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58063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黄麓镇太元小学 管三平“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或者说是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我从事小学教学有三十二个年头了,走上教学管理工作也有十几年时间。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学生认真学、教师拼命教。到当前学生不好教,教师不知给自己怎么定位的尴尬境界,国家对教育投资越来越多,农村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

2、,但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我不敢妄评。农村中小学现状是生源急剧减少,不足百人的完小占学校总数一半以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课程开设于科任教师严重失调,教师年龄比例严重失调。本人愚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教育体制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不协调:教育评价单一是造成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城市、集镇、村小,它们规模,教学装备,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都不一样,统一标准衡量,不切实际必然阻碍教学管理。导致作假成风,应付上级检查,损害教师心理健康。 2、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农村教师大多年龄偏大,有的学校教师教龄均五十多岁,由于师生比例原因十几年没有一名新教师分配,教学观念、方法、手段更新很慢,不适应现代教学

3、要求。虽然国家花费大量经费进行各种培训,诸多因素收效甚微。3、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想适应社会的高节奏,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对象不同: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身上所有的确点都得到放大,面对家长,大多是受初中以上教育,但常年在外打工,对子女学习要求高却不能起到督促作用;教育的环境不同,随着国家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方法、手段不断更新,特别是私立学校的兴起,教育竞争逐步形成,学生选择学校,学校选择教师,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目标不同,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光过硬的知识教育,还要有特长的

4、各种素质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总之现代教育要求施教者必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扎实的教学能力。当今的教师队伍与现实要求使教师产生了不适应。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4、社会、家庭与个人发展不协调教师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特别是大多数教师要担负着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供养家庭的责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维持教师家庭生存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农村教师原有经济基础薄,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分散了教学精力,甚至面对当前社会产生心理失衡,也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之一。以上是我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职业倦怠几点肤浅认识,当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呼吁具有适用性的教育法规尽早出台,改变教育现状。特别是可操作性的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以改变公立学校的的“大锅饭”现象。引进科学合理竞争机制。 2、改变“教育”观念让全社会参与教育不能变成一句空话,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学校教育没有社会教育,社会氛围,显得苍白,协调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学校教育的滞后发展。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怎么有实效的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绝非易事。保障教师队伍中德才兼备人才的加入,加强教师有效的培训。适当提高教师生存能力,让大多数教师,沉下心来做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