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08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期2 0 2 3年7月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 o r u m o f W o r l d E c o n o m i c s&P o l i t i c sN o.4J u l y 2 0 2 3 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李仁真 包 蓉*摘 要 经济胁迫本质上是一国利用经济力量来影响他国内政外交事项的行为。近年来,美国以霸权主义为导向,以全球经济主导地位为基础,以维护“人权”“安全”等为借口,以国内法律制度为依托,对经济工具的使用凸显胁迫特征。美国经济胁迫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相冲突,且可能违反美国在国际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而无论是其所宣称的对经济主权的行使,对“人权”“安全”等的

2、维护,对反措施的援引,还是国际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均不足以作为其行为正当化的事由。美国经济胁迫已对他国的合法主权选择乃至全球多边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对此,中国需澄清何为经济胁迫,明确表达立场;充分发挥大国作用,坚持以多边形式解决问题;完善国内立法,适时采取反制措施。关键词 经济胁迫 单边措施 不干涉原则 安全例外 反制经济胁迫是大国政治的新语言。随着全球化步入转型期,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思想从贸易自由化走向地缘政治化,全球商业规则的效力趋弱,世界进入一个多重风险交织激荡的时期。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美国越来越多地诉诸经济胁迫,频繁地利用经济工具,打压、干涉他国的主权事务,破坏国际经济秩序、损害国际法

3、律权威。如今,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将经贸措施高度武器化、政治化,作为其争夺世界主导权的手段,并频频指责中国存在“经济胁迫”,试图以“反经济胁迫”之名为自身的经济胁迫之实辩护。围绕相关问题的话语权对抗和法律斗争已经开始,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以便针对性地予以回应。*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通信作者及地址:包蓉,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 9 9号;邮编:4 3 0 0 7 2;E-m a i l:b a o r o n g w h u.e d u.c n.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国际金融法律秩序变革研究”(1 1 J J D 8 2 0 0 0 9)的阶

4、段性成果。一、经济胁迫的界定“经济胁迫”(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虽在联合国决议等文件中常被提及,在国际实践中也较为常见,但国际社会迄今并未对其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从已有国际文件中看,1 9 4 8年 美洲国家组织宪章 较早具体提及经济胁迫这一问题,其中写明,“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或鼓励使用经济或政治性质的胁迫性措施,以迫使另一国的主权意志,并从该国获得任何形式的好处”。该条内容是根据古巴代表团在1 9 4 8年第九次美洲会议上的倡议而加入的,目的是禁止“经济、金融或商业性质的单边胁迫性措施”。之后国际法委员会于1 9 4 9年起草 关于国家权利和义务的宣言

5、草案 的过程中,也有关于是否将前述相关规定纳入其中的讨论。当时反对者的声音主要集中于“国际法的共同发展阶段没有理由纳入一项具有普遍性的国家权利和义务宣言。拉丁美洲国家之所以能够采纳这一原则,只是因为它符合其法律良知的当前发展阶段”。联合国大会因而推迟了对该项内容的审议。随着国际社会对主权观念的强调和不干涉原则的发展,经济胁迫问题引起关注,一些国际文件在不同角度对“胁迫”这一关键要素的意涵做出进一步说明。比如,联合国大会1 9 6 5年通过的 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和1 9 7 0年的 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在后果上对胁迫做出解释,指出任何

6、国家都不得使用或鼓励使用具有经济或政治性质的胁迫性措施,以迫使另一国在其行使主权权利时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联合国人权特别报告员对胁迫的目的做出阐释,将“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未经或超越安全理事会授权而对另一国施加压力的行为”做出了单边措施(u n i l a t e r a l m e a s u r e s)和单边胁迫性措施(u n i l a t e r a l c o e r c i v e m e a s u r e s)的区82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E Y B e n n e h.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t h e N o n-I n t e r

