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文章读后感 理科出身,以前很少动笔写文章,然而参加了工作,尤其进了机关单位,才发现文字写作必不可少。而我文字功底十分薄弱,急需补充文字写作方面的知识,正好借办公厅组织的“我的读书故事”活动的机会,阅读了我办推荐书目王梦奎的怎样写文章。 该书收录了多位文豪大家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处理文字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其中,包括毛泽东的文章五篇,鲁迅三篇,郭沫若的一篇答记者问,胡乔木、胡绳、邓拓及孙犁文章各两篇,何其芳和施向东文章各一篇。附录中包括王梦奎老师的文章三篇以及国家有关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标点符号用法、校对,党和行政机关有关公文的处理条例和办法等。 有关如何写文章,通过阅读本书结合个人体会,有以下
2、几点: 一,思想决定内容,文章要有正确且准确的观点 观点是文章的核心,如果观点不正确,就可能产生谬论。正确、准确的 观点需从客观实际中提炼总结。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不调查研究乱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从客观出发,充分研究各方面的材料,结合科学的分析,才能提炼出对某个问题的正确观点。 二,文章内容需简洁不拖沓 胡乔木的短些,再短些和邓拓的文章长短不拘中阐述了有关文 章篇幅长短的问题。平时写文章长短不必拘泥,该长就长,当短则短。有人认为内容多些,读者会更容易明白。其实,长篇未必充实,短论亦可高深。无论文章长短,内容都需精炼、精彩。在生活节奏加快,读书时间不多的今天,人们更喜欢读内容充实的短文章。
3、三,观点统领材料,材料服务观点 施向东在义理、考据和辞章中分析了观点、材料和形式的关系。写 文章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起灵魂和统帅作用,好文章一定要有鲜明而有力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只有观点没有材料也会让人感觉抽象空洞,不易信服。正确观点还需材料的支撑。能做到虚实结合,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是写文章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写文章需用心修改 鲁迅建议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除。孙犁在芸斋琐谈中表达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观点。毛主席的文章书报上的错误必须更正也体现出他老人家的严谨。修改是写作的重要部分。做文字工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据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七遍
4、。中央制定的理论政策、出台的条例办法等,都是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反复修改的结晶。 五,文章所用材料要真实、准确 材料是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前提,如何选择恰当可靠的材料对于写文章十分重要。一方面,选取的材料对于所表达的观点要有充分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所用材料必须准确可靠。如果有条件应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马克思和恩科斯对所用材料十分考究,恩格斯为了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不仅阅读了大量文献,而且亲自访问过很多工人。马克思为证实一个并不重要的事实,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这样下功夫写出来的文章才令人信服。 通过读怎样写文章,我明确了今后在文字写作方面的努力方向。一,要多读多看。知识储备是写出好文章
5、的前提。 二,要多动笔。常梳理平时掌握的材料和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文字。三,要对所写文章认真修改,力争做到准确精炼。 有关如何写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多的技巧还需在实践中体会和积累。 第二篇:怎样写文章读后感怎样写行政文章 -读怎样写文章之体会 怎样写文章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公认的文章名家,如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胡乔木、邓拓、胡绳、何其芳、施东向、孙犁等所撰写的专论,而且这本书的编者本身就是一个文章大家,他是中央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著名的经济学家,专著颇丰,对写文章也很有研究。这本小册子原本是他给国务院研究室青年同志编的一本内部学习材料,后被外界所知,索要者络绎不绝,于是就公开出版发行
