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749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1-04【作者简介】仲红俐,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银发浪潮 下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困境与对策研究”(JSS-L-2022032);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2022年度科研项目一般课题“江苏省老年大学政策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22SZJB010);20222023年度常州市社区教育科研课题“老年大学发展的政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2CZSJY07)一、研究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成了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老年教育问题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创新老年教育组织体系与发展机制,扩大老年教

2、育供给,大力整合、聚通老年教育资源,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应然之举。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阵地。法国于1973年率先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即老年大学,在其影响下,老年大学在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发达国家发展起来。我国老年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初主要形式是开设老年大学。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老年大学成立,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的开始。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老年大学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对老年大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国各地政府加强了对老年大学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制定了

3、一系列的政策以规范、促进老年大学的发展。2021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践行积极老龄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要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江苏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常住人口中,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50.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8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7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20%,位居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5位。同时,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基础较好,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接受再教育的需求旺盛,很多老

4、年大学“一座难求”。以江苏省老年大学为样本,进行老年大学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根据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编写的 江苏省老年大学教育蓝皮书(20102020年)统计,江苏省各类老年大学已有12610所。其中,省直属老年大学6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尧特征与启示仲红俐(常州开放大学 终身学习指导中心,江苏 常州213001)【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成了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阵地。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经过了创生时期、规范时期、提升时期、繁荣时期这四个历程。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具有以政府规划为基础、体现了地区差异、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的主要

5、特征。要进一步推动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需加强制度设计、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课程等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关键词】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江苏省【中图分类号】G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0633(2023)02-0029-062023 年第 2 期No.2.2023总第 111 期Sum No.111南京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Open University29所,市级老年大学13所,县区级老年大学96所,社会办老年大学25所,街道(乡镇)老年学校897所,社区(村)老年学校11573所,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1677个。江

6、苏省创建了全国示范老年大学10所,省示范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131所。江苏省老年大学数量、办学质量、受教育人数及社会效应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政府统筹力度欠缺,体制机制不健全;二是社会力量参与较少,资源配置不合理,内涵发展乏力,发展动力不足。二、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历程(一)创生时期(20世纪80年代)1984年,南京的金陵老年大学成立,这是江苏省第一所老年大学。接着,各市纷纷成立老年大学。到1990年之前,全省有11个市成立了市级老年大学。1984年,我国政府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五个老有”工

7、作目标,为老年大学的创生与初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1989年12月,江苏省老年教育协会成立,后更名为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到1996年,全省各市、县区都已经建立了老年大学并向街道、乡镇延伸,老年大学的办学意义与成效进一步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年大学起步不一样,江苏省老年大学的起步阶段是原江苏省老龄问题委员会发挥了重要的协调管理作用,同时各老年大学团结协作、资源共享、探索发展;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多数是老干部局利用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条件创办老年大学。(二)规范时期(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教委、省老龄委、省委老干部局三个行政部门联合推动老年

8、大学的发展。1997年,省教委、省老龄委联合召开全省第一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以贯彻 老年法 有关老年教育规定和 教育法 有关终身教育规定为中心,进一步落实 江苏省老年事业“九五”发展计划 相关老年教育任务,为江苏省老年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这次会议的最大意义在于江苏省老年教育工作由老年大学团结自发的自主性行为与老年大学协会组织的半官方行为,上升为全省多行政部门联动的整体性的、有规划的官方行为,开始了老年大学的法治化、规范化发展。会后,省教委、省老龄委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意见,提出了江苏省“九五”后几年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管理职责、工

9、作重点和措施,有力推动了全省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几年时间,全省包括老年大学在内的老年学校从400多所猛然增加到1500多所,受益人数增加了十几万。1998年,省教委、省老龄委联合省委老干部局召开了第二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三个部门密切合作,确定了加大发展基层老年教育工作力度、提高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筹办江苏空中老年大学等工作重点。(三)提升时期(21世纪初至2010年)2000年,国家层面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将原老龄问题委员会改为中国老龄协会。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在出台的相应政策文件中要求各地政府老年教育投入按不少于每年每位老年人1元的标准落实,并

10、在老龄事业“十五”规划中对老年教育提出明确目标。2005年,全省老年教育已经初步形成省、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多层次的老年教育网络,据2005年底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老年大学和学校已经发展到4542所。仅省里创办、批准的老年大学就有6所:江苏省老年大学、江苏省空中老年大学、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江苏省老年女子大学、江苏青春老年大学、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经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各老年大学都实施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设备基础,一支稳定的、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素质较好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已经形成,在办学模式与教学管理上也形成了初步的思维与经验,并编写了许多针对性强、内

11、容丰富的老年教育课程或教材,深化了老年大学的发展内涵。全省各地老年大学在政策制定上也都有了新的举措,形成了自身特色。各地老年大学建立了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健全。2007年,徐州市出台了 徐州市老年教育条例,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首创。苏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盐城市建立了各级老年教育领导小组。苏州、南通把老年大学划归教育部门主管,扩大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许多城市成立了老年大学协会。(四)繁荣时期(2010年至今)“十二五”开始,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仲红俐: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30持续提升与拓展阶段。“十二五”时

