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华镇历史复习活动单复习活动单八 经济和社会生活(八上第六单元1920课)【复习目标】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事迹,感受其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2、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3、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活动方案】活动一 列表识记本专题的基础知识1.状元实业家张謇:清末状元 提出了“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2.归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点阶段原因阶段特点特点从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内因: 外因: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
2、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方文明的传入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 交通通讯: 、 、 3.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表现 文化生活: 、 、 、 社会习俗: 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评价 变化是有限的活动二:探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感悟张謇的爱国情怀。材料一: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多魁的状元。他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毅然从商。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然而好
3、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1)思考: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2)结合上面的材料探究大生纱厂各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说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活动三: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2010年南通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南通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大生三厂小火车 大达轮步公司轮船 大聪电话公司 翰墨林印书局材料二 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主要民族企业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后形成拥有40多个企业、2000多万元资产的大生集团。1902年,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1905年,创办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12年,“举私家之藏书公诸其乡”,建南通图书馆。1919年,在城西南桃坞路建更俗剧场。摘自江海文明之光南通历史文化概述(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近代南通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3分)(2)看到图片中的小火车,你能说出工业革命时期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和使用的动力吗?(4分)(3)2009年初,国务院在批准南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指出: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结合以上材料,你能试着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色?(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