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上传: 张小英 更新时间:2012-5-19 1:20:53一、传统美术课堂突显不足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中提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过分依重课本,把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把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生活划地绝交的结果只能是孤立无缘,资源缺乏。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2、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不仅“美”的技“术”,更应该是“美”的艺“术”。作为美术教师,不要停留教学生“画画”的技术层面,而更应该站在美术教育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美术学习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美术教师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这便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发展的需要出发,主动探究新
3、形势下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信息技术优势日益彰显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旋涡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有目共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教学手段,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
4、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依托,促进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变革、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教育努力的方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及网络本身就呈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神秘世界,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我们的求索兴趣,启动着我们的创新智慧,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创造路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特征,使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整合出一条创新之路。三、课堂教学运用实例信息技术在美术课
5、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着教学方式,也在改变着教学观念。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减少了许多带工具的繁琐,缩短了作品完成的时间,减少了绘画的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绘画变成有兴趣、有成效的游戏。1、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对味”的学习环境。环境有社会大环境,也有课堂小环境。信息技术可为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提供有力的支持。品茶,讲究环境,品茶必群荫环抱,溪水潺潺,青竹相伴,群鸟相随,才能品出茶之真味。品画如品茶,
6、营造适当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大有裨益。例如在小五10册第14课山水画一课中,在赏析画作的同时,同时伴以铮铮古琴、淙淙流水,鸟雀鸣啼之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作山水之中,从视觉到听觉上同时经历多层次的感受,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每个学生都将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其他的赏析评述课程中,亦可采用此方法。整个课堂环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将提升学生对画作的欣赏验。2、提供资源、拓展教材教材中每一课围绕主题提供的资源总是相对有限。如小五10册第1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一课中,白石老人年高寿长,作品过万,教材却仅能提供寥寥可数的几件作品,虽说都是代表中的代表,典型中的典型,但对如此庞大
7、的作品库来说,还是不足以窥全貌。要让学生就凭几幅画就对白石各时期画风及“衰年变法”前后的转变有深入的了解,是相当困难的。就算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也难也提供数量大而且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更何况教材中要赏析的作品不只齐白石一人,即使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庞大的收藏馆,恐怕也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教参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教师课前要设计专题网页,专题网页比教材的信息容量更大,可不限时的供数量众多的学生同时异步或异时异步欣赏。网页几乎可以不限作品的数量,教师可以收集各时期代表性作品放在专题网页中,而更多的作品可以链接到其他专门研究网站。这样既可集中学习,又可无限拓展。学生先学习教师提供的
8、专题网页,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进而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循教师专题网页中提供的链接进行个性拓展。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可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及其他同一类型课程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3、教学展示、形象直观为了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如电视、游戏,欣赏故事、音乐,也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因为多媒介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演变展示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
9、,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4、自主探究、鼓励尝试在传统的美术课中,学生的作品都具有一次性。一幅作品在完成之前很难预见结果,出现失误,也难补救。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能设计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如在设计标志一课,教师可为学生提供“aaa logo”软件,学生有了这一软件,可以尽情探索和无限尝试logo的可能组合、排列、变形、变色。当创作设计满意之后再进行制作,这样就真正做到了胸有成竹,动起手来自然轻松愉快。作品的失误率减少,作品的质量得到提高。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学生可以在电脑的“画图”软件中尝试将不同的色彩填充到同一图形当中,体会色彩的对比关系。因为数字化的原因,色
10、彩更加精确饱满,尝试次数可以无限,学生通过低廉的成本就可以获得丰富的配色经验,加深对色彩对比的理解。在第13课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一课中,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已不言而喻,只用传统的手段要完成这一课,教学成效恐怕是难以保证的。5 、展示评价,反馈信息传统的展示评价,多为将学生作品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贴到黑板上,教师可以给予优点及不足的评价反馈。这样评价时效短,又无法从时间上纵向观察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因而激励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课堂展示后,教师将学生作品收集整理,然后在校园网络或班级网页上展示,并给予书面的点评。长期积累,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作品数据库,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任意查看和打印学生各个时期,乃至每一节课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发展轨迹就十分明显,既有利于长期激励学生,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美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更是有数据支持的科学总结。当然,如果教师的信息素养较高,也可在网络上设置各个阶段的拓展练习题目,学生在网络进行自我测评,可以即时得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