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9篇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能按要求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2、能开心地参加嬉戏,遵守嬉戏规章。 3、与同伴友好合作进展嬉戏,有创新意识。 活动预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嬉戏引入 与幼儿一起玩“熊和石头人”的嬉戏,提出要求:熊回头时石头人要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动。 二、熟识音乐 1、完整观赏一遍音乐。 2、再次观赏一遍音乐,简洁分析乐曲构造。 3、教师随着音乐用手指在腿上进展表演,提示幼儿留意观看教师的动作在音乐进展到什么时候有变化。 4、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在腿上进展嬉戏。 5、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进展表演。 三、嬉戏活动 1、第一遍嬉戏
2、:幼儿起立,站在教师身后。教师当熊,进展嬉戏1遍,不做造型要求。 2、其次遍嬉戏:熊每次回头时,要求幼儿作出动物的造型。 3、第三遍嬉戏:要求幼儿两人一组,第三句时找朋友,第四句时两人一组摆出最终的造型,造型两人要有身体上的接触。 4、第四五遍嬉戏:方法同前,要求四人一组摆出不同造型。 5、第六八遍嬉戏:请几位幼儿扮演熊进展嬉戏,鼓舞幼儿提出造型要求。 四、放松活动 开火车嬉戏,完毕(四段音乐连放)。幼儿随音乐分别作出开车、停车的动作,自然完毕。 小班音乐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熟悉碰铃,把握碰铃的使用方法。 2、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两种不同雨声的感受。 活动预备: 响铃。 活动过程: 一、
3、律动练声。 1、练声。国旗多漂亮讲卫生庆祝节日咚咚锵 2、律动。 生活仿照动作、我们大家做的好 二、进一步熟识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教师:小朋友认真听听刘教师弹奏的是什么歌曲?歌曲叫什么名字? 教师小结:歌曲的名字叫下雨了。 2、请幼儿依据歌曲歌词来唱歌。 教师: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唱着歌答复教师。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也请你们唱着歌告知我! 3、教师和幼儿一同演唱歌曲。 教师:大雨和小雨谁的声音更大一些,我们要怎么样唱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4、引导幼儿分别用大声和小声演唱大雨和小雨。 三、依据歌曲内容,表演歌曲 1、幼儿自由表演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中学习一、
4、两种比拟好的动作。 教师:假如请你来表演下雨,你会怎么表演?下雨可以这样表演,下大雨可以怎么表演,下小雨又可以怎么表演呢? 2、教师带着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教师:刚刚我们用声音和动作表演了大雨和小雨,教师还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乐器,用他们来表演歌曲也特别好听。 3、教师出示铃鼓和碰铃,引导幼儿熟悉乐器,学习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4、教师分别演奏两种乐器,引导幼儿倾听哪种乐器演奏大雨,哪种乐器演奏小雨。(哗啦啦处连续摇铃鼓,滴滴滴滴嗒处用碰铃,一字一次。) 5、将乐曲安排给孩子们,教师组织幼儿演奏歌曲。(引导幼儿看手势指挥演奏,明确自己的演奏任务。没有乐器的小朋友拍手唱歌) 6、请另外一些孩子用
5、乐曲演奏歌曲。 四、复习歌曲讲卫生 小结活动状况,对一些表现好的小朋友进展表扬,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孩子提要求,活动完毕! 小班音乐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会辨别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识它们的名称。 2、学习跟唱歌曲,尝试创编,激发幼儿参加嬉戏的兴趣。 活动预备:双手的大拇指与小拇指分别画上逼真的笑脸。 重难点分析: 学习跟唱歌曲,激发幼儿参加嬉戏的兴趣是重点,尝试创编歌曲是本课的难点。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做拍手律动。 2、出示画有笑脸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让我们先请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谁?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们好!
