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58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葉當前【摘要】乾隆朝永恩襲爵康親王二十餘年間,劉大櫆及其門下弟子與康邸師友僚吏優遊園林,詩文酬唱,盛極一時。康邸成爲前期桐城派的重要文學空間,永恩、徐琰、甘運源、朱孝純等一批康邸文人被列入桐城派,康邸的桐城情結在父子之間傳承延續。以永恩爲代表的一批旗籍文人身份高貴卻清貧勤儉、情趣高雅,與劉大櫆、姚鼐人生理想與處世風格若合符契,讓長期漂泊北京、偃蹇坎坷的劉、姚得到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勵與身份上的尊重,幫助桐城派在早期艱難發展中找到一條新路。【關鍵詞】康邸桐城派旗籍文人文學空間永恩劉聲木 桐城文學淵源考 卷三“專記師事或私淑劉大櫆諸人”,其中禮恭親王爲滿洲皇族,朱孝純

2、兄弟三人、甘運源、徐琰等五人爲漢軍旗人,是劉大櫆在北京期間親授指導的弟子。包括姚鼐在内的一批劉門弟子與禮恭親王永恩關係密切,或爲幕僚,或爲師友,共聚康邸,優遊菉漪園,賦詩作畫,在乾隆朝繁盛一時,康邸因此成爲早期桐城派重要文學空間,在桐城文學淵源與桐城派發展史上有一定意義。然傳統桐城派研究側重學案式的師承淵源分析,未從空間維度關注桐城派的發展。現以永恩及其幕僚汪松的交遊爲立足點,考察考證康邸文人的文學活動,考辨他們與桐城文學圈的關係,試圖爲桐城派文學空間研究發掘新路。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桐城派 文選 評點研究”()。一、康邸文學空間概況康邸即禮恭親王永恩的府邸。永恩與桐城文學頗有淵源,桐

3、城文學淵源考 録入“卷三補遺”。姚鼐 禮恭親王家傳 簡要記載了永恩生平:永恩卒於嘉慶十年()二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九歲,推知其生年爲雍正五年(),又載永恩於乾隆十七年()襲康親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復號禮親王。康邸交遊酬唱活動主要集中在永恩復號之前的康親王時期,活動地點主要在菉漪園,或逢牡丹盛開、或值佳節來臨、或遇新雨初晴等,永恩都會邀集諸人,以分韻、限韻、和韻、同題詠物寫景、賦得等形式寫作菉漪園及其風景爲主要題材的詩作。永恩 誠正堂稿 詩文數次致意“白社”結交,並留存有 中秋前二日宴集菉漪園菉漪園中秋宴集菉漪園牡丹盛開即席分韻(并引)重九日漪園雅集分韻詠漪園冬青(和諸坐客韻)漪園雅集(和道淵韻

4、)等詩,透露其交遊資訊。如卷一漪園雅集(和臞仙弟韻)曰:“春和正明媚,堪追會稽源。舉觴赴流水,流水花留痕。”可見永恩追仿蘭亭雅集的主觀意圖,亦可推測雅集之盛;又有菉漪園閑詠二十首記尊聖閣、蕙蓀堂、蘭亭書屋、蘭亭、清音閣、竹深處、清流激湍、南池、雲穀堂、滿窗月、雲根幽徑、北池、芝蘭室、碧梧臺、二酉山房、畫廊、霞綺洞、會心自遠、挹翠樓、曠達無際等菉漪園中景致。二十餘年間,康邸彙聚一批與桐城派前期文人密切相關的墨客僚屬,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已成爲桐城文人在北京的重要文學空間。永恩的師友僚吏是康邸文人圈的主體。乾隆戊戌()仲春永恩命汪松編輯 菉漪園懷舊集,懷念昔日康邸文友,蘭亭主人永恩序於前,略評

