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一数,估一估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者:何 云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数一数后面第一练习课。 学情分析:数的概念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概念。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数数之后的一节练习课,上完新课之后我们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拐弯数时存在困难,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进一步巩固数数。由于估数是学生,甚至是成年人的薄弱项,因此在巩固数数的基础上,创设估数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在数数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数数的各种方法,从而体会以十为单位数物体数量比较准
2、确方便。过程与方法:2. 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渗透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进一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估数能力。教学重点: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接近整10数的数法(拐弯数),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生活中估数的实际应用,如何切实实现数是为了不数。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巩固数数出示班级植树节活动的照片,看来我们班小朋友很会保护环境,爱护树木。可是,瞧,谁来了?课件出示(对话):光头强:哈哈哈,这些树都是我的啦!熊大熊二赶来:光头强,住手!光头强:想要我不砍树,需要闯关我的关卡。师
3、: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忙吗?生:愿意!第一关:报数游戏游戏规则:从1开始一个一个报数,凡遇到各位是0、9的全班一起报数,其他接着报。师:我是火车头,小火车们准备好了吗?朝我挥挥手!生:准备好了。(生开火车报数,师板书)板书: 9、19、29、39、 、 、 、 、 、 10、20、30、40、 、 、 、 、 、师:这是刚才大家一起数的数。你们会接着报吗?生1:49、50、59、60、69、70、79、80、89、90、99、100师:真了不起。可是你们是怎么知道79后面是80的呢?生2:(边拨计数器边说)请大家看过来,79是十位上拨7个珠子,个位上拨9个珠子。个位上再拨一个珠子就满十了,需要
4、向十位进1,所以十位就变成8,个位就清零了。师:谁听懂了呢?生3重复。师小结:可见数数时,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课件出示:光头强正准备砍树,小朋友闯关成功,熊大熊二成功救了一棵树。(音效:哈哈哈)【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报数。其实唱数对孩子是比较容易。通过读一读,让孩子感受到拐弯数的特点。】第二关:小动物过河师:小动物们闻讯也赶来保护森林了,可是他们需要渡过一条小河。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功夫熊猫阿宝:1个1个数 生4:77、78、79、80、81、82、83、84小羊:10个10个数 生5:23、33、43、53、63、73、83、93小猪:5个5个数 生6:20、25
5、、30、35、40、45、50、55小鸡:2个2个数 生7:66、68、70、72、74、76、78、80小狗:1个1个倒着数 生8:55、54、53、52、51、50、49、48师:这么多种数数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9: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还可以倒着数。有很多种数数方法。师:是呀!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数数。课件出示:光头强正准备砍树,小朋友闯关成功,熊大熊二成功救了一棵树。(音效:别想砍)【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从易到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三关:数夹子 出
6、示:教后记载(1)让学生翻开课本38页,独立数夹子(2)汇报结果,产生冲突蓝夹子统一都是45个,黄夹子有44、45、46个,汇报各有不同。(3)引发思考,深刻体会 追问:为什么蓝夹子的数量你们数的都一样,而黄夹子则不然呢?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0:黄夹子太乱了,蓝夹子排的有顺序,比较好数。 师:那你是怎么数蓝夹子的呢? 生10:一竖刚好是10个,(边指着屏幕边数)10、20、30、40、41、42、43、44、45。 师:你可真有办法。那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帮熊二即快又准地数数黄夹子呢?和你的小伙伴悄悄说一说,在课本38页,画一画。 生讨论,记录。 师:谁有好办法愿意分享呢? 生11:10
7、个10个圈起来,剩下的再数一数。 师:你们都找到这种好方法了吗? 师小结:看来十个十个地数会让我们数得又快又准确,这方法真好!课件出示:光头强准备再砍树,小朋友闯关成功,熊大熊二成功救了一棵树。(音效:你们太厉害了,有信心闯下一关吗?)【设计意图:手口一致的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我们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数数的现实素材。在数夹子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数一数经验,而且体会以“十”为单位数物体的数量比较准确,方便,突出了计数单位“十”。】二、方法引导,学会估数第四关:1.估计书架放书的数量师:这样的三层书架大约可以放多少本书呢?生:50本、100本、70本.生12
8、:不对,不对,这样根本猜不出来,最好要告诉我们多大本的书。生13:最好再告诉我们10本书占了多大位置。.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请看大屏幕(出示上图),这些书是10本,现在你能再猜的准一些了吗?生14:大约放60本。师:你估的真准,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4:(手指着屏幕)这么多是10本,一层可以放2个10本,就是20本,所以三层可以放60本。师:你的方法可真不错,你会利用这个10本来估计全部大约可以放几本,谁也听到了呢?生15、生16重复。2.估计糖果数量 (1) 随意估计糖果的数量生:100颗,70颗生17:可以10个圈成一圈,再猜。师:你的提议不错,那就10个圈成一圈,现在再看看。(2)