6、,而且自发行以来,已经四次再版,印数多达几万册,成为从事研究工作和文秘工作,乃至党政干部、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必读书籍。 读着怎样写文章中各位文章高手的如何写文章的专论,回想自己的写作之路,感觉名家说的每一个毛病自己都好像犯过,说的每一个写作技巧和经验自己都有切身感受。自己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从事着党政机关写材料的工作,屈指一算,已经二十三个年头了,写的材料有多少,自己也说不清楚,说写文章的经验谈不上,但也多少积累了一些体会和感悟。受文章名家启发,我把自己20多年来写行政文章的体会,今天也拿出来晒晒,期冀名家高手不吝指教。 一、不要急于动笔。行政文章,多数都是命题作文,是受命写作。一般
7、来说,年轻人接受任务后,容易激动,想快速动作,完成写作,受到领导肯定甚至表扬。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写前没有充分准备,写作过程中容易卡壳,造成写作中断,延误交稿时限。大凡有写作经验的老同志,都不急于动笔,有的只是翻翻报纸,看看简报,有的干脆散散步,等到一定时候,他们就会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完成写作任务。这个时候,你千万别说老同志是偷懒,他们在动笔之前,是在准备素材,打腹稿。所以,我体会初学写文章的同志,一定不要图急赶快,匆忙动笔,在动笔之前应先干好三件事:一是熟悉情况,把与文章有关的政策、法律、资料都尽量的熟悉;二是准备素材,对与文章有关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掌握涉及到的业务工作的成绩、问题
8、和措施;三是列好提纲,或者打好腹稿,对了解的情况、掌握的动态,如何摆布,想好文章的结构布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想不明白的事情,肯定写不明白。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写明白,别人也才会看明白,听明白。绝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走完了这三步棋,动笔写作就会顺畅多了。 二、练好“小品”成“大剧”。写文章与演戏相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不要看现在的小品很火爆,晚会离了小品就办不下去。但在多少年前,小品是很难登大雅之堂的,它不过是演员们锻炼演技的训练课目,但没有这些小品的训练,演员们的演技水平就不可能提高,演出大剧就是一句空话。当然,如今小品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演艺品目,那是另当
9、别论的。初写文章,也要像演员学习,不要从一开始就写大文章,而是要从写一个通知、编一期信息、写一则消息开始,练习自己的写作技巧,掌握行政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阅历,增长和历练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像没有一个演员天生就能当主角一样,也没有一个人天生就可以写大文章。王梦奎在文章写作杂谈中说到,“大题目好,还是小题目好。这很难一概而论,大题目可以做小文章,小题目也可以做大文章。文章好不好,不在题目大小,而在有无见解,和见解是否深刻。”“初学者开始从事研究和写作,最好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题目要尽量地具体些,范围小些,对问题的分析则要力求透彻,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文章,内容能够把握,容易写
10、得扎实。”在行政文章中,我认为最能帮助初学者练笔的是写新闻和编信息,这就像行政 1文章中的“小品”一样,选题小,可以写具体,写生动,写扎实。因为再小的一篇新闻稿,一条信息,都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初学者通过写这类文章,既可尽快熟悉和掌握机关行政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又可以尽快熟悉机关业务工作,通过一个又一个“小品”的历练,就可以锻炼和提高初学者撰写行政大文章的能力。 三、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写作过程的卡壳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即是经验再丰富的写手,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硬写。因为硬写只会是生编硬套,东拉西扯,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让自己满意,更不会让领导满意。鲁迅在
11、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一文中,列出了他自己写作中的八条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每当这个时候,写作者可以暂停下来,一是看看其他东西,换换脑筋,想清楚了再写;二是打电话,进一步了解具体分管这些业务的单位的情况,充充电,从实际生活中理清思路;三是与其他同志一起讨论讨论,请他们帮助理思路,或许他们的只言片语,能够启发自己的灵感,让自己的思路豁然开朗;四是在写作任务紧的情况下,可以跳过卡壳的问题,先写其它问题,等其它问题都写完之后,再回过头来集中攻克难题,或许这时你可以轻松解决卡壳问题。 四、要站得更高一些。行政文章的特点就是受命写作,集体写作,写出来的东西是代表一个单位
