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调查中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探索21世纪的继续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73474 上传时间:2024-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中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探索21世纪的继续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调查中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探索21世纪的继续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中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探索21世纪的继续教育 张贵新 饶从满   最近,我们对中学教师采取了自评问卷调查,让中学教师认真地填写问卷有关项目,问卷分为50个选择题和2个开放式问题。此外,还辅以中学各科教师调查问卷、中学校长调查问卷和座谈,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南省、陕西省和上海市等6个省市的中学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状况、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情况,采取非比例分层取样法进行了调研,共发出问卷12000份,回收10298份,回收率为85.8Z,符合教育调查要求。历经15个月,取得了一些数据和成果,对分析中学教师的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一、中学教师自评情况  1.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状况 (1)离职倾向:29.3咒的教师"愿意"调离教育岗位,22.9笼的教师"无所谓", 47.8Z的教师"不愿意"。可见,中学教师离职倾向较为严重。尤其在县镇、农村和西部地区,回答"愿意"的人数分别达到36.4Z、 38.3Z和41.2冕。在有离职倾向的教师中, 45.2Z的教师希望调离的原因是"工作累", 44.9Z的教师希望调离的原因是"待遇低",只有9.9冕的教师对教师"无兴趣"。 (2)对体罚行为的看法:57.3冕的教师"反对"体罚,40.52的教师认为可以谅解, 2.2Z的教师表示赞成。可见,多数教师不主张体罚学生,但是仍有近半数的教师认为体罚学生是可以谅解的。  2.中学教师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状况 (1)知识广度:68.8Z的中学教师能经常联系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本学科教学, 30.6Z的教师偶尔联系相关学科知识。 (2)外语水平:72.12的教师自己认为能够阅读外文书籍,其中有11.8Z的教师可以直接阅读外文书籍,有60。3Z的教师需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书籍;27.9Z的教师不能阅读外文书籍。同其他途径毕业的本科教师相比,电大毕业的本科教师外语水平较差,54.9冕的人不能阅读外文书籍。 (3)计算机水平:11.6Z的教师能够利用CAI教学,35.9Z的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52.6Z的教师不会用。通过函授、电大、自考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计算机水平较差,分另,j有69.3Z、62.7骂、 66.52的本科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  3.教师业务能力状况 (1)职业基本技能:调查结果是中学教师基本技能中的多媒体教学能力、组织指导课外活动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急需加强。 (2)班主任工作能力:32.6Z的中学教师没有做过班主任工作,9."的教师表示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只有 14篙的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9.Z骂的教师有时运用,16.9Z的教师不会运用。县镇和农村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尤 其薄弱;分别有23.1S和43.,3骂的教师不会运用 (本次取样,:农村教师所占比例只有 ll篙 )。  4.身'心素质: (1)身体素质:12.6骂的教师经常因为身体情况而影响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学教师身体状况不算好。 (2),心理素质:中学教师认为,在当前教师队伍中急需培养的心理品质依次是:积极的创新意识、广泛的兴趣和敏捷的思维。  5.知识的补充 (1)急需提高的业务素质:中学教师认为,需要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2)需要学习的课程:中学教师认为,学科教学论、知识更新与拓宽类课程、心理学和计算机是应用最多、最广的学科,而计算机、外语、知识更新与拓宽类课程、学科教学论是目前最需要加强培训和提高的学科。 二、校长对教师素质的评价 .  1.中学教师师德素质现状 其中,"举止欠文明;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学生粗暴",分别有80Z、56.12和 54.3咒的校长将其列为主要问题。  2.中学教师业务素质现状 , 、 (1)基础知识:校长回答表明,对中学教师需要加强的依次是本学科研究方法及理论知识,学科发展与创新方面的知识。 (2)业务能力:34.9Z,的中学校长认为学历合格教师的业务能力仍有待提高。 73.5Z的中学校长认为当前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欠缺是不能较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71.12的中学校长把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列为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欠缺之一。·  3.中学教师心理素质现状 .84.2Z的校长认为,应首先培养教师积极的创新意识;56.4笼的校长认为应该培养教师稳定愉快的情绪;有40.1Z的校长认为'应培养教师有敏锐的认知能力; 有 34.1S的校长认为应培养教师坚强意志。  4.中学校长对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议 分另g有60.9Z、58.7骂、58%的校长把心理学(含创新意识的培养入学科教学论和知识更新与拓宽类课程列为应用性最强的课程,应该加强培训。  5.对中学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 关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的看法:8.0Z的校长认为是"参加系统学习,提高学科知识水平";30.7Z的校长认为是"老教师带徒弟,言传身教";28.6篙的校长认为是"组织教学科研和教改活动";32.12的校长认为是"通过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和公开课"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以上结果表明:中学校长对于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的看法较为分散,认为"老教师带徒弟,言传身教"、"组织教学科研和教改活动"及"通过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和公开课"等三种方式都能起到作用;而赞成"参加系统学习,提高学科知识水平"的人数较少,因为"工学矛盾"突出。 三、综合分析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对中学教师素质现状作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 (一)中学教师素质现状的综合分析  1.职业道德素质 从教师自评和校长评价的结果来看,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总体上来说是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从教师自评的结果来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体罚和学生请客送礼等现象持容忍和理解的态度。这说明中学教师心中的道德标尺在某些方面正处于降低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体罚和请客送礼等现象的屡禁不止与教师心中道德标尺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2)一般来说,人们可以承认自己的无知,但不愿正视自己的无德。这种现象同样也体现在教师身上。这一点可以从教师自评结果与校长的评价结果的对比中看出。在校长的评价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师不愿正视或有意回避的问题为:举止欠文明,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学生粗暴等等。  (3)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校长的评价,毕竟属于学校内部人士的评价。与教师自身不愿正视或暴露"无德"一样,校长也有"护短"的可能。因此,仅教师和校长的评价尚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从当前学生和家长的反映来看,中学教师的师德状况远不如校内人士所评价的那么乐观。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调查中有些项目虽然列入职业道德素质范畴,但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单单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它们与教师的社会性、专业性等也有密切的关系。①教师的离职倾向较为严重,作为其原因,虽有职业道德方面的因素,但也与教师自评中所说的"经济待遇低"、"工作累"等所谓社会性问题密切相关。②教师容忍和理解体罚、对学生不一视同仁等现象虽可列入教师的职业道德范畴,但是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等所谓教师的"专业性"密切相关。  2.业务素质  (1)在文理基础知识方面的素质较好,但在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亟待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着教师获取信息(尤其是专业资料)的能力,特别是计算机水平不高还严重制约着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在学科专业方面,知识的基础和系统性较好,但对本学科研究方法和创新历史的了解及其运用严重不足。这一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师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从而也最终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妁培养。