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分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540251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大国,资源弱国 -----------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以每年接近IO%的速度在增长.GDP居世界的位次在2009年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分量和作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中国动力不仅驱动着中国经济,更渗透到世界经济中。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是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观念,还是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扭转“经济大国,资源弱国”形象的绝好机会,也是贯彻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有的特点       1.长远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确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调、收入差距过大等。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可持续性、长远性,使经济增长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扩大,在质量上得以提高。       2.协调性。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二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就是把环境保护放入经济增长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素质。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3.合作性。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共同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各国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共同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而合作。        三、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环境资源问题突出。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结构中有75%是以煤为原料组成的: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及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而且水资源空间匹配欠佳,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垃圾处理率较低,全国目前年产生量达8亿多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历年城市生活垃圾堆放量达65亿吨左右,占地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全国有2/3以上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我国国面积16.7%,年水土流失总量达46亿吨;战略性矿产资源短缺.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几种主要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左右。       2.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过去一直采用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过多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效率不高、效益相对低下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以及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且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现实的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式增长的发展道路,否则能源、资源将加速枯竭,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健康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3.产业结构不合理。90年代中后期,以东北、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资源环境、社会就业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资源型区域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生命代价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四、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大力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具体表现在:(1)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强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扩大再生水利用。(2)保护修复自然。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3)强化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那种依靠资源的消耗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必要的生存资料,更为了大家生存的空间能持续下去.我们必须推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我们首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三大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特别是发展一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用先进生产力去淘汰或改进那些生产资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的生产力,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4.实施环保产业化。首先,政府要扶植环保企业,给它们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培育环保市场。其次,企业要开发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广环保产品。最后居民也要增强环保意识.生活中尽量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环境污染治理相比,生态环境破坏后,修复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可见,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活动是关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 最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