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517964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访谈讲话 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果 我们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县发展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重点抓好“三建、四改、五提高”,扎实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三建”。一是建设优势产业。一方面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富裕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三大工作任务,坚持“向上争取和自谋发展”两条腿走路,大力实施基础产业强县、新兴产业XX县区和改革开放活县战略,结合县情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发展煤炭、米稻、乳肉、热电、酒饮、旅游六大重点产业,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加快强县富民步伐,不断提高工业

2、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域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全县建设了豆稻米烟、牛羊鹅鸭“八大基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强化扶持,在全县省级新农村试点“一镇十村”实施“强村战略”,初步建成了水稻、玉米、养殖、土地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等专业村,实现了“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经济实力。二是建设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三化”建设,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重点,加强防洪、除涝、灌溉等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面积达28.4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4%,推进了农业水利化;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大户,组建了6个固定资产

3、达百万元以上的农机作业合作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建设了23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推进了农业标准化。三是建设公共设施。加强“一室四所”建设,在每个试点镇村都建设了计划生育服务室、体育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卫生(院)所和购物场所,实施了教学危房改造,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实现了集中办学。恢复了全县调频广播,农村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有效缓解了试点镇村群众就医难、就学难、购物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健身有场所、购物有定点、求学有保障的基本愿望。 “四改”。一是改造乡村道路

4、。20*年完成了110多公里的通乡、通村公路和试点镇村主要街道硬质化建设任务,试点镇村通乡通村公路、镇村内主要街道实现了100%硬质化。二是改造人畜饮水。投资620万元完成了11处水厂13个村屯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证了11,000人的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试点镇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三是改造农民房舍。试点镇村改造住房150所,新建砖瓦房104栋,砖瓦化率达到60%。四是改造人居环境。加强村容村貌整治,重点实施了清垃圾、清污泥、清粪便的“三清”工程、改灶、改厕、改圈的“三改”工程和绿化、美化、净化的“三化”工程建设,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五提高”。一是

5、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四轮驱动促增收”,第一,做强优质粮食产业。在全县每个乡镇选择2-3个村屯进行土地规模经营试点,提高了规模效益,达到了示范引导作用。深化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米稻”战略,20*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6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第二,做强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依托我县已通过日本、欧盟、南京等地认证机构认证的水稻、大豆、奥里米鸭蛋有机食品标识,建设45万亩绿色优质食品基地,实现了以绿增收。第三,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牧场,加快主辅换位进程,牧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大

6、关,实现了以牧增值。第四,做强劳务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了7个外埠基地,转移农村劳动力9,600人次,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0%,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实现了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发展稳产、高效、规模化的精准农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致富的格局,构筑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7%,试点镇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32.2%。二是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依托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整合全县教育资源,建立县、乡、村、村小组四级培训网络,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

7、使培训过的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项劳动技能,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保障。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功能。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行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扩面工作,参合率达到86.5%,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深入开展十项利民行动,实施了一批重点民心工程,切实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祉。四是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深化和拓展了“三级联创”和“三培两带”工程,制定出台了*县农村“两委”班子规范化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快了农村民主法治进程。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了村

8、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提高文明和谐程度。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社区警务向农村延伸,在中心村建立警务室,构筑了新型农村联防网络。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和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乡争十好、村争十增、户争十重”的“三个十”精神文明之星创评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与机制 我们充分发挥

9、“四方面作用”,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方面作用”。一是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坚持规划先行,每个试点镇村都制定了总体规划、村镇布局规划和发展规划,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了“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型、文化旅游型、城乡统筹型、民族特色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形成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农村试点。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农民自主决策、自行实施镇村规划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让他们充分享受主人翁地位。通过实施“以奖代投”、减免税费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等措施,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发挥政府

10、主导作用。为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我们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了组织、指导、监督与管理,采取了“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企业援村”等办法,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四是发挥合力攻坚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力量和农民主体作用,积极争取上级帮建部门支持,在全县开展了部门帮建活动,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成为了全县各行各业的中心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实施这种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四项机制”。一是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通过向上争取、政府补贴、项目捆绑、部门帮建、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等方式,拓宽了融资渠道,建立了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20*年

11、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达6,400余万元,其中在县级财政收入仅为4,700余万元的情况下,投入8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并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坚持“村用乡管县审批”的原则,出台新农村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设立专用账户,实行专项管理和逐级审批程序,并严格执行了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制度,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三是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责任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利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年终先进评比资格,激发了各单位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四是建立农民自我管理机制。各试点镇村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及村内道路养护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成果。 目前,我县新农村建设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正在一天天向着“强县富民、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奋进,竭诚欢迎省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到*投资兴业,共谋发展。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