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现代史树型知识结构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高考经典】1、(2007宁夏3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9、(05上海15)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10、(江苏2007年
2、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2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 直接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导致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意、日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结成侵略同盟 间接原因: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在战前中立自保;被法西斯侵略与威胁的国家没有团结起来 爆发: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初期概况:1940年德军进攻北欧和西欧、法国沦亡、英国坚持抗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3、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获胜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过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世界反法斯同盟形成 战场:中国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西欧战场和北非战场转折: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阿拉曼战役(1942年 10月)、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 胜利:美、英、苏、中等国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召开四次国际会议,并开辟欧洲二战场;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战结束;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战” 结束 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给人类造成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影响 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3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4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