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501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8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陈杰(信阳师范大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基于科学理论阐释与实践表达需要而展开的言说体系。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植根于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夯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主线,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话语理想。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践表达要契合民族特色,融入民族生活以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融入民族文化以增强话语表达的穿透力,融入民族精神以增强话语表达的感召力,打通话语表达的“亲和力穿透力感召力”的

2、逻辑理路。只有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思考与实践表达的双重锻造,赋予其生命和活力,才能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深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4336(2023)04-0064-06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教育话语范式也随之出现新变化,然而,与之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供给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意义危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兼具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区域特

3、色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等准则的语言及其表达系统。这种清晰而又普遍的差异,决定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然使命。因此,积极探索特色化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之路,从夯实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理论思考,从融入民族生活以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融入民族文化以增强话语表达的穿透力、融入民族精神以增强话语表达的感召力进行实践表达,才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一、民族地区高校

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理论思考话语是思想理论的语言表达,植根于科学的理论体系中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得以生成的脉络主线和传播的理想话语,更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思想内核与理论基础。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话语创新的机理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DJ017);信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强师计划”UGS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GTTZD-01);信阳师范学院2023年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症结及精准纠治问题研究

5、”(项目编号:2023-XLZ-00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文风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20-JCZD-18);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别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022);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22-JSJYYB-031)。作者简介 陈杰,信阳师范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第11卷第4期2023年7月Vol.11No.4Jul

6、y 2023民 族 高 等 教 育 研 究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of Nationalities64(一)夯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根基任何话语都需要一定主题与理念的理论体系予以支撑。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1。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担当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应树立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自觉意识,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牢牢掌握话语权,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马

7、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地区大学生综合性、深层次的认识困惑和理论疑难,引导民族地区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前进中的机遇与挑战,做到以理论力量引领人、凝聚人、感召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学深悟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充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融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解决方案,诠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的时代论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其理论本身具有真理的力量。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前提,就是要“真学”,学深悟透中国化马克

8、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品格、科学逻辑、价值追求,包括有形的、体系化的经典民族话语文本,又要悟透无形的、隐藏在文本间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民族话语思维、民族话语取向、民族话语意境。其目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真理魅力去说服人、用民族团结教育的真情去感染人,就是要用民族进步发展的真实去打动人,就是要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活习惯与价值追求当中,彰显和凝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现实的观察力、阐释力、引领力。其次,要提升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按照时代精神要求赋予其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是解决中国民

9、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10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与中国国情相符合、与中国民族问题相紧密联系的民族发展道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国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处彰显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成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凸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从而强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最后,要凝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民族力量。马克思主义是能够真正解决

10、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一条清晰的演进逻辑就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发展阶段时代的特征、民族群众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崭新领域。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密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要在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中,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建构更具特色的民族话语范畴和理论体系,实现民族话语的理论升华与创新发展,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开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精神支持。彰显中国化马克思

11、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力量,既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体现民族特色,构建适应民族大学生的话语类型、内容、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民族教育话语体系。(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主线中国共产党作为自诞生之际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竭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持续关注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话语,引领民族工作朝着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中国化的新路径和新境界。毋庸置疑,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磅礴的思想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12、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铸牢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关系团结和民族事业进步的根本指南。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事关巩固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支持认同。65中华民族是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情感相容的共同体。它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民族精神都是实践的佐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以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旗帜,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这种共同体理念,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3、,“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3。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和平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党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学习为载体,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铸魂育人时代新人的目标引导下,构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旨在培养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话语意识,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于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之

14、中,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这种话语锻造也要处理好各民族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处理好这些关系,用实际行动抵制割裂统一性与多样性、实行孤立的大汉族主义、极端的地方民族主义等行为,真正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火炬,照亮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扣好“爱我中华”这粒人生的重要纽扣,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认同感、中华文化自豪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感。当然,这种话语锻造也要牢牢掌握话语权,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话语载体。这也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理论主线,关系到能否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关系到“为谁培养人

15、、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三)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话语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百年奋斗主题付出的努力及其所彰显的价值意义体现于各个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各族人民斗志昂扬、努力奋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引领各族人民厚积薄发、发奋图强,奠定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向前迈进,向