12、,一个机构,一个机关的意见,或者是以单位领导名义讲出去的。所以,写行政文章就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从宏观上、战略上、全局上去把握,不能把个人的想法凌驾于单位之上。虽然行政文章都是替别人做嫁妆,但要求更高,写作更难。不仅要了解下情,而且要掌握上情,还有熟悉中情,把实际与政策、下情与上情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意见。如果是给领导准备讲话稿,还要谙熟讲话人的讲话风格,已经定稿的讲话稿,有时换一个主讲人,可能就会通不过,还要作进一步修改,这是经常会遇到的尴尬事。对这类文章,我的体会有三点:一是站位一定要高。文章以谁的名义发出,或以谁的名义讲出,就一定要站在谁的高度,
13、要有谁的思维和胸怀,给省长准备讲话稿,就必须站在省长的高度考虑问题;给厅长写讲话稿,就必须站在厅长的高度写文章,切忌不要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科员,处在一个处室,就不敢站高想远,自我束缚思维,捆绑写作的手脚。二是不要怕反复修改。一篇好的行政文章,是经过多个环节审核、多人参与修改的结晶。但修改过程中,也总会遇上一些尴尬的场面。多年经验,对讨论材料的会议,没有开始,我就知道许多同志就会提出两条意见:一是材料总体有点长,必须压缩;二是他们分管的业务工作写得不到位,必须扩展。面对矛盾的两条意见,写作者也不知道该压缩哪部分,扩展哪部分。对这些意见,写作者不要急躁,虚心接受,慎重修改。三是要掌握讲话人的讲话风
14、格。有些领导善于讲道理,有些领导喜欢干练一些,有些领导却更愿意旁征博引,所以给这些领导人准备讲话稿,一定要突出领导人的讲话风格。 五、文章要尽量地短一些。我党一直提倡说短话,开短会,写短文章,许多文章名家也都对写短文章有过精辟论述。1946年9月27日,胡乔木就给解放日报写信,呼吁报刊刊登的文章要“短些,再短些。”并就新闻稿件、通讯和副刊稿件、研究论文和专文分别提出了控制字数的建议。邓拓在文章长短不拘一文中,虽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章该长就长、该短就短的道理,但还是在文末写到“我们日常写文章,不但应该力求其短,更应该力求其精。”孙犁在实事求是与短文一文中说到,“文章短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了
15、写作上的实事求是。我们提倡写短文,首先就要提倡这四个字,返璞归真,用崇实的精神写文章。”由此看来,大家都比较推崇短文章,这对行政文章更有特殊意义。现在有一种误区,总认为写大文章,长文章,才能显示出写作者的水平和智慧,显得文章才有厚度、有份量。其实不然,文章写长容易写短难,短文章更 2能够吸引读者。作为行政文章,主要是用来传达指令,指导工作的,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文章的内容准确,越简明越便于指导工作。这是因为,短文章要求在最短的篇幅中,不穿靴戴帽,开门见山,突出重点,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更能显示出写作者的水平。同时,短文章符合精简会议、压缩文件的精神,便于把领导同志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六、
16、遵从行政文章写作的规律。公文是党政机关按照特定格式并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制发的用以传达意图、沟通情况、解决问题、记载事项的文字材料。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党内公文有决议、决定等14种,行政机关公文有命令、决定、意见等13种,而且根据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不同,又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对每一种文种、不同的行文方式,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所以,写行政文章,除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情况汇报等重要材料外,撰写行政公文是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而这类文章必须遵循公文写作的格式、体例、语言等一系列规定,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理,否则,公文就会不成为公文,甚至闹出笑话。从这个意义
17、上讲,公文写作实质上是一种规范写作。一是格式规范。公文写作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各机关通用的格式写作,各文种有自己惯用的格式,各格式有固定的要求,写作者必须按照这些格式要求起草公文,不能随意创造,不能标新立异。二是行文关系规范。上下级行文、平行机关行文都有一定的要求,发文机关、主送机关、抄送机关等都必须按统一规定标明。三是语体规范。公文用语应简明准确,直书不曲,开门见山,很少用比喻、抒情、夸张等手法。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飞流直下三千尺,凝视银河落九天”,这些在文学作品中很好的语句,在公文中是不能使用的。公文有自成一体的语言风格和逻辑方式。这些,对于公文写作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
