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_,推销_,掠夺_。 2英国侵略中国的步骤:正当贸易走私鸦片战争。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原因或目的是:为了扭转贸易劣势;(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P1-2) 4、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时间:_年,地点:_,人物:_派_;(2)意义:它是_的重大胜利;打击了_的气焰;表明了_的决心。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 6、鸦片战争的经过:(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2)1841年英军强占_;(3)
2、中国人民的抗争:英雄人物有_、_,规模最大的是:_的抗英斗争;(4)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_年8月,_的签订。7、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签订的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2)时间:_年_月;(3)内容:开放广州、_、_、宁波、_五处为通商口岸;_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割_给英国;赔款_。 8、南京条约附件中英国获得的特权是:_,_,在通商口岸_并永久居住。 9、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_沦为_社会,标志着_的开端。(注:鸦片战争最根本的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的,为什么把它作为开端呢?就是因为
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为了_,_。 2、侵略的国家是:_、_,组成_,(_和_积极支持)。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1)开始的时间是:_年;(2)_年,_火烧_,危害:不仅给_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_的践踏和破坏。(这是中国文化遭受的最大的破坏)。(3)结束的标志是:_年,_的签订。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到19世纪80年代,_共割占了中国领土_平方千米,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不废一枪一炮而获利最多)。其中_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的
4、抗争:太平军在_率领下,抗击美国人_统领的_(这是中外反动势力第一次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取得青浦大捷,并在_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后来又多次打败_率领的洋枪队。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一、新疆遭到的侵略与收复:1、侵略者:(1)中亚_国将领_率兵侵入新疆(_和_支持);(2)_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_地区。 2、收复新疆:(1)1878年_率兵打败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2)1881年收回_;(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任第一任巡抚。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时间:_年1895年。 2、侵略者:_。 3、著名战役:(1)黄海大
5、战:_号管带_沉着应战,舰沉之际命令朝日舰_撞去,不幸牺牲;(2)辽东半岛战役;(3)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4、甲午中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_年中日_的签订。 5、关于中日马关条约:(1)签订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2)时间:_年,地点:日本_。(3)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开放_、_沙市_为通商口岸;(分)割辽东半岛、_和_给日本;日本可在通商口岸_(这是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条款)。 6、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_,帝国主义扩张了_,帝国主义掀起了_,使中国社会_。 7、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提出了_政策,使美国在华
6、势力一天天加强。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原因是:_。 2、开始时间:1898年。 3、开始地点:_。 4、口号:“扶清灭洋”。 5、性质:是一场大规模的_。 6、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_车站之战,大沽之战,天津保卫战。7、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8、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或评价:(P19)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或目的: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开始时间:_。 3、侵略者:_。 4、结束:_年_签订。 5、关于辛丑条约:(1)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2)时间:_年;(3)内容:赔款白银_;清政府保证严禁_(这最能说明清
7、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毁_至_的炮台,准许_驻扎_到_铁路沿线要地;划定_为使馆界。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清政府_;中国_社会。【学习本单元的启示:落后就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要发扬反抗侵略,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注明:近代化不等于近代史,近代化是指中国探索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它的开端是洋务运动(而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是: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即洋务运动)到政治上:学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到学习思想(即新文化运动)第5课 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开始
8、的时间:_世纪_年代。2、原因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_。 3、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1)在中央是_;(2)在地方有_、_、_、_。 4、洋务派的目标或口号:(1)前期的目标是_,创办了一批近代_;其中_创办的_是最早的近代兵工厂;_创办的_是洋务派开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_创办的_是设备最齐全的船舶修造厂。(2)后期以_为目的,创办了一批_。其中_创办的_是最大的民用企业;另外还有_、 _等5、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3)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 6、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
9、学堂是_。 7、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P14)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作用:刺激了_;启动了_;抑制了_。 ( 9、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第6课 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最早在中国提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公交车上书:(1)时间:_,地点:_;(2)原因:_的签订;(3)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4)内容:请求_。(5)意义:是维新变法运动开始(或揭开序幕)的标志。 2、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_、_。 3、维新变法的宣传阶段:成立强学会等,创办中外纪闻等。 4、1897年德国强占_标志着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
10、中国的狂潮。 5、维新变法的实施阶段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开始的标志是:_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这一年旧历是戊戌年,因此这次变法称为“_”,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_”。(2)变法的主要内容:经济上,设立_局、_局和_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_、_,取消_;(这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文化上,改_,废_,各地设中、小学堂,京师设立_(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炼_,_。 6、各省只有_支持变法,_出卖维新派,变法失败的标志是:9月21日_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其中甘愿流血牺牲的是_)。 7、戊戌变法的意义或评价:(性质)戊
