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效作业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58473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效作业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效作业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之路》2014届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 知能提升:4-3-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Word有详解) 一、选择题 1.2013年5月,某地一次性清退了102名不合格党员。这项决定源于该地近年来探索建立的以“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两年一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疏通不合格党员的正常退出机制来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不可忽视事物的外部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通过清退不合格党员来保持党的纯洁性,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故选①②。③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④不选,材料强调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预测,2012年下半年将有超过80个城市和运营商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到2012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有望突破400个。回答2~3题。 2.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城市智慧化(  ) A.是目前城市自我发展的最佳模式 B.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城市自我否定和提升的过程 D.其发展总是呈现上升趋势 答案:C 解析: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C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D说法错误。 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应(  ) ①全面肯定、全部继承 ②有所克服,有所保留 ③全面摒弃,坚持创新 ④辩证看待,坚持“扬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对以往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4.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这里的“疑”,我们理解为(  )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②现存事物是必然灭亡的,我们不应讨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 ③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④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疑”,说明我们认识事物要有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③④说法正确。相对静止是存在的,①说法错误。我们不应讨论事物有其存在与发展的过程,②说法错误。 5.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视野。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  ) A.要求我们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说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说明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答案:B 解析:破除“习惯性”思维,即强调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 6.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表示,面对课本这样的“权威”,或者老科学家“权威”,或者领导“权威”,青少年应该在尊重、学习的基础上,敢于超越,积极创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只有蔑视权威,才能做到积极创新 ②既要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③对于权威,既要有所肯定,又要有所否定 ④创新的实质就是对课本或权威的全面否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面对“权威”,我们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7.下列成语与右边漫画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不相符的是(  ) A.“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B 解析:漫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哲学道理。A、C、D均体现了辩证否定观。B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故不符合漫画主旨。 8.古时候某富人宴客,定席位时,把年少的朱某安排在年长的孔某的上手位,孔某不高兴,便出一上联云:眼珠子,鼻孔子,孔子(暗指孔子及孔姓)反在珠子(暗指朱熹及朱姓)下?朱某听罢应下联云: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结合对联的寓意,分析“后生要长过先生”需要(  ) ①先生超越自我,积极地扶持后生成长,促使后生不断进步 ②后生尊重先生,继承优良,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超越 ③后生对先生及其旧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实现跨越式前进 ④先生对后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对旧思想、旧观念要坚持辩证地否定,对其合理思想要加以继承,故③的说法错误;后生要对先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而不是先生对后生,故④的观点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9.安徽师大的王廷元先生认为,徽商的经营之道和商业道德无不受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如徽商主张义中取利,因义而用财,这种义利观,提高了徽商的信誉,有利于竞争,但却不利于徽商的资本积累及其产业投资。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对待徽商文化的态度应是(  )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持和弘扬徽商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徽商文化 ③在新的时期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徽商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徽商文化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对其分析应该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故①的说法错误;②③的说法正确;④认为要对之“重新解读和构建”犯了全盘否定的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B。 10.乔布斯说: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  ) ①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 ②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 ④源于领袖的独特思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但创新不是否定一切,③不选;④错误,创新源于实践;①②是对创新的要求,均入选,故选A。 11.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提出近10年来,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重要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创新性、指导性得到了充分彰显。这证明(  ) A.科学理论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B.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说法错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不选,材料说的是理论创新。 12.下边漫画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就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C.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答案:A 解析:漫画是对误解创新现象的讽刺,说明创新不是对事物的机械改造或重复,而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是说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A。 13.在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以为是他们拧的方向不对,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这时,测试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这个事例说明(  ) 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 ③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 ④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①说法不准确;题干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应入选。 二、非选择题 14.早在元代,学者郭居敬就将24个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书,其中的很多故事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部门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为标准。新“24孝”标准,是相对于旧“24孝”而言的,虽然有新旧之别,但“新孝”并不是对“旧孝”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弘扬中有所发展。虽然孝道的核心内容没有变,但在孝的内容和形式上,“新孝”相对于“旧孝”,无疑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新“24孝”标准最大的进步和亮点,就在于它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紧贴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充满了时代气息。如“新孝”中“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等,就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而“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则体现了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以及对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1)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旧“24孝”的关系。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新“24孝”的创新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1)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新“24孝”是对孝顺进行的新的解读,实现了对旧“24孝”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24孝”吸取、保留和改造了旧“24孝”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对旧“24孝”的传承。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相对于旧“24孝”,新“24孝”克服了旧“24孝”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了旧“24孝”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实现了对我国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①有关部门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传统孝文化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现了对传统孝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出台了新“24孝”。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点,开拓了传统孝文化的新境界,实现了对“24孝”的创新。 解析:回答第(1)问,首先要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然后结合这些知识分析新旧“24孝”的关系即可。第(2)问要求说明材料中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创新的,可以结合创新的要求进行分析。 1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答案: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创新的知识,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教材组织答案即可。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