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阳节诗句感恩 .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526748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诗句感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阳节诗句感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重阳节诗句感恩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重阳节诗句感恩,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远方的我知道兄弟姐妹在家登高,每人身上都插着茱萸,却惟独少我一人。   【简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后两句的写法也很特殊,是从对方设想,这就不仅是在写自己思乡念亲,而且写出故乡的亲人同样也在思念自己。这种“探过一层”的写法,后世诗词中经常使用。此诗语言朴素平易,如话家常,而情味深厚。《王孟诗评》此明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黄色,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雪。就象今天的歌舞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 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此诗与王勃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年代: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翻译】: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简析】: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九日·三载重阳菊   作者:文森 年代:明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注释】:[1]何期 :哪里想到。   [2]野旷云连树:孟浩然“野旷天低树”。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