18、。 七、文风要简明干练。行政文章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行政文章写作的严肃性、庄重性,必须观点鲜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1955年,毛泽东在给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所写的按语中,明确提出了“文章要写得生动和通顺”的要求。1958年3月4日,胡乔木在写文件方法座谈会上,曾提出写好文件的三个要求:一要引人看,要有好的介绍方法,要有吸引人的力量。毛主席常讲,文章的题目和头几句话很重要,首先头几句话就给人家的印象不好,人家就不愿意看。不仅开头引人看,还要人家能够一口气看到底。二要使人看得懂,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就看不下去,看下去了也难得动员他。似懂非懂,目的就达不到。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如果看
19、完了、看懂了,说服不了人,还是达不到目的的。这三条,看起来好象很简单,但仔细分析,三条标准,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连,标准层次递进,要做到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必须养成好的文风,不拖泥带水,不穿靴戴冒,不生造硬编,不说大话、空话和套话,坚决屏弃“八股”文风。要坚持实话实说,学会深入浅出的写作方法,把文章尽量写得明白流畅,写得朴实简明,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把明白的东西神秘化,不故弄玄虚玩深沉,使人如坠雾里,不知所云。 八、写完之后大声朗诵一遍。修改,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唐代大诗人贾岛与韩愈反复“推敲”出来的名句妙言,到底是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
20、门”呢。诗人拿不定主意,并边走边做推敲状,正好被时任京兆尹的韩愈撞见,经韩愈指点,确定用“僧敲月下门”,给后世留下了文章反复修改的千古佳话。鲁迅也曾指出,“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孙犁在芸斋琐谈(七则)中,就有一篇是专门谈改稿的,他在文章中说,“越到老年,我越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如果我们读书,不只读作家的发表之作,还有机会去研究他们的修改过程,对我们一定有更多的好处,可惜这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很少很少。”其实,不仅文学作品、经济文章需要修改,而且行政文章更需要 3修改。因为行政文章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写作的过程,逐级审核修改是必须经过的程序和环节。
21、对初学者来说,要有不怕别人修改、欢迎别人修改自己文章的态度,并对领导修改的每一个字、词、句和段落,认真研读,反复琢磨,为什么这么改,为什么不那么改,肯定会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增长大有裨益。对于作者自己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我的体会是写完之后大声朗诵一遍,通过大声朗诵就可以发现文章中的缺点和不足,大凡读起来结结巴巴的地方,肯定是写的不通顺的地方,也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其实,文章的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好,作者自己心里都很明白,往往在写作的过程中,不顺畅的地方,或者资料不充足的地方,最后也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所以,行政文章是做不得假的,下功夫认真修改,是写好行政文章的最后关口。 九、勤于读书,善
22、于读书。读书对写作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王梦奎先生在文章写作杂谈中,反复强调,要多读书,会读书。对于读书,我的体会很深,许多看起来可能与自己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多少关系的书籍,在许多不经意间成了自己写作的帮手。对于从事行政文章写作来说,对许多行业的知识并不要求你知道得多深,但要求许多行业、许多领域都必须知道一些。也就是常说的,不求做专家,但求做杂家。一要学政治。政治是灵魂,写行政文章,离不开政治理论和政策作指导。因此,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行业政策规定,始终使自己的思想和文章保持政治
23、上的坚定性和时代上的先进性。二要学法律。当今时代,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行政是基本国策。所以,行政文章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把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具体化,变成行业的自觉行动。三要学业务。对自己所在行业的一些专业知识,要有所了解,有所学习,对其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要有所掌握,否则,写出的文章就会与行业脱离,就会失去指导意义。这方面,我们虽然做不了专家,但应该是一个饱学之士,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写外行文章。四要学习经济、历史、地理等其他知识,掌握宏观经济发展方向,从历史、地理,甚至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面对浩瀚的知识领域和众多的书籍,要有选择地学习,对有些知识