12、期老年大学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在国家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政策推动下,全省老年教育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老年大学为主干,社区老年学校为基础,远程老年教育为辐射,社会教育为环境,互联网智能技术融入和多主体办学的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期下,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的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建设以各级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教育体系”。江苏省“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提出,“巩固省、市、县

13、(市、区)老年大学办学成果,改善教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省老年大学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 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 指出,“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建设老年大学或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中心”。2013年,省教育厅、省老龄办等八部门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2014年,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发布了 老年大学教学管理规范化实施意见,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 加快发展老年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2021年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 江苏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江苏省老年教育

14、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苏州市老年大学成立董事会,制定了 苏州市老年大学董事会章程,短时间内就筹措到650万元的学校发展基金。苏州市老年大学还发布了 文明公约 学员守则 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江阴市老年大学实行“市老年教育领导小组、校务委员会、校监会”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2014年,常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2022年6月,常州市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发布 常州市“十四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规划 部署了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提升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鼓励各种教育资源参与建设

15、老年大学,积极发展网上老年大学等。规划 还明确了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办学基本条件,要求在教学场所面积上,市级老年大学不低于8000平方米,县区级老年大学不低于4000平方米,社区老年大学(学校)不低于500平方米,社会力量办老年大学不低于500平方米。三、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特征分析(一)以政府规划为基础目前,江苏省的老年大学分为民办与公办两种类型。公办老年大学包括由原江苏省老龄问题委员会主管的江苏省老年大学、由江苏开放大学主管的江苏省空中老年大学、由江苏省妇女联合会主管的江苏省老年女子大学等。民办老年大学包括江苏青春老年大学、江苏夕阳红老年大学等。民办老年大学虽然为民办性质,仍坚持非营利、公益性

16、的办学理念,接受政府的领导与监督。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以政府规划为基础,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江苏省将老年大学作为实施老年教育、促进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打造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设了多形式的教育平台,形成了多主体办学的新格局。同时,各地区老年大学的建设发展,都是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进行,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了支持,保障了老年教育的正常运行,促进了全省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二)体现了地区差异江苏省各地老年大学的发展,除了贯彻执行上级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还根据省内不同地区实际的社会发展与人口结构现状,制定并发布了各级各类地方性的政策制度,并加强了各项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

17、度。全省老年大学的发展,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苏南地区较苏北地区关于老年大学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经费预算更多,各部门配套措施衔接较好。这一方面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差异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省级层面统筹协调的欠缺。(三)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教育形式,与老年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区教育因其群众性、实践性、区域性等特征,成了老年教育的重要依托。江苏省在各类相关文件中均强调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以辅助老年教育的发展。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在全国走在前列,内涵发展深厚,教育质量较高,社区教育品牌影响深远。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

18、结合了社区教育仲红俐: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31的优势,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老年教育,提升了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如与开放大学合作,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一个特色是将老年人的学习成果计入江苏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江苏开放大学与金陵老年大学、苏州老年大学、南通老年大学等学校合作,试办了本科(高中学历起点的本科和专科学历起点的本科)老年学历继续教育。老年学习者在“学分银行”建立学习账户,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四、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启示与建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里明确提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

19、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教育供给,打造高质量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老年大学建设,是中国特色老龄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老年大学是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江苏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里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要依循相关政策,坚持系统思维,注重顶层设计与整体架构。具体来说,要加强制度设计、统筹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课程等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江苏省老年教育多元发展与自主创新,推动江苏省经济社

20、会协调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的老年人终身学习生活。(一)加强制度设计,统筹协调发展制度不仅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同样是使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决定因素1。老年大学的发展,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整体架构、统筹协调发展;要立足江苏省人口结构与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强力贯彻落实,制定一系列促进老年大学发展的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政策文件,为老年大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作用,让老年大学真正成为推动全省老年教育发展的主阵地。另外,还要逐步协调江苏省的苏南与苏北在老年大学发展方面的地区差异,通过政策导向使优质教育资源向苏北地区

21、倾斜,提高全省老年大学整体发展水平。在社会治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增加老年教育师资力量,可以在政策导向下,将一些医学、农学等方面的老专家纳入老年大学师资库;还可以建立一支社会志愿者队伍,尤其可以发挥一部分低龄老年人的余热,关爱、帮扶高龄老人的终身学习,并通过互助互学构建老年人学习共同体,从而优化老年教育的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助力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通过统筹规划,进一步理顺行政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政策是利益的再分配。任何政策的执行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社会各系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需要通过政策的出台来进一步明确老年大学的行政主管部