7、 v e n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t h e N i c a r a g u a C a s eJ.A f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a w,1 9 9 4,6(2):2 3 9,2 4 6.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G e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y.D e c l a r a t i o n o n t h e I n a d m i s s i b i l

8、 i t y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t h e D o m e s t i c A f f a i r s o f S t a t e s a n d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T h e i r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a n d S o v e r e i g n t y Z/O L.(1 9 6 5-1 2-2 1)2 0 2 2-1 2-0 1.h t t p s:/l e g a l.u n.o r g/a v l/p d f/h a/g a_2 1 3 1-x x/g a_2 1 3

9、 1-x x_e.p d f.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G e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y.D e c l a r a t i o n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 C o n c e r n i n g F r i e n d l y R e l a t i o n s a n d C o o p e r a t i o n a m o n g S t a t e sZ/O L.(1 9 7 0-1 0-2 4)2 0 2 2-1 2-0 1.h t t

10、 p s:/d i g i t a l l i b r a r y.u n.o r g/r e c o r d/2 0 2 1 7 0?l n=e n.分,并将后者定义为“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区域组织未经或超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而实施的任何类型的措施或活动,目的是改变另一国的政策或行为”。国际法委员会在对 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 第 1 8 条的评注中,从程度上对胁迫做出解释,将胁迫定义为“迫使改变目标国的意志,使目标国只能服从胁迫国的意愿”的行为。联合国大会第 3 6/1 0 3 号决议就一国对经济手段的使用问题指出,一国在处理经济、社会、技术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关系时,应避免采取可

11、能对另一国内政或外交事项构成干涉的措施,这包括一国有义务不使用其外部经济援助方案或采取任何多边或单边的经济报复或封锁作为胁迫另一国的工具,否则将构成对 联合国宪章 的违反。在法律语境下,“胁迫性”(c o e r c i v e)意味着强制力,意在向相对方施压并产生某种期待效果,这种强制力是实在法的基本属性,也是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规范体系的区别。在高度集中的国内法律秩序中,“胁迫性”意味着作为暴力机器的国家本身有权依法对相对方施加绝对力量,以恢复国家秩序;而在高度分散的国际法律秩序中,“胁迫性”则仅意味着一国(或国家联盟、国际组织)对另一国施加压力的一种能力。如若一国的先前行为违反了国际规范,此

12、时为实现国际社会整体利益而由国际机构授权或单一国家自助的对前述国际不法行为的胁迫性/强力性反应则具有规范层面的合法性。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胁迫”的合法性存疑,其常与单边行动相伴出现,且事实上属于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向另一92第4期 李仁真,包蓉: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G e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y.U n i l a t e r a l C o e r c i v e M e a s u r e s:N o t i o n,T y p e s a n d Q u a l i f i c a t

13、 i o n Z/O L.(2 0 2 1-0 7-0 8)2 0 2 2-1 2-0 1.h t t p s:/d o c u m e n t s-d d s-n y.u n.o r g/d o c/UN D O C/G E N/G 2 1/1 7 5/8 6/P D F/G 2 1 1 7 5 8 6.p d f?O p e n E l e m e n t.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 C o mm i s s i o n.Y e a r b o o k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14、 i o n a l L a w C o mm i s s i o nZ.N e w Y o r k a n d G e n e v a: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2 0 0 1(2):6 9.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G e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y.D e c l a r a t i o n o n t h e I n a d m i s s i b i l i t y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I n

15、t e r n a l A f f a i r s o f S t a t e sZ/O L.(1 9 8 1-1 2-0 9)2 0 2 2-1 2-0 1.h t t p s:/d i g i t a l l i b r a r y.u n.o r g/r e c o r d/2 7 0 6 6?l n=e n.A n t o n i o s T z a n a k o p o u l o s.T h e R i g h t t o B e F r e e f r o m 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J.C a m b r i d g e J o u r