24、和书籍可以浏览式学习,对一些重要的经典理论和书籍则要反复学,不断学习,举一反三地精学,掌握其实质和精华,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去。 十、坚持多写、多练。写文章有技巧,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多写,多练,熟能生巧。王梦奎先生在文章写作杂谈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古人论兵法,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说法,写文章也是这样。很难说清楚文章写作的奥妙,也不能靠读“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把文章写好。往往有这样的情形:虽然学习了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也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总像窗户纸一样,隔着一层,看不清里面的究竟;一旦捅破了,就会豁然开朗,“通”了。这要靠勤学苦练,而且要经常潜心琢磨
25、文章的奥妙。文章奥妙有时是“只可体会,难于言传”的,非靠自己琢磨不可。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文章写作的真谛。经常有基层单位的一些同志问我,什么样的人可以写文章,怎样才可以写好文章。我说不好回答。一般来说,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人,只要肯下功夫,认真钻研,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写文章是一项十分清苦的工作。现在,关键是能吃苦、愿意下苦的人越来越少了。又有人问我,是不是学中文的同志,就一定能够写好文章。我回答说,也不尽然。我所熟悉的同圈子里的人,学中文的有,但学其他专业的还居多。20多年前,我在山区小县政府写材料的时候,写作班子五位成员,有两位就是畜牧兽医师,一位农学园艺师,一位机械工程师,只有一位是
26、学师范的。所以,我认为写好行政文章并没有诀窍,只要肯吃苦,肯钻研,经过多写、多练,一定能够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第三篇:怎样写文章怎样写文章 朱德熙 编者按。本文引自名家朱德熙作品,谨致以衷心感谢。 一、只有多读、多写 私塾也好,新式学校也好,都培养出了一批能写文章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写不通文章。过去的私塾里有很多写不通文章的人,这就是那种“三家村”的学究,闹出过很多笑话。新式学校里写不通的人也很多,其原因很难一下子说出来。写文章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有的小学生写得很好,但有的人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都没有把文章写通。你说难,为什么小学生写得很通呢。而且,现在的经验是越大越不通。小学时
27、写得还通,初中时就差了,高中时就糟了。我想有一个原因,就是转文,不老老实实照口里的话说,总想把文章写得漂亮些,学报纸上的一些文章,结果没有学好,反而弄巧成拙。 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多读就是借鉴别人的长处,多练就是自己勤写。 二、有分析地多读、多写 练习写文章应该多读多写,但要有分析。 什么叫分析。就是读懂人家的文章
28、好在哪里。这样,就可以吸取。否则,就没法吸取。自己写的时候也要有分析。文章写完了,自己首先有个评价,什么地方还可以,什么地方有毛病。如果写完后连自己也看不出毛病,就糟糕了。看不出来就没有办法修改。没有办法修改就不能提高。必须有一种眼光,一看就知道文章什么地方有毛病。这种判断能力是哪里来的。就是多读好文章读来的。读时1 分析别人的作品,写时分析自己的文章,日积月累,慢慢地就有了这种眼光。这就像木匠一样,他一看这张桌子,就知道面平不平,腿歪不歪。 那么,怎么个分析法呢。 先说读文章。拿到一篇白话文要会分析,要紧密结合写作来分析,要知道这篇文章对于自己写文章有什么营养和方法可以吸收和借鉴。所以,读文
29、章时,就不要总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若要这样,总是被动地接受,就说不出什么意见来。最好换一个立场,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看这篇文章,假如让我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然后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别人文章的好处。当然,并不排除你写的比原文会更好,但一般情况是不如原文。我想这个办法是比较有效的。鲁迅说,只有知道了不该怎么写,才知道该怎么写。 再说写文章。写文章时不要老认为你是作者。如果老认为你是作者,就会过分主观,作者说了算。应当暂时当当读者。假定文章是别人写的,我来挑毛病,那你就会看出问题来。这就是分析,道理和读文章时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一样。自己写的文章,只有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才会发现它的毛病,才能提高。 三、写什么
