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反思-(3).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46632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反思-(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反思-(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反思-(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反思-(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反思: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本课创设“给爷爷奶奶分食物”的情境

2、入手,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两个人平均分一个月饼,每人分得多少,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练习环节的“看一看、估一估”两个练习,更是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二、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必须要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有较高水平,引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

3、学习新知识时会想,这些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何联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紧张、内在的智力活动,去思考、去联想,也就是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加强动手操作,灵活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教学。通过折、涂产生一个个分数;通过展示,逐渐学会表达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通过比较,认识到:虽然折法不同,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

4、地位发挥。让人感叹:生成的完美离不开预设的精彩。三、数学与思考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 “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

5、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课堂上应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合作是学生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得到发展。但有些课表面上进行得很顺,

6、有问有答、有说有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也让人找不出多少毛病,但总让人觉得缺乏交流,缺乏实质性的碰撞,没有鲜活的生命感受。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脑子里有问题,再去思考,这就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教师不应唱独角戏,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占去了,学生没有探索、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因而提不出问题,更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本节课中的两次追问:“一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图形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二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折法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要回答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7、,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来自不同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共性;其次,需要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有意的追问会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练习中的第三题“哪条彩带长?”是一道逆向思考题,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发言、学生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四、小学数学教学从“双基”走向“四基”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总是把“双基”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特别重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的知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统计的知识等。小学数学的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技能、画图技能

8、以及解决问题技能等。所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偏重于老师讲学生练,把知识熟记、把技能练熟就算有效。2010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来的“双基”目标修改成“四基”目标,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项。这里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两种思想,是希望学生理解后能终身受益的思想。 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可以细分为: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这是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描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已知量求未知量的一种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和处理,解决代数问题的一种思想;分类的思想,统一标准和不重不漏是科学分类的

9、基本原则,在一些复杂问题中往往先分类后就能比较容易解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的一种思想。 当然数学中还有很多思想,这些思想不是要学生能记住他们的概念,而是要能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想到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把问题变简单。虽然数学看上去都是在研究抽象的东西,但这些抽象的东西其实都来源于现实世界,小学数学中的知识更是如此。因此,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感性经验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简单枯燥的讲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所以现在的数学课越来越注重加入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数学经验。直接的活动经验可以通过诸如购买物品、搭配衣服等活动获得,而间接的经验可以在构建数学模型中所获得,如构建鸡兔同笼、顺水行舟等数学模型。思考的活动经验需要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得数学经验,如预测结果、探究成因。 总之,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教学目标定位“四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数学经验,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终生学习来说都是更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