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会计基础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的一章,本章的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判断和简答等题型,最近两年考试平均分为15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合计平均分200932160121520104635018第一节会计等式1.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又具体表现为会计要素。2.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涉及相应的会计要素的变化,会计要素之间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等式来表示,即会计等式。(背)3.会计等式可以区分
2、为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是指: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 会计恒等式1.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2.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金的占用与资金的来源之间必然存在着恒等关系。(背)3.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链接】教材159页 资产负债表(背)这一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这些资产的归属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
3、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例题多选题】(2010年)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A.资产权益B.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答疑编号3205030101正确答案ABCD(二) 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理解)1. 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1)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3-1】甲企业收到投资者追加的投资2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答疑编号3205030102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200 000元,实收资本也增加了200 000元,等式左边的资产和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
4、,权益不变。【例3-2】甲企业收到乙企业的转账支票1 500 000元,用于清偿所欠购货款。答疑编号3205030103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1 500 000元,同时应收账款减少了1 500 000元。资产内部发生等额变动,资产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3-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乙企业货款50 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104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50 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了50 000元,同时应付账款也减少了5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负债也减少了50 000元,等式两
5、边同时等额减少,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例3-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300 000元转增资本。答疑编号3205030105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资本公积减少了300 000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了300 000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发生增减变化,且增减金额相等,权益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总结四种情况在等式中的表现】2.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1)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例3-5】甲企业预收乙公司货款1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答疑编号3205030106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
6、银行存款增加了100 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100 000元,同时预收账款增加了1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负债也增加了100 000元。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增加,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2)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例3-6】甲企业用银行存款交纳上月增值税款25 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107正确答案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25 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了25 000元,同时应交税费也减少了25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负债也减少了25 000元。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减少,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3)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7、。见【例3-1】甲企业收到投资者追加的投资2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答疑编号3205030108(4)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例3-7】某投资者收回投资300 000元,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答疑编号3205030109正确答案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300 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了300 000元,同时甲企业的实收资本也减少了3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减少了300 000元,等式左右两边同时等额减少,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5) 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见【例3-2】甲企业收到乙企业的转账支
8、票1 500 000元,用于清偿所欠购货款。答疑编号3205030110(6) 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例3-8】甲企业向银行借入500 000元短期借款,用于偿还拖欠乙企业的货款。答疑编号3205030111正确答案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短期借款增加了500 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减少了500 000元。企业的负债内部项目发生增减变动,且金额相等,负债的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7) 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见【例3-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300 000元转增资本。答疑编号3205030112(8)
9、 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例3-9】甲企业宣告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2 000 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113正确答案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甲企业的利润减少2 0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减少2 000 000元。同时应付股利增加2 0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负债也增加了2 000 000元,等式右边同时增减的金额相等,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9) 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例3-10】甲企业将所欠乙企业的应付账款200 000元转作乙企业对本企业的投资。答疑编号3205030114正确答案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
10、甲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2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负债减少了200 000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了200 000元,即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增加200 000元,等式右边同时增减的金额相等,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总结九种情况在等式中的表现】【例题单选题】(2010年)某企业资产总额为4 000万元,负债为1 000万元,后以银行存款500万元偿还借款,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买固定资产,则该企业的总资产应为()万元。A.3000 B.3500 C.2000 D.1000答疑编号320503011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以银行存款500万元偿还借款,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买固定资
11、产,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不影响资产总额。所以企业的总资产为4000-5003500(万元)。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使企业资产总额减少的是()。A.向银行借款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D.接受投资者投入现金答疑编号320503011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向银行借款会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会使负债内部一增一减,资产和权益总额不变;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会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资产总额减少;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会使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总额增加。 【例题多选题】以下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表述正确的有()()A. 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
12、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B. 表明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C. 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D. 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答疑编号320503011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最基本的恒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此公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例题多选题】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前欠C单位的货款,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 使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0000元B. 使企业资产(银
