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5778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7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松阳花鳖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DB3311_T 14―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3311/T 2032020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 2032020 代替 DB3311/T 2032005 松阳花鳖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20-01-20 发布 2020-02-20 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11/T 2032020 I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 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松阳花鳖.1 3.2 稚鳖.1 3.3 仔鳖.1 3.4 幼鳖.2 3.5 成鳖.2 3.6 亲鳖.1 4 养殖环境要求.2 4.1 养殖基地.2 4.2 水质.2 4.3 防逃设施.2 4.4 饲料台.2 4.5

2、 晒台.2 5 亲鳖培育.2 5.1 亲鳖选择.2 5.2 雌雄鉴别.2 5.3 亲鳖池.3 5.4 放养前清塘.3 5.5 放养.3 5.6 饲养管理.3 5.7 疾病预防.4 5.8 疾病治疗.5 6 人工繁殖.6 6.1 产卵场所.6 6.2 产卵.7 6.3 收卵.7 6.4 人工孵化.7 7 仔鳖饲养.8 7.1 仔鳖池.8 7.2 放养前准备.8 7.3 放养.8 7.4 饲养管理.9 7.5 越冬.9 8 幼鳖饲养.9 DB3311/T 2032020 II 8.1 幼鳖池.9 8.2 放养前清池.9 8.3 放养.9 8.4 饲养管理.10 8.5 疾病防治.10 9 成鳖饲养

3、.10 9.1 成鳖池.10 9.2 放养前清池.10 9.3 放养.10 9.4 饲养管理.10 9.5 疾病防治.10 10 尾水排放.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松阳花鳖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图.12 DB3311/T 203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与DB331100/T 203-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新增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增加目次页;增加附录模式图;增加档案管理的章节内容;删除病鳖隔离小节,合并入疾病小节中;调整尾水排放标准;改进雌雄放养比例和各池塘水面深度。本标准由丽水市

4、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松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松阳县丽琴家庭农场。本标准起草人:吴燕琴、毛伟华、陈跃军、陆君、黄富友、张任驰、文孝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1100/T 203-2005,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DB3311/T 2032020 1 松阳花鳖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阳花鳖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要求、亲鳖培育、人工繁殖、仔鳖饲养、幼鳖饲养、成鳖饲养以及疾病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松阳花鳖的繁育与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5、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505l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l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松阳花鳖 属中华鳖的一个地方种群,背微高但不突,体厚,裙边宽;雌性体型呈马蹄状,雄性略呈椭圆形,体色为青绿色偏黑,背部光滑有松花状斑纹,无杂色;除了背上有12个以上大小形状不等的点状花斑外,腹部

6、后端和中部腹甲上各有两块暗红的斑块,酷似脸谱。3.2 亲鳖 体重大于1 kg,且年龄在3冬龄以上的用于人工繁育的鳖。3.3 稚鳖 出壳后24h以内,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鳖体营内源性营养,未开食,个体体重3g5g的鳖。3.4 仔鳖 DB3311/T 2032020 III 卵黄囊完全消失,鳖体体型完整,活动自如并开始摄食,体重不到50g的鳖。3.5 幼鳖 仔鳖经培育至个体体重达到50g250g的鳖。3.6 成鳖 个体体重达到400g以上的鳖。4 养殖环境要求 4.1 养殖基地 4.1.1 应符合松阳花鳖生活习性的要求,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鳖池应背风向阳,以长方形东西朝向

7、为好。4.1.2 池壁可为土质的,也可用水泥砖或水泥板护坡,要求表面不粗糙。清除池底中带尖角的石子,铺底的含砂泥土,用手抓应无刺痛感。4.1.3 养殖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4.2 水质 水源和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1 的规定。4.3 防逃设施 用砖块在池周砌成50cm70cm高的围墙,墙向内伸檐8cmlOcm,在饲养池进水口处装置牢固的铁丝网。砖墙也可用塑料板或3cm4cm厚的水泥板替代。4.4 饲料台 饲料台可用水泥预制板或玻璃钢瓦等搭设,一侧淹没在水下10cm15cm,另一侧露出水面。4.5 晒台 晒台要建在池边向阳处,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水泥板、竹板、玻璃钢瓦等材料做