16、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a w,2 0 1 5,4(3):6 1 6.L i n o s-A l e x a n d e r S i c i l i a n o s.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O b l i g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M u l t i l a t e r a l D i m e n s i o n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o f I n t e r n a t i

17、 o n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2 0 0 2,1 3(5):1 1 2 7,1 1 3 8.个国家(或国家联盟)施加压力,以期改变后者行为的政治外交行为。这里需要对“强制”(c o m p e l l e n c e)与“胁迫”(c o e r c i v e)之间的关系加以明晰。强制是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胁迫另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采取行动的能力,最早由美国学者谢林在其于1 9 6 6年出版的 军备及其影响 一书中

18、提出,其将强制连同威慑(d e t e r r e n c e)视为胁迫的两种表现形式,不过前者侧重于直接主动采取行动以影响目标国的决策,而后者则侧重于通过惩罚威胁来阻止目标国采取某些行动,即强调一种静态威慑力,挑衅性也相对更弱。但总而言之,无论是强制还是威慑,它们均属于一种手段行为,并在实践中统一于更广泛意义上的胁迫目标。此外,在“经济胁迫”这一说法被广泛援用之前,其常被译为“经济强制”,泛指一国出于任何目的对另一国施加经济压力的行为。在中文语义下,“强制”一词更加中性,可非难性也更低。但任何经济压力在具体适用上都有程度高低之别抑或正当与否之分,当经济强制表现出某些进攻性、强力性的特点时,以

19、“经济胁迫”指代相关行为则更加适当。结合以上,本文探讨的是作为单边行为的、目的在于从目标国取得政策让步的“胁迫”,因此,将“经济胁迫”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威胁或实际强加给另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的经济成本,目的是改变目标国的某些政策、做法甚至政府结构,以最终实现前者的任何外交战略目标。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从 目 的 上 看,作 为 胁 迫 外 交 战 略(c o e r c i v e d i p l o m a c y)的 一 种 表现,经济胁迫脱胎于外交战略工具,它的直接目的是干涉他国的内政外交事项,影响他国的主权选择自由(f r e e d o m o f c h o i

20、c e),迫使他国采取或不采取某一特定行为,包括政策选择、法律行为或政治立场。03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P a n o s K o u t r a k o s.T r a d e,F o r e i g n P o l i c y a n d D e f e n c e i n E U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L a w:T h e L e g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S a n c t i o n s,E x p o r t s o f D u a l-U s e G o o d s a n d A r m a m e n

21、t sM.O x f o r d:B l o o m s b u r y P u b l i s h i n g,2 0 0 1:4 9.B r i t a n n i c a.C o m p e l l e n c eE B/O L.(2 0 1 4-0 5-3 0)2 0 2 3-0 3-2 8.h t t p s:/w w w.b r i t a n n i c a.c o m/t o p i c/c o m p e l l e n c e.诚如有学者指出,不论对其冠以的名称如何,一国对另一国施加经济压力的行为必须与现有的国际法规则相一致,而一旦此种行为达到“严厉且持续”的程度,则其只有

22、在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时,才能被视为合法。参见:Om e r Y o u s i f E l a g a b.T h e L e g a l i t y o f N o n-f o r c i b l e C o u n t e r-m e a s u r e s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D.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o f O x f o r d,1 9 8 6:1 9 6.J a c k S L e v y.D e t e r r e n c e a n d C o e r c i v e D i p

23、 l o m a c y: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o f A l e x a n d e r G e o r g eJ.P o l i t i c a l P s y c h o l o g y,2 0 0 8,2 9(4):5 3 9.第二,从动机上看,经济胁迫是一种单边行为,其实施主要依据一国国内法,并受到一国外交战略政策的驱动,并不以先前存在国际不法行为抑或是不正当行为为前提,也不要求事先得到多边机构的授权,具有主动性和进攻性。第三,从主体上看,实施经济胁迫的主体一般具有强大的主权实力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胁迫方认为自身之于被胁迫方具有相

