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炭矿业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64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矿业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煤炭矿业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煤炭矿业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质与勘探煤炭矿业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方法研究董力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 0 45)摘要:煤炭矿业地质勘探工作与其施工质量安全密切相关。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容易受到气候和位置等客观因素以及研究中使用的分析手段和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鉴于地质调查报告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地质勘察,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煤矿地质研究和地质灾害防治。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灾害防治中图分类号:P6941引言矿业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自然因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此类灾害可以监测和预测,原则上无法避免。目前,由于自然因素,如塌、沉降、裂缝

2、、泥石流和地震事件等,矿山自然灾害的规模和强度都相当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测地质灾害力度,积极防范和应对。本文深人探讨了煤炭矿业地质灾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和防灾对策。2地质灾害及煤矿地质灾害概念地质灾害是由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各种地质活动引起的。从扩散的角度讲,地质灾害往往具有一定的地理规律,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其是人类人工行为和天然行动相结合的产物。自然地貌结构、板块运动、人口发展不合理等因素都会造成自然地貌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引发地质灾害。由于不可抗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以及社会不稳定的各种因素,难以预测和实际预防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将造成无法

3、预测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地质灾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现阶段无法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现象。因此,可以利用人工的参与将自然灾害的风险降至最低。开展地理条件研究,整理研究活动中的数据,了解自然灾害活动的特点,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为地质灾害预防奠定必要的基础。目前,地质灾害的分类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 。一般来说,煤矿的地质会造成各种灾害,大致分为以下三类:首先,是最常见的瓦斯,在大量积聚后容易引发爆炸。瓦斯通常出现在煤层间,填充在每个间隙。矿井中,由于煤层破坏,大量气体将泄漏。空气中的瓦斯含量很高,与明火接触,会导致爆炸,损坏周围煤层,甚至自然环境,还可能损坏煤矿开文献标识码:

4、B文章编号:10 0 8-0 155(2 0 2 3)10-0 16 9-0 3发设施。为避免这种情况,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通风装置。其次,是山体滑坡的威胁,这也伴随矿井突水危害。由于煤矿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当地的地质结构,极易造成地下水溢出,导致山体滑坡或矿井水外流。最后,如果影响煤矿应力,会破坏矿井的整体稳定性。3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3.1泥石流和滑坡在开发煤炭工程时,引发泥石流,不利于安全。泥石流最常发生在山区或崎岖地形,主要发生在松散区域,在降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会携带大量泥沙和岩石,形成泥石流现象。泥石流在短时间内暴发,破坏力强,会严重破坏道路、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与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5、也非常严重。人类社会活动,如砍伐森林、错误开垦耕地、滥采矿产品、随意堆放废弃物和矿渣,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的常见原因。滑坡通常是由于河川冲刷、地下水活动、抗震因素造成的边坡建设,在脆弱区域或地表上形成不稳定层,导致整个或局部的自然边坡改变。在沟谷区,由于高差较大,地貌结构不稳。在建设项目中,山坡地形的改变会导致垂直裂缝的出现,这些裂缝会影响原有的内部结构,在暴雨来临时,这些不稳定区域会受到外力影响,使它们失去平衡。不久后,由于重力作用,滑落的地块或碎石被冲刷到山脚或低洼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3.2地面塌陷和崩塌地面塌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煤矿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如开采地下水资源

6、、挖掘地下隧道等,这些活动也会对山体结构形成长期外力,引发塌。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地表形变,防止地质灾害产生。地质结构变化时,地面可能会塌或遭受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1693.3 地基变形在对岩土工程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中,地基变形是常见的。对于高大建筑物来说,地基变形的潜在危害是致命的。众所周知,平时常见建筑的地基不但具有支撑主体的功能,还发挥美观的功能。平常看不到的地基是整个建筑保证稳定性和安全可靠的基石。建筑物的地基出现裂缝或沉降后,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中发生地基变形,可能会造成地基表面变形或浅层开裂,例如地面下陷和地坑,这将严重影响地基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进行道

7、路建设时,应特别注意地基的稳定性。3.4地下水污染水资源污染在地质灾害中通常不会立即造成严重后果,也不会对建筑物或岩土工程造成破坏性影响。但是,它会长期损害地表生态环境。地下水污染难以检测和控制,影响范围广泛。在地下水被用作饮用水的地区,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会损害居民的健康,还会增加生活成本。3.5水土流失我国某些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加上长期的降雨或河流侵蚀,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远来看,该地区的岩土工程项目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风险,影响地基稳定性。整个岩土工程都将被掩埋。造成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在早期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忽略了水土流失的潜在可能性,设计理念与

