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真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47×72的积是( )位数,积的最高位在( )位上。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3、在□42÷7中,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4、长方体左、右每个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
5、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6、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7、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 )秒.
8、250×8积的末尾有( )个0
9、360秒=( )分 8吨=( )千克
10、一道除法算式中,商和余数都是3,除数正好是余数的3倍.被除数是(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1896年是闰年,它后面的第一个闰年是( ).
A.1900 B.1904 C.1908
2、两个数的和是27.5,如果一个数增加3.5,另一个数减少4.5,和是( )
A.26.5 B.27.5 C.28.5
3、一盒巧克力65元,一瓶红酒86元,爸爸带了200元买这两样东西( )。
A.够 B.不够 C.不能确定 D.可能不够
4、要使450×□的积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应填( )
A.2 B.4 C.8 D.9
5、小马虎不小心把一张月历撕破了,只看到该月13日是星期四,这个月30日是星期( ).
A.三 B.五 C.六 D.日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从某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立体物体,能确定这个物体的整体形状.( )
2、用7、8、0、6可以组成12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
3、999×101的积和999×(100×1)的积相等.( )
4、每年都是365天.( )
5、7×7和7+7的意义相同.( )
四、计算题。(28分)
1、直接写得数。
560÷7= 20×30= 2000÷5= 70×50=
0.6+1.2= 20×14= 630÷3= 2.4-1.1=
40×80= 3600÷6= 8.4-2= 8.4+0.2=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20÷3= 856÷7= ★354÷6= ★316÷8=
五、作图题。(8分)
1、下面方格图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画出两个不同的图形,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学校要买140张桌子,原来桌子的价钱是65元/张.现在每张桌子比原来涨了8元,现在购买这些桌子要花多少钱?
2、某校组织同学春游,若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求:
(1)这个学校参加春游的有多少学生?
(2)已知45座客车每辆租金220元,60座客车每辆租金300元,要使每个同学都有座位,则全部租用45座客车和全部租用60座客车哪种方案最划算?
3、侦察员小王扣押了5包盗版影碟,每包有4捆,每捆有20张,共扣押了多少张光碟?
4、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已知第一天爬了1.57m,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往上爬0.6m,它三天一共能爬多少米?
5、淘气和笑笑一共有357.5元,如果把淘气的钱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笑笑一样多,笑笑和淘气分别有多少元?
6、甲、乙、丙三人共有图书120本,乙向甲借了3本后,又送给丙5本,结果3人图书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四 千
2、9990
3、7 6
4、4 3 12平方厘米
5、1/8 3/8
6、365 366
7、16
8、3
9、6 8000
10、30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B
2、A
3、A
4、A
5、D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计算题。(28分)
1、80;600;400;3500
1.8;280;210;1.3
3200;600;6.4;8.6
2、240;122……2
59;39……4
五、作图题。(8分)
1、见详解
【分析】
面积是16平方厘米,2×8=16(平方厘米),4×4=16(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图形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依此画图即可。
【详解】
2×8=16(平方厘米),即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
4×4=16(平方厘米),即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10220元
2、(1)240人(2)租用60座客车最划算
3、400张
4、6.51m
5、笑笑有325元,淘气有32.5元
6、甲:43本;乙:42本;丙:35本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