16、全世界展示开放奋进、全面发展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更是引领各族人民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一步一步用奋斗与拼搏向各族人民、向世界人民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实用经验,持续推动着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创造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也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话语理想。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应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话语纳入其理论框架,打牢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17、包括每一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梦想。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话语,又是一个典型的兼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话语形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话语内容上“展示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的独特魅力”4,是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现在与未来相统一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时,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应注重考量以下四个理论视角:一是从现代化视角阐释中国梦话语体系,将其纳入近代170多年来中国人民追求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去思考,将其纳入各族人民从被压迫奴役到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去思考,从而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18、现代话语魅力。二是从继承与创新视角阐释中国梦话语体系,将其纳入中国5000多年的传统历史长河与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中去比较,特别是民族地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坚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信心,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注入新内涵。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阐释中国梦话语体系,将其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去审视,用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的民族语言,表达各族人民的期盼和理想,增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通俗易懂性。四是从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的视角阐释中国梦66话语体系,将其纳入民族地区青年

19、学生奋斗拼搏的现实视野;纳入为民族振兴、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的世界视野中去思考,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力量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力量,增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包容性、开放性内涵。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实践表达科学的思想理论有赖于有效的话语表达。思想理论只有通过生动有效的话语表达,才能实现受众的认知接受、认同践行,进而成为影响人思想与行动的主导,最终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的目标。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实践表达,要以植根时代为基础,更要契合民族地区实践特色,融入民族生活以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融入民族文化以增强话语表达的穿

20、透力,融入民族精神以增强话语表达的感召力,恰当处理好话语表达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打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亲和力穿透力感召力”逻辑理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风格。(一)融入民族生活以增强话语表达的亲和力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话语即是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民族话语的表达也离不开一定的民族生活语境。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践表达,就是要回归民族生活的现实世界,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宏观表达与微观表达结合起来,将政治话语、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融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借助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节日习俗去优化叙事方式,锻造出令人可感、可亲、可信的话语表达范式

21、。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融入生活予以锻造,就是让人听得懂、记得住,既能体现政治话语的特质、理论话语的抽象,又能彰显生活话语的活泼与亲近之感。比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等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话语,就能使枯燥的文本话语转化为新鲜活泼的生活话语、大众话语、现代话语,必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总之,融入生活,不仅为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找到了突破口,更重要的是让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加接地气,使民族地区高校锻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方向更明确。融入民族生活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接地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仍是民族地区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实践要求。作为一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理论体系,如果“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6。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首先要阐释好政理学理,做到以理服人,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看,要做好育人的工作,还要做到以情化人,即将科学的语言、理性的思维和日常的表达融合起来,做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6,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情理交融”。融入民族生活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有温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关键是其能否将铸魂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使用话语进行交往

23、、交流、沟通以实现教育目的”7,即说服人的工作。只有基于受众的需求、期望和参与情况,促进教育主客体之间充满情感的思想碰撞,才能变教师的独角对白为师生间的双向对话沟通,减少无效沟通或者非对称性沟通等现象,才会让师生同品共享学习的快乐。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无论是西藏高校的“培养守边稳藏可靠接班人”话语,还是新疆高校的“去极端化”综合教育话语,亦或是西南地区民族地区高校的“九化”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话语,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巧妙地融入了民族生活中,用生动形象、可触摸、有温度的立体话语形象呈现出来,深受学生欢迎。融入民族生活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更暖人心。人心暖,力量齐。接地气、有温度的思想

24、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出来,才能让人听过之后不但心里热乎乎,而且能从中感受爱与力量,甘愿将心中美好憧憬付诸于实践行动。民族地区高校应该把红色故事“讲”起来,既要讲革命年代的英烈故事、建设时代的劳模故事,更要讲改革时代的创新故事,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树立人生榜样,积聚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也应该心系师生“干”起来,着重推动影响学校深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回应师生关切的利益问题;更应该使红色基因“传”起来,通过主题征文、讲演比赛、实践考察、主题党史班会等形式,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的党”“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汲取奋斗力量以浸润心灵,使先辈身上的光荣传统和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能够代代相传。(二)融入民族文化以增强话

