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党员仍然要加强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 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需避免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第一次指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每一个理论论断,都立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都以当时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矛盾为依据。在研究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时应当把它们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理解。如果不顾时代背景,不顾历史
2、条件,就会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正如习主席在大会上所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民当家作主”“实践出真知”“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都来源于此。 在人类思想史上,
3、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依然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展现的强大真理力量。今天,我们致敬马克思,重在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关注和回答时代问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
4、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专题讨论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带领我们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为什么要去读马克思。读什么。这是每一个青年党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读马克思,学习他的不忘初心。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付出,不因为困难而退缩放弃。特别是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不
5、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坎坷,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牢记自己选择这份职业时的初心,脚踏实地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读马克思,学习他的实践第一。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不管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都是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不久,我们要尽快摆脱本本主义,书本知识只是为我们提供思路的一种来源,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识,通过实践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继而在不断地实践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初到基层岗位,实践和学习才能帮助
6、我们增长才干,我们应该一路以梦为马,砥砺前行。读马克思,学习他的人民立场。正所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我们的政党是人民的政党,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美好青春。 马克思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常学常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既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
7、日常工作,又要挤出时间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篇: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九 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标段一) 招标补充说明 (二) 一、招标公告第五条标段划分及各标段招标内容、规模第1点的第(1): 原文:(1)三个标段同时开标、评标,且同一投标人在两个或以上有效标段同时评审排名均第一,则按照标段 一、 二、三的自然排序确定该投标人为较前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并视为自动放弃其他标段的中标资格,其他标段由该
8、标段经评审的第二名上升递补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 现修改为:(1)三个标段同时开标、评标,且同一投标人在两个或以上有效标段同时评审排名均第一,则按照标段 二、 一、三的次序确定该投标人为较前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并视为自动放弃其他标段的中标资格,其他标段由该标段经评审的第二名上升递补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 二、招标公告第五条标段划分及各标段招标内容、规模第3点:原文: 3、建设规模及规划指标: (1)标段一:用地位于萝岗区九龙镇埔心村,中新广州知识城智慧大道以东(地形图号52-62-12,52-66-5,52-66-9)。用地性质:jlxc-d1地块划分为东西两块用地,西侧地块
9、jlxc-d1-1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于建设九龙新城安置房二期;东侧地块jlxc-d1-2为中小学用地(a33),用于建设48班完全中学。总用地面积:137082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居住地块面积为85395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建筑密度25%;容积率2.9;绿地率35%;建筑高度100米。完全中学地块面积为5168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建筑高度30米;建筑面积46518平方米。 (2)标段二:用地位于萝岗区九龙镇埔心村,中新广州知识城新城大道以东(地形图号:52-66-5)。用地性质:jlxc-e2地块划分为三块用地,西侧jlxc-e2-1为二类居
10、住用地(r2),用于建设九龙新城安置房二期;中间地块 jlxc-e2-2为中小学用地(a33),用于建设36班小学;东侧地块jlxc-e2-3为二类居住用地(r2),用于建设九龙新城安置房二期。总用地面积:118903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2-1居住地块面积为39273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建筑密度28%;容积率3.0;绿地率35%;建筑高度100米。jlxc-e2-3居住地块面积为49822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建筑密度25%;容积率2.9;绿地率35%;建筑高度100米。jlxc-e2-2小学地块面积为29808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建筑高度
11、30米;建筑面积26827平方米。 (3)标段三:用地位置:萝岗区九龙镇埔心村,中新广州知识城新城大道以东(地形图号:52-66-5,52-66-9)。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r2)用于建设九龙新城二期安置区。总用地面积:101834平方米(净用地面积),西侧地块jlxc-e1-1净居住用地面积39650平方米,建筑密度28%,容积率3.0,绿地率35%,建筑高度100米。西侧地块jlxc-e1-1幼儿园18班规模,用地面积7024平方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建筑高度30米,建筑面积5619平方米。东侧jlxc-e1-2净居住用地55160平方米,建筑密度25%,容积率2.9,绿地率