30、样的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什么样的文章不好,得有一个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有了一个方向。 由来已久,有一种时髦的华而不实的文章,讲究漂亮。其实,华而不实都不太恰当,这种文章不但“不实”,而且也谈不上“华”,根本就不漂亮。有些年轻的同志,愿意堆砌一些形容词。形容词很多,但没有什么实在东西。这种文风不应提倡。而这种文风现在不但在中小学里非常流行,甚至于在社会上、报纸杂志上也经常见到。这种文风不是一种好的文风。特别是,不应当向初学写作的人提倡,它会害人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两条:一是准确,二是自然。 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不歪曲,画马像马,画人像人。如果画马像牛,就不准确。自然就是不造作,
31、不装腔做势,要说老实话、心里话。在这个问题上,我要多举一些例子。 先讲自然。 拿穿衣服来讲,不能穿奇装异服,打扮得非常奇怪、惹人注意,其实效果不好。真正的美应是很平淡的,写文章尤其如此。我记得朱自清先生引用过一篇小学生的作文,有这样两句话:“冬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朱先生非常称赞这两句。这两句有什么稀奇。没有。但非常自然,有一股味儿。这就使我想起红楼梦里的凤姐作诗,头一句“一夜北风起”就很自然,不是造作的。最近在一个新的儿童刊物东方少年上,我评改了一篇小学生的文章。大人喜欢装腔做势,而小孩是天真的,所以小孩的文章有时是非常好的,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它题为“我的童年”。有这样一段:“那一年
32、,我随着妈妈来到老家新会,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我们住的房子门前,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左右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屋后是一座苍翠的大山。每天早晨,当我还在梦中,嘹亮的山歌就已经唱遍了全村,而且往往把我唤醒。当我扶着门把,往外头看的时候,总会传来一阵一阵的牛叫声,哞哞的。在一只全身乌黑发亮的牛背上,骑着一个放牛娃。他叫阿聪,是我家一个远亲的孩子。他的头发像壶盖,盖在脑袋上。”我很欣赏最后两句。我是写不出来的。非常自然。你可以想像那个小孩的头发是多么有意思。它什么漂亮的形容词也没用,都是非常普通的字眼。文章接着写道:“他经常把捉来的小黄鸟送给我,即使我玩着玩着把鸟弄死了,他也不生气,第二天又给我送一个来。虽然
33、他说的广东话我听不懂,但我们还是成了好朋友。我很惊讶他的能干,除了放牛,他还会喂鸡、喂鸭,每天上山还带回一大捆劈柴。有时农活忙,他还帮助锄草。他才比我大两三岁,就会做那么多事情。”这一段后边,她忽然来了这么两句:“可惜我很怕牛,所以一直没有骑过它。”这两句放的地方不对,但我觉得很好。作者是个女孩子,胆子比较小,她一定非常羡慕那个男孩子骑在牛背上的自在神情。她想骑,但是不敢骑,因此十分遗憾,这就自然地把她当时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我们在上写作课时,不要让学生走堆砌词藻的路。前几天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两个人写的,其中说到:“我们俩都是放牛娃出身,参加红军后,都做宣传员工作,红军时期的歌曲和
34、歌谣,至今回忆起来,记忆犹新。”“记忆犹新”,大家都喜欢用。我不能否定这个词,它是可以用的。但现在一来就是 “记忆犹新”。这个句子老实讲是不好的。“记忆”与“回忆”是重复的。这就是不愿意说大白话。其实你就说“一直到今天我还记着”,不就非常好吗。干吗要绕呢。这是弄巧成拙。这个例子虽然小,但这是一个“路线”问题,走这条路会越陷越深,十分糟糕。之所以走这条路,就因为脑子里有一个标准,认为“记忆犹新”才是漂亮字眼,而“我没忘记”是大白话,只有用“记忆犹新”,才表示我有文化,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词。过去人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是很好的比喻,但你也“光阴似箭”,我也“日月如梭”,说了一大堆是什么意思
35、。一点也不让人感动。你就说“时间过得真快”比这要强得多。那些东西已经是陈词滥调了,油水都让人榨干了,剩下的都是渣滓了,你为什么还老用它。再比如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讲龙井茶:“龙井茶产于西子湖畔的杭州西湖人民公社,清明期间,是采集龙井茶的黄金季节。”干吗用“黄金季节”。就说“最好的时候”不很好吗。“满山茶树,青翠欲滴,芳馨馥郁,采茶姑娘们头戴草帽,腰系茶篮,笑语欢歌,争分夺秒。”我认为这些话都十分造作,远不如那个小学生写的“他的头发像壶盖”。当然,我不能说得太极端,不是“芳馨馥郁”一类的字眼就不能用。要用得是地方。不要以为这些字眼是万能的,放到哪儿都是漂亮的。字本身没有漂亮不漂亮之分,用得是地方就