, ·  (3)在教育理论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而且从教师趵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水平来看,虽然绝大多数教师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但实效怎样很值得怀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是不争之事实。  (4)在业务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方面,总体状况较好,特别是在职业基本技。能方面有着较坚实的基础,但在以下三方面仍有待提高:①师生交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的能力。②班主任工作能力、组织指导课外活动能力等管理能力。③教育科研能力。  3.身心素质 , 从调查结果看,中学教师身心素质总体状况良好,但以下两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1)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身体状况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身体状况不好与教师工作负担重有一定的关系,从而也与教师的离职倾向密切相关。  (2)大多数教师都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但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广泛的兴趣急需进一步培养,否则将影响中学素质教育全面而深入地层开。 (二)关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中学教师素质现状的综合分析, 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的要求,我们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关于继续教育目标与原则的建议  (1)学术性与师范性兼顾,突出师范性。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问题是教师教育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一。从广义上讲,学术性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性,是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师范性是指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是回答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问题决定着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决定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现代教师既应是学者又应是教育者,因此,学术性和师范性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在兼顾学术性和师范性之同时,加强师范性,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均衡性。  (Z)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突出实践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即如何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是教师教育中另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而言,一方面要更新中学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而所谓突出实践性是指,继续教育应该以培养反思型实践者或实践反思者为主要目标。所谓反思型实践者是指能够运用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实践水平的教师。  (3)道德与学问相结合,突出师德建设。我国历来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今后的教师继续教育仍旧需要以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品格为首要的任务。在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加深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师是专业性职业的含义。尤其要深刻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教育与教师的专业教育结合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各中学的全员发展和学校革新改善一体化。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与各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并以其为最终目标。而要达到学校改善的目的,必须依靠学校全员的努力,因此,全员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贴近学校改革的需要,将重心由教师个人移到整个学校。实际上,我们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是"重点是骨干, 目标是全员"。  2.关于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议 在安排当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应具有广博性、前沿性和课题性。所谓广博性意在拓宽中学教师的视野。作为中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文理知识,而且需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方能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前沿性意在使中学教师掌握有关本学科及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所谓课题性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多采用问题中心的形式,而不是学科体系的方式,意在使教师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类课程,要予以充分重视,使教师尽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开设知识更新与拓宽类课程、科学研究方法讲座与演习课,以提高中学教师创 新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开设心理学课程,特别注意开设"青少年学生心理学"课程,目的一方面在于使教师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于提高教师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试,达到既能教好书,又能育好人的目的。  (4)开设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尤其要提高对班级管理的能力,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开展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培训,提高教师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3.关于继续教育模式与方法的建议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过主要还应立足于在岗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为了使校本培训富有成效,以下几点是基本条件:  (1)把中学作为教师持久培训的基地,促进其成员共同参与学校改革课题研究,使所有成员在研究中养成运用理论反思自己教育实践的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学校的革新改善。  (2)在中学内创建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文化。建立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高度专业化的职前教育;二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有适当的条件。此外,这些文化还需要学校、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支撑。  (3)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资源。在这方面,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学的紧密合作是关键要素。教师教育者应与中学的教职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就相关的问题展开合作研究,研究的一切努力均旨在谋求学校革新与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就可成为中学教师发展的资源中心。  (4)建立远程教育体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创造出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能使边远山区教师接受高水平的培训,有着重要的意义。  (5)促进中学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计划的设计、开发和经验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也可调动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6)对于教育部负责组织的1万名骨干教师的培训,以及各省(区、市)负责组织的 10万名骨干教师的培训,应注意培养这些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导师的各种意识,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中学教师的全员发展。 除了校本培训之外,还可以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实施短期培训,或者进行远程教育,建立模拟学校,开展网上教学,解决工学矛盾。 对于师德教育,我们建议尽量避免讲座和说教的形式,可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使教师在分析探讨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的过程中,实现师德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