9、 给出标准,再估一估生18:(手指着屏幕)这么多是10颗,大约有7个这么多,所以大约有70个。生19:(手指着屏幕)不对,不对,小鱼的尾巴那里排的比较宽,所以要多拿一些补,大约有6个这么多,大约60个。生20:(手指着屏幕)圈的地方会密一些,其它地方会疏一些,所以其它地方的圈应该更大一些,我认为大约是50个。师小结方法:估数的时候,要先数出标准量,这个标准量可以是5个,10个,20个,甚至更大,再看看这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就能估出这里大约有几十了。这就是估数的方法,用上这个方法,估出的数就与准确数比较接近。【设计意图:估书柜可以装几本书,直观,有现实意义,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课件和教
10、学具的演示和操作,带领他们数和估,借助直观形象培养数感,进而过度到稍复杂的小鱼糖果图。当然,不管是数感还是估算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五关:联系生活,应用估数方法(1) 以10为标准,估出实物的数量师:这里有10颗果冻,猜猜旁边这个透明的罐子里有几颗呢?说理由。生21:30颗,这样一层是10颗,大概这边有三层,所以30颗。师:你估的真不错。有理有据。谁再来说一说。生再说。(2) 以5为标准,估出实物的数量.师:这里有5颗圣女果,猜猜旁边这个透明的袋子里有几颗呢?说理由。生22:20颗。这里是5颗,前面看有2个5颗就10颗了,后面厚厚的,还有10颗,大约就20颗。师:你可真会观察,
11、就连袋子的后面都看到了,很细心。估的真好。谁也来说说。生再说。(3) 不给出标准,独立估出实物的数量师:猜一猜这里有多少颗小丸子呢?生质疑:没有标准,没办法猜。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想要估计数量的多少,需要先有一个标准让我们估。师拿出标准:这里是20颗弹珠,那这个袋子里大概装几颗呢?生23:大约40颗,这里大概就是左边的两个那么多。(4) 学生抓出花生米进行估计,再验证。师:请一只手抓出一把花生米估一估大约多少颗呢?(学生活动时间)生24:我抓出的一把大约20颗,我是数出了5颗,这里大概可以分四份,所以大约20颗。生25:我抓出的一把大约15颗,我也是数出了5颗,但这里只有三份,所以大约15
12、颗。师小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以不同的标准估出东西的数量。今后我们遇到更多的物体时,可以以更大的数为标准来估一估。【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以10个为单位,5个为单位,甚至以更大的数为参照标准,估计一袋物品的个数,以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三、数学文化,提升素养播放微课古人计数,了解数学文化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数是为了不数数一数 估一估练习课教学反思数的概念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概念。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数数之后的一节练习课,上完新课之后我们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拐弯数时存在困难,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
13、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进一步巩固数数。由于估数是学生,甚至是成年人的薄弱项,因此在巩固数数的基础上,创设估数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利用学生刚刚参加的植树节活动结合热门动画熊出没作为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练习课照样可以很有趣。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五个关卡,第一关:报数游戏,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报数。其实唱数对孩子是比较容易。通过读一读,让孩子感受到拐弯数的特点。第二关:小动物过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从易到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第三关:数夹子。手口一致的数对于一年级学
14、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我们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数数的现实素材。在数夹子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数一数经验,而且体会以“十”为单位数物体的数量比较准确,方便,突出了计数单位“十”。第四关:1.估计糖果数量 2.估计书架放书的数量小结方法:估数的时候,要先数出标准量,这个标准量可以是5个,10个20个,甚至更大,再看看这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就能估出这里大约有几十了。这就是估数的方法,用上这个方法,估出的数就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第五关:联系生活,应用估数方法。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以10个为单位,5个为单位,甚至以更大的数为参照标准,估计一袋物品的个数,以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培养
15、学生的估计意识。这节课的设计对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非常有意义。这节课注重在数感方面的培养。能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课件和教学具的演示和操作,带领他们数和估,借助直观形象培养数感。当然,不管是数感还是估算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的确有难度,不管是果冻还是花生米它们都是堆在一起的,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的确大。喜欢估书柜可以装几本书这个环节,直观,有现实意义,如果在反馈时”你是怎么估的交流的面更广些,做的更到位些,那就更尽如人意了。估数在生活中应用颇广,今天孩子们通过小鱼题的学习,后续实物估计说到把总体分成几个部分进行估计,其实是我没有预设到的,算是惊喜。如果在估的环节能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可能参与面更广,有收获的学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