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500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钟大吕40作为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民族歌剧 包青天 的横空出世,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创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部歌剧从“诞生”到“台上见”,是来之不易的。民族歌剧包青天,为廉政题材的正歌剧。好的歌剧作品,需要优秀的唱段支持,而唱段又贴合了人物性格,是剧情推进和角色塑造的核心材料,可以说“角色”与“唱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下面,笔者从角色安排切入,进一步深入展开,对本剧主要唱段的分析与研究。一、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始末对于安徽而言,一部原创歌剧的出现是不易的。当然,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歌剧包青天的出现,既弥补了安徽在歌剧艺术领域的一大空白,又为日后安徽乃至省情相近的兄弟省份在该领

2、域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2017 年 7 月 22 日前后,在安徽省会合肥,导演组通过招募及选拔的形式,集结了一批安徽籍优秀的青年歌唱演员、高校教师、声乐工作者,完成了演员队伍的建设。作为该剧的成员之一,笔者历经了该剧的创演全过程,感触良多。“立足安徽,放眼全国”,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民族歌剧包青天,前后历经四个月的排练过程。对应时间和阶段,大致情况如下:2017年 9 月 6 日前后,全剧主要唱段的首次录音;2017 年 9 月 23 日前后,首次全剧坐唱联排;2017年 9 月 30 日,首次完成了全剧完整拉练;2017 年 10 月 7 日-10 月 15 日,完成“半脱谱”第二阶段

3、联排;2017 年 10 月 20 日,进入排戏;2017 年 10 月 27 日,与交响乐团进入合乐阶段;2017 年 10 月 30 日,合乐演练;2017 年 11 月 2 日,首演宣传;2017 年 11 月 6 日前后,演员定妆照的拍摄。从 2017 年 7 月下旬开始,演员们就陆续拿到了歌剧的全剧谱,可以说从学谱子开始,本剧的作曲家莫凡老师便极为耐心地帮助每一位演员做好“音乐作业”。歌剧在创演阶段,需要全体 张剑雨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摘 要民族歌剧是我国在文艺创作上“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表征。通过研究民族歌剧新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帮助

4、作品本身的质量提升,对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演过程的经验整理,以及采用音乐分析的方式,对主要唱段进行梳理性研究,是民族歌剧的主要研究方法。民族歌剧包青天的出现,填补了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在歌剧艺术上的空白,响应国家号召,充实了我国在歌剧作品方面经验的积累。关键词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唱段分析黄钟大吕41演员,既要吃准乐谱,更要吃准人物,否则将无法将艺术形象立于舞台之上,造成整部歌剧在呈现时的损失。本剧截止至今年,共成功地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演出,情况如下:2017 年 11 月 8 日,于安徽大学音乐厅,交响乐版 1 场;2017 年 11 月 9-11 月 10

5、 日,于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厅,钢琴版 2 场;2017 年 11 月 10 日-11 月 11 日,安徽保利大剧院音乐厅,交响乐版 2 场。第一阶段合计 5 场演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使民族歌剧包青天在观众心中,渐渐站稳了脚跟,对于剧组而言,既总结了表演经验、查缺补漏,又提高了整部剧的打磨光泽度,人物塑造更显立体,戏剧冲突更加激烈,演职人员的自信心,也通过不同环境下的几场演出,增添了许多,对于角色的把握,也更有深度了。第二阶段:于2018年12月18日前后,在省歌舞剧院重新启动排练,此阶段民族歌剧 包青天,承担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任务。情况如下:2018 年 12 月 26 日,于合肥工业大学

6、;2018 年12 月 27 日,于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 年 12 月 28 日,于安徽农业大学。此阶段的演出,在环境上完全不同于第一阶段,这对于剧组和演职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本阶段演出,皆采用了钢琴伴奏的演出形式。本阶段演出,也充分提高了剧组“随机应变”“化危为机”“顺势而为”的能力。二、民族歌剧包青天主要唱段刍议民族歌剧包青天,为廉政题材的正歌剧。好的歌剧作品,需要优秀的唱段支持,而唱段又贴合了人物性格,是剧情推进和角色塑造的核心材料,可以说“角色”与“唱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下面,笔者从角色安排切入,进一步深入展开,对本剧主要唱段的分析与研究。1.角

