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内业资料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内业资料管理
一、无内业资料管理制度
1.形成原因:对内业资料管理重视不够。
2.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内业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使内业资料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二、内业资料管理混乱,分散多处
1.形成原因:
(1)对内业资料分类建档工作重视不够。
(2)不熟悉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2.防治措施:
(1)加强内业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内业资料档案目录。
(2)指派熟悉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集中管理,分类建档。
三、内业资料无专人管理
1.形成原因:
(1)对内业资料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2)人员不足。
2.防治措施:增加人员,指派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
(二)施工原始记录
一、原始资料已被复制,真正的原始资料已丢失
1.形成原因:
(1)工作人员不知道原始资料含义。
(2)未按规范施工,资料填写与施工实际不符。
2.防治措施:
(1)加强学习,让工作人员知道原始资料是工程实施中形成的而未经任何修改的原始记录。
(2)加强现场管理与检查,一定要按规范施工。
(3)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保护、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中间检验资料
一、无中间检验申请单、工程报验单和工程检验认可书
1.形成原因: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程报验,未报验即进入下一道工序。
2.防治措施: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程报验。
二、未分类归档
1.形成原因:内业资料未分类建立档案目录,资料管理未定员定岗。
2.防治措施: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和方法,对资料管理进行定员定岗,分类建立内业资料档案目录,收集的资料及时:归档。
三、报验资料中无监理工程师签字
1.形成原因:
(1)工程报验时,驻地监理未对工程的合格情况进行判定。
(2)个别监理代替所有人签名。
(3)监理工程师不及时签名。
2.防治措施:
(1)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2)严格按报验程序操作,对合格工程按规定程序报验的资料应及时签字确认。
(3)建立奖惩制度,将不合格的监理人员清退。
四、自检及抽检频率不足
1.形成原因:
(1)工作人员缺乏质量责任心。
(2)工作人员不熟悉标准、规范、规程及技术文件。
2.防治措施:
(1)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或更换不负责的工作人员。
(2)工作人员要经常学习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技术文件。
五、填写不规范
1.形成原因:中间检验有关资料整理不严肃认真,对资料随意篡改,不能真实反映工程质量。
2.防治措施:端正态度,认真填写各类检验资料。
六、相关资料前后矛盾
1.形成原因:资料填写不认真或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2.防治措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资料填写工作,严禁弄虚作假,对造假人员坚决清退。
(四)试验资料
一、试验台帐不齐全
1.形成原因:资料管理不善,试验人员责任心不强。
2.防治措施:
(1)加强试验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完整的试验台帐。
(2)试验台帐应能清楚反映如下内容:①试验项目与数量②试验日期③试验频率④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二、自检及抽检频率不足
1.形成原因:
(1)试验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
(2)试验人员数量不足,
2.防治措施:
(1)端正试验人员工 作态度,对不称职人员应予以辞退。
(2)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
三、试验数据处理修约不规范
1.形成原因:
(1)试验人员不熟悉有关试验规程、规范、标准及技术文件。
(2)试验人员工作不熟悉数据修约规则。
2.防治措施:
(1)对试验人员进行各种相关现行试验规程、规范、标准的技术培训。
(2)对试验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教育,学习数据修约规则。
四、试验报告签字不全
1.形成原因:
(1)不熟悉出报告应进行的程序。
(2)忙于报验而漏签,事后未及时补签。
2.防治措施:试验室主管应检查出具的每一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及时发现漏签的记录或报告进行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