24、对优势,如此其胁迫行为能够对目标国产生足够大的经济压力,在事实上产生胁迫性影响。第四,从手段上看,经济胁迫的手段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制裁、出口管制等限制性经济措施,这些措施统一于经济胁迫之政治目标,同时在具体实施上能够达到胁迫性的程度,产生令目标国难以忍受的效果。此外,还需指出的是经济胁迫与经济制裁的关系。在国际法上,经济制裁可分为单边制裁和多边制裁,后者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在国际社会上并无太大争议,此处区分的主要是单一国家在没有取得多边机构授权的情况下采取的经济制裁,即单边经济制裁与经济胁迫的关系。按照行为性质,理论上可以将单边经济制裁分为自助性经济对抗措施、法律性经济干涉措施、外交性经济 强制措施

25、。自助性经济对抗措施是指受害国对不法行为国采取的经济报复;法律性经济干涉措施是指第三国(非直接受害国)对不法行为国采取的强力措施;外交性经济强制措施是一国出于某些外交政治目的而对另一国实施的单边经济制裁,其定义最广,可以包含前两类行为。据此,如果仅将经济制裁客观上视作一国对另一国做出消极经济行为的现象,对其做最广义解释,那么经济胁迫可以被归类为单边经济制裁的一种,属于外交性经济强制措施。另一方面,如果对单边经济制裁作狭义解释,认为单边经济制裁仅指单一国家对某些国际不法行为做出的反应,那么经济制裁则是构成经济胁迫的一种手段行为,在经济胁迫作为一揽子行为的集合时,经济制裁连同其他出口管制、投资限制

26、等措施,将统一于经济胁迫的政治目的,即单纯地服务于外交战略,并不以先前国家存在某些实质性国际不法行为抑或是不正当行为为前提。13第4期 李仁真,包蓉: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简基松.关于单边经济制裁的“司法性”与“合法性”探讨J.法学,2 0 0 7(1):8 2.二、美国经济胁迫的主要特征美国是“胁迫外交”的发明人和集大成者。早在1 9 1 9年,威尔逊总统就曾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对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有效封锁表示,“这场战争不仅是世界各国军队的胜利,这也是通过经济手段赢得的”。威尔逊总统敦促美国人支持国际联盟,认为其制裁权将取代战争,“被抵制的国家就是即将投降的国家。

27、运用这种经济、和平、沉默、致命的补救办法,就不需要武力”。但威尔逊总统寻求联盟制裁无果,美国未曾加入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迅速提升,其经济实力可以支撑其通过单边手段来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活动常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以后者在政策上的让步作为与其发展贸易的先决条件。美国现行的经济制裁、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相关立法都在这一时期被逐渐建立起来,美国在此阶段还提供了大量的对外经济援助,以便将停止援助作为日后向目标国施压的手段。冷战结束后迎来“制裁十年”,美国通过一系列法案,意图改变古巴、伊朗等国的国内政策,并随之引发争议更大的域外制裁问题。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升级,与威

28、尔逊总统遥相呼应,特朗普总统在其2 0 1 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的重要外交政策演讲中说道,“战争和侵略将不是我的第一选择。经济杠杆和制裁可能非常、非常有说服力,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完全果断地使用它们”。这一时期,除继续此前的封锁外,美国泛化解读国家安全,将经贸措施连同过去的自由化、弱政治化的措施逐渐明确地与主权相联系,阻止商品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同时,强调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的地位,并出台或更新一系列法案来为自身行动提供国内法依据,还拉拢盟友,23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 0 2 2年4月2 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E B/O L.(2 0 2 2-0 4-