8、成长2m3m,宽1m2m的长条形斜坡,斜置于池边水面,一边没于水下。5 亲鳖培育 5.1 亲鳖选择 5.1.1 选用野生或人工选育的非近亲交配育成的性成熟个体作为亲鳖。5.1.2 亲鳖形态应符合松阳花鳖的分类特征,外形完整、体质健壮、无伤残、无病灶、无畸变,体色正常,皮肤光亮,裙边肥厚、有弹性,性腺发育成熟,体重1kg3kg,年龄4龄以上(含4龄)。5.2 雌雄鉴别 DB3311/T 2032020 3 雌雄亲鳖的鉴别特征见表1。表1 雌雄亲鳖的鉴别 鉴别部位 雌 雄 尾部 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或伸出很少 较长,能自然伸出裙边外 体型 近马蹄形,背甲中部较平,体型较厚 前部稍宽呈椭圆形,背甲

9、中间隆起,体型较薄 后肢间距 较宽 较窄 体重 比同龄雄性轻20%左右 比同龄雌性重20%左右 生殖孔 产卵期红肿 无红肿 5.3 亲鳖池 亲鳖池面积宜为200500,池深1.2m1.5m,水深O.8m1.2m,池底铺含砂泥土厚1Ocm15cm。5.4 放养前清塘 5.4.1 干池清塘 放干池水,清淤,暴晒3d5d,然后在池角挖坑,用lOOg/的生石灰,以少量水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之后再用铁耙耙一遍。隔日注水,7d后即可放鳖。5.4.2 带水清塘 可用生石灰加水溶解后,以200mg/L250mg/L的浓度全池泼洒,7d后放鳖;也可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加水溶解,以20mg/L的浓度全池泼洒,3

10、d后放鳖。5.5 放养 5.5.1 雌雄比例 雌雄亲鳖的放养比例为6:l8:l。5.5.2 密度 按水面计算,放养密度宜为O.5只/1只/。5.5.3 时间 放养亲鳖宜选择在晴天上午。5.5.4 鳖体消毒 鳖体消毒,可用浓度为10mg/L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min20min,也可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浴lOmin,或用浓度为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溶液浸浴15min。5.5.5 放养操作 将装有已经消毒的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入池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5.6 饲养管理 5.6.1 饲料种类 DB3311/T 2032020 III 饲料应以配合精饲料为主,可搭配投喂

11、优质鲜活饲料;配合精饲料要选用亲鳖专用饲料,搭配使用的鲜活饲料包括鲜活鱼、虾、螺、蚌、蚬、蝇蛆、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和新鲜瓜果、疏菜、水草等植物性饲料。5.6.2 投喂方法 投喂饲料应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具体是:a)定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NY 5072 的规定,营养水平按SC/T 1047 执行;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均应优质、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b)定量: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状况和鳖的摄食强度灵活掌握,所投的饲料应控制在2h内吃完。通常情况下,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鳖总体重的1%2%,鲜活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鳖总体重的5%10%。在鲜活饲料中,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

12、饲料的比例分别为85%和15%。c)定时:水温1820时,两天一次,时间是9:00前后;水温2l25时,每天一次,时间是9:00前后;水温25以上时,每天两次,时间分别为8:30前和16:30后,正常情况下,8:30前和16:30后的投喂量分别为日投喂量的40%和60%。d)定点:搭设饲料台,确定设置点。饲料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饲料投喂点一旦确定,就不应随便变更。5.6.3 日常管理 5.6.3.1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及时掌握鳖的摄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饲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检查防逃设施;查看水色、水

13、质,检查水体有无异味,测水温,做好巡塘日志。5.6.3.2 养殖全过程要定期向池中添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春、秋季每隔20d注一次,夏季每隔lOd15d注一次,冬季基本不注水。在进水口处,用网目为0.335mm的网片安装拦网。每隔15d,用20mg/L30mg/L的生石灰或1.Omg/L1.5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两者交替使用。池水的透明度宜保持在30cm。5.6.3.3 养殖全过程应做好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并建档保存二年以上。5.7 疾病预防 5.7.1 生态预防 按4.1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按5.4的要求,加强放养前的清塘消毒;养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l 的规定。水色保

14、持黄绿或茶褐色,用换水或施肥方法使透明度保持在30cm。PH值保持在6.58.5。池水溶氧不低于4mg/L,CODlOmg/L20mg/L,氨氮不超过2mg/L。5.7.2 生物预防 在鳖池中搭养鲢鱼和鳙鱼,搭养量宜为每667搭养50尾左右;在鳖池中放养水浮莲或水葫芦,其覆盖面积不超过水面的五分之一;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溶解于水后全池泼洒,每667用167g250g,隔7d15d用一次。枯草芽孢杆菌与其它药物的使用间隔时间为15d。5.7.3 药物预防 5.7.3.1 环境消毒 周边环境用漂白粉喷雾或扬洒:池水消毒每15d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按1.Omg/L1.5mg/L的浓度全池泼洒,或用生