5、七位故人,憶及師友僚屬舊遊之情,不勝感慨,希望康邸文人借此集以不朽。其序略云:在昔涵齋副軍供奉闕庭最久,畫品得古人最深,嘗自云平生十五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姚鼐著,劉季高標校 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永恩 誠正堂稿,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到天臺,蓋得山水之助,因成超絶之名;夔倫學士仁廟近侍,學問淵博,澄心研擇;大展教諭苦心力學,至老不衰,而廣文一席,不無馮唐老矣之歎;護衛子厚謹身供職,文理優贍;筠城孝廉少年才雋,惜其三河丰韻,竟同弱柳之殘。是五人者,皆吾邸中之人也。若羅山先生者,余年十四而從學文焉,乃以蒲濤名宿,旅寄京華,素與沈宗伯確士爲布

6、衣之交,而慷慨磊落,曠達不羈,然終於賢書,所謂人之生也,各有命歟?稿皆散逸,因未多録;羽仙先生乃先王之上客,爲余蒙訓之師,工詩善畫,而棲神凝寂,尤深於明心見性之學焉。今此數公俱已物故,人琴之感,何可言耶?余既恐其遺詩湮滅,蘊而莫傳,而蒼岩又惓惓故舊之情,乞加選録,因命録所存若干首,匯爲一編。雖隙駟不留,尺波云謝,而秋菊春蘭,精英可擷,其風雅用耀將來,深思作者之難,竊附闡幽之義,庶吾邸舊遊之所,藉以不朽者,其在斯編歟?序中提及朱倫瀚(涵齋)、吳久成(大展)、吳孝登(夔倫)、黄德溥(子厚)、賈虞龍(筠成)、陳浮梅(蘿山)、廖雲鶴(羽仙)等七位文人,在旗人文學史上都有一定地位,以永恩爲聯結點,互相之

7、間均有交往。汪松原跋介紹了這批文人康邸雅聚的盛況:王無聲色之娛,惟吟詠是好。是時列在賓從者,則有朱副軍倫瀚、吳學士孝登、洪員外德元、吳教諭久成,年皆耄耋矣,趨陪左右,討論詩書,而護衛黄德溥與松同侍筆硯,後來賈孝廉虞龍年二十餘,詩才警敏,王愛之,亦間令侍坐。每當花月雨雪之辰,授簡分題,衆方繹思間,而王詩已就,文不加點。詩後至者,咸罰觴,往往沾醉。朱副軍固善繪事,指墨與高且園侍郎相頡頏;吳學士、洪員外俱抱養生術以自高,有時論道抵牾,則割席分坐,衆爲之鼓掌;吳教諭、黄護衛俱健啖若廉將軍;賈孝廉狂飲若畢吏部;然皆與松善。副軍與學士俱逮事仁廟,每坐石臨流,談故事靡靡可聽,使人忘倦。永恩以旗籍文人墨客爲主

8、體,時常邀集劉大櫆、姚鼐等才俊,或論詩書、或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永恩、汪松編選 菉漪園懷舊集,富察恩豐輯 八旗叢書 抄本,卷首。永恩、汪松編選 菉漪園懷舊集,卷末。講故事、或繪圖、或論道、或談術,優遊蘭亭書屋,曲水流觴,風度各異,既效竹林七賢的超越,又擬蘭亭雅士的清高,在獨立的小天地中,遊賞園林,寄興文藝,暢叙幽情,客觀上推動了桐城詩文的傳播。永恩重視文人之間的君子之交,其 送子潁之任序對文人遊處有自己的理解:“文者,心之聲;友者,道之合。其聲同者,其道合也。同也者,所見所聞皆有乳水之投;合也者,相語相談自有臭蘭之味。是以古君子交遊四海,無非兄弟;雖異姓異方,莫不相得而如魚水。”像建安七

9、子、竹林七賢、李杜、王孟、韓柳、郊島、蘇黄、何李王李等,均是合道同心的典範,故永恩反覆致意康邸昔日遊處之盛:“余自弱冠時得昆山先生之教,聞謝香祖、劉耕南諸公之論。彼時有汪蒼岩、吳大展、甘氏昆仲與朱家父子三人者,亦庶乎一時之同心者也。”然生死離合,在所難免,故人離世,才俊仕任,二十餘年的雅集,一旦風流雲散,便有白社難開之歎。身爲皇族宗室的親王,由衷感歎文藝活動的興盛衰替,可類推桐城文學初期傳播繁衍的艱難,桐城派文人借康邸擴展自己的文學空間,實屬桐城派發展史上的幸事。二、老一輩康邸文人被納入桐城派康邸主人禮恭親王永恩及其老師徐琰尊劉大櫆爲師,朱倫瀚的三個兒子朱孝純、朱孝升、朱孝全皆師從劉大櫆,這些