29、2 5)2 0 2 2-1 2-0 1.h t t p s:/w w w.m f a.g o v.c n/w e b/f y r b t_6 7 3 0 2 1/j z h s l_6 7 3 0 2 5/2 0 2 2 0 4/t 2 0 2 2 0 4 2 5_1 0 6 7 3 5 1 3.s h t m l.D a n i e l W D r e z n e r.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o f S a n c t i o n s:T h e U s e a n d A b u s e o f 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30、 nJ.F o r e i g n A f f a i r s,2 0 2 1,1 0 0(5):1 4 4.就古巴而言,1 9 6 0年美国削减古巴糖配额的决定就是旨在通过经济压力迫使古巴政府改变对美国的敌视政策。彼时,古巴已明确谴责美国的行动“由于其单边和胁迫性质,构成了对古巴的政治干预和经济侵略”。参见:E Y B e n n e h.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t h e N o n-I n t e r v e n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t h e N i c a r a g u a C a s eJ.A f

31、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a w,1 9 9 4,6(2):2 3 9.D o n a l d T r u m p s F o r e i g n P o l i c y S p e e c hE B/O L.(2 0 1 6-0 4-2 7)2 0 2 2-1 2-0 1.h t t p s:/w w w.n y t i m e s.c o m/2 0 1 6/0 4/2 8/u s/p o l i t i c s/t r a n s c r i p

32、 t-t r u m p-f o r e i g n-p o l i c y.h t m l.意图实现其对竞争对手的多方围堵战略。经济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首选工具,纵观其对经济胁迫的使用,发现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以霸权主义作为行动导向美国在胁迫措施的采取上具有主动性,这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进攻策略。与防御相对应,进攻意指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下首先出击。在经济胁迫的语境下,这表现为一国并不以另一国先前存在任何国际不法行为抑或是国际不正当行为作为对其施加经济压力的必要条件,或是体现为一种明显的“防御过度”。就美国而言,这种现象的产生要回归于其一贯的霸权主义思想,这在实践中主要包含两方面

33、的内容:一是要维持自身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二是要令他国的国内政策与自身利益相一致。冷战时期,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竞争对手,通过一系列贸易限制、技术封锁等手段对其施加管制,遏制其发展,同时为防止盟国对禁运政策的抵制,还通过 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 规定向苏联出口战略重要性商品的国家将无法获得美国的任何援助,迫使其他国家与自己的行动一致;又如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意图联合其他国家共同针对苏联。同时,大量的对外经济援助也为美国随时主动出击提前奠定基础,比如,美国就曾撤回对埃及建设阿斯旺大坝的经济援助,以表达对中埃建交行为的不满。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塑造国际秩序,首要方式就是对竞争对

34、手予以打击。美国于其在2 0 2 2年1 0月发布的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将中国预设为“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也有越来越多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推进这一目标的竞争对手”,并就如何应对“中国威胁”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实践中,美国将科技竞争视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通过新的外国投资审查规则,限制中国资本流入美国新兴科技领域;更新出口管制规则,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等相关产品;通过 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巨额的产33第4期 李仁真,包蓉: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D e r e k W B o w e t t.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

35、a n d R e p r i s a l s b y S t a t e sJ.V i r g i n i a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a w,1 9 7 2,1 3(1):3.T h e Wh i t e H o u s e.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S t r a t e g y o f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o f Am e r i c aZ/O L.(2 0 2 2-1 0-1 2)2 0 2 2-1 2-0 1.h t t p s:/w w

36、 w.w h i t e h o u s e.g o v/w p-c o n t e n t/u p l o a d s/2 0 2 2/1 0/B i d e n-H a r r i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N a t i o n a l-S e c u r i t y-S t r a t e g y-1 0.2 0 2 2.p d f.业补贴作为干涉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经贸和科技往来的筹码;同时,试图以拉拢盟友成立联盟等形式,游说其他国家共同对中国施压,典型如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C h i p 4”半导体联盟等。此外,美国也在持续对俄行动,如为实现