7、色安排角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股势力:A.包拯、包勉、嫂娘(包勉母)、包拯妻、包勉妻、王朝、马汉;B.庞太师、庞昱、三官员。本剧两股势力的矛盾冲突点,在于包勉。包勉虽为包家人,但在庞太师等人的威逼利诱之下,逐渐变得“纸醉金迷”、忘却“清廉为官”的本分,继而被包拯大义灭亲的故事。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唱段,进行分析与研究。2.主要唱段刍议(1)序幕,包拯咏叹调:“望着这荒凉的陈州”这是本剧第一支咏叹调,由主角包拯演唱。在看到陈州苦难灾情、饿殍遍野的景象时,包拯心情凝重、悲凉万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出这支咏叹调的感染力,作曲家莫凡老师在此处的设计,并非“先声夺人”,而是用由合唱团演唱的“陈州灾民大合

8、唱”引入,可以说为包拯的出现,也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用大合唱作为整部歌剧的“开胃菜”,特别有助于观众沉浸到剧情中来,令观众切实享受到“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艺术体验。伴随着陈州灾民哀号式的合唱引入,包拯咏叹调的继而出现,从剧情设计的逻辑上,显得更加合理。此处的灾民合唱,一开始便用小三度下行接小二度上行的旋法,模拟出了灾民在灾荒之年、饥饿难耐的呻吟,伴随着这阵呻吟,哀号出了“大旱之年,颗粒无收,千家叹息,万户忧愁”的无奈之情,并描绘了“扒光树皮、吃光树叶,卖儿卖女,四处逃荒把生路求”的悲惨情境。该段旋律平缓而沉重,节奏以二八、四分音符和全音符为主,无密集音型,烘托了灾民的饥饿感、悲凉感乃至绝

9、望之情。通过合唱的形式,为整部歌剧的大背景和文学色彩,定下了基调,也成了包拯咏叹调“望着这荒凉的陈州”的引子。这段合唱既是该咏叹调的“引桥”,也是该咏叹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咏叹调进行的同时,合唱也在呼应式地呈现,如同包拯视察灾荒时,对灾民的嘘寒问暖、黄钟大吕42体察民情,而灾民看到包拯后,也如泣如诉的呼救。本段咏叹调,体现了包拯心系百姓,并与之共情的音乐情境;对于彻查贪腐问题、惩治贪官、拯救陈州灾民态度上的坚定不移。整首咏叹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段落,且两个段落从音乐表达上来说,是对比性的。第一段落从 91 小节“望着这荒凉的陈州”开始,至 103 小节“无限悲凉涌上心头”结束;第二段落从 10

10、5 小节“云凄凄,风啾啾”开始,至 148 小节“把百姓拯救”结束。笔者之所做出这样的划分,是因为:1.从情节上来讲,第一段落,主要表达了包拯在视察灾情的感叹与悲痛;第二段落,则表达了包拯“与民共情、怒火中烧、为百姓请命”的强烈意志。2.从音乐上来讲,第一段落的伴奏与速度(=94)较为平缓,伴奏织体也趋于平稳,趋于长线条感;第二段落,速度加快(=112),并且在伴奏织体上,也采用了戏曲常用的“紧打慢唱”的表现手法,趋于颗粒感,推动了情绪的变化。整首咏叹调艺术水平相当高,音乐进行抑扬顿挫,对包拯在本剧中的艺术形象塑造,达到了“开门见山”的效果。(2)第二幕 包勉咏叹调,“秋风起,阵阵寒意”第二幕

11、从包勉在家中惴惴不安、痛苦自责开始,继而包拯在院落中,独自蹒跚唱出了心中的胆怯与后悔之情。本幕第 22 小节处,速度降为=88,萧瑟的中板。此处一段半音下行的进行,表现了包勉在此时失魂落魄、情绪不振的状态。继而为后面咏叹调“秋风起,阵阵寒意”的出现、触景生情,埋下了伏笔。本咏叹调,是一首难度极大、艺术感染力极强的男高音咏叹调。音域跨度大,戏剧张力强,风格性的变化音和节奏型,以及速度上的变化,都对饰演者有很高的演唱要求,是本剧中的精品唱段。(3)第四幕 包拯、包拯妻、嫂娘、包勉 四重唱“月亮如钩”这是本剧中一段十分动人的四重唱。值得一提的是,本剧设置 6 幕(除去序幕),其中一、三、五幕,场面热

12、烈、活跃,重戏剧冲突;而二、四、六幕,则相较温和,重抒情的表达。本段四重唱是包家人在包勉待审前夜的内心戏,彼此心中既有不忍、又有愤恨;既有埋怨、又感惋惜,在这“难眠的夜”,一家人“五味杂陈心内藏”。这一首四重唱,相较于整部剧的色调来说,是别具一格的。在现场演出时,可以很快让观众从第三幕的激烈角斗中沉静下来,跟着剧情深入感受剧中人的喜怒哀乐。也为第五幕“审判包勉”的过程,做了缓冲和预热。(4)第五幕 包拯、包勉、庞太师三重唱“包勉啊包勉,派人查来的情况,已让我震颤”这一幕,作为审判包勉的重头戏,可圈可点之处,其实是很多的,然而本幕的最关键的一个情节就是在一番辩驳后,产生了包拯、包勉、庞太师的“心