13、行存款)增加20000元C. 使负债(应付账款)减少20000元D. 使负债(应付账款)增加20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118正确答案AC 【例题单选题】企业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将资本公积120 000元转增资本,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 资产总额增加B. 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C. 使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120 000元D. 使另一项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了120 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11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120 000元,而使另一项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了120 000元,增
14、减金额相等,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资产总额也未变,不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其差额即为企业的经营成果。(背)企业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其显著运动状态则是经常的、绝对的,因为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做到保值和增值。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比较,可以确认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若使收入大于费用的经营成果,即表现为企业利润,它将导致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加;反之,则表现为企业亏损,将导致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同时减少。(背)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拓展等式】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例题判断题】(2010年)收入减去费用就是
15、利润。()答疑编号3205030201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例题单选题】(2009年)会计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答疑编号320503020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是基本会计等式,其他等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题判断题】“收入-费用利润”被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答疑编号3205030203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而“收入-费
16、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三、本节复习四、本节课堂经典习题【例题单选题】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是()。A.收到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作为出资的原材料C.以转账支票归还长期借款D.提取盈余公积答疑编号320503020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收到投资者投入的作为出资的原材料,原材料增加,实收资本增加,所以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题单选题】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货款,会引起()。A.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答疑编号320503020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购货款,银行存款减少
17、,应付账款减少,属于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 【例题单选题】企业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答疑编号3205030206正确答案A【例题单选题】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表现为()。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B.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答疑编号320503020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银行存款属于企业的资产,债务属于企业的负债,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使得企业的资产减少,同时负债也减少。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购入机器一台共90000
18、元,机器已经投入使用,货款尚未支付。这项业务的发生,意味着()。A、资产增加90000元,负债减少90000元B、资产增加90000元,负债增加90000元C、资产减少90000元,负债减少90000元D、资产减少90000元,负债减少90000元答疑编号320503020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某公司购入机器一台共90000元使资产增加90000元,货款尚未支付使负债增加90000元 【例题单选题】银行将短期借款6000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这项经济业务将引起()。A.公司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B.公司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公司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D.公司负债的减少
19、,资产的增加答疑编号320503020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期借款属于负债,负债减少,对本公司投资即为实收资本增加。 【例题单选题】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变化的是()。A. 企业以银行存款购买存货B.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现金股利C. 投资者以现金投资企业D. 企业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答疑编号32050302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选项为资产内部一增一减,B选项为资产负债同时减少,C选项为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D选项为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B.“资产=
20、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体现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C.“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D.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答疑编号3205030211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B选项为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不是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例题多选题】下列会计要素中,称为动态会计要素的有()。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答疑编号3205030212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动态会计要素有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二节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原理,不仅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建立的理论依据。2、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当经济业
21、务发生时,就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进行记录,这种双重记录的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3、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的优点:(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科目中进行记录。通过科目记录不仅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全部经济业务的数据还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科目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科目记录是否正确。【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复式记账法表述正确的是()A.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B. 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
22、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C.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D.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答疑编号3205030301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例题2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答疑编号320503030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
23、”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借”、“贷”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将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或减,只有当其与具体类型的科目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
24、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因为收入增加引起利润增加,利润增加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而所有者权益增加在贷方,所以收入、利润增加在贷方;费用增加引起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在借方,所以费用增加在借方。1.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按照会计等式建立的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一般列在左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列在右方。上述资产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见表3-1、表3-2所示。表3-1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
25、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表3-2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额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期末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例题单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本期增加数和期末余额,应登记在该账户的()。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贷方和借方答疑编号320503030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
26、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例题单选题】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A.增减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C.单式记账法 D.借贷记账法答疑编号320503030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作为记账方法。【例题单选题】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A.本期增加发生额 B.本期减少发生额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D.以上都对答疑编号320503030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贷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
