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我院2016年始被列为XX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将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等任务。为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 信息网报员: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xx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
3、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 组长:xx组员: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 (一)监测内容 1、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3、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中符合以上病例定义的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4、监测人员。全院各门诊科室均是医院食源性疾病(
4、包括食物中毒)监测责任人。 5、病例信息采集 接诊医师负责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和饮食史等。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 6、实验室监测 (1)生物样本采集 接诊医师依据监测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的粪便和肛拭子样本。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样本,送检验室进行病原检测,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4h。临床检验室必做项目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式菌、诺如病毒。检验方法依据2016年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进行检验并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表2)。如检验为阳性再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 (2)菌株
5、上送 如检验为阳性,检验室将分离的菌株及填报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尽快报送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xx区疾控中心复核阳性后的标本送至xx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 (二)信息报送 信息网报员xx每月月底将医生完成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进行网络上录入、上报到xx区疾控中心进行食源疾病主动监测的审核。食源性疾 2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表2)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阳性菌株的标本送至XX县区疾控进行复核。疾控中心于2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将医院报送的分离菌株及填报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进行复核后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发现异常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病原分离株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异常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病原体信息后,应进行信息核实和暴发识别。当确定为一次同源暴露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疾控中心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附表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 附表2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 附表3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