13、理时空”,即笔者前文中所说的三重唱。本唱段中,三个角色各自心理的独白,以三重唱的形式,交织呼应,将三人的矛盾冲突从表面的争辩,升华到内心世界的挣扎。包拯得知侄儿身犯重罪的情况后,虽于心不忍、痛心疾首、但仍选择秉公执法、克己奉公。(5)第六幕 包拯自勉小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第六幕是全剧最为温情的一幕,也是全剧的终章。在得知包勉伏法后的嫂娘,撕心裂肺、悲伤不已,包拯妻不停安抚嫂娘的情绪,而包拯也是在国法和亲情左右为难间,道清个中原委,并向嫂娘表达了愧疚之情以及大义灭亲的切肤之痛,并诉说了包勉从小的种种过往,作为叔父,包拯对包勉也是视如己出的。同时,包勉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嫂娘的感激之情,而最终

14、在包拯和包拯妻的推心置腹下,嫂娘也放下了怨念,深明大义,为了国法,黎民百姓,愿竭忠死义,努力争斗。包拯写下自勉小诗,表示将与贪腐势力斗争到底,在百姓们的祝福与期待中,赴陈州赈灾济民。黄钟大吕43三、关于民族歌剧的若干思考民族歌剧不可避免地需要突出两个特性:首先,原创性;其次,民族性。如何在原创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在音乐上灌注进民族性特征,作曲家莫凡老师付出了很大的心力。音乐方面,包青天以西方歌剧的作曲技法结合中国音乐元素,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很强的交响性和戏剧性,融入徽剧、庐剧、黄梅戏、安徽民歌以及河南梆子等地方民间音乐和戏曲元素。作为演员,笔者感触很深,民族性最好的

15、体现,就是融入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使观众听上去“不陌生、不遥远”。民间风格旋律是创作民众喜闻乐见音乐最朴实有效的方法之一,常常给人以亲切、易懂和好听的印象。莫凡老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引领我们一众青年演员,走出了安徽“原创歌剧拓荒”的第一步。学传统:紧跟时代要求。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学习中国戏曲传统以及民族歌剧的传统。这无疑对我们全剧组演员有着巨大的成长意义。大家积极地“在演中学、在学中演”,充分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与积累。民族歌剧的成功,需要立足时代,紧贴时代脉搏,通过演绎“古时事”,来呼应“当代情”。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深得民心,歌剧包青天将包拯置于“情与法”的漩涡之中、焦点

16、之上,塑造了体面无私的廉政形象,用歌剧的形式再次讲述包公故事,再现包公精神,也对应了时代的呼声、人民的心声。所以,作为当代民族歌剧,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开题”的重要性好的题材,会大大提升一部歌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行动力。作为演员,从多角度、立体化的格局上,深入浅出、由点带面地剖析了歌剧表演的各种学问,是必须的。所谓“虚戈为戏”,“虚”即“假想性”,“戈”即“矛盾、冲突”。作为歌剧包青天的一分子,笔者饰演角色,一直或多或少地局限于主观意志的刻画、模拟、抽象,缺乏从人性角度的提炼,以及客观辩证地分析角色性格、内心台词。歌剧演员,“轻叙述、重抒情”,让我们没办法像话剧演员一样去演出,音乐的复杂与稍纵

17、即逝,让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打磨谱子。摆脱电声扩音技术,让观众体验更高级的人声艺术。结 语民族歌剧的创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全民美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符号、新色彩、新乐章,更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高质量发展,寻找科学方法、积累宝贵经验、孕育民族文化精品。(责任编辑:刘小红)参考文献:1游暐之.歌剧包青天“诞生”在故里J.歌剧,2017(12).2李提吉.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0(4).3居其宏.民族歌剧传承与发展若干命题的思考J.歌剧,2018(1).4杨名.口述史对当代安徽音乐的记述J.歌海,2019(1).5李晓婷.安徽原创歌剧包青天J.合肥学院学报,2020(2).基金项目:安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课程思政主题声乐作品研究”,编号:SK202204ZD);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黄梅戏元素融入现代古筝艺术创作研究,编号:SK2021A0385;安徽省省级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声乐课程教学研究”,编号:2020jyxm1082;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排练声乐,编号:2020szsfkc05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