8、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不一致。4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4.1呈长期高发态势根据全国矿山地质灾害调查,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呈高发态势。在各种采矿活动中,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对正常采矿作业造成了重大损害,影响了采矿业的发展。我国的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这些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使我国的地质灾害多样化和频繁。此外,极端的全球气候变化、恶劣的天气以及人力资源和生产活动的不公平发展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还有位于地震带的一些地区,如重庆、四川和唐山等,位于地震相对活跃的地区,近年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总体而言,我国因强降雨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年增加,未来几年地质灾害的总体形势可能更加严峻。4.2灾害点

9、多、面广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我国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不同的地质灾害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地质灾害发生时,在一定范围内对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由于地质灾害范围广,国家在地质灾害170防治方面往往面临重大挑战,任务极其艰巨 2 。5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5.1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在我国部分地区比较普遍。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在建筑施工活动中条件往往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经常出现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方,频发地质灾害又将降低施工效率。5.2.专业性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地质灾害问题。人们在改变自

10、然的进程中逐渐加大了改造程度,严重危害了地区的自然环境。当这种破坏超过一定程度后,会产生大量地质灾害。目前,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也没有大量专业人才。大多数人对地质灾害治理了解不深,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地质学是一门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自然科学,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必须具备地质学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工程结构理论及实践经验。6地质灾害勘察方法6.1全球定位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可以全天候工作,实现全球覆盖,确保用户无需电力即可工作,设备的重量和体积相对较小,便利性极大,无需投人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3。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GPS做好地理定

11、位、数据采集等现场工作,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6.2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提交各种信息,根据空间中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行动。实时动态模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地质环境,构建适当的专题图层,如地下水、泥石流、土壤侵蚀和其他地质灾害,通过操作和空间分析评估地质灾害状况。6.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适用于大型地质区域。使用不同比例的航空和卫星图像解释勘测结果。该技术用于解释勘测成果,突出了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7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措施7.1地质灾害调查区的建立为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地质灾害的风险,建立相应的高放射性水文地质灾害的污染区域,成立水文地质事故调查小组,提高地质灾害预测的准

12、确性。调查过程中,根据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科学评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利用大数据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地质变化原则,制订各种防治措施,为今后预防和管理自然灾害提供科学技术基础。7.2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预防系统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各相关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现有的防治经验,结合地质调查分析,建立完善的企业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期望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仍处于防治阶段,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准确预测和分析,确保预防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充足的资源和资本,建立地质灾害信息中心。所有地质信息纳人数据库,建立一个关于地质灾害状况和预防的

13、科学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有关地质灾害类型和表现形式的所有信息。当然,在建立地质灾害预防系统时,需要增加GIS技术的应用,扩大系统的应用范围,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地质信息识别地质灾害。及时向相关部门传输数据,通过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防灾。7.3技术措施我国有必要根据地质灾害管理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前制订处理方案,对相关处理阶段进行论证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处理效果,提高施工安全质量。在实施地质灾害预防和控制技术措施时,应根据国家标准和法规,为与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项目制订适当的质量评估标准。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图纸设计,以便相关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并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细节。对于一些关键项

14、目,还应在正式设计范围内大规模生产测试,确保安全可靠。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生产测试。该实验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功能性,也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测试的原型。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专业地质信息,科学合理地分析和鉴定这些信息。鉴定过程中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此外,参与地质条件验收的人员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地质条件(4。7.4制订多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手段煤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不同的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合理性和安全性。开展煤矿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时,有必要对煤炭开发区域和周围滑坡进行地表沉积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改进,实施地表排水。对于煤炭开发堆

15、积区,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进一步减少表面沉积,通过填充和清除方法进行修复,减少表面沉积对建设项目造成的损害。此外,应加强对煤炭碎屑流的控制,开展边坡保护和维护工作,减少碎屑流频发的程度。在煤矿发生地质灾害时,应对预防投资进行成本控制 5。7.5健全地质灾害治理法规,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法律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将其与地质灾害紧密联系起来,用法律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现在法律方面是地质灾害治理中薄弱的环节。鉴于当前形势,我们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地质灾害管理数据库,调查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地质灾害期间分工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杜绝发生二次伤害。地质灾害的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动员

16、全社会参与这项工作,才能建立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系统来抗击灾害。从政府的责任管理到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发生地质灾害时采取的各种补救措施都需要法律约束和指导。8结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因其多为非标准工程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工程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参差不齐。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除了严格制订相应的控制方案外,还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不同地区的工程质量取决于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效果。参考文献:1韩璐璐,赵春林.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 J.汽车博览,2 0 2 2(30):10 5-10 7.2李勋梅.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方法研究 J.建筑建材装饰,2 0 2 1(14):9 2-9 3.3兰志平.地质灾害勘察方法与防灾策略研究 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 0 2 0(14):1517-1518.4张厚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质量控制对策探究 J.电脑高手,2 0 2 1(0 4:19 37-19 38.5江涛,张学辉,张哲.浅谈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J.内蒙古煤炭经济,2 0 2 0(16):2 0 7-2 0 8.作者简介:董力豪(19 9 8-),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方向:地质灾害。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