37、能源霸权,对涉及“北溪2号”管道建设的公司进行严厉制裁,阻止将天然气从西伯利亚输送到德国,而这恰与1 9 8 2年里根总统时期,美国通过 控制苏联石油和天然气修正案 干涉从西伯利亚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如出一辙。(二)以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作为行动基础如上所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经济胁迫的实施频率也随之增加。如今,世界资金流动规模日益庞大,国际经济相互关联程度也不断深入,根据“武器化相互依赖”(w e a p o n i z e d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这一理论,美国的经济规模、美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以及美元作为世界

38、储备货币和跨境贸易的记账单位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首要地位,种种因素使得其他国家与美国经济之间具有不对称的依赖,这种不对称依赖即构成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结构性权力来源,成为美国操纵世界经济的杠杆,为其实施经济胁迫提供物质条件。对于处在世界经济网络中心的美国来说,其可以通过利用外国主体想要进入这些关键技术或贸易价值链中枢从事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需求,以使相关主体承担直接经济成本,利用后者所处的两难境地在事实上起到在外国政府处取得政策让步的效果。正如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所指出的那样,经济胁迫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工具,美国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采取制裁、贸易管制、投资限制等消极经济措施或其组合的

39、形式向目标国施压,来谋求自身政策和安全目标。特别是,美国如今越来越多地利用其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对其制裁施加域外效力,给第三国施以沉重经济压力以迫使第三国的政策与美国相一致。正如此前的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J a c o b L e w)所言,“外国银行和公司通43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 芯片和科学法案 是经济胁迫又一例证E B/O L.(2 0 2 2-0 8-1 1)2 0 2 2-1 2-0 1.h t t p s:/w w w.m f a.g o v.c n/w e b/s p_6 8 3 6 8 5/w j b f y r l x j z h

40、_6 8 3 6 9 1/2 0 2 2 0 8/t 2 0 2 2 0 8 1 1_1 0 7 4 1 2 9 2.s h t m l.H e n r y F a r r e l l,A b r a h a m L N e wm a n.W e a p o n i z e d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H o w G l o b a l E c o n o m i c N e t w o r k s S h a p e S t a t e C o e r c i o n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2

41、 0 1 9,4 4(1):4 8.P e t e r E H a r r e l l,E l i z a b e t h R o s e n b e r g.E c o n o m i c D o m i n a n c e,F i n a n c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t h e F u t u r e o f U.S.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R.W a s h i n g t o n,D.C.:C e n t e r f o r a N e w Am e r i c a n S e c u r i t y,2

42、 0 1 9:5.常会遵守美国的制裁,不是因为它们自己的政府需要制裁,而是因为它们希望保留进入美国市场、美元和金融体系的机会”。这里需要强调,虽然美国颁布的 伊朗利比亚制裁法 和 全面伊朗制裁、问责和撤资法 等法案主要是针对核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这些表面看似符合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问题,但这种域外制裁给第三国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实质上引发了迫使第三国在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及相关国内政策上必须与美国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效果,因而这种域外制裁也被认为构成了一种经济胁迫。(三)以维护“人权”“安全”等作为行动借口纵观美国在实施胁迫措施时的官方声明,经常会出现“侵犯人权、民主”“发展核武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

43、大威胁”等字样。概言之,美国将维护国际社会共同目标或维护本国国家安全作为行动的常态化事由,以寻求自身行为的国际法正当性,其整体行为思路是:由于其行为或是为了代表国际社会实现共同认可的“崇高目标”,或是出于对自身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正当维护,因此其单方的行为是被允许的。就前者而言,美国常以维护“人权”“民主”“正义”等基本价值、阻止毒品和武器的生产和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为由,且常援引反措施、自卫作为自身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美国2 0 0 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声明即是一个例证,美国认为,其措施不是“对他国进行胁迫,而是在该国政府胁迫该国人民时向其人民伸出的援助之手”。在实践中,如因认为缅甸军方行为构