12、35%,建筑高度100米。 现修改为: 3、建设规模及规划指标: (1)标段一。包括jlxc-e1-2地块和jlxc-e2-2地块,总用地面积为84968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1-2地块二类居住用地(r2),总用地面积为5516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jlxc-e2-2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9808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各地块详细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及要求详见对应地块的规划条件。 (2)标段二。包括jlxc-e1-1地块和jlxc-e2-1地块,总用地面积为8594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1-1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与服务设施用地(r2
13、2),总用地面积为46674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净居住地块用地面积为39650平方米,幼儿园用地面积为7024平方米。jlxc-e2-1地块用 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总用地面积为39273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各地块详细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及要求详见对应地块的规划条件。 (3)标段三。包括jlxc-e2-3地块和jlxc-d1-2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0150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2-3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总用地面积为49822平方米(净用地面积)。jlxc-d1-2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总用地面积为5168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各地块详细规划技术经
14、济指标及要求详见对应地块的规划条件。 三、招标文件第二章开标、评标及定标办法的第37.4条 原文:本次招标同一投标人可以同时参与多个标段的投标,但不得兼中,一个投标人只能中选一个标段。本项目中标候选人关于不得兼中的推荐原则如下: (1)本项目三个标段同时开标、评标,如同一投标人在两个或以上有效标段同时评审排名均第一,则按照标段 一、 二、三的自然排序确定该投标人为较前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并视为自动放弃其他标段的中标资格,其他标段由该标段经评审的第二名上升递补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 现修改为:本次招标同一投标人可以同时参与多个标段的投标,但不得兼中,一个投标人只能中选一个标段。本项目中
15、标候选人关于不得兼中的推荐原则如下: (1)本项目三个标段同时开标、评标,如同一投标人在两个或以上有效标段同时评审排名均第一,则按照标段 二、 一、三的次序确定该投标人为较前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并视为自动放弃其他标段的中标资格,其他标段由该标段经评审的第二名上升递补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 四、招标文件第五章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修改如下。 第五章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九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项目法人+勘察设计 (标段一) 第一章项目概况 标段一包括jlxc-e1-2地块和jlxc-e2-2地块,总用地面积为84968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1-2地块二类居住用地(r2)
16、,总用地面积为5516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jlxc-e2-2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9808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目前已取得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见附件)。 第二章设计要求 九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重点项目,其规划及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生态特征、科技内涵、现代景观和地域文化的特色,鼓励建筑设计创新,引进安置社区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整体设计要求: 1、项目设计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原则上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 2、设计方案应充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并结合未来发展,应注重与自然景观融合、城市景观组织、建筑外部空间序列、建筑内部空间
17、秩序和环境景观设计,合理组织各项功能并处理好空间景观的衔接项目设计。 3、项目设计必须学习总结吸收新加坡组屋建设、XX市安置房及开发区安置房建设的相关成功经验,并在具体设计中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创新性地予以落实。 4、必须满足中国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要求,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符合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5、根据规划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项目用地和各类设施,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充分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平衡
18、土方,统筹考虑场地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6、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安置对象的生活习惯、区域文化需求,为安置对象营造安全、舒适、方便、健康的人居环境,平面布局、配套设施等应充分考虑安置社区的特点,充分考虑安置住房使用者的实际的功能需求,以 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设计要求: 1、强调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注重同基地周边环境的和谐对话,强调同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建筑宜以双联排高层建筑为主,充分考虑经济合理性以及绿色建筑元素。可考虑底层架空和底层设置连结连廊。在通风、采光、防晒及建筑细部处理、建筑色彩、材料选择等方面宜体现岭南特色。成果中应有岭南建筑篇章。 2、
19、规划与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XX市的气候特征,满足中新广州知识城安置区设计标准,打造绿色建筑和宜居的生活环境,体现自然生态和环保理念体现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按照国家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在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选取上应重点考虑可操作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成果中应有绿色建筑篇章。 3、运用各项节能环保技术,打造节水、节地、节能的环保生态安置区,建议应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光导照明系统,太阳能采光系统并预留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智能三网合一系统、直饮水系统、城市中水处理系统等。 4、户型要求: 本项目安置住宅分为小户型60平方米和大户型80、100、120平方米两种类型。户型比例以知识城社管中心提供的具
