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主要工业区.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550651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主要工业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主要工业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主要工业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主要工业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中南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公里,人口约3500万。每一个工业基地都是以几个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 抚顺化工、冶金 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抚顺的石油化工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

2、业的骨干。 优势 资源丰富 :富有煤铁 石油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劣势 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其区位优势有铁矿,有煤矿,有辽河油;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解决办法:优化产业机构,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 辽中南工业区:中国的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煤炭工业:辽宁煤矿大规模开采历史较久,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就先后在抚顺、阜新、北票等地大肆掠夺煤炭资源。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恢复建设,

3、成为全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近年来,在老矿区改建扩建基础上,建了铁法等新矿区和新矿井。 石油工业:盘锦大地钻塔林立。辽河油田开发于50年代,66年打出第一口探井,70年代后加快了开发速度,80年产油500万吨,天然气16亿m3;。到1986年,产量达100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钢铁工业:鞍山第二初轧钢,本钢的人参铁 辽宁钢铁工业在日本侵略时期就已建立。日本撤退时,设备被拆卸,无法生产,日本人扬言:“把钢厂留给中国人种高梁。”建国后,不到三年,我们自己不但恢复了生产,而且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辽宁钢铁生产达14大突,31000多个规格的各种产品居全国首位。鞍钢的桥梁钢材、本钢的“人参铁”、抚顺

4、的合金钢,大连的不锈钢都很著名。辽宁是全国最大的冶金工业基地。 造船工业:大连造船厂万吨巨轮;大连码头;大连是全国重要船舶生产基地。 机械工业:沈大高速路 沈阳的机械制造工业在全国有重要地位,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这里起飞,第一台程控车床,各种成套设备等都从这里造出。沈阳是一个以机械为主,部门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化学工业:辽化厂区尼龙生产线 辽阳曾是历史古城,2400年前修建,清初努尔哈赤建都于此,现在以化纤工业为主。 当代如何更进一步促进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 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多样化。辽中南工业基地原先是以煤炭、钢铁等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要积极发展电

5、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多样化。2。积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辽中南的交通运输并不落后,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现代化机场)相对落后,但这些交通直接影响了现代企业(中小型的电子等工业)的分布。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科技是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投入。它可以从促进产品的更新,提高经济效益。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辽中南的重工业设备陈旧,污染严重,导致当地的环境恶劣。因此,要吸引企业来此发展,就必须大力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发展一些能耗少、污染轻的工业企业。 京津唐工业区工业部门: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特点:轻重工业都发达,铁、煤、石油、盐丰富,我国北方最大的

6、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1.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2.统一的电网3.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4.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5.科技和人才优势明显存在问题:1.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2.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发展方向:1.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 2.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在

7、原有的较好经济基础上, 1981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达18,高于广东14和全国12的增长速度,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转口大量出口商品,参加广泛的国际分工。 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 资,促进了本区的发展。1979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额占全国的16,其中港澳资金占77。外资

8、进入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 备和经济管理方法,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办了一批现代外资、合资企业,成为本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现在,这里已经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 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 工业基地。 但是,珠江三角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盲目征地的现象,使耕地大量减少,造成了水土资源的紧张;同时也出现不重视农业的倾向,使基础农业 受到明显削弱;此外,生态环境问

9、题也不容忽视。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利用香港和澳门主权的回归这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工业、金融、运输、贸 易、旅游等方面进一步与港澳进行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在改造、提高现有的家电、电子、轻纺、医药等支柱工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耕地保 护、加大农业投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指以上海为经济中心,以沪宁杭为主体的一系列大中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

10、几乎遍及全国。 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其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 6,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5,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本区自然条件丰腴,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闻名的高产稳产农业区,总体农业生产水平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50;另一方面,本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纺织、化纤、电气、电子、机械、化学、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服装加工等多种行业,很多行业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高 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本区乡、镇、

11、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同一类型总数的40,大部分县以及县级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已超过整个工业的 1/2,大多数县市的农村工农业产值中,工业已占90以上,可见乡镇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各种 人口规模的城镇等级齐全,使其成为我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但是目前本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紧缺;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因此,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加强农业发 展,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大力进行对太湖的治理,保护环境;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 险、外贸、商业等第三产业;借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核心地位和龙头地位,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带动长江三角洲的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