11、戌变法是一场_,又是一次_;(作用)它有利于_;(不足或教训)_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7课 辛亥革命(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兴中会的成立:(1)时间:1894年,地点:;领导:;(2)口号是:_;(3)目标是:_;(4)性质:是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5)意义:_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_,地点:_;(2)领袖:_为总理_为执行部庶务;(3)纲领是_、_、_、_(这是土地政策);(4)机关刊物是:_;(5)_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6)性质:中国同盟会是中国_全国规模统一的_。 3、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武昌起义:(1)时间:_年
12、_月_日,地点:_;(2)军队名称:新军;(3)领导:任都督。 4、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_年元旦,首都:_;(2)_任临时大总统;(3)改用公历,又以中华民国纪元,_年为民国1年。 5、中华民国_:(1)制定机构:参议院;(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6、辛亥革命的结果是:_在_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进入了_的统治时期。 7、辛亥革命的意义或评价: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_;(作用)推翻了_,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_, _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_;(不足)辛亥革命没有改变_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8课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当
13、时社会上出现了 _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年_在创办_。 3、口号:民主和_。 4、代表人物有:_、_、_、_、_等。 5、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_;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或主张)是:_和_。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前期内容(即基本内容)是:提倡_,反对_;提倡_,反对_;提倡_,反对_;提倡_,反对_。(2)后期内容(P40)是:宣传_主义。 8、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或评价:(性质)新文化运动是_反对_的斗争;(作用)它开启了_的闸门,激发了_的热情;(不足)未能给中国人民_。 9、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1)时间:俄国_后;(2)内容:宣传马克
14、思主义;(3)先驱是:_;(4)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为_指明了新途径。【本单元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断求索,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的原因是:_中国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的先导是:_。 3、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年_月_日;地点是:_。 4、五四运动的口号: ( P50 ) 其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_、_”(国贼是指:_、_、_)。 5、以6月3日为界线,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心在_,主力是学生,主要斗争方式是罢工;第二
15、阶段:中心在_,主力是_,主要斗争方式是罢工。 6、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P51) 7、五四运动的意义或评价:(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作用)A_在运动中起了_作用;B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起了_作用;C扩大了_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_的结合;标志着_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就新在无产阶级的领导) 8、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是:_。 9、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复习:对比三个开端:近代史的开端是:_,近代化的开端是: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第11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或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传播_主义。 2、中国
16、第一个共产党_是_在_建立的,在党的成立过程中,_起着核心和_作用。 3、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_年_月_日,地点:_;(2)人物:_人代表_多名党员;(3)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纲;(其中规定A党的名称是_;B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建立_,实现_;C组织原则是_)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选举了中央局,_为书记。(4)意义:宣告了(或标志着)_成立。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以_为指导的_ 5、中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_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换然一新了。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黄埔军校的建立:(1)时间:_年,地点:_;(2)目的:为了_,建立一支可靠
17、的_;(3)领袖:_任总理,_任校长,_任党代表,共产党员_任政治部主任,_任教官;(4)办学方针是_与_并重;(5)意义: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人才。 2、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1)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打倒_,推翻_,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2)开始时间:_年;(3)军队名称是:_,_任总司令;(3)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方针是先打吴佩孚,再歼孙传芳,后灭张作霖);(4)北伐开始的主要战场是:_、_(在西路);(5)被称为“铁军”的是_;(6)北伐战争结束: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3、_年4月_在_成立了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史称”_”。
18、 4、国民政府的变迁:广州武汉南京。 5、东北易帜:(1)时间:_年;(2)领导:_;(3)意义:_标志着国民政府在_。第13课 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的创建 1、南昌起义:(1)目的:为了反抗_;(2)时间:_年_月_日;地点:_;(3)领导(P64);(4)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_、_的开始。 2、秋收起义:(1)时间:_年9月;(2)领导:_;(3)结果:建立了_,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_个_。 3、井冈山会师:(1)时间:_年4月;地点:_;(2)会师的部队是:_和_率领的部队和_领导的部队;(3)结果:成立了_,_任军长,_任党代表,_任政治部主任。 4、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意义:
19、为中国革命开辟了_、_的道路。 5、其他革命根据地:最大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14课 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_次反围剿失败。 2、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_年_月,地点是:_、_。 3、红一方面军长征的经过:瑞金、长汀(开始)湘江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大渡河夹金山草地吴起镇会师(标志着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4、遵义会议的召开:(1)时间:_年1月,地点:_;(2)内容:批判了_,肯定了_;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为_。(3)意义:确立了_为代表的_;挽救了_,成为中国共产党好中国革命史上_。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会师部队:红一、二、四方面军;(2)时间:_年
20、10月,地点:_;(2)意义: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6、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_和红军的_;使中国革命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_。 7、长征精神主要有: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注: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第13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1、九一八事变:(1)时间:_年_月_日;地点:_;(2)国民政府的政策是:_;(3)结果:东北三省沦陷;(4)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略)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侵略_,国民党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奋起抵抗; 3、一二