10、與康邸關係密切的文人因而都被收入 桐城派文學淵源考,成爲桐城派前期重要作家。永恩被列入桐城派。永恩對劉大櫆“終身執弟子禮甚恭”,桐城文學淵源考 小傳曰:“恭親王永恩,字囗囗、號囗囗囗,謚囗禮,與劉大櫆、朱孝純講習議論,爲學日益精勵;詩、古文皆得師承,其論文亦以義法爲要;詩以清遠澹約爲宗,以指作繪皆有生氣,名盛一時,撰誠正堂集囗卷。”缺文不見姚氏 禮恭親王家傳,現據誠正堂集清史稿等予以補録:永恩,字惠周,號蘭亭主人,謚“恭”。有 誠正堂稿詩八卷,附誠正堂詞稿一卷、誠正堂文稿不分卷、誠正堂時藝不分卷。誠正堂稿卷首有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昭槤撰,何英芳點校 嘯亭雜録,北京:中華書

11、局年版,第頁。劉聲木 桐城文學淵源撰述考,合肥:黄山書社年版,第頁。“乾隆十八年癸酉歲嘉平臘吉東海友人徐琰昆山甫謹撰序”“朱倫瀚敬識”“乾隆十九年歲在甲戌二月上浣之吉吳孝登謹跋”“乾隆十八年十二月洪德元序”。徐琰、朱倫瀚、吳孝登、洪德元均爲漢軍旗人,都是康邸座客。作爲被桐城派接納的成員,永恩的著述及其詩文交往充實了桐城派文學史。徐琰亦入桐城派譜系。徐琰,一作徐炎,字伯鈺,號昆山,隸漢軍正藍旗,東海人,雍正庚戌進士,官吏部郎中。徐炎是永恩的老師,其誠正堂稿序 曰:“自乾隆壬戌歲秋八月,朱邸敦聘主西席。”汪松菉漪園懷舊集跋 亦記二人師生關係,曰:“王師昆山徐先生嘗偶攜松作於邸中,王見之喜。”永恩與

12、徐氏詩文往來,以“徐昆山先生”尊稱,誠正堂稿有讀徐昆山先生詠物效顰詩書後途中寄徐昆山先生和徐昆山先生晚過西苑(原韻)留别昆山先生 等。徐炎與劉大櫆有交往,劉氏徐昆山文序記其於雍正三年()結識徐氏,曰:“余性喜爲辭章,昆山亦舍是無以爲好。余於今之號爲能文者多所稱許,而昆山獨少可多怪。然昆山嘗手鈔余所爲經義及詩歌古文,積爲巨册,雖古經史諸子百家之書,經余之評論標録,昆山必繕寫藏之。”以其對劉大櫆的尊重與推崇,劉聲木將其録入桐城文學淵源考 卷三,謂其“私淑”劉大櫆,在桐城派發展史上有一席之地。朱倫瀚父子與桐城派淵源深厚。朱倫瀚(),字涵齋,又字亦軒,號一三,先世山東歷城人,隸漢軍正紅旗。有編年詩集閑

13、青堂詩集十卷,卷首有“乾隆二十二年歲在丁丑春二月朔東海徐琰題”序、乾隆三十九年桐城姚鼐序、乾隆戊戌三月鉛山蔣士銓撰序、海寧查祥的“朱齋涵先生像”并贊;卷末附録狀志碑銘三首,分别爲程晉芳誥授光禄大夫正黄旗漢軍副都統涵齋朱公行狀、姚鼐副都統朱公墓志銘(并序)及劉大櫆誥封光禄大夫正黄旗漢軍副都統朱公神道碑銘(有序)。僅看題跋及行狀碑銘等的作者,可見朱倫瀚與乾隆朝桐城派文人有所交往;嘯亭雜録“劉大櫆”條載其舉博學鴻詞科被黜後:“居京邸,其弟館於明太傅家,先生惡其權貴,乃避居朱都統淪瀚宅,破壁頽垣,藹如也。”朱氏有子五人,三人從劉大櫆受學,其中朱孝純與姚鼐、程晉芳等桐城派古文家爲莫逆之交,朱倫瀚與康邸:

14、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永恩、汪松編:菉漪園懷舊集,卷末。劉大櫆著,吳孟復標點 劉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昭槤撰,何英芳點校 嘯亭雜録,第頁。桐城派諸家的密切關係由此可見一斑。程晉芳謂朱氏“古文則全近南豐、紫陽,期於達意而止”,可見其古文淵源於曾鞏和朱熹,與桐城派古文家學行推尊程朱、文章重視唐宋八大家的祈向有相通之處,故若置朱倫瀚於桐城文學淵源之列,也是可以的。朱倫瀚長期爲康邸僚屬,與永恩爲忘年之交。永恩挽朱副軍涵齋詩序曰:“涵齋副軍,老成鄭重,爲世所推,雖爲余府僚屬,廿載以來,實爲吾忘年之老友。”朱氏 閑青堂詩集卷十“丁丑戊寅詩”有、年重陽節前後賦 重陽菉漪

15、園登高侍宴紀勝重陽後二日再宴疊韻菉漪園西樓登高應教 重陽次日和同人韻 九日菉漪園登高應教三首詠紅鸚鵡應教 等抒寫與永恩及同人遊處;朱氏工畫,所畫“愛蓮亭圖”“東林圖”“西林圖”“桃源春曉圖”“白鹿洞圖”“玉簾泉圖”“萬年佛刹圖”“萬松秋嶺圖”“雙澗觀瀾圖”“斷橋積雪圖”“寒岩夕照圖”等等,都得到永恩題詩,初步統計,誠正堂稿 題朱涵齋所繪圖畫的詩多達首;永恩或發掘朱倫瀚圖畫的性理蘊含,或摹寫圖畫的風物景致,畫以啟詩,詩以傳畫,相得益彰;丁丑()季秋,朱倫瀚爲永恩畫天台山十二幅風景圖,永恩爲每圖題詩,並作序,題爲 朱涵齋天台山諸景圖詩小序:涵齋朱君自云昔十五度到天臺,因各景而記略之。時丁丑季秋,偶

16、與余清談,論及天臺山名勝,遂爲余按景爲圖,共十二幅,觀其變幻奇麗,飄然世外之況,令人起望遠之思,身遊象外而不知也。名山名境,而加以老手圖之,不勝歎全璧之美。故不愧拙陋,因每圖爲詩,以記之云。朱倫瀚作爲康邸一員,學得永恩敬重。朱氏去世,永恩以七古悲風歌與五排各一首以挽之,在日後詩文中,亦反覆致意對朱氏的思念之情。朱氏與永恩的文藝切磋,可以算作乾隆年間桐城派的文藝活動,應作爲桐城派發展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朱倫瀚 閑青堂詩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三、康邸青年文人延續文學空間以年爲界,一批康邸故人相繼去世

17、;劉大櫆早已離京,姚鼐南北奔走,疲於科場,終入仕途,朱孝純外任蜀地;悠遊詠懷被送、寄、懷、哭替代。年,永恩復號禮親王之際編纂菉漪園懷舊集,是對康王階段文人交遊活動的總結,師友僚屬爲主體的康邸文人圈終將成爲歷史。但桐城派的康邸文學空間在汪松、甘運源、朱孝純等一批青年人身上得到延續。汪松是溝通康邸文人與桐城派作家的重要人物。菉漪園懷舊集的編輯人汪松蒼岩,是陪侍永恩時間最長的文吏,乾隆癸酉()夏永恩襲爵次日即被召爲記室。從乾隆丁丑()至癸未(),七年之間,康邸黄德溥、洪德元、吳久成、朱倫瀚、賈虞龍、吳孝登先後去世,都是汪松協助永恩料理後事,他説:“此數人者,生叨錫賚,死蒙賻奠,營護其喪,矜恤其家,皆