6、“ 师:小朋友请伸出你们自己的大拇指,给客人打个招呼。 幼儿:“大拇指好!“师:其次位客人也来了,看看是谁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们好!“师:小朋友请伸出你们自己的小拇指,给客人打个招呼。幼儿:“小拇指好!“ 3、采纳拇指对话表演的方式熟识歌词。 (1)熟识歌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今日要来我们班找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想找谁做朋友吗?(幼儿自由发言)它们要找另外一个大拇指和另外一个小拇指。究竟有没有找到呢?我们来看看吧!(师边表演边朗读歌词。) (2)提问: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吗?它们见了面,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问同上) (3)请幼儿再完整听歌词。 4、初步学唱歌曲。 (1)师范唱一
7、遍。师:大拇指找到朋友后,可快乐了,还唱起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范唱其次遍。师:哇!它们唱的好听吗?徐教师也想唱了,你们听听王徐教师怎么唱的吧! (3)幼儿初步学唱,并能初步依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师:你们想学大拇指唱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 (4)小朋友唱得真棒,再来唱一次。 (5)请个别幼儿表演大拇指。 5、学唱“小拇指“ (1)小拇指: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师:你们听,小拇指也想唱了,让我们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2)幼儿跟教师学唱“小拇指“。 (3)请个别幼儿表演小拇指。 6、演唱整首歌曲。 7、嬉戏。 (请一组幼儿躲起来,其他幼儿边唱边问
8、,该幼儿边唱边做答并跑出来)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及感知音乐速度的变化。 2、听辨乐曲,能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欢乐。 3、乐于参加音乐观赏活动,体验观赏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根底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难点:感受乐曲速度快慢的变换。 活动预备: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乐曲,卓别林表演视频,勃拉姆斯像,卓别林像。 活动过程: 一、观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 1、请幼儿初步观赏音乐,争论并谈谈对音乐的感受2、教师小结:这首乐曲听起来活泼
9、欢快,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听了让人想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观赏视频表演,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欲望。 1、请幼儿观赏视频,并引导幼儿回答下列问题。 2、向幼儿简洁介绍卓别林及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和其。教师总结:视频中,卓别林在刮胡子时,是依据音乐的快慢来转变动作的快慢的。 3、引导幼儿说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将音乐表达出来 三、听辨乐曲,大胆想象创编按摩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按摩动作 2、引导幼儿依据音乐的节奏做按摩动作,感受B段乐曲时快时慢的节奏。 (1)请幼儿再次观赏乐曲B段。 (2)引导幼儿依据乐曲节奏做按摩动作,可换动作进展按摩。 小结:乐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们做动作的时
10、候要跟着乐曲的节奏。 四、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的快慢,感受乐曲热忱奔放的旋律。 1、观赏教师的配乐按摩表演,观看按摩动作,感受乐曲旋律。 2、幼儿初步尝试合作表演,一位扮演按摩师,一位扮演顾客,通过动作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幼儿按摩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幼儿留意节奏和旋律。 3、幼儿自主创编按摩动作,体验好玩的按摩。 五、活动完毕,带幼儿离场。 活动延长: 请幼儿回家后可依据音乐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展一次好玩的按摩,和家人共同共享本首乐曲带来的欢快。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学会倾听、并根本把握嬉戏玩法,能自编动作。 2、能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会
11、依据音乐的节拍、速度、心情,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孩子灵敏地反响力量。 3、幼儿能体验开心的心情。 活动预备: 1、活动前熟识音乐的节拍、曲式构造、力度、速度等。 2、小兔、大灰狼以及各种其他动物头饰若干,各种蘑菇、大树等森林道具若干。 3、嬉戏场地上画好圆圈。 活动过程: 一、观赏乐曲,为嬉戏进展打根底。 教师放录音,让幼儿观赏音乐,启发幼儿听辩音乐的变化,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 教师指导:请小朋友认真听,用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最适宜?(分曲一、曲二观赏)。对,这段曲子里就藏着一个小兔与大灰狼的故事。 注:引导幼儿辨别出:曲一:高音很跳动,表现灵活、活泼的小兔;曲二:
12、音低、节奏紧凑、速度较快,表现凶狠的大灰狼查找食物,追吃小兔的情景。 二、鼓舞、引导幼儿依据音乐的变化即兴表演、创编动作(二遍)。 1、全体扮小兔表演 启发幼儿想象:开头时,小兔子在开心的、快乐的跳着;它们会怎样做?(启发用动作表现)但当它们遇到大灰狼后,小兔子会怎么样?可怕、逃跑、藏起来,那应当怎样表现?(请幼儿仿照),可是,到哪藏呢?应当怎样藏呢? 教师准时发觉,选取好的动作准时鼓舞确定。 2、全体扮大灰狼表演。 现在大灰狼出场了,你们观察的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当老狼正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但却没发觉有好吃的时,它会怎样做?(动作表示)当老狼突然发觉有很多小兔子时,它又会怎么做?用动作表示一
13、下。 三、新授嬉戏 1、请幼儿争论嬉戏玩法及规章,并商议假如违反了规章怎么办?。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仿照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2、体验泡茶、喝茶的欢乐,激发喜爱家乡的情感。 3、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进展。 活动预备: 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活动重点: 能跟着节奏仿照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活动难点: 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
14、: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快乐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教师示范舞蹈。 (2)刚刚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示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形状特征 (1)刚刚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究,相互沟通仿照动作。 (5)看看教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茶杯:伸右手伸
15、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仿照。 3、探究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仿照 (3)提示幼儿留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仿照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看,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16、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完毕局部:刚刚我们一起泡了许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教学反思: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今日下午我上的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采茶的欢快气氛,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意培育幼儿在学习中的制造学习力量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共性得到自由进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到达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地。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了一些缺乏和圆满,例如在节奏嬉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拟简洁,表达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展教师示范,同时注意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育;在拓展教学