36、漂亮,否则,就不漂亮。因此,有一个提倡什么文风的问题。当然,作家的文风不一样,有的平淡,有的华丽。我这里要讲两点:第一,我比较喜欢平淡,这是个人爱好;第二,就初学写作者来讲,不宜先学花哨的东西,基本功是学平淡、学自然,就像一个人学唱京戏,一开始就教他花腔不会唱好,应当先练基本功。 再说准确。 首先,事实要准确。 讲一件事情,如果事实根本不对,就不好了。不光是学生的文章容易出现这种错误,就是报纸也一样。比如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讲葡萄酒:“据史料记载,我国葡萄酒酿造始于汉朝以前,比法国至少早七八百年。”法国是有名的葡萄酒生产国,而我国,不是本来就有葡萄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才把葡萄种子引进中国。汉
37、朝以前连葡萄都还没有,怎么能酿葡萄酒呢。根本就不符合事实。因此,说比法国早七八百年,完全没有根据。这种事情常常发生。 我还看到一篇文章,叫参观纽约庞贝馆。庞贝是古罗马的一个城,因为火山爆发被毁灭了,后来又被发掘出来。这篇文章写的不是庞贝本地,而是在纽约的一个博物馆里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介绍。文章里写道:“公元前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晚上,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爆发,顷刻之间,毁灭了罗马帝国全盛时代的两个古城庞贝城和克窟拉隆城。”这里的介绍完全是错误的,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维苏威火山爆发不是公元前七十九年,而是公元后七十九年。而且,克窟拉隆城也译错了。刚好光明日报在前几个月发表了一篇
38、题为“埃尔克拉罗人之谜揭开了”的文章,就是讲的这个事情。“埃尔克拉罗”是对的。这本来是篇知识性的文章,结果时间和地点都弄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写文章事实不能歪曲,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人总是粗枝大叶,结果不符合事实的错误就常常出现。 其次,逻辑上要准确。 有一篇文章报道邓小平访问尼泊尔,其中有一段对加德满都的描写:“尽管现在加德满都还是冬天,早晚比较凉,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这就非常奇怪,冬天穿毛衣当然不嫌热了。文章的意思是想说尽管加德满都还是冬天,但在中午时穿一件毛衣也就够了,而作者和编者居然都没有发现错误,把它发表出来了。这并不是什么难于发现的毛病。 我再举一个例子。
39、人民日报曾有一个标题。“廖副委员长会见或宴请日本朋友。”到底是会见了,还是宴请了。为什么要用“或”。记者写这个新闻时也许遇到了困难,因为接见的日本朋友不止一拨,有的是会见了,有的是宴请了,于是来一个“或”。但是,用“和”也不行。该怎么办。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会见”和“宴请”之间加一个顿号,既不用“或”,也不用“和”。“会见、宴请日本朋友”就很好嘛。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篇高中学生的作文,题目是“万花纷谢柿犹红”,讲怎样做西红柿酱,我给他评改了一下。文章一开头讲:“夏天是西红柿的旺季,大量上市的时候堆积如山,一时吃不完,价格一日数跌,甚至堆在路边卖不掉,眼 睁睁看它腐烂。过了这一阵,
40、特别是到了冬天,它又成为稀缺商品,无处寻觅,有多少人在想,如果有办法把夏天吃不完烂掉的西红柿保存到冬天,那该多好啊。”这可不行啊。“把夏天吃不完的西红柿保存到冬天”是可以的,再加上个“烂掉”就糟了,因为“烂掉”与“保存”之间是矛盾的。既然“烂掉”了还怎样保存呢。这种毛病并不大,自己是可以挑出来的。只要写文章的时候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挑挑毛病,就完全可以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另外,这篇文章里还说:“成熟的西红柿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人们爱吃它,细菌也爱吃它。正因为它营养丰富,水分又大,细菌一旦在里面安家落户,传种接代,它立刻就要腐烂,所以贮存的方法第一是灭菌,第二使细菌无法再侵入,不能再繁殖。为了灭菌,家
41、庭用的普通蒸锅就够了。把西红柿切碎,装到瓶子里,上锅一蒸,就可以将细菌杀死。但是,如果蒸的时间太长,西红柿就不能保持原型,失去了外型的美观。”这就出问题了。既然已“把西红柿切碎,装到瓶子里”,还有什么外型呢。这不就自相矛盾吗。只能说失去了原来的色泽。这种逻辑上的毛病,是完全可以自己发觉的,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检查自己文章的能力。 准确,不光是事实要准确,逻辑上没毛病,还要在写文章时注意微妙的地方。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刚才讲到东方少年上的那个小学生的文章,有一段描写年画:“我常常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湖边上,看那满湖的荷花和那些欢蹦乱跳的鲤鱼。有时,竟看好几个小时。荷花那秀美的身姿,迷人的色彩吸引
42、着我,把我带到童话般的世界里。我想到我曾经看到过的那幅年画。在花心的莲蓬上坐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花红的小兜肚,脚上系着铃铛,脖子上有一圈花瓣做成的小链子,胖胖乎乎的小手上拿着一个刻着福字的连心锁。”我看到过这种年画。这个同学的描写非常准确。这不是很容易的。它把年画的细节和味道都抓住了。 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参观纽约庞贝馆里有这样两句话不正确:一是“有些人躲在桌底或地窑中”,二是“当时人们放在桌面上的食物,仍然很好地保存着”。问题出在“桌底”和“桌面”这两个词上。我认为桌子没“底”。鞋子有底,箱子有底,桌子哪有“底”。其实说的是“桌子底下”,但“桌子底下”与 “桌底”完全是两回事。“底”和“底