18、松承王命董其事,撫棺而哭之。”可見,汪松是康邸文人圈的重要參與者與見證人。汪松與劉大櫆善,梧門詩話 曰:“襄平汪蒼岩松以詩名,與劉耕南、盛青嶁善,早年稿即劉、盛二君手訂也。”汪松與劉大櫆弟子朱孝純關係亦密切,頻繁互贈詩作,汪氏 寄朱子潁 抒寫離思之苦曰:“思君不可即,東望潞河遥。把酒情何極,攤書日易消。緑苔滋晚雨,清夢枕寒潮。料得多幽趣,踟躕未許招。”“索居恒閉户,日日對愁霖。四壁渾難立,三杯不易尋。晚花依檻暝,細月帶雲沉。遠夢醒殘漏,陰蛩伴苦吟。”朱孝純海愚詩鈔寫給汪松的詩有 汪蒼岩養疾西郊暇日過訪遂同飲村肆步望長堤亭榭得詩三首 題蒼岩雨秋草堂殘月和汪蒼岩向汪蒼岩索筆寄汪蒼岩再寄汪蒼岩 等。

19、甘運源是桐城派前期重要作家。汪松、顧邦英等五人詩合編海沱集,刻於年,五人中的甘運源被收録到 桐城文學淵源考 卷三: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永恩、汪松編選 菉漪園懷舊集,卷末。法式善著,張寅彭、强迪藝編校 梧門詩話合校,南京:鳳凰出版社年版,第頁。鐵保輯,趙志輝校點補 熙朝雅頌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年版,第頁。甘運源,字道淵,號嘯岩,漢軍正藍旗人,官象岡司巡檢,師事劉大櫆,工詩、文、詞,其詩上宗“七子”,渾厚遒勁,得其神,不效其體,有唐人風,大櫆甚稱賞之,爲旗籍文士之冠,兼工書畫、篆刻及篆隸八分,與汪松蒼岩、顧邦英洛耆、王麟書及弟運瀚子灝五人之詩合刊爲海沱集囗卷。補遺甘運源,别號十三山外史,

20、詩多警句,宏亮可誦,工行、楷書,篆隸、八分,俱有古法,又工山水,尤善刻印,撰嘯岩詩存囗卷。甘運源生平材料非常豐富,永恩 甘道淵誄(並序)、昭槤嘯亭雜録卷九“甘嘯岩”條、鐵保 甘道淵傳 等勾勒了其生平。黎簡甘巡司道淵老人挽詩四首 原注“甘君以乙卯冬卒於英德象岡司署”,知甘運源卒於乾隆六十年();又黎簡乙卯年 閏月初旬寄懷象岡道淵老人詩有“今年公入七十七,閏月春遲三月三”句,可推斷甘運源享年七十七歲,故其生年爲年。八旗藝文編目著録其文集長江萬里集西域集嘯岩詩存 三種,熙朝雅頌集 分三卷選其詩首,晚晴簃詩匯 有詩話一則評其詩。身爲康邸一份子的甘運源又是桐城派前期作家,其文學成就自然豐富了桐城派文學史

21、。康邸年青文人之間的交遊有不少户外活動,從顧邦英覃立齋侍禦招遊翠微山同蒼岩、在田賦 與王泗徵夜酌偶話京江舊遊慨然有作、甘運源 徐昆山、汪蒼岩、顧洛耆、王四徵、夏寶梁同拜先忠果公墓賦此志感再至房山攜酒酹賈閬仙墓同汪、顧二君飲醉題祠壁 春日登窯臺眺望(同遊者吳昆崖、汪蒼岩、顧洛耆暨余兄弟五人共賦此詩)、甘運瀚春日同吳昆崖、汪蒼岩、顧洛耆、家兄道淵窯臺登眺、汪松春日同顧洛耆、王泗征攜酒城南寺中酹竇孝廉殯即飲野店感成 等詩可窺一斑。户外活動與園林公宴頗不一樣,筵席上的彬彬禮節變成了山水之趣,詩文創作也更加自由,遊聚方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風的轉變。年中秋,姚鼐、王文治、朱孝純相聚地點分别是黑窯廠