20、体数据为准,同面积的户型平面可根据总平面适当调整,但考虑公平性原则,同面积户型平面不宜相差过大。 绝大多数户型要求南北向,可有适当的偏角,须注意城市常年风向与建筑朝向的关系。户型设计方面考虑动静分开、干湿分开,充分考虑空调、热水设备、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及隐蔽性。 5、公共配套要求: (1)、公共配套设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车、货分流并考虑景观要求。注重审美个性与独特品味的创新设计及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性。 (2)、公共配套设施设计应考虑安置区的管理和使用特点,考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室外运动设施应方便住户运动,保证住户既能运动,又能达到共享环境空间,建设阳光健康的社区文化。 (4)、小
21、学的设计应严格遵循XX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施行),并充分考虑区教育局的需求。 2014年1月8日 附件: 1、标段划分示意图 2、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穗规知识城设20146号)、(穗规知识城设20143号) 九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项目法人+勘察设计 (标段二)第一章项目概况 标段二包括jlxc-e1-1地块和jlxc-e2-1地块,总用地面积为8594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1-1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与服务设施用地(r22),总用地面积为46674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净居住地块用地面积为39650平方米,幼儿园用地面积为7024平方米。jlxc-e2-1
22、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总用地面积为39273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目前,已取得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见附件)。 第二章设计要求 九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重点项目,其规划及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生态特征、科技内涵、现代景观和地域文化的特色,鼓励建筑设计创新,引进安置社区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整体设计要求: 1、项目设计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原则上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 2、设计方案应充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并结合未来发展,应注重与自然景观融合、城市景观组织、建筑外部空间序列、建筑内部空间秩序和环境景观设计,合理组织各项功能并处理好空间景观
23、的衔接项目设计。 3、项目设计必须学习总结吸收新加坡组屋建设、XX市安置房及开发区安置房建设的相关成功经验,并在具体设计中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创新性地予以落实。 4、必须满足中国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要求,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符合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5、根据规划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项目用地和各类设施,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充分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 环境,合理规划。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平衡土方,统筹考虑场地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6、体现
24、“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安置对象的生活习惯、区域文化需求,为安置对象营造安全、舒适、方便、健康的人居环境,平面布局、配套设施等应充分考虑安置社区的特点,充分考虑安置住房使用者的实际的功能需求,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设计要求: 1、强调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注重同基地周边环境的和谐对话,强调同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建筑宜以双联排高层建筑为主,充分考虑经济合理性以及绿色建筑元素。可考虑底层架空和底层设置连结连廊。在通风、采光、防晒及建筑细部处理、建筑色彩、材料选择等方面宜体现岭南特色。成果中应有岭南建筑篇章。 2、规划与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XX市的气候特征,满足中新广
25、州知识城安置区设计标准,打造绿色建筑和宜居的生活环境,体现自然生态和环保理念体现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按照国家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在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选取上应重点考虑可操作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成果中应有绿色建筑篇章。 3、运用各项节能环保技术,打造节水、节地、节能的环保生态安置区,建议应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光导照明系统,太阳能采光系统并预留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智能三网合一系统、直饮水系统、城市中水处理系统等。 4、户型要求: 本项目安置住宅分为小户型60平方米和大户型80、100、120平方米两种类型。户型比例以知识城社管中心提供的具体数据为准,同面积的户型平面可根据总平面适当调整,但
26、考虑公平性原则,同面积户型平面不宜相差过大。 绝大多数户型要求南北向,可有适当的偏角,须注意城市常年风向与建筑朝向的关系。户型设计方面考虑动静分开、干湿分开,充分考虑空调、热水设备、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及隐蔽性。 5、公共配套要求: (1)、公共配套设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车、货分流并考虑景观要求。注重审美个性与独特品味的创新设计及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性。 (2)、公共配套设施设计应考虑安置区的管理和使用特点,考虑安置区的可 持续发展问题。 (3)、室外运动设施应方便住户运动,保证住户既能运动,又能达到共享环境空间,建设阳光健康的社区文化。 (4)、幼儿园的设计应严格遵循XX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
27、施行),并充分考虑区教育局的需求。 2014年1月8日 附件: 1、标段划分示意图 2、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穗规知识城设20145号)、(穗规知识城设20142号) 九龙新城安置房建设(二期)项目法人+勘察设计 (标段三)第一章项目概况 标段三包括jlxc-e2-3地块和jlxc-d1-2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0150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其中jlxc-e2-3地块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总用地面积为49822平方米(净用地面积)。jlxc-d1-2地块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总用地面积为5168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目前已取得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见附件)。 第二章设计要求 九龙新城安
