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6月30日,国务院召开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并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通知精神,动员部署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会后,市政府还将印发XX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近期工作意见,大家务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水平。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
2、重。这不仅造成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煤电油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导致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我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对重庆而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尤其重大,要求尤为迫切。第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庆特殊市情所决定的必然选择。重庆作为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内陆特大城市,人口多、资源相对紧张、环境承载力较弱,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全国而言,资源矛盾尤为尖锐,生态环境压力尤为沉重。比如,人均耕地
3、只有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林地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人均草地仅有全国水平的1/40,可开发水力资源只占全国的2。由于很多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消耗的大幅增长,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的矛盾必将进一步突出。这样的基本市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第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重庆作为我国的典型的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直辖以来,我们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万
4、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1998年的1.85吨标煤降至目前的1.5吨标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1998年的54提高到目前的68.4。但是,总体上,重庆资源短缺和浪费状况仍然严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益尖锐的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环境保护压力,将对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5、重庆的奋斗目标,是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惠及全市3100万人口的小康社会。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们预计,到2020年,全市gdp将达到1万多亿元,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这个目标是宏伟的、振奋人心的,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但是,按照目前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资源消耗水平计算,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是一个庞大的数量。我们决不能以竭尽资源来实现发展目标。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到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和永续利用资源,是富民兴渝、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各级各部门
6、和各单位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高度的自觉性,全面地切实地推进我市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第一,大力节约能源一是认真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启动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二是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认真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重点抓好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督促重点耗能企业抓好节能工作。三是推进交通运输节能。
7、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优先发展运量大、速度快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淘汰高耗能的破旧运输工具;强化货源的组织调度,积极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和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四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推动现有住宅、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五是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推广高效节能冰箱、空调、电视、电脑等环保型电器,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和全社会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室内
8、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的标准。六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嘉陵江、乌江等流域水能开发,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搞好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建设。积极开发生物质能力度,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第二,大力节约用水一是积极推进城市节水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大工业用水回收处理和重复利用设施的投入,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力争到20xx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到20xx年提高到80。二是加强水资源治理和保护。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重点做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9、切实解决好因鸡、鸭、鱼养殖业带来的小流域污染问题,增加可利用水源的范围和总量。三是加强水资源价格调控。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合理调整供水价格和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搞好阶梯水价试点工作。四是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加强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研究,合理确定居民生活用水基本定额、工业企业和市政行业用水定额,对超定额、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五是推进农业节约用水。加速大中型灌区改造和配套,提高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加大节水耐旱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六是加强节水技术开发。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推进重点耗水行业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10、率。第三,大力节约原材料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统筹规划,编制铝土矿、锰矿、锶矿、钡矿、硅矿等重点矿种勘查及开发规划,坚决消除无序开发的现象,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原材料消耗核算制度,促进边角余料、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提倡节约木材。积极开发木材代用品,并加大对废旧木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大力节约包装材料。倡导简洁实用型包装,避免过度包装,推广包装回收利用技术。加快发展散装商品,建立完善散装水泥推广体系。第四,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认真贯彻科学
11、发展观,学习先进规划理念,立足XX市情,提高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从规划源头把好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关口。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加强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大力实施耕地沃土工程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进一步落实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标准,提高开发区的容积率和工业园区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大力发展都市楼宇工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大闲置土地回收处置力度。盘活分散的存量土地。充分利用荒山、荒沟、荒滩、荒坡等“四荒地”。第五,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产业。建立和
12、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家电、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推进垃圾无害化综合利用。抓好煤矿瓦斯、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冶炼钢渣、化工磷石膏、锰尾矿、铬渣等工业废物利用。力争到20xx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20xx年提高到85。继续积极推进秸杆综合利用。第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培育循环型产业体系。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原则,合理确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形成循环式的生产模式。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引导企业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加强铬盐、锶盐、
13、电镀、锰、造纸等行业的污染防治,从源头上减少废物产生。引导开发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企业或产业之间的循环生态网络。 三、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效机制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在当代,功及千秋,是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先进的产业和技术,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第一,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建立节约型产业体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目前正在编制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
14、有针对性地制订一批促进节约的专项规划。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经济,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通过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等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大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节约型产业。第二,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技术体系。科技进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和支撑。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
15、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资源节约。通过设立技术进步基金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提高全市资源节约整体水平。要加强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发布国内外节能、节水、节材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和广大市民提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服务。各区县、各部门要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改造项目,通过举办信息发布会、展览会和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加快推进成熟的资源节约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第三,建立完善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节约型产业政策
16、、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科技政策研究,建立完善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激励机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措施,制定促进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发展节能节地型建筑的投资消费政策,取消一切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规定。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煤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和土地调控杠杆,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第四,建立完善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跟踪国家节约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情况,加快研究制定我市废旧物资回收处理、资源综
17、合利用、垃圾回收处理、循环经济发展等规章和办法。参照国家标准,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体系,科学监测资源节约程度和水平。建立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健全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把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建立节约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第五,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监管制度。目前,我市生产、消费各个环节之所以普遍存在大量浪费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监管不力。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对重点企业和宾馆、饭店
18、等重点单位,要加强资源节约标准、规定的执行情况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坚决淘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从源头上严把审批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煤电油气等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资源提供良好服务。 四、加强领导,全民参与,确保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第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安排好各项重点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地区、本部门节约型社会建设情况负总责,切实加强
19、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按照市政府印发的意见及其目标任务分解,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并要把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指标,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第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市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围绕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各项重点工作,建立资源节约活动协调机制。同时,要加强对区县部门的指导,深入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企业集团的作用,共同搞好资源节约活动。第三,政府带头,做好表率。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工作力度。严禁滥用公款消费,杜绝办公浪费,精简各类会议,严格实行政府
20、集中采购制度,降低办公成本。市级各部门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走在全市前列,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各级政府都要采取严格的节约措施,突出抓好节约用电、用水等工作,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公务员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自觉发挥好个人表率作用。第四,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增强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各类学校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普及资源节约知识,增强资
21、源节约意识,提高资源节约的能力。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建言献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促使节约型社会建设真正走进单位,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融入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第五,加强督促,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认真总结推广本地区本部门资源节约的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市政府、各区县、各部门都要加强指导和督查,一级查一级,一级抓一级,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切实得到落实,切实见到实效。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