22、與陶然亭,三位年輕人風華正茂,置酒暢談,擊節詠歌,盛傳都門,與當時都下游集之風有很大的關係。被列入桐城派的朱孝純則經歷了康邸文人的風流雲散,並將這個文學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劉聲木 桐城文學淵源考撰述考,第頁。黎簡撰,梁守中校輯 五百四峰堂詩鈔,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年版,第頁。空間深深烙在記憶當中。由於有父親、老師的引領,在年輕時便得以經常參與禮恭親王文人圈交遊唱酬,所賦菉漪園雜詠八首分别描寫蕙蓀堂、蘭亭書屋、蘭亭、清音閣、竹深處、清流激湍、雲穀堂、滿月窗等風景,又有 菉漪園西樓登高菉漪園清流激湍閣中分韻題菉漪園紅鸚鵡畫册 九日登高憶菉漪園 等篇什述寫重陽節菉漪園登高情景,可見菉漪園之遊給朱孝純

23、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本人亦與禮恭親王結下了深厚友誼。日後朱孝純任兩淮鹽運使期間重建揚州梅花書院,邀姚鼐主講,朱氏作爲桐城派及門弟子,爲桐城派薪火傳承作出了努力,其主持的詩酒悠遊之會亦可見康邸文學空間的影響與延續。康邸成爲一個空間符號,是文人交遊往來的紐帶。朱子潁、甘運源爲劉大櫆弟子,賈筠城爲康邸客,顧洛耆、劉虚白、王泗征、吳在田等日後與禮恭親王、朱子潁等均有詩文或繪畫交流。康邸僚吏師友中這些年青人結成的圈子,慷慨酬唱,促進桐城文學不斷發展。四、康邸的桐城情結康邸文人各自分散後,永恩念念不忘劉大櫆、姚鼐、朱孝純與甘道淵等桐城派文人,康邸文學空間下的桐城派記憶綿遠悠長。年永恩送朱孝純之任時在贈别序中

24、感歎康邸文人四人離世,兩人遠赴,惟汪松蒼岩一人陪侍而已,曰:“詎意二十年間,子灝、大展、涵齋、子貞皆相繼而故,今之所謂知音者,其三人乎?而道淵又遠在天津,則朝夕與共者,惟蒼岩與子潁耳。奈子潁今又仕矣。”送人入仕本是興高采烈之事,理應有一番激勵的話語,永恩卻更在意朋友的别離,渴求與氣味相投、魚水相得的君子文人朝夕相處,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惜别之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劉大櫆八十歲時,永恩與劉海峰先生書曰:“惟念者,余昔在弱冠,聞先生之名,得先生之教,四十餘年,雖夢寐不忘也。方今者,涵齋已故,唯道淵日共相談,尚足自豪。近者聞夢穀有何遜之名,廣陵梅院子潁得景宗之席,揚州貴人,此皆吾輩中,庶可稱雄者,躍身

25、南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望,正自無涯。”此時,姚鼐主揚州梅花書院,朱孝純在揚州任鹽運使,王文治早已去任歸鄉,昔日京城三位意氣風發的年輕好友成爲一時名流,再聚揚州,廣延名士,優遊平山堂、金山、焦山等揚州名勝,桐城文學傳播中心已由北京轉至揚州,永恩祝賀之情與懷念之意溢於言表。年,甘道淵七十歲出任英德象岡,永恩作送甘道淵之象岡任序相送,曰:“惟道淵甘子,自弱冠爲余故友,五十年來,去來如一日。奈君七十之年,而作五斗折腰,同輩故相慶而相憐也。想耕南先生昔日同德同心,今如夢影焉。”字裏行間,對劉大櫆的敬仰之情念念不忘。年,永恩與姚鼐書,復念昔日之遊。與姚夢穀書:“憶昔在京漪園把臂