15、石灰按20mg/L30mg/L的浓度全池泼洒,两者交替使用;DB3311/T 2032020 5 5.7.3.2 鳖体消毒 按5.5.4执行;5.7.3.3 饲料消毒 投喂的新鲜动、植物饲料,洗净后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20min,或用5%的食盐水浸泡5minlOmin,再用淡水漂洗后投喂。5.7.3.4 工具消毒 养鳖生产所用的工具应定期消毒,每周2次3次。消毒方法是:用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min,或用5%的食盐水浸洗30min,或用5%的漂白粉溶液浸洗20min。5.7.3.5 饲料台与晒台消毒 每周一次用漂白粉溶液或氯制剂溶液泼洒饲料台和晒台,并在饲料

16、台和晒台周围挂袋。用量参照全池泼洒的浓度。5.8 疾病治疗 养殖期间发生鳖病,应确切诊断、尽可能采取隔离措施、对症用药。渔用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 的规定。几种危害较大的鳖病治疗方法见表2。表2 鳖病治疗方法 鳖病鳖病 名称名称 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水霉病 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早春季节 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异状;严重时,可见体表覆盖一层灰白色棉毛状物。病鳖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或拒食,最终消瘦而死。l、用O.05%食盐和O.05%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用2mg/L3mg/L亚甲基蓝全池泼洒,隔2d一次,连用二次。鳃腺炎 传染性强,危害大,流行于6月10

17、月 病鳖颈部异常肿大,后肢窝隆起,乃至全身浮肿,眼呈自浊状甚至失明;有的体腔有腹水,肠道出血;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缓,常静卧陆地,伸颈死亡。用20mg/L的大青叶加40mg/L,的板蓝根水煎汁浸泡7d10d:病情严重的,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板蓝根注射液,剂量为2ml/kg体重,每天2次,注射后再浸入大青叶和板蓝根水煎汁中,连用5d。白底板病 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流行于5月10月 病鳖体表光滑,颈部、四肢水肿,背甲稍发青,腹甲贫血。腹腔内有淡红色积水;肝脏肿大,呈土灰色,病重的呈肝硬化;肺有较多的气泡;肠道肿大并充血呈深红色或肠壁肿胀、发白。参照鳃腺炎的治疗方法。腐皮病 流行于5月9月,水温越高,

18、流行越严重 病鳖四肢、颈部、尾部、背腹甲、裙边等患处皮肤溃烂坏死,病灶周围肿胀,以后溃疡面积逐渐扩大,严重者颈部肌肉和四肢骨骼外露、爪脱落。常与疖疮病形成并发症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1、用1.Omg/L1.5mg/L的漂白粉或 20mg/L 30mg/L 生 石 灰 或0.2mg/L0.5mg/L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d;2、用五倍子85g、大黄20g和地锦草150g加水50kg浸泡。DB3311/T 2032020 III 鳖病鳖病 名称名称 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白底板病 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流行于5月10月 病鳖体表光滑,颈部、四肢水肿,

19、背甲稍发青,腹甲贫血。腹腔内有淡红色积水;肝脏肿大,呈土灰色,病重的呈肝硬化;肺有较多的气泡;肠道肿大并充血呈深红色或肠壁肿胀、发白。参照鳃腺炎的治疗方法。腐皮病 流行于5月9月,水温越高,流行越严重 病鳖四肢、颈部、尾部、背腹甲、裙边等患处皮肤溃烂坏死,病灶周围肿胀,以后溃疡面积逐渐扩大,严重者颈部肌肉和四肢骨骼外露、爪脱落。常与疖疮病形成并发症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1、用1.Omg/L1.5mg/L的漂白粉或 20mg/L 30mg/L 生 石 灰 或0.2mg/L0.5mg/L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d;2、用五倍子85g、大黄20g和地锦草150g加水50kg浸泡。白点病

20、 主要危害稚鳖,水温越高暴发越快 病鳖体表出现一粒粒凸出的小白点。解剖观察,肝肿大,呈土黄色;肾贫血,胃肠壁充血。病鳖反应迟钝,摄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用O.3mg/L0.6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d3d。注:队上各种化学药物的休药期分别为:漂白粉5d,三氯异氰脲酸10d,二氧化氯10d。6 人工繁殖 6.1 产卵场所 6.1.1 露天式产卵场 鳖池背风向阳的西北边与围墙之间应留有1.5m2.0m宽的空地;在此空地上设置长200cm,宽50cm,深10cm的砂盘,每个砂盘可供25只30只雌鳖产卵;设置砂盘的数量应根据亲鳖池的面积和雌鳖数量而定;设有产卵砂盘边上的池壁应做成坡度为