44、成对缅甸民主和法治的攻击,美国对缅甸施加严厉经济制裁,并称,“无论民主在哪里受到攻击,美国都将53第4期 李仁真,包蓉:美国经济胁迫的特征、国际合法性及中国应对J a c o b J L e w,R i c h a r d N e p h e w.T h e U s e a n d M i s u s e o f E c o n o m i c S t a t e c r a f t:H o w W a s h i n g t o n I s A b u s i n g I t s F i n a n c i a l M i g h tJ.F o r e i g n A f f a i r s

45、,2 0 1 8,9 7(6):1 4 0-1 4 1.这也 是 欧 盟 委 员 会 的 观 点。参 见:E u r o p e a n C o mm i s s i o n.I m p a c t A s s e s s m e n t R e p o r t A c c o m p a n y i n g t h e D o c u m e n t P r o p o s a l f o r a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E u r o p e a n P a r l i a m e n t a n d o f t h e C o u n c i l o

46、n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t h e U n i o n a n d I t s M e m b e r S t a t e s f r o m E c o n o m i c C o e r c i o n b y T h i r d C o u n t r i e sZ/O L.(2 0 2 1-1 2-0 8)2 0 2 2-1 1-3 0.h t t p s:/e u r-l e x.e u r o p a.e u/l e g a l-c o n t e n t/E N/T X T/?u r i=C E L E X%3 A 5 2 0 2 1S C

47、 0 3 7 1&q i d=1 6 5 3 8 4 7 6 2 9 4 3 7.比如,美国总统肯尼迪颁布的第3 4 4 7号总统行政命令对古巴的制裁中,即使用“自卫”类别来作为所载措施的基础。参见:J o h n F K e n n e d y.P r o c l a m a t i o n 3 4 4 7E m b a r g o o n A l l T r a d e w i t h C u b aE B/O L.(1 9 6 2-0 2-0 3)2 0 2 2-1 2-0 1.h t t p s:/w w w.p r e s i d e n c y.u c s b.e d u/n o

48、d e/2 3 7 1 5 4.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G e n e r a l A s s e m b l y.O f f i c i a l R e c o r d sZ/O L.(2 0 0 5-1 2-1 2)2 0 2 2-1 2-0 1.h t t p s:/d o c u m e n t s-d d s-n y.u n.o r g/d o c/UN D O C/G E N/N 0 5/6 6 5/1 3/P D F/N 0 5 6 6 5 1 3.p d f?O p e n E l e m e n t.为民主挺身而出”。就后者而言,美国常将国家安全作

49、宽泛解释,广泛地以打击不公平贸易、阻止恶意投资或声称单边经济措施构成一项主权权利等为自身辩护。正如美国在反对联合国“人权与单边胁迫措施”决议中所持的立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实现外交政策、安全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目标的合法手段,而这一权利是不可被剥夺的”。近年来,美国明显泛化解释国家安全,无论是数据流动、技术革新,还是供应链安全乃至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均能被美国视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 0 2 2年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法案 就将商业秘密提至国家安全高度,并以此为背书将商业秘密纠纷作为触发美国制裁的可能因素。(四)以国内法律制度作为行动依托在制度方面,美国常以国内法律作为其实施经济胁迫的依据,而

50、无须依靠多边机构的事先授权。美国的单边法律工具已经十分完善。1 9 1 7年的 对敌贸易法 赋予总统战时广泛权力,为美国以经济措施实现外交政策目标奠定基础;1 9 4 9年 出口管制法 出台,后又经过不断修订,为美国实施贸易管制提供充足法律支撑;1 9 7 6年通过的 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法 和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管理对外经济交易的广泛权力;2 0世纪9 0年代和2 1世纪初的 古巴自由民主团结法 伊朗利比亚制裁法 等法案急剧扩张了美国制裁的域外影响;2 0 0 1年“91 1事件”发生后出台的 爱国者法 等为美国实施金融制裁提供重要基础;2 0 1 8年前后,伴随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