26、,此日觀之,實如華胥往騁。數年之中,海峰先生已作古人,去歲道淵又復逝矣。爲念者夢樓、夢穀二故人。”永恩反覆念昔懷舊,生活在昔日的回憶當中,可見康邸文學空間深遠持久的影響。永恩致念桐城派文人而不忘,逐漸積累出一份桐城情結,亦與其擅長文藝、不好奢華的君子氣質有關。永恩雖襲封王爵,卻並無高高在上的派頭,而是暇日則以筆墨娛情,以論文賦詩相高,其“識趣高卓,拔出流俗”,擅長指畫,“生平遇人甚厚,而己常致不給,尤以持籌計得失爲鄙,曰:吾雖貧而忝居王位,忍言利乎?”其子昭槤亦記:“先恭王襲爵垂五十年,其勤儉如一日,不好侈華,所食淡泊,出處有恒,雖盛夏不去冠冕。”這種勤儉恭謹、不好奢華、清貧儒雅、禮賢下士的君

27、子風度,拉近了與劉大櫆、姚鼐的身份距離。康邸文人風流雲散之後,永恩府邸依然不乏桐城文士出入,可窺其對桐城士人的信賴情結。年永恩作 與姚夢穀書,慨歎邸内再也没有姚鼐之才者,而能相談釋懷者推桐城吳貽詠父子,曰:“乙卯春種芝吳庶常見星還第,皆令人不得已之思耳。今有吳賢書日同吾子與程隆吉二君,每共相談,尚可釋一日之放。”種芝即吳貽詠(),字惠連,號種芝,年歲中舉人,年歲中進士,可謂大器晚成。其芸暉館詩集卷首有“乾隆五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姚鼐著,劉季高標校 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昭槤撰,何英芳點校 嘯亭雜録,第頁。

28、永恩 誠正堂稿,第頁。十九年歲次甲寅秋七月下浣禮親王子昭槤”序,卷下有題禮邸克勒馬圖,昭槤 蕙蓀堂燼存草 亦有謝吳種芝太史贈黄秋浦篆書豳風屏幅 元夕後一夕同程蓉江先生、吳種芝太史、史作霖茂才觀煙火等詩,其與永恩父子交誼有跡可尋。吳賢書應指吳貽詠之子吳賡枚(),字登虞,一作敦虞,號春麓,年中舉,年中進士。出入禮府,與昭槤交最契,嘯亭雜録“吳春麓語”條:“吳春麓禦史賡枚,桐城人。中嘉慶己未進士。性忠慤,頗以理學自命。與余交最篤。”蕙蓀堂燼存草有和吳春麓太史謝贈晉帖走筆奉酬元韻 題吳春麓太史 灞陵校獵圖小照 吳春麓太史借觀 五代史 詩以報之 送吳春麓祠部兄弟歸里答吳春麓侍禦 等詩記載了昭槤與吳氏以詩

29、文書畫互相切磋的交遊經歷。賡枚子吳孫琨出任巴州時,昭槤亦賦送吳司馬孫琨之巴州任餞行,禮親王與桐城吳家世交之情由此可窺。吳賡枚深得姚鼐弟子鮑桂星敬重,鮑氏又是昭槤府邸常客,賡枚子吳孫琨、孫珽亦師事鮑氏受古文法,入桐城文學淵源考卷三。康邸文人世代相交,百川匯海,最終聚集於桐城文派的脈絡可辨,棼結可尋。禮恭親王兒子昭槤撰嘯亭雜録,以筆記的方式記下了不少珍貴材料,與桐城派密切相關的條目有“劉海峰”“程魚門”“甘嘯岩”“姚姬傳之正”“先恭王之正”“姚姬傳先生”“姚姬傳文集”“姚姬傳集”等。其中論姚鼐條目,推尊桐城古文,糾正姚氏考證訛謬,漢學考證與桐城宋學之爭已有顯現,説明桐城派在劉大櫆、姚鼐、恭親王、朱

30、孝純等人的努力下已達到一個高峰。五、康邸在桐城派發展史上的意義康邸門客與清代幕客有相似之處,但相異點也很突出。首先,康府邸客多是親王僚吏或家庭教師,指導王族子孫學習,幫助親王處理日常事務,如護衛府宅、處理喪葬、管理王府衣食起居等,等級還是非常森嚴的;清代幕客多是地方大員聘請的知名學者,協助官員從事大型學術活動,相當於學術技術帶頭人組建的學術團隊,主賓之間關係平等。其次,康府邸客文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昭槤撰,何英芳點校 嘯亭雜録,第頁。化活動主要是詩文酬贈、書畫品題與園林遊賞,娛情審美是主旋律;尚小明總結“康熙中期至嘉慶末期遊幕學人文事方面的主要活動”有四項,分别是“修書、著書、校書”“詩

