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场站电气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544529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站电气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场站电气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站电气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一节   技术交底 ⑴交底对象不全,交底内容不清时,存在着盲目施工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危险。 ⑴开工前,认真编制安全、质量、技术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宣读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被交底人应签字。 第二节   材料准备 ⑴运输时所装物件超宽、超长或超高等造成碰挂及交通事故。 ⑵装卸、搬运材料时可能造成设备倾倒、触电、挤压等人身伤害。 ⑶材料验收不认真,以次充好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⑴设备超宽、超长或超高时,应编制大件拉运专项方案,到地方公安交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在运输时采纳可靠的安全措施。 ⑵在装卸、搬运材料时明确装卸区域内架空线路、场地设施状况,场地平坦,以免发生触电、挤压等事故。 ⑶材料必必须按制定及标准进行验收,做好验收记录。 第三节  保护管预埋 ⑴开槽机等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裸露或外壳绝缘差,易造成人身触电。 ⑵高处作业时,梯子不稳或监护不到位易发生坠落事故。 ⑶预埋导线、管件损伤而产生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隐患。 ⑴开槽凿洞时应检查所用的电动工具电源线和外壳绝缘状况,性能完好,防止漏电伤人。 ⑵高处作业梯子要稳固且有人监护。 ⑶因施工导致预埋导线、管件破损后及时处理,消除质量隐患。 第四节   基础槽钢预埋 ⑴电焊机外壳未接地,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易造成人身触电。 ⑵作业四周存在易燃易爆品,发生火灾。 ⑶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电焊弧光灼伤眼睛,清理焊渣时,飞溅伤眼、焊渣灼伤皮肤。 ⑴作业前,检查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接地可靠并及时绝缘包扎、改换破损的电源线及焊把线。 ⑵在作业四周放置灭火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防止飞溅的焊渣伤及皮肤和眼睛。 第五节   接地沟开挖 ⑴开挖时因人员距离太近,未戴安全帽、穿劳保鞋,存在施工工具伤人的危险。 ⑵地下状况勘查不清,盲目施工,挖断带电电缆、光缆等,造成触电等事故。 ⑴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劳保穿戴整齐,人员和使用的锹、镐等工具,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⑵开挖前,应办理破土作业许可证,确认地下设施,以免损伤电缆或其他隐蔽物。 第六节   防雷接地装置系统安装 ⑴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外壳未接地,造成人身触电。 ⑵作业四周存在易燃易爆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⑶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电焊弧光灼伤眼睛,清理焊渣时,飞溅灼伤皮肤和伤眼。 ⑷大锤砸接地极时锤头滑脱伤人。 ⑴作业前,检查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接地可靠并及时包扎或改换破损的电源线及焊把线。 ⑵在作业四周放置灭火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防止飞溅的焊渣伤及皮肤和眼睛。 ⑷使用前检查大锤是否牢靠。 第七节   构架、电缆桥架预制 ⑴因砂轮机操作不当,砂轮片碎裂飞出伤人。 ⑵吊带、倒链、气割设备等施工机具破损严重,砸伤或碰伤施工人员。 ⑶砂轮机、焊机等机电设备老化破旧,绝缘不好或无接地,漏电触电伤人。 ⑷劳保穿戴不全,电弧、飞溅伤眼,打磨坡口粉尘、焊接烟雾有害健康。 ⑸氧气、乙炔瓶存放间距小于5m、与明火的间距小于10m,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⑹未注意四周环境状况,发生碰伤、砸伤事故。 ⑴操作人员必必须佩戴防护镜,姿势要正确,严禁在砂轮正面操作,头部不能靠近砂轮;严禁扎堆操作,打磨时,其他人员不得靠近。 ⑵施工前,检查吊带、倒链、气割设备等施工机具,不符合安全操作规定的机具严禁使用。 ⑶砂轮机、焊机等机电设备工况合格,绝缘接地严格遵循有关规定。 ⑷劳保穿戴齐全,配戴专用的防护眼镜、手套、绝缘鞋、口罩;减少夜间作业,作业期间适当休息。 ⑸氧气与乙炔瓶存放间距不小于5m,与明火的间距不小于10m;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监督。 ⑹注意施工环境,杜绝或减少碰伤、砸伤事故。 第八节  照明灯具安装及配管接线 ⑴站在梯子或架子上进行高处作业,无人扶持,未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⑵配管时把持不牢固,钢管易滑落砸伤施工人员。 ⑶接线时不戴手套或使用刀具、手钳等用力不均匀,易割伤、划伤手指。 ⑴梯子、平台支架稳固,且有专人扶持、监护,系好安全带并按要求系挂, 工作时重心要稳、防止跌摔、坠落。 ⑵钢管应把持牢固,要整齐的放在平坦安全处,防止滑落。 ⑶劳保穿戴整齐,尤其注意戴手套;检查剥线工具是否经用锋利,切忌手剥牙咬。 第九节   构架及电缆桥架安装 ⑴吊车吊臂旋转半径内站人发生砸伤事故。 ⑵起重场地不平稳、吊臂载重与重物重量不匹配发生吊车倾斜事故。 ⑶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⑴吊车的旋转半径范围禁止站人;吊装时观察清楚,避免吊装设备撞击四周设备、管线、建筑物或伤人。 ⑵吊装作业应有起重工指挥;选用起重参数相匹配的吊装设备;起重场地平整,硬实,如不满足条件,可采纳提前夯实地面、垫钢板等措施;起吊应缓慢进行,当距地面30cm时,应停止运行,应检查被吊物的平衡性,绳索状况及吊车平稳状况,无异常后再进行。 ⑶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破损,吊具是否满足吊装要求,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第十节  盘柜安装 ⑴吊车吊臂旋转半径内站人发生砸伤事故。 ⑵起重场地不平稳、吊臂载重与重物重量不匹配发生吊车倾斜事故。 ⑶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⑷未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工作负责、监护、终结制度造成触电事故。 ⑴吊车的旋转半径范围禁止站人;吊装时避免吊装设备撞击四周设备、管线、建筑物或伤人。 ⑵吊装作业应有起重工指挥;选用起重参数相匹配的吊装设备;起重场地平整,硬实,如不满足条件,可采纳提前夯实地面、垫钢板等措施;如被吊装物超过20t以上应编制相应的吊装措施,由相关部门、人员审批后实施。 ⑶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破损,吊具是否满足吊装要求,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⑷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与终结制度。 第十一节 母线制作及安装 ⑴使用母线煨弯机时,人手误入煨弯机,造成挤伤。 ⑵使用火焊烤制母线煨弯时,母线未冷却就安装,造成烫伤。 ⑶母线打孔时带手套,造成手指伤害。 ⑷未按规定劳保着装,钻孔时的残渣飞溅伤眼,及烫伤皮肤。 ⑸钻机电源线破损,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⑴正确使用施工工具。 ⑵严格按照工序施工,等母线冷却后安装,防止烫伤事故发生。 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母线打孔时不准戴手套,以免造成手指伤害。 ⑷劳保穿戴整齐,施工时不要站在钻孔机的正前方和侧方,以免残渣飞溅伤眼,及烫伤皮肤。 ⑸检查钻机电源线,及时改换破损的电源线,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第十二节  电缆保护套管制作及安装 ⑴使用液压弯管机时,因操作不当,易造成挤伤事故。 ⑵未按规定劳保着装,切割时的残渣飞溅伤眼,及烫伤皮肤。 ⑶切割机电源线破损,造成施工人员触电。 ⑷开挖管沟时距离太近或劳保穿戴不齐,易发生伤人事故。 ⑸保护管变形及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管口毛刺易划伤手。 ⑴正确使用施工工具,液压机弯管时,用力均匀,按规程操作。 ⑵劳保穿戴整齐,施工时不要站在切割机的正前方和侧方,以免残渣飞溅伤眼,及烫伤皮肤。 ⑶检查切割机电源线,及时改换破损的电源线,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⑷劳保穿戴整齐,人员之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挖坑过程中使用的锹、镐等工具磕手、刨脚。 ⑸保护管应检查无变形及裂缝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套丝前应打磨平滑。 第十三节  电缆敷设 ⑴放线架不稳固、转动不灵活;机械牵引速度过快;放线时信号传递不及时发生伤人事故。 ⑵电缆穿越建筑物处无人监护受阻导致人员被砸伤、挤伤。 ⑴电缆盘固定牢靠,电缆展放按部就班,且有专人监护,并保持通信畅通。 ⑵电缆穿越建筑物时,监护人员时时提醒,一旦受阻,及时采纳应急措施。 第十四节  电缆沟回填 ⑴未注意四周施工环境,跌入沟内,造成摔伤。 ⑵回填土时有大块砖头、石块等硬物砸伤或硌伤电缆。 ⑴回填土时,注意四周施工环境,防止跌入沟内,造成摔伤。 ⑵回填土时,将砖头、石块等硬物捡出,机械回填时更应注意。 第十五节  电缆头制作及接线 ⑴抬运物件时,用力不均匀,动作不协调一致,易发生挤伤人事故。 ⑵制作中间接头传递材料、工具时把持不牢,易发生物体打击伤人事故。 ⑶使用喷灯时因喷灯超压,发生烫伤或者引起火灾。 ⑷接线时,未正确使用剥线工具,伤及手及面部。 ⑴抬运物件时,人员应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⑵制作中间接头时,接头坑边应留有通道,坑边不得放置工具、材料,传递物件注意递接递放;用刀或其他工具时,不准对着人体。 ⑶禁止在明火四周进行放气或加油;使用喷灯时,喷嘴不准对着人体及设备,打气不得超压;喷灯使用完毕,应马上放气,放置在安全地点,冷却后装运。 ⑷正确使用剥线工具,避免划伤手与面部。 第十六节   配电箱安装 ⑴配电箱搬运过程中,配电箱坠落或倾斜,造成施工人员砸伤。 ⑵配电箱的箱体毛刺对施工人员造成划伤。 ⑴在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步调一致,互相配合,避免配电箱坠落或倾斜砸伤施工人员。 ⑵劳保穿戴整齐,做好防护,避免毛刺刮伤。 第十七节   系统调试 ⑴接线错误、误送电烧坏电气设备。 ⑴核对全部电源线路,确保连接无误,各电源开关〔主开关、分支开关,回路开关〕等都处于断开的状态。 第十八节   系统运行 ⑴施工工具遗留在设备上面、未悬挂标示牌及显然的警示带;非施工人员闯入送电区造成跳闸、触电事故。 ⑴送电前,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设备逐一清理杂物;及时悬挂标示牌、警示带,监护人员遵守岗位,确保无闲杂人员进入送电区域。 第十九节   道路路灯安装及接线 ⑴登高作业未挂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方式不正确造成高处坠落。 ⑵直接抛掷物品,造成人员砸伤。 ⑶未正确使用施工工具,伤及手部。 ⑴登高作业时,劳保穿戴整齐,正确系牢安全带。 ⑵使用传递绳进行物品传递,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⑶正确使用施工工具,做好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