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参加活动的时间还很短,各种习惯有待于培养,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对于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工作,我校十分重视。战略上,高标准、严要求,策略上,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一、指导思想:
根据密云教委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要求,以县教研中心“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组实验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扎实推进县“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组提出的“专注看”“倾心听”“流畅说”“认真写”四项学习习惯,实现教师工作有重点,学生习惯有养成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规范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活动。
2、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为切入点”,以记忆习惯、读的习惯、说的习惯、写的习惯及预习、观察习惯、收集信息、自己留作业习惯为重点;行为习惯以文明礼貌习惯、消费习惯、卫生习惯、日常做事习惯、及适应环境等习惯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狠抓学生的作业)
3、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一年级抓起。
三、具体工作:
(一)抓计划的制订
班主任及各科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的统一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目标的达成。
(二)抓氛围的创设
1、明确全校师生人人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体,人人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建设者。
2、加强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板块的宣传布置。学校广播、板报、橱窗、宣传标牌都要适当增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内容的。
3、各学科教师都要重视并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真正深入到课堂当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德育实践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抓活动的落实
1、深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得到生动、和谐、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必须着眼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校将以写字教学为切入点,要求任课教师深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契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观察、合作等良好习惯。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驾驭教材和课堂。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既有趣生动又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注重激励手段的应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
(1)以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为切入点,带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规范书写工具、书写姿式、强化训练。坚持做到“两个深入”和“三项检查”。两个深入,一是行政人员深入教研组,与教师共同探讨写字教学;二是行政人员深入课堂,了解师生的双边活动,了解写字教学的进展情况等。三项检查,一是每天检查写字训练课,着重检查坐姿、执笔、运笔的情况;二是每月检查教师的写字备课笔记;三是每月检查一次写字作业。“两个深入”和“三项检查”使得写字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落到实处,有效防止过程管理中累积性失误带来的弊端。使教学管理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2)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同学科根据本学科不同特点,我校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驾驭教材和课堂。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听、思考、观察、说、好问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注重激励手段的应用,鼓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另外,抓好40分钟意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收集信息方法。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检查的方式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课内提问检查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检查,检查后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评讲,以推动下一次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做到长期坚持,经常指导,鼓励学生多预习、多收集,养成良好的预习、收集信息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我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实践,积极探索。
3、开展文明标兵、卫生班级、自己留作业小能手等评选活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督促自己养成良好习惯。
4、家校合作,开家长会、向家长致信,倡导学生养成10个好习惯。
①说了就要做;
②耐心听别人讲话;
③按规则行动;
④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⑤节约每一分钱;
⑥天天锻炼身体;
⑦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⑧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⑨做事有计划;
⑩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四)抓研究的成果
我校将定期召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阶段分析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研究,向其它年级推广。
四、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1、管理层面。要求教师们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学习、加强交流,要善于发现同学当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导处、德育处干部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们反馈,做到诊断准确、指导有效。
2、教师层面。针对学生不会倾听、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上课坐不住、字迹写得不够规范等现象。重点是强调和树立榜样。教师调动学生所有的注意力,包括手势、目光、表情、语言等激发学生的所有感官,调动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随机地给学生创设各项得到表扬的机会:如,金嗓子奖、读书小状元奖、优美坐姿奖、认真思考奖、思维敏捷奖等。在学生书写方面,我们还进行了分层评价:如,作业中,得够10个小印章可以换一个小帖画、三个小帖画可以换一个喜报(得到喜报贴在作业本的第一页上[作业正确又整洁的得到3个小印章,稍差的得2个,鼓励性的得1个,错误量比较大的给予指导性评语]。评价分老师评和学生互评、随时评价和重点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等。
3、学生层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汇报过程中为其他同学提醒:如,请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请某某给我评一评;请大家拿起书等。
4、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铅笔,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可以利用家长座谈会的时间告诉家长,开始时他们可以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但千万不要代劳。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慢慢的养成了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孩子“听“的习惯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开学初,我们发现学生有这样几种倾向: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始活动了;在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地代替他回答;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往往审错题意;还有的孩子在老师留作业时没有认真听,等到别人都写上作业了,他再问一遍。
针对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要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与适当的评价。这样给其他孩子做出榜样,榜样是最好的教师。
第二,细化要求。上课时间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模糊的。所以,面对孩子时,我们给孩子的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等等。
第三,进行评价。我们定期结合“十星”评价,对孩子一阶段“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评价时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内容为教师提出的听的要求。通过评价,发扬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孩子们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第四,表扬鼓励。在对孩子听的习惯的培养中,我们总是时刻关注孩子。哪些孩子做得特别好的,总要及时进行鼓励,当然,在看到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时,总是捕捉他们进步的点点滴滴,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第五,调动情感。课上我们要求教师注意从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会听课外,我们还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讲完整话,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前一定要想好了,讲话的过程中不要加口头语等。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这里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评价其他同学时我就先评价一个,下面的评价就由学生来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训练。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分层次提出的。在刚接触到课文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随便加字、丢字,慢慢过渡到读的通顺、不唱读,最后才进行入到读出感情的阶段。每天早习我们都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新课文领学生朗读,让读好的学生领大家朗读;学生同桌读等。在课文读好的时候我们就组织大家一起背诵新童谣和三字经。抓住这段黄金时间,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着。
8、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几年来,我们一直参加着“小学生汉字书写规范化的研究”这一科研课题。所以在书写方面进行的更为系统。平时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写字前做好姿势后再写字,教学生背诵写字姿势歌,引导学生按照儿歌中的要求去做;书写前认真观察体会怎样能把字写漂亮;写字时不合橡皮交朋友。许多方法实施下来,效果特别好。
对于读和写,首先老师要采取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不但作口头的要求,更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实地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写要写得认真、正确。不管是课上作业或是课下练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总之,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除学校教育以外,还需要家长们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孩子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校将把“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不断探索新方法、新策略,努力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生的良好习惯应从小培养,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心应手,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会努力作好我们的工作,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