21、45左右的斜坡,便于雌鳖能顺利爬行。露天式产卵场使用最为广泛。6.1.2 产房式产卵场 在鳖池背风向阳的一边池埂上修建产卵房;产卵房的大小应根据雌鳖总数而定,每100只120只雌鳖建长宽为lmlm,高2m的产卵房;房内铺细沙30cm厚,沙面与地面持平,并由鳖池铺设一条坡度为45左右的斜坡至产房,便于雌鳖能顺坡爬入产房产卵。6.1.3 遮阳棚 在产卵场上方应设置遮雨棚架,以防阳光直射使砂盘水分过快蒸发或雨水淋湿。6.1.4 消毒 产卵场的消毒包括场地消毒和孵化用砂消毒。场地消毒主要是撒生石灰或漂白粉;孵化用砂消毒的方法有:a)曝晒消毒法:将砂子平铺在洁净的水泥地上,厚度2cm3cm,利用太阳曝晒

22、5d6d。曝晒过程中要每天翻动砂体数次,以便太阳紫外线均匀照射。b)漂白粉消毒法:用凉水配制1g/L的漂白粉溶液,将砂子浸泡其中60min120min,然后捞出砂子,沥干水份,铺放通风处lOd15d。消毒工作宜选择傍晚日落时进行,以避开阳光照射。DB3311/T 2032020 7 c)高锰酸钾消毒法:把砂子放入箩筐或漏水布袋中,然后用20g/L的高锰酸钾溶液淋砂子,淋透后放干5d10d。高锰酸钾须先用温水溶化,然后再加冷水。d)煮沸消毒法:把砂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5min,冷却后捞出凉干。要防止沾上油腻之物。6.2 产卵 6.2.1 产卵季节和环境 每年4月至9月,水温2332,雌鳖产卵。6

23、月至7月为产卵高峰期。要求环境安静,产卵房沙层湿度适宜,含水量约为7%8%,即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准。6.2.2 产卵管理 产卵期间,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如遇下雨天,要做好产卵场地的排水工作;在天气过于干燥,产卵砂盘的水份大量蒸发时,要及时用喷水壶洒水,使产卵砂盘的湿度符合产卵条件。要注意防止鼠害。6.3 收卵 产卵季节,应每天早晨巡视产卵场所,仔细寻找卵窝,发现后做好标记,下午2时3时用手轻轻拨开表层砂土,取出鳖卵,动物极朝上,轻放于底部垫有松软底物的容器内,避免挤压与碰撞。每次收完卵后,应及时平整产卵场。6.4 人工孵化 6.4.1 孵化设施 孵化设施有孵化室、孵化箱等。孵化室要有保温

24、、保湿、通风、照明设施,地上应设集苗沟,沟深30cm,宽30cm,沟中铺5cmlOcm厚的细沙,孵化室的大小按孵化规模确定。孵化箱可用吸水性好,不易腐烂的松木板制作,箱体呈正方形,边长50cm,高20cm。6.4.2 受精卵的鉴别 鳖卵产出后不久,卵体呈粉红色,可从外观看到一个圆形白色亮区,这就是胚胎发育所在区域,即卵子受精的标志;受精卵随胚胎发育的进展,圆形白色亮区会逐步扩大;如果产出后的卵子白色亮区若明若暗,又不会继续扩大,即视为未受精卵。6.4.3 受精卵装箱方法 6.4.3.1 无沙孵化装箱法:受精卵装箱前,箱底先铺一块面积与箱底一样大小的厚1.Ocm的轻体海绵,然后再装上一层相同大小

25、和厚度但有孔穴的重体海绵,孔穴的孔径为2.Ocm,孔间距O.5cm。把受精卵的圆形白色亮区朝上放入孔穴中,装好后,上面再盖一层厚1.Ocm,大小与箱口相同的轻体海绵。轻体海绵应有一定的湿度,以手握带湿,但挤不出水滴为度。6.4.3.2 有沙孵化装箱法:受精卵装箱前,先在箱底铺一层5cm厚的细沙,然后放上两层卵,安放时圆形白色亮区朝上,卵间距O.5cm。装好后再盖上细沙,盖的厚度以表面看不到卵为度。细沙粒径要求不超过llmm,含水量为7%8%。6.4.4 孵化箱放置 孵化箱应平放在集苗沟的两侧,采用多层式放置,5层lO层为一组,上下层间距5cm,组与组之间间距20cm。两组为一行,行间距50cm

