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人类探索公平的轨迹,得出对公平相对性的认识。
2、通过案例分析,懂得怎样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通过案例分析,懂得社会需要公平合作,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4、结合实际,增强维护社会公平的意识,树立维护社会公平的观念。
学习重点: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
学习难点: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社会性。
复习旧课:
1、公平的含义
2、社会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后果?
3、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性?
活动一:
阅读课文P103,分析人类探索公平的轨迹,你对公平的认识,得出怎样的结论
活动二:
案例分析
案情:小李三年前大学毕业,应聘到某中学当了英语老师。但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公务员,就去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是当地的招聘广告里却规定:教师必须经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才能报名参加考试。
① 你认为这样的招聘广告公平吗?
②假如你是小李老师,你会怎么办?
活动三:
仔细阅读课文P104三组图画及其文字说明,并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①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
②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② 他们该如何面对?
③ 你是否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与想法?
情景导行: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
想一想:
瞎子和跛子住在集体宿舍楼里,瞎子说:“跛子是天然的舞蹈家,左摇右摆。”跛子说:“你是夜里蝙蝠,靠耳朵定位。”二人在生活中多有摩擦。一天,楼里着火二人被困在楼上,跛子走路速度无法脱离困境,瞎子找不到安全通路。可二人最后都脱离困境。
试问他们是怎样脱险的?
活动四:
分析《千手观音》演出成功的原因认识怎样进行公平的合作
。
自主归纳: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反馈:
(1)必须认识公平是 的。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
的现象。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 公平。
(2)善于运用 的手段去解决不公平。当遇到不公平时,我们应该增
强 ,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 的公平。
(3)当遇到某些不公平的事情,我们需要 。我们可以保持 ,调整自己的 ,理性反思自己的 。
拓展训练:
一、单选题
1.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因为( )
① 公平总是相对的
② 社会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
③ 通过努力就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实现绝对公平
④ 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2.关于公平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平的合作有利于他人,无益于自己
B公平的合作是良好的合作
C为了更好地合作,人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
D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二.材料一:
材料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日前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快今年3月底,广东将出台《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六项规定》,广东将严格要求,“小升初”必须按照义务教育法就近入学,严禁用考试方式招生。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表示,“有推荐生的这种电脑派位也是违反免试原则的,广州市明年开始全面取消推荐生制度,实行真正的免试入学。” 从长远看,关键要治本,即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举措,真正缩小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 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应该如何构建这一和谐的社会?
课后作业:
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全民医保”的时代,正迈着铿锵的脚步,向人们的生活走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思考讨论】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板书设计
原因: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公平
做法 ①要善于用合法手段解决
1理智面对社会生活
②要调整思维方式和个人的价值观
中的不公平
③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维护社会公平
(怎样做)
2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①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原因(意义)
②怎样进行公平的合作(互惠的)
(1)公平(教育公平也可以给分)
(2)①公平是我们社会的追求,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举措,真正缩小校际差距,进而达致学校间的平等与公平,实现学生间的公平。
②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一个社会有了公平,才能使人们实现持久稳定地进行合作,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失去公平将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的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③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不公平。认识到公平是相对的,懂得善于运用合法的手段去解决不公平,当遇到某些不公平的事情我们需要理智。
④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⑤支持政府的决定,监督政府的实施,同时自觉的配合工作,与违反规定的行为做斗争。
⑥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给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与正义。(10分答其中3点,每点3分,其中有结合材料内容加1分)
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怎样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2.影响公平与否的判断的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要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4.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公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公平的含义
2、社会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后果?
3、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曾提出过各种公平观,这些不同的公平观反映了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公平的主要内容。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人生而平等;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等。
思考问题:①你了解这些公平的含义吗?②从这些公平观中你能找出什么样的轨迹?
师:我想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听到或者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谁来给大家讲讲令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不公平的事。
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不公平的事
(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公平事后追问两个问题:为什么你觉得这件事不公平?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师:在不公平面前大家感到冤枉、气愤……这种心理还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追求公平是人们的一个共同主题。那么怎样维护社会公平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不公平的事,复习了旧知并引出本课课题。
过渡:到底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呢?我想通过大家的预习应该能够初步掌握。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导学提纲中的第一部分预习内容。(同时强调要求)
二、自主探究新课:(放声大胆把书读,我的课堂我做主)把知识点在课本上标注(10分钟)
1、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3、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4、如何进行公平合作?
5、公平合作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点评)
预习导学
预习内容
1.怎样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4点)
2.影响公平与否的判断的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要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2点)
4.怎样维护社会公平?(从整框题把握)
学生完成预习内容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本课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表达展示:学生回答预习内容中的问题,并由学生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预习结果,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实现了生生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下一环节预习分析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过渡:通过第一环节预习导学我们对本课的知识有了大致的认识,认识的程度如何还要看我们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
预习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相应问题,之后由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结果,并由学生补充完善。
1.情景一: 班上要选一名市级优秀干部,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万宾和李华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让李华当选市级优秀干部,理由是李华是班长,为班级做了许多好事。
情景二: 班上要选举一名市级优秀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老师提名李华和只知学习而不管班级工作的王伟为候选人,后来老师决定由王伟当选,理由是王伟学习成绩好,很可能考上重点高中。
解决问题:(1)情景一中,如果你是万宾,你会怎样做?
(2)情景二中,如果你是李华,你会怎样做?
(3)假如你是该班一员,看到这事你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理智面对不公平的策略。同时在此环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识别下列社会生活中的公平和不公平现象
下列现象哪些公平哪些是不公平?
收入差距扩大。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广东省农民工积分入户 。
广州中小客车上牌要进行竞拍或摇号。
山区学生、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公车私用
按照业绩李某本应晋升为公司的业务部经理,但由于同事陈某暗中贿赂部门主管,使得李某的晋升机会落空,还被主管借机开除了。
2.阅读教材P106排演历史剧事例
解决问题:(1)假如你是历史老师,你会怎样给分?为什么?
(2)试着为小亮和小王提几条善意的建议。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合作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是互惠的合作,我们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
通过情境探究使学生实现了知识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展示过程中,也体现生生互动的新理念。
自主归纳: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要求学生将本课所学到的知识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列成框架结构,然后由学生到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课堂新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拓展训练
二、 单选题
1.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因为( )
⑤ 公平总是相对的
⑥ 社会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
⑦ 通过努力就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实现绝对公平
⑧ 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2.关于公平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平的合作有利于他人,无益于自己
B公平的合作是良好的合作
C为了更好地合作,人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
D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设计意图:
二、问答题(独立完成时间为2分钟)
你和好朋友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几个月后,努力工作、业绩突出的你没有得到上司的肯定,而能说会道的朋友业绩平平,却得到了提升。你会怎样对待这个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可以巩固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这样能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还便于根据学生练习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更便于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作业
必做:课堂练习P71 1、4、5、7、8
选做:课堂练习P72 11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