生做比较。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对课文中的长处十分明了,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教师能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
9、将会日益长进。4、互评互改,共同提高互评互改是培养学生学会改作文的好办法。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只要长期坚持“示范修改自改互改”的作文修改“两部曲”,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会被激发起来,修改作文的能力将逐步提高,也将逐步实现从以教师批改为主到以学生自改和互改讨论为主的过渡。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