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文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全集,集合,,则阴影部分所表示集合为( ▲ )
A. B.
C. D.
2.已知角的终边均在第一象限,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 )
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
4
3
2
4
A.80 B.40
C. D.
4.设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5.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
6.已知的面积为2,E,F是AB,AC的中点,P为直线EF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
A.2 B.3 C. D.4
7.已知函数,其中,若对任意的非零实数,存在唯一的非零实数,使得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 )
8.如图,已知双曲线上有一点A,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点F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且满足,设,且,则该双曲线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前四题每题6分,每空格3分,后三题,每题4分,共36分)
9.设函数则 ▲ ; 若,则的值为 ▲
10.已知则x= ▲ ;设,且,则m= ▲
11.设圆C:,则圆C的圆心轨迹方程为 ▲ ,若时,则直线截圆C所得的弦长= ▲
12.“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数列,在斐波那契数列中,,…则 ▲ ;若,则数列的前项和是 ▲ (用表示).
13.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取值范围是 ▲
14.如图,水平地面ABC与墙面BCD垂直,E,F两点在线段BC上,且满足,某人在地面ABC上移动,为了保证观察效果,要求他到E,F两点的距离和恰好为6,把人的位置记为P,点R在线段EF上,满足RF=1,点Q在墙面上,且,,由点P观察点Q的仰角为,当PE垂直面DBC时,则 ▲
15.已知为正数,且,则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 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
已知,,记函数.
(1)求函数的最大以及取最大值时的取值集合;
(2)设的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7.(本题满分15分)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bn=(nN*),求数列的前n项和.
\
18.(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锥中,△PAB和△CAB都是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D是PC的中点
(1)证明:;
(2)求A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9.(本题满分15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F,直线 交抛物线C于A、B两点,P是线段AB的中点,过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C于点.
(1)若直线AB过焦点F,求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使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零点;
(2)若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求的值;
(3)求在上的最小值.
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
命题人:龙港高级中学
审核人: 温州八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C
A
C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前四题每题6分,每空格3分,后三题,每题4分,共36分)
9. 2 、
10. 100 、
11. 、
12.13 、
13.
14.
15. 8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 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
解(1)由题意,得
(1分)
(3分)
(4分)
(5分)
当取最大值时,即,此时, (6分)
所以的取值集合为. (7分)
(2)因,由(1)得,又,即,
所以,解得, (10分)
在中,由余弦定理, (11分)
得,即, (13分)
所以 (14分)
(15分)所以面积的的最大值为.
17 (本题满分15分)
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因为,,所以有
,解得, (4分)
所以; (5分)
==. (7分)
(Ⅱ)由(Ⅰ)知,
所以bn===,( 12分)
所以==,(15分)
即数列的前n项和=.
18.(本题满分15分)
解:(1)取AB中点E,连接PE,EC,
由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4分)
则平面, (6分)
所以 (7分)
(2)取CE中点O,再取OC中点F,连接PO,DF,AF,
由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8分)
又
为正三角形 ( 9分)
则平面ABC, (10分)
(11分)
所以为所求角. (12分)
, (13分)
又在中可求 (14分)
15分
19. (本题满分15分)
解:(1)∵ ,, (2分)
∴ 抛物线方程为,
与直线联立消去得: , (4分)
设,则, (5分)
∴ ; (7分)
(2)假设存在,由抛物线与直线联立消去得:
设,则,(10分)
可得 (12分)
由得:,
即,
∴ ,(13分)
代入得,.(15分)
20.(本题满分15分)
解:(1)当时,, 1分
令得,当时,,(舍去)
当时,,(舍去)
所以当时,的零点为1, 3分
(2)方法一:方程,即,
变形得, 5分
从而欲使原方程有三个不同的解,即要求方程 (1)
与 (2)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
(Ⅰ)一个有等根,另一个有两不等根,且三根不等
(Ⅱ)方程(1)、(2)均有两不等根且由一根相同;
对情形(I):若方程(1)有等根,则
解得 代入方程(2)检验符合;
若方程(2)有等根,则解得代入方程(1)检验符合; 7分
对情形(Ⅱ):设是公共根,则,
解得代入(1)得,
代入检验得三个解为-2、0、1符合
代入检验得三个解为2、0、-1符合
故有三个不同的解的值为或. 9分
方法二: 方程,即,
变形得, 5分
则,
再结合,找出两个二次函数的公共点及顶点,
去截,得到三个交点的情况即可。适当给分,少一种情况扣1分
方法三:直接画的图像,分类讨论,适当给分,少一种情况扣1分。
(3)因为=,
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在上最小值为 10分
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在上最小值为 11分
当时,
(i)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当时递减,在上递增
故此时在[-2,2]上的最小值为 12分
(ⅱ)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当时递减,当时递增,
故此时在[-2,2]上的最小值为 13分
(ⅲ)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当时递减,当时递增,
在上最小值为 14分
综上所述: 15分
解法二:因为=,
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在上最小值为 11分
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在上最小值为 13分
当时,在上递减,当时递增,故此时在[-2,2]上的最小值为
综上所述: 1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