28、置房建设(二期)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重点项目,其规划及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生态特征、科技内涵、现代景观和地域文化的特色,鼓励建筑设计创新,引进安置社区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整体设计要求: 1、项目设计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原则上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 2、设计方案应充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并结合未来发展,应注重与自然景观融合、城市景观组织、建筑外部空间序列、建筑内部空间秩序和环境景观设计,合理组织各项功能并处理好空间景观的衔接项目设计。 3、项目设计必须学习总结吸收新加坡组屋建设、XX市安置房及开发区安置房建设的相关成功经验,并在具体设计中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创新性
29、地予以落实。 4、必须满足中国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要求,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符合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5、根据规划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项目用地和各类设施,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充分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平衡土方, 统筹考虑场地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6、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安置对象的生活习惯、区域文化需求,为安置对象营造安全、舒适、方便、健康的人居环境,平面布局、配套设施等应充分考虑安置社区的特
30、点,充分考虑安置住房使用者的实际的功能需求,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设计要求: 1、强调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注重同基地周边环境的和谐对话,强调同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建筑宜以双联排高层建筑为主,充分考虑经济合理性以及绿色建筑元素。可考虑底层架空和底层设置连结连廊。在通风、采光、防晒及建筑细部处理、建筑色彩、材料选择等方面宜体现岭南特色。成果中应有岭南建筑篇章。 2、规划与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XX市的气候特征,满足中新广州知识城安置区设计标准,打造绿色建筑和宜居的生活环境,体现自然生态和环保理念体现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按照国家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在绿色建筑相
31、关技术的选取上应重点考虑可操作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成果中应有绿色建筑篇章。 3、运用各项节能环保技术,打造节水、节地、节能的环保生态安置区,建议应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光导照明系统,太阳能采光系统并预留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智能三网合一系统、直饮水系统、城市中水处理系统等。 4、户型要求: 本项目安置住宅分为小户型60平方米和大户型80、100、120平方米两种类型。户型比例以知识城社管中心提供的具体数据为准,同面积的户型平面可根据总平面适当调整,但考虑公平性原则,同面积户型平面不宜相差过大。 绝大多数户型要求南北向,可有适当的偏角,须注意城市常年风向与建筑朝向的关系。户型设计方面考虑动静分开、干湿
32、分开,充分考虑空调、热水设备、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及隐蔽性。 5、公共配套要求: (1)、公共配套设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车、货分流并考虑景观要求。注重审美个性与独特品味的创新设计及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性。 (2)、公共配套设施设计应考虑安置区的管理和使用特点,考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室外运动设施应方便住户运动,保证住户既能运动,又能达到共享环境空间,建设阳光健康的社区文化。 (4)、中学的设计应严格遵循XX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施行),并充分考虑区教育局的需求。 2014年1月8日 附件: 1、标段划分示意图 2、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穗规知识城设20144号)、(穗规知识城设2014
33、1号) 五、报名时间延长至2014年1月10日下午16。00。 在延长投标报名截止时间前,未报名的单位按照修改后的招标公告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原已报名的单位可补充相关报名资料,原招标公告其他内容与要求不变。 招标单位:中新广州知识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招标代理单位: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1月8日 第四篇:2018050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4日) 习近平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
34、辉思想。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
35、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
36、阶级的圣经”。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
37、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曾经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即使在多病的晚年,
38、马克思仍然不断迈向新的科学领域和目标,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笔记。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世界
39、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正如列宁所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但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马克思无私资助革命事业,即使在自己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尽最大努力帮助革命战友。马克思和妻子燕妮患难与共,谱写了理想和爱情的命运交响曲。 同志们。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
40、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
41、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
42、,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
43、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
44、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同志们。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
45、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
46、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同志们。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引起了马克思高度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