26、。孵化期间每周进行上下层换箱一次。DB3311/T 2032020 III 6.4.5 孵化条件 孵化室要求保温、保湿、通风且便于操作,孵化期间,室温以保持3032为宜,湿度保持70%75%,孵化用沙的含水量保持7%8%。在稚鳖出壳前,要尽量避免振动。6.4.6 孵化管理 6.4.6.1 孵化期内,最关键是控制温度、湿度和保证通风,使之符合孵化条件。6.4.6.2 稚鳖即将出壳时,应在孵化箱下方的地面上放一层轻体海绵或其它松软物,以防跌落的稚鳖受伤。6.4.6.3 集苗沟中还要放入2cm3cm深的清水。待集苗沟中稚鳖脐孔封闭,脐带完全脱落后,即移入仔鳖池饲养。6.4.7 孵化时间 从鳖卵产出到

27、稚鳖出壳,在3032条件下,历时约需40d50d,总积温为360000d。7 仔鳖饲养 7.1 仔鳖池 7.1.1 仔鳖池面积50lOO,池深为0.6m1.0m,水深O.3m0.6m,池底铺含沙泥土厚5cmlOcm。7.1.2 有条件的也可用采光大棚人工控温培育。要求大棚能采光、保温、保湿、通风,且进排水方便;池子面积25,池深50cm;靠过道旁设饲料台。7.2 放养前准备 7.2.1 仔鳖池消毒 洗净鳖池,用200mg/L25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带水消毒。一周后先用活鱼试水,再放稚鳖。7.2.2 放入漂浮性水生植物 7.2.2.1 在仔鳖池中放入经5mg/L10mg/L的漂白

28、粉溶液或lOO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水温20)消毒后的水葫芦或水浮莲,为稚鳖提供保护、遮荫、晒背场所。放入数量不超过池水面的三分之一。7.2.2.2 用采光大棚培育的,池中可不放漂浮性水生植物。7.3 放养 7.3.1 质量要求 要求无伤残、无畸变、无病灶,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用手拉后腿能有力缩回,翻转迅速,裙边厚实、平直,肚脐口平实无孔,体型较薄,鳖体丰润有光泽。放养同一仔鳖池的鳖规格应整齐。7.3.2 鳖体消毒 鳖放养前用8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min左右。7.3.3 密度 按水面计算,放养密度宣掌握在20只/50只/。采光大棚的放养密度宜为50只/1OO只/。7.3.4 放养操

29、作 DB3311/T 2032020 9 按5.5.5执行。7.4 饲养管理 7.4.1 饲料种类 仔鳖用饲料要以正规厂家生产的鳖苗配合饲料为主,可搭配投喂优质新鲜鱼肉、动物肝脏、蚯蚓、浮游动物等动物性饲料,优质新鲜胡萝卜等植物性饲料,以及优质鲜鸡蛋、含钙奶粉等其它饲料。7.4.2 投喂方法 投喂应严格按照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四定”原则:a)定质:使用符合NY 5072和sC/T 1047 规定的鳖苗配合饲料。在此基础上,添加如优质的鲜胡萝卜、鲜鸡蛋、含钙奶粉、鲜鱼、鲜红虫等鲜活饲料,添加量为当日干饲料量的lO%15%。添加前应对鲜活饲料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5.8.1.3的c)执行。然后

30、加工成浆或糜拌入配合饲料中制成颗粒后投喂。b)定量:投饵量为鳖重量的5%8%,并根据每餐的实际吃食情况及时增减。每次吃食以60min内吃完为宜。c)定时:应采用短时多次的方法,投饵次数宜为每天4次,分别为5:OO、10:00、15:00、20:OO。d)定位:投喂时要求把饲料均匀准确地撒在饲料台的水上部分。饲料台可按4.5执行,也可采用1.8m1.Om的波纹优质水泥瓦作饲料台,以每200只仔鳖设1块水泥瓦为宜。7.4.3 日常管理 按5.6.3执行。7.5 越冬 7.5.1 仔鳖越冬前应投足量营养丰富的饲料,使鳖体储积足够的脂肪,用于越冬消耗。7.5.2 要在遮阳棚架上加盖干稻草或其它干草,防