21、九运动:(1)原因:日本策划_,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_;(3)口号:(略);(4)意义: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_的高潮。 4、西安事变:(1)原因:受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2)时间:_年12月12日;地点:_;(3)领导: _和_;(4)中国共产党派_等到西安谈判,成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5)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6)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_基本结束和 _初步形成。(这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第16课 全民族的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 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时间:_年_月_日;地点_;
22、(2)意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2、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_。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4、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敌后_。 5、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杀害我国同胞达_人,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 6、抗日著名战役:(1)台儿庄战役:时间:_年春;地点:_;指挥:_;意义: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_;(2)百团大战:目的:为了_,_;时间:_年秋;地点:华北;指挥:_;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_的战役。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标志是:湘西会战。 2、中共七大的
23、召开:(1)时间:_年4月,地点_;(2)大会的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A放手发动群众,壮大_;B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_,解放_;C建立一个_);通过新党章规定_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_为首中央委员会。(3)意义:为_和_奠定了基础。 3、_年_月_日,日本_无条件投降。 4、_年_月_日,在美国军舰“_”上,日本签字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5、1945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湾总督签字投降,被日本统治了_年的_也回到祖国的怀抱(_年,通过_条约,被日本割占)。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内)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 _取得完全胜利的_,它_,成为中华民族_;(国外
24、)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_,为世界_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单元启示: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这是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和军队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智慧;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包括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打击日军,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进攻日军等)。 2、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要承认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中日两国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落后就挨打,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振兴中华。】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1949)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
25、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而蒋介石却阴谋发动内战。(2)蒋介石谈判的目的:假和平,真备战;(3)共产党谈判的目的:为了争取和平、民主;(4)时间:_年8月,地点:_;(5)双方代表:共产党的_、_和王若飞;国民党的_;(6)谈判结果:双方签订了_(其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_的基本方针和召开_的建议;却拒绝承认_的合法性)。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_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_解放区,这也是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破灭的标志。 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_和_。党中央主动撤出_,_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_战术,粉碎了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重点进攻。
26、4、人民解放军转入了战略进攻的标志是:_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同时_,_和粟裕也率部转入反攻,威胁南京和武汉。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三大战役国共主力决战:(1)辽沈战役:时间:_年9月;指挥:_、_;参战部队:_;结果:歼敌_万,解放了_(解放军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国民党军队);(2)淮海战役:时间:_年11月;指挥:邓小平等,中心在_;参战部队:_和_结果:共歼敌_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_;(3)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指挥:林彪和_;参战部队:_和_;结果:歼灭和改编敌军_,_解放(傅作义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4)三大战役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敌_万余
27、人,基本上消灭了_,奠定了_的基础。 2、北平谈判:1949年元旦,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3、渡江战役(史称百万雄师过大江):(1)时间:_年4月21日;(2)地点:东到江苏的_,西到江西的_;(3)4月23日,_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_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蒋介石率残部逃到了台湾。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_世纪_(洋务运动时)。 2、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出现的时间:_期间;(2)原因是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当时发展最快的是:_和_;(4)当时著名的实业家有:张_:他考中过状元,但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28、,办了大生纱厂等很多实业;周学熙:与张謇齐名,人称“南张北周”,创中国实业银行等企业;荣宗敬、荣德生:荣氏企业成为当时_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 3、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4、抗战胜利后,由于_,疯狂掠夺人民,民族工业纷纷破产。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式交通工具出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传入中国。 2、通讯:邮政、电报、电话。 3、娱乐:照相、电影、交际舞。 4、大众传媒:报纸、广播。 5、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成为潮流。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_。第23课 近代科技之星 1、_铁路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其总工程师
29、是_。 2、冯如:制成的飞机取得世界第一名。 3、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了_,否定“中国贫油论”。 4、中国化学家_,后采用联合制碱法,被命名为“_”,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思想家:(1)魏源: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编成_,目的是“_”(对洋务运动有启示)。 (2)严复:译述_,提出“_、_”的观点(对维新变法有启示)。 2、新式教育的兴办:(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_;(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学府_(今北京大学);(3)_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4)近代教育家:_、_、_等。 3、文学艺术:(1)小说: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周立波;(2)戏剧:田汉、曹禺;(3)音乐:_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国歌)、冼星海,谱写了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4)绘画:徐悲鸿(画马)、齐白石(花鸟虫鱼写意画)、张大千(泼墨技法)。-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