43、下”是不一样的。“鞋底”不能说成“鞋底下”。“箱底”和“箱子底下”也完全不一样。因此,“桌底”是完全不对的。再有,“桌面上”这个词不准确。说“桌子上”不就完了吗。“桌底”不对,“桌面上”也不对,为什么一碰到桌子就全错。它说明作者不注意这些小地方。这里没有太大的学问,也不用查字典,凡是中国人都知道没有“桌底”和“桌面上”的说法。如果是外国人,就不知道“桌底”和“桌子底下”的微妙区别了。但我们是中国人,大家都说“桌子底下”。那为什么写错呢。跟写汉字有关系。他一看见那个“底”就认为是“底下”,没有放在嘴里念一念。念一念很重要,凭着中国人的语感就能发现问题。 对于初学写作的人,首先应该强调的不是生动,
44、而是准确。其实,准确就是生动。大家不要追求离开准确的生动。像小学生描写年画、描写头发像“壶盖”,就很准确,也相当生动。准确和生动并不是两回事。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生动,否则,就会有很多流弊,就会引导学生追求漂亮的字眼,打好多没有必要的比喻,结果没有什么好处。 选自写作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有删改。标题是编者加的,原标题是“写作和写作教学”。朱德熙(19201995),江苏苏州人,语言学家。 作者是著名语言学家,谈写作不讲大道理,而讲实实在在的语言问题。阅读本文,思考下列问题:提高写作水平,为什么只有靠多读多写。读文章不妨站在作者立场,写文章不妨站在读者立场,这是为什么。作者为什么反
45、对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倡文章一要准确、二要自然。 有人说,作者谈写作不关注宏观问题,尽讲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弄得写作者手足无措。你的看法呢。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四篇:怎样写文章一、文章的组成 文章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尾(conclusion)。开头部分主要用来引出文章的话题,列出事实,介绍现状,提出观点,使读者了解文章要谈什么问题。正文可以为单独一段,也可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一段落有各自围绕文章主题的一个中心思想。正文用来提供具体细节,对事实、现状等进行分析,说明原因。结尾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提出结论性的意见、要解决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46、。 二、开头段的写作 文章的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头应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使其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开头一般都较简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开头用于引出文章的主题。开头的写法很多,不同内容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开头,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背景法 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景等背景情况,然后引出主题。例如: avisittolondon amileorsobeforetheyreachedoxford,george,tomandannestoppedthecarontopofahillfromwhichtheycouldseethewholeofthecityspreadoutbe
47、forethem:thecollegewallsandtowerslookedaspeacefulaswhentheywerefirstbuilt,hundreds-ofyearsago. 2.主题句法 提出观点或论点作为文章讨论的主题。例如。 acountryonthemove mobilityisanimportantpartofamericanlifebecausefewamericansliveinoneplaceforlongerthanfiveyears.themovementofamericansisnotonlyfromonestatetoanother;itiswithinthestates,counties,andcities. 3.人物法 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例如。 marcopolo marcopolo(1254-1324),thegreatestofalltravelersofthemiddleages,wasbornin1254ofanoblefamilyinvenice,anindependentcity-stateinnorthernitaly.his:famoustravelbook,marcopolotravels,shows,thathewasacareful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