31、风防冻;在棚架下方池底添加5cm厚的细砂,为仔鳖的越冬创造一个适宜的良好环境。7.5.3 在有条件的地方,室外温度下降到O以下时,将仔鳖转入室内集中放在填有30cm厚度细沙的木箱中,让其自动钻入沙中,上面覆盖一层干稻草或其它杂草,室温要保持在1015,特别严防鼠害。8 幼鳖饲养 8.1 幼鳖池 面积以5001500为好,池深0.8m1.5m,水深0.6m1.0m,池底铺含砂泥土厚5cm10cm。8.2 放养前清池 按5.4执行。8.3 放养 8.3.1 质量要求 要求无伤残、无畸变、无病灶,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用手拉后腿能有力缩回,翻转迅速,裙边厚实、平直,鳖体丰润有光泽。放养同一幼鳖池的鳖规

32、格应整齐。DB3311/T 2032020 III 8.3.2 鳖体消毒 按5.5.4执行。8.3.3 密度 按水面计算,放养密度宜为5只/8只/。8.3.4放养操作 按5.5.5执行。8.4 饲养管理 按5.6执行。8.5 疾病防治 按5.7、5.8执行。9 成鳖饲养 9.1 成鳖池 面积5003500,池深1.5m2.0m,水深0.8m1.2m,池底铺含砂泥土厚lOcm15cm。9.2 放养前清池 按5.4执行。9.3 放养 9.3.1 质量要求 要求无伤残、无畸变、无病灶,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用手拉后腿能有力缩回,翻转迅速,裙边厚实、平直,鳖体丰润有光泽。放养同一成鳖池的鳖规格应整齐。9

33、.3.2 鳖体消毒 按5.5.4执行。9.3.3 密度 按水面计算,放养密度宣为1.5只/3只/。9.3.4 放养操作 按5.5.5执行。9.4 饲养管理 按5.6执行。9.5 疾病防治 按5.7、5.8执行。DB3311/T 2032020 11 10 尾水排放 鳖场应建设尾水处理设施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尾水排水按SC/T 9101 的规定执行。DB3311/T 2032020 III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松阳花鳖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图 项 目 参考数据 养殖密度 1.5 只/m23 只/m2 目标产量 500kg/亩/年 产品规格 1.5kg2.5kg/只 月份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

34、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主 要 技 术 要 点 放养前准备:放养前准备:1、清塘:a)干池清塘:放干池水,清淤,日晒3d5d,然后在池角挖坑,用100g/m2的生石灰,以少量水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之后用铁耙粑一遍。隔日注水,7d后即可放鳖。b)带水清塘:1)生石灰清塘:水深1m,用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成200mg/L250mg/L浓度,7d后放鳖;2)漂白粉清塘:水深1m,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加水溶解后泼洒全池,使池水成20mg/L浓度,7d后放鳖。2、防逃设施:用砖块在池周砌成50cm70cm高的围墙,墙顶向内伸檐8cm10cm,在饲养池进口处装置牢固

35、的铁丝网。砖墙也可用塑料板或3cm4cm厚的水泥板替代。放养及管理:放养及管理:1、鳖苗放养:雌雄放养比例为 1.5:12:1,要求个体大小一致。放养密度为 2 只/m23 只/m2。放养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上午。养殖周期为 35 年,轮捕轮放。2、鳖体消毒:1)高锰酸钾消毒:浓度 10mg/L20mg/L,浸浴 15min20min;2)食盐消毒:浓度 3%,浸浴 10min;3)聚维酮碘(含有效碘 1%)消毒:浓度 30mg/L,浸浴 15min。3、投喂:饲料应以优质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饲料为辅、应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4、防病:以预防为主,养鳖池水质应符合 NY 50

36、51 的规定;水色保持黄绿或茶褐色,用换水或施肥方法使透明度保持在 40cm 左右。用生石灰调节 PH 值至 78。要求池水溶解氧不低于 4mg/L,COD 在 10mg/L20mg/L,氨氮不超过 2mg/L。5、巡塘:早晚巡塘各一次,及时掌握鳖的摄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饲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才去相应措施;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检查防逃设施;查看水色水质,检查水体有无异味,测水温,并做好养殖记录。起捕:起捕:1、在经过 3 至 5 年的养殖后,进行放水采捕分选,按相差 200g 一档进行挑选并塘,把规格达到 1.5kg2.5kg/只的花鳖并入成鳖池,到时根据客户规格需求进行分档销售,未达到规格的再进行饲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