25、语表达的穿透力67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撑,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文化自信是每位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崇敬与自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与坚定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方能彰显文化力量。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同样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浸润滋养,特别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所承载的文明思想、历史文脉、创新精神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和地区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或者几个口号,而是要将其“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7。所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实践表达要融入现实生

26、活,以民族话语独特的思维理念、内涵特质、价值体系去彰显民族文化立德树人的穿透力量。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文明力量。一个没有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话语表达难以有效持久。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珍惜民族地区积淀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这是新时代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灵魂和基础,丢掉了民族思想文化,任何民族话语表达都立不起来。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滋润和精神培育,深入阐发民族文化的禀赋、特点、精神,强化话语表达的情感价值和理想精神,促使其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现以文化人、以德服人。融

27、入民族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历史力量。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什么?似乎答案很多,无法尽其言说,但归结起来,都会落脚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上。少数民族群众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创造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领导下孕育出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生不息,永不枯竭,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量,也深深地熔铸于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根与魂。新时代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要从民族历史文脉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发掘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的百年辉煌历史,为打造出更加符合民族青年学生特点的话语表

28、达注入更持久、更强大的力量。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创造力量。话语表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特别处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新范畴、新话语、新表达层出不穷。实际上,每一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区域,其话语表达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所以,话语的创新表达不仅要融入生活的底蕴,而且更要融入文化传统的血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这也对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提出了要求,即必须融入民族地区的文化土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思想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形式、形态机制,从传统的说教话语、灌输话语向现代话语、媒介话语转化,实现话

29、语表达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造性表达也绝“不能为取悦受众而 失向、因盲目介入而 失准、为吸引眼球而 失真、为过分渲染而 失范、为刻意迎合而 失态”9,而是应该在推进民族文化继承发展中去创造,在深厚的民族文化积累中去孕育,在国内外文化互鉴与吸收中实现创新。这也是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动力。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凝聚力量。文化释放出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是不容低估的。如果缺少了文化上的精神纽带和人民内心的文化精神,民族团结就缺少了强大的动能。正因为民族文化的融入,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实践表达就有了彰显民

30、族团结凝聚力量的空间内涵。比如,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的红色底蕴,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力量源泉;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熔铸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培养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的接班人。(三)融入民族精神以增强话语表达的感召力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它也不是僵化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并会被继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更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才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也是民族地

31、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强大内核。融入民族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改革创新的时代话语。民族精神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继68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本身就暗含着与时俱进的话语特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于实践而形成,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同样的文化内核。融入民族精神以锻造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并不是照抄照搬民族精神中的经典话语范式,也不是以改革创新的时代话语取代民族精神话语,而是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贯通起来,共同熔铸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践表达体系中,以“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思维方式,演绎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

32、育话语表达中的“二重奏”,增强话语表达的时代性、感召性。融入民族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实践锻造,必须同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紧密结合起来,同民族地区高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密结合起来。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国家的希望寄予青年。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属于思政课的范畴。10思想政治教育之于青年学生的话语表达,就是要激发青年学生立足时代发展,立足中国实际,立足新型民族关系,立足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在不忘初心与砥砺奋斗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修炼品德,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理想,立志成为践行与传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合格劳动者和可

33、靠接班人。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转化目标,就是要把民族精神转化为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具体行动,不负时代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转化为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去的具体行动,赢得不负韶华、更加出彩的人生;转化为同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做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的先锋力量。融入民族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信仰话语。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锻造的实践表达,就是要将民族精神所追求的民族独立、团结富强和人民幸福,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要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要从揭示共

34、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论作风、价值精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规律性去认识,从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中去寻找谜底和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思想共识中去认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去寻找谜底和答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去观察,从新时代取得历史性变革与成就中去寻找谜底和答案。由此出发,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就要敢于立足新的伟大实践,将民族精神升华为共同理想信念话语,使得“走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共识,以对祖国的最大热爱和人民的

35、最大忠诚去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积极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0.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3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9-28.4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社会科学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9-870.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9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31.10 白梅荣.互联网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实践教学设计 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10(5):87-92.责任编辑王立平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