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6581853 上传时间:2024-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 全市“十大特色镇”创建实施方案“十大特色镇”创建是市委、市政府从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加快特色镇建设,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三件大事”和市委“六新目标”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优化宜业宜居宜商环境为方向,推进功能化、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市县镇三级联动,培育一批发展水平高、代表性强、示范作用大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市小城镇走上特色鲜明、创业创新、富有活力的发展道路,

2、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xx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利用xx独特的山、水、林等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禀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城镇独特魅力。 (二)和谐宜居,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和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城镇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产镇融合,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产镇村融合发展,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培育新经济

3、新业态,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独特产业生态。 (四)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调控,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以市场为主体、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提高各方共同推动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 (五)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将“十镇”创建与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明显、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 三、创建目标 (一)总体目标。“十大特色镇”创建工作,从2017年开始至2019年底结束,集中3年

4、时间,力争将XX县区信义镇、XX县区梧桐镇、XX县区贾家庄镇、XX县区开栅镇、XX县区西营镇、XX县区普明镇、XX县区蔡家崖乡、XX县区碛口镇、XX县区北武当镇、XX县区留誉镇、XX县区龙交乡、XX县区金罗镇、XX县区双池镇等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特色鲜明、风貌塑造独具韵味、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设施服务便捷完善”的特色小城镇。 (二)分步目标。2017年:文水开栅、汾阳贾家庄、孝义梧桐、XX县区碛口申报创建省级特色小镇。2018年:在巩固提升2017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其余特色城镇申报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并申报创建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019年:力争将“十镇”全部创建成省级特色小镇,

5、并申报创建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 四、创建内容 (一)明确产业定位。按照“一镇一策”要求,精心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效益,新增大量财税和就业岗位。XX县区碛口、方山北武当、XX县区普明要发展特色旅游业,汾阳贾家庄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石信义要建设文旅休闲小城镇,XX县区蔡家崖要打造红色小城镇,柳林留誉、石楼龙交要发展特色农业,交城西营要打造田园小城镇,孝义梧桐要建设煤化科技小城镇,文水开栅要建立沙棘小城镇,中阳金罗要打造电商物贸小城镇,交口双池要打造铝基小城镇。通过产业发展,使特色镇吸纳周边农村

6、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科学规划布局。特色小镇规划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等相关专业规划有效衔接。将城市设计贯穿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过程,塑造特色风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阶段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三)景观风貌塑造。对影响景观的沿街建筑、河道进行整治,分别制定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要求,注重运用当地特色文化符号,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塑造小镇典型风貌。 (四)镇容镇貌治理。镇容镇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镇区出入口、车站广场、交易市场、主要街道等重点地段范围乱搭乱建、乱

7、堆乱放、占道经营、广告牌匾、环境卫生等。 (五)完善功能配置。统筹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供气、排水、防洪等管网改造建设,逐步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通信网络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配套建设,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 (六)创新运营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谋划发展一批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批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积极做好规划编制设计、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发挥第三方

8、机构作用,为入驻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产品推广、技术孵化、市场融资等服务,将特色小镇打造为新型众创平台。 五、创建程序 (一)制定方案。各县(市、区)要按照“十镇”创建要求,拟定“十镇”建设方案。方案应明确创建示范点、创建类型、建设要求、领导机构、资金保障和年度安排等内容。 (二)开展创建。各县(市、区)要按照“十镇”创建要求,组织相关建设主体按照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十镇”创建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适时组织现场会,交流建设经验。 (三)年度考核。“十镇”创建年度建设任务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与干部提拔任用、

9、评优评先挂钩。 (四)期末验收。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市特色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报省住建厅申报“特色小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五十百千”领导组的领导下,各县(市、区)要将“十镇”建设工作作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创新创业的重点,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在工作部署、项目落地、用地指标、财力安排上统筹协调,加强督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发挥部门优势,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十镇”建设工作,形成推进合力。各县(市、区)、相关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十镇”创建实施工

10、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市住建局负责组织编制xx市“十镇”建设技术标准,协调“十镇”创建工作,明确创建要求,开展指导督查。财政、国土、文化、卫计等责任单位要强化对特色镇的分类指导。各县(市、区)政府作为“十镇”创建责任主体,负责制定专项规划、工作方案、年度计划等,建立用地、财力保障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十镇”创建快速有效推进。建制镇政府具体实施“十镇”创建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市、区)政府是“十镇”创建经费的筹措主体,要建立“以县为主、乡镇为辅、市级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县级政府要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融资、积极探索ppp模式、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引进民间资本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积极筹措落实“十镇”创建资金。市财政要在“十镇”创建期间每年至少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对“十镇”创建先进县“以奖代补”。 (四)加强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调度机制,按季度调度、分析、通报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进展、项目投资及形象进度等情况。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要求。对工作进展快、任务完成好的予以表彰、激励鼓励,对工作不力、消极应付,影响创建工作的,严肃问责追责。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