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感想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类东西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太多太多,一直都被学校被老师强压着要学,而学了这么多,根本谈不上有兴趣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学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学校要求必须要学。我想对于这样的课程,大多数人都提不起兴趣的吧。可是迫于现实,迫于期中考试,还是要谈一下对这门课的感想。从小学开始就知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大一点又加入了三个代表,可这些究竟是什么东西,讲的是什么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然后很莫名的就发现这些东西又和哲学有关。 哲学,一直认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哲学
2、家的思想都很让人很难理解,更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包括那些高中选文科的同学,谈到哲学都只是摇头。 最早接触哲学是在高一的政治课上,那个上课很有激情的老师自称对哲学很有研究,上课的时候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忽略我们坐在下面对哲学基本没有概念的小朋友们。于是很想当然的,认为哲学是一门带着大铁门的学问,进入大铁门的人可以感受到哲学的精髓,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而那些进不去的人,只能在门外傻傻的发呆,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做不了,然后就觉得这东西很是无趣,眼望铁门里的人开开心心的做学问,就总觉得里面的人很不正常,有点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还是能说出点东西的,比如“物
3、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与之相对的便是唯心主义,主张也正好相反,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还有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分两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老师说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然后我就投奔了理科的怀抱,所以,对哲学的认识,从高一到大一结束,都只有这么一点。 直到这次期中考试,老师让写对这门课的感悟,才重新想了一下,哲学到底是什么,当然,还是没有想明白。也许我就是很无奈的始终进不了我自己所谓的那一扇大铁门吧。 这学期,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的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书上说,哲学是系统化
4、、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点我是赞同的。马克思在认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而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 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5、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
6、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
7、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感想 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少系统性地学习一种哲学,在大二的下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课程。虽然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它依然在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些了解以及一些自己的感想。 首先,哲学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很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作为一种正确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人类、对民族确实太重要。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物,又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
8、族,没有脊梁的民族,是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伟大足迹的侏儒。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庄子,老子等都提出过一些伟大的哲学思想,但都有片面主观或者唯心主义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起以往的哲学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和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革命批判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身,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完成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相反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9、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不断得到丰富,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不是从原则上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彻底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界限。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在其缔造者那里,就绝不是“原教旨主义”,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因地制宜的、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学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都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国情,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建设于中国社会。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使社会进一步的繁荣和富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贯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为未来走向社会、建设社会做出良好的准备,成为真正中国未来的建设者。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