27、,期末余额在借方。【例题单选题】(2010年)“短期借款”账户期初余额为10 000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 000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 000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元。A.借方13 000 000 B.借方7 000 000C.贷方13 000 000 D.贷方7 000 000答疑编号320503030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短期借款”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10 000 000+本期贷方发生额2 000 000本期借方发生额5 000 0007 000 000(元),为贷方余额。 【例题多选题】(2010年)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表示()。A.资产增加 B.费用增加
28、C.所有者权益减少 D.收入增加答疑编号3205030307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收入增加通过账户贷方表示。 【例题判断题】(2010年)借贷记账法中的 “借”、“贷”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答疑编号3205030308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借贷记账法中“借”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减少。2. 成本和费用、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类似资产类账户,账户的借方登记成本和费用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登记成本和费用的减少或转销额, 期末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应在借方,表
29、示尚未结转的成本和费用,即资产。见表3-3借方成本和费用类账户贷方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或转销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类似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见表3-4借方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本期减少或结转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科目中进行登记。【例3-11】(1)用银行存款2 000元购买材料。这项业务发生,使原材料和
30、银行存款两个流动资产项目一增一减。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这项业务发生,使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两个流动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借贷金额相等。(3)接受投资者投入新设备一台,价值26 000元。这项业务发生,使固定资产这一资产项目和实收资本这一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增加26 000元,资产增加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借贷金额相等。(4)用银行存款80 000元归还长期借款。这项业务发生,使银行存款这一流动资产项目和长期借款这一长期负债项目同时减少80 000元。流动资产减少记贷方,长期负债减少记借方,借贷
31、金额相等。遇到复杂的经济业务,需要登记在一个科目的借方和几个科目的贷方,即一借多贷;或者需要登记在一个科目的贷方和几个科目的借方,即多借一贷;或者需要登记在几个科目的借方和几个科目的贷方,即多借多贷。(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科目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复式记账法时,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之间的关系。例如,将库存现金存入银行,涉及“库存现金”科目记减少和“银行存款”科目记增加,则称“库存现金”科目和 “银行存款”科目是有对应关系的科目,这两个科目互为对应科目。为了保证科目对应关系的正确性,登账前应先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科目,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
32、计分录,然后再根据会计分录记入有关科目。2.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2)按照所涉及科目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科目借方和另一个科目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科目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科目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例题判断题】(2010年)为了清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企业只能编制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不
33、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3205030309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企业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例3-12】某企业生产产品领用材料60 000元,车间一般消耗领用材料80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 200元。简单会计分录:(1)借:生产成本 6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2)借:制造费用 800 贷:原材料 800(3)借:管理费用 2 200 贷:原材料 2 200也可以合并在一起,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则可作一笔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60 000制造费用 800管理费用 2 200贷:原材料 63 000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第四章)来实现的,它是
34、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例题综合题】收到蓝天公司偿还货款1 000元,款项已收妥并存入银行。答疑编号3205030310正确答案借:银行存款1 000贷:应收账款1 000 【例题多选题】(2007年)下列账户内部关系中,正确的是 ()。A.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B.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C.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D.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答疑编号3205030311正确答案AD【例题单选题】 (2008年)下列选项能够引起资产增加的是()。A.提取
35、盈余公积B.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C.企业经销商品,货款未收D.支付职工的工资答疑编号32050303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应收账款增加,库存商品减少,但因为企业的售价往往会超过库存商品的成本,因此C是正确的。选项A导致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 【例题多选题】(2007年)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的账户有()。A.资产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收入类账户D.费用类账户答疑编号3205030313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资产和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例题判断题】(2008年)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但性质不同。()答疑编号3205030314正确答案答案
36、解析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例题判断题】(2009年)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答疑编号3205030315正确答案(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 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2. 试算平衡的分类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37、(2) 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全部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借贷记账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 科目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第二, 科目设置适用性强,科目的基本结构为使用既反映资产,又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科目提供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对所有科目固定分类;第三, 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记账,
38、无论是全部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例3-13】某企业总分类科目的月初余额如表3-5所示。根据总分类科目的月初余额开设科目并登记科目的期初余额。该企业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 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2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 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40 000元,存入银行;(3) 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 000元;(4) 收到投资者用固定资产进行的追加投资60 000元;(5) 本期生产产品领用材料10 000元;(6) 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2 000元,款项已收讫并存入银行(增值税略)。表3-5单位:元资产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
39、额银行存款50 000短期借款60 000原材料60 000应付账款30 000库存商品80 000实收资本200 000固定资产100 000盈余公积10 000生产成本10 000 合计300 000合计300 000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2)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短期借款 40 000(3)借:应付账款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4)借:固定资产 60 000 贷:实收资本 60 000(5)借:生产成本 10 000 贷:原材料 10 000(6)借:银行存款 12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12 000根据科目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详见表3-7表3-7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单位:元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银行存款50 00052 00035 00067 000原材料60 00020 00010 00070 000库存商品80 00080 000固定资产100 00060 000160 000生产成本10 00010 00020 000短期借款60 00040 000100 000应付账款30 00015 00015 000实收资本200 00060 000260 000盈余公积10 00010 000主营业务收入12 00012 000合计300 000300 000157 000157 000397 000397 000(3)经试算后期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数额应该相等,如果双方数额不等,说明记账有错误。(4)如果相等,则说明记账可能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