17、时,我发觉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着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识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讨论创新力量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欢快、美丽的特点。 2、初步把握跑马步的根本动作。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共同舞蹈的欢乐。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音乐、课件、自制幼儿骑马用的头巾。 2、阅历预备:幼儿提前了解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根本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
18、进教室。(1分) 2、观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忙幼儿理解音乐。 (1)幼儿观赏音乐。 a.师:刚刚那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再仔细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似乎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儿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观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 a.现在教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b.幼儿依据幻灯片说出人们的生活。(2分) c.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骑马、摔跤、挤奶的欢快场面)(3分) 3、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根本舞步。 (1)刚刚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好玩的生活,蒙古族是一个特殊
19、喜爱骑马的民族。我们来学一学骑马的动作吧!(2分) 请小朋友创编骑马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3分) (2)教师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根本舞步。 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动状,像马儿奔驰一般。(3分) (3)跟音乐和教师一做跑马步动作。(2分) 4、请幼儿听音乐分组进展表演。 师:刚刚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美丽。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戴上头巾,听音乐,用我们刚学会的跑马步一起来表演吧!(8分) 5.幼儿听音乐出教室。(30秒) 活动反思 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幼儿的参加性强,整个活动的气氛很活泼。固然也
20、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音乐的挖掘还不够,只是停留在了外表的理解之上,可以开展活动后的延长,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依据故事情节和图谱供应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构造、形象和内容。 2、探究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作和表演的欢乐。 活动预备: 图谱、动物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1、教师带着小朋友们仿照小动物随音乐律动进入到创设的森林环境中 师:小动物们,漂亮的森林里布满着神奇,让我们进去一探毕竟吧。 2、完整观赏音乐 师: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百兽之王,每当风吹树摇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听。 3、说一说,
21、你听了音乐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听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很聪慧,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字就叫狮王进展曲,它里面还蕴含着一个好玩的故事呢。 故事: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小树长的很密很密,风吹树摇,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预备出巡。突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欢送狮王的到来。狮王大摇大摆、威严凛凛地走出来,狮王得意的大声吼叫,对小动物们说:“今日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小动物听了特别快乐,围着狮王跳起了舞,乐队为他们伴奏,他们跳得可快乐了。 2、分段观赏 (1)教师今日还带来了一张狮王进展曲的图谱,这个故事也藏
22、在这个图谱中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小朋友,这一段讲的是故事中的什么?(教师指着图谱第一段提问) 学一学,狮王到了,小动物们一起吹起喇叭敲起锣,欢送狮王的到来。(狮王很不快乐,它说小动物们演奏的一点儿也不整齐,重来一次) (2)其次段,这一段又是叙述的故事中的什么内容呢?狮王是怎么走来的(雄赳赳,气昂昂、威严凛凛,大摇大摆)小朋友,你们来学一学,狮王走路的样子 (3)狮王来到森林后,得意的(大吼了几声),那你们知道,狮王大吼了几声吗?(四声),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叙述)幼儿学狮王大吼,教师加上狮王所说的话:今日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你们都来和我一起跳舞,为我庆祝生日。 (4)小动
23、物们听了狮王的话,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又会怎样做呢(幼儿叙述)? 教师交代要求,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 三、完整观赏 师:小动物们的舞姿真美丽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观赏这首狮王进展曲(边指图边语言提示) 四、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狮王,请小朋友们表演各种不同的小动物。 2、交换角色 小班音乐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表演活动的欢乐,激发幼儿爱惜小动物的情感。 2、在嬉戏活动中,复习歌曲,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3、鼓舞幼儿大胆想像,创编表演动作。 4、熟识、感受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风光前演唱。 重点难点 重
24、点: 1、培育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幼儿能根本把握音乐嬉戏的玩法及表演动作。 难点: 1、幼儿知道小鸡是由鸡妈妈生下鸡蛋后孵出来的。 2、幼儿能大胆地到前面来表演动作。 活动预备 课件、用纸壳制作大的蛋壳教具(能拦住幼儿)鸡妈妈头饰一个和小鸡头饰15个。小鸡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头局部 1、 以音乐为背景进教室 2、出示课件,(小鸡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什么声音? 3、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鸡 4、观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轻轻的哼唱 (1)演示小鸡出壳动画,引导幼儿观看(小鸡出壳) 教师用歌词总结: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 (2)出示小鸡图片 教师带着幼
25、儿观看小鸡,提问:小鸡长得什么样? 学习词语“毛茸茸”、“胖乎乎”。 (3)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小小蛋儿把门开 幼儿观看课件上的小鸡在做什么?(唱歌) 教师带着幼儿做动作仿照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4)教师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称。 (5)教师和幼儿一起为歌曲编动作。如:“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两手高举从上面翻开,同时向前跳一下、“毛茸茸,胖乎乎”,则可以两只小手上下抖动,鼓起腮帮“叽叽唱起来”可以转圈做吃食的动作等。)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表演边唱。 二、复习律动:小星星 小鸡出壳,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让我们一起去数星星。复习律动: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数别漏了。 2、其次遍,小摇篮要摇的柔柔地,轻轻地,天黑了,小鸡回家了 完毕 教学反思 理解、记忆歌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直观形象的课件可以很好的帮忙幼儿理解歌词。 小百科:门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