22、门。建议将各级老年大学都归属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彻底理顺行政关系,在政策执行中统一协调教育系统内部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共享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日本的老年教育政策执行突出教育部门的主导地位,具体负责部门是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省以下在各都道府县和高等教育机构设立终身学习局,各市町村设立教育委员会,形成三级垂直管理体系2。日本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二)创新发展机制,优化资源配置2021年11月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要“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

23、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江苏省老年大学的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机制,促进社会教育化,优化资源配置,扩大资源供给,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把老年教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发动各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以积极衔接老年教育的发展,形成老年大学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年大学的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破除不利于老年大学发展的机制障碍,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英国的老年教育机构以第三年龄大学为主,其老年教育政策的执行更多依

24、赖第三年龄大学系统,突出社会组织的作用3。仲红俐: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32有学者提出,所谓社会教育化,意味着社会要为一切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不仅教育部门,社会的所有部门在行使自己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教育职能,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使多种多类的教育形成一个整合的体系4。各级老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大学的发展,建立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大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吸纳本地高校、职业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招生政策、师资队伍、课程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教育内涵,并体现出高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如

25、瑞典规定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提供10%至15%的招生名额,用以招纳老年学员入校学习,接受继续教育5。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住民自发产生的、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住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6。2022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 江苏省“十四五”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其亮点之一就是突出了开展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各地老年大学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结合本地社区教育的发展特色与优势,为老年教育的开展搭建更多的平台,充分运用社区教育的多层次网络体系,通过增设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与社区老年

26、学校,将老年大学向社区延伸,不断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与辐射影响,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老年教育服务。(三)加强师资、课程等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师资、课程等内涵建设是任何教育组织形式发展的基础,同样也决定着老年大学的发展水平与建设质量。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老年大学的队伍建设,包括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尤其要建立一支老年大学专兼职教师队伍,成立老年大学的师资库与智囊团。特别要提升老年大学专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扩大教师编制,拓宽职称晋升通道,并结合授课对象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开展老年教育项目建设,提升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持久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是教育的

27、核心内涵,要鼓励并指导专兼职教师开发出满足现代老年人学习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注重课程的系列化与实用性,加强教材的编写与推广;还要深化课程改革,改善课程内容结构与教学形式,提高课程服务质量,切实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如可以借鉴美国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设退休心理准备、老年角色转换、退休后生命规划、代际交往教育等课程,帮助老年人顺利适应退休生活,积极面对由于多重角色转换而产生的心理不适7。日本市民学院为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和兴趣,第一、二年主要开设一般个人教养课程,第三、四年开设了解本乡风土人情以及相关政策等专门课程,促进成员相互的和谐关系,唤起老年人的自立性、主体性以及自我实现精神8。我国也可

28、以开发具有丰富层次性与区域性的老年教育课程,促进老年大学更好地服务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刁仁德.教育的经济学批判M.福州院福建教育出版社袁2013院4.2王涛涛.日本老年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浅析J.幸福生活指南窑高等职业教育袁2012渊6冤院166-169.3赵丽梅袁洪明.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及其借鉴J.成人教育袁2007渊8冤院95-96.4厉以贤.教育窑社会窑人院厉以贤教育文集M.北京院人民教育出版社袁2010:278.5齐伟钧.海外老年教育M.上海院同济大学出版社袁2014:20.6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袁2003:87谭冉袁朱志远.基于国外经验的安徽

29、省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优化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院68-71.8楚良勋.日本老年教育特点及其对我国老年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袁2006(4)院63-64仲红俐: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33仲红俐:江苏省老年大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启示(Lifelong Learning Instruction Center,Changzhou Open University,Changzhou,213000,Jiangsu)Abst r a ct院With the advent of an aging society,elderly education has become a

30、n important way toserve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Elderly universities serve as the main position for elderly education.Thedevelopment of elderly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the founding period,standardization period,promotion period,and prosperity period.The develo

31、pment of elderly universities inJiangsu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government planning as the basis,regional differences,and closeintegration with community education.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universities inJiangsu Provinc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nstitutional design,co

32、ordinate development,innovatedevelopment mechanism,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improve faculty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andenhance service quality.Key W or ds院elderly universities;elderly education;Jiangsu Province(上接第22页)(1.Urban Rural Community College,Inner Mongolia Open University,Hohhot,010

33、011,InnerMongolia;2.Party Committee Teacher Work Department,Inner Mongolia Open University,Hohhot,010011,Inner Mongolia)Abst r a ct院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sociality incommunity education is more obvious.Taking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this the

34、sis summarizes ruralcommunity education work from four aspects:building a community education system platform,conducting monographic study on community education,enriching the forms of community educationcourses,and promoting community education team building.Additionally,this thesis reflects on exi

35、stingproblems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culture by communityeducation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specific histor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laws of education itself.Basedon these two value orientations,the main content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36、social civility inrural areas includ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public culturalcultivation,and education in transforming social traditions.The implementing subjects in communityeducation should establish a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cep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take the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guide,fully tap the beneficial components of local culture,and continuouslybreak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Key W or ds院community education;rural civilization;local culture;Inner Mongolia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