31、酒唱和”“襄閲試卷”“佐理翰墨”,除詩酒唱和有較强的娛情性外,其他各項均爲嚴肅的學術活動。再次,康府邸客在親王召集下,不定期雅集,像是高端沙龍,門客多數爲旗人,多少有點戰國時期養士的味道;劉大櫆、姚鼐等漢族文人以才學出入康邸,倍受尊崇,則又不同於門客幕僚。震鈞 天咫偶聞 曰:“蓋王邸延師,敬禮出士大夫上。如紅蘭主人、問亭將軍、怡賢王皆以好士聞。履邸之於閻百詩,果邸之於方望溪,慎邸之於李眉山、鄭板橋,禮邸之於姚姬傳爲尤著。”這樣的待遇無疑提高了姚鼐的身份地位,可推斷姚氏出入康邸與學人入幕謀生計還是有很大區别的;尚小明剖析學人遊幕的原因時指出:“遊幕學人大多爲家境貧寒或科舉受挫者”,是一批“主要靠

32、書本知識爲生而缺乏其他技能的士人,由於通往仕途之路受阻而成爲無組織的社會自由流動資源。”他們遊幕首先是解決“自己以及家庭的衣食問題”,幕府聘養這些人在客觀上促進了國家穩定;故從主賓意圖看,親王邸客與幕主幕客組織活動的目的意圖是不相同的。劉大櫆、姚鼐等桐城派早期文人没有參加遊幕,而是融入康邸文人圈,估計與他們人格志向有一定關係。康邸文人多數是旗人,身份高貴,擅長詩文繪畫,興趣高雅;能飲酒,會騎射,性格豪邁;雖清貧,卻皆緩急可恃。這種身份高貴卻清貧勤儉、情趣高雅且能以文章道誼相期的人格特徵,與劉大櫆、姚鼐人生理想與處世風格若合符契,讓長期漂泊北京、偃蹇坎坷的劉、姚得到物質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勵與身

33、份上的尊重,最終幫助桐城派在早期艱難發展中找到一條新路。非常有意味的是,姚鼐撰寫劉大櫆八十壽序時,揚州鹽業經濟發達,文學藝術繁榮,王士禛、孔尚任、盧見曾、鄭燮等文學家、藝術家與政壇墨客多次在虹橋、平山堂雅集,賦詩作畫,生成許多新的文化符號。身在揚州的姚鼐得鹽運使支持,政治上有保障,經濟上無憂慮,文化上有氛圍,在詩畫之外另辟古文一路尋宗立派,可謂恰逢其時。回顧一下,不難看出,康邸文人嶺南學報復刊第十六輯尚小明 學人遊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年版,第頁。震鈞 天咫偶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頁。尚小明 學人遊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年版,第頁。是桐城派傳播傳承的重

34、要一脈,正是有這一批旗籍文人的幫助支持,乃至身體力行,增强了桐城派代表人物劉、姚的信心,拓展了桐城派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推動了桐城派與旗人的交遊。故康邸文學空間在桐城文學淵源史上的意義由此可見。(作者單位: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 :劉大櫆 永恩,桐城派 ,徐琰,甘運源,朱孝純 ,姚鼐 :,徵引書目永恩、汪松編選:菉漪園懷舊集,富察恩豐輯八旗叢書抄本。,()“”永恩:誠正堂稿,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朱倫瀚:閑青堂詩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尚小明:學人遊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年版。():(),法式善著,張寅彭、强迪藝編校:梧門詩話合校,南京:鳳凰出版社,年版。(),:,姚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録,北京:中華書局,年版。():,劉大櫆著,吳孟復標點:劉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撰述考,合肥:黄山書社,年版。():,震鈞:天咫偶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年版。():,黎簡撰,梁守中校輯:五百四峰堂詩鈔,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年版。(-):-,鐵保輯,趙志輝校點補:熙朝雅頌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